【必備】我國的傳統的作文300字四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國的傳統的作文300字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國的傳統的作文300字 篇1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我最喜歡春節。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和熱鬧的節日。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大年三十家家都要貼對聯,掛燈籠。貼“福”字。貼福字是有講究的,通常都會把“福”字貼倒。這樣一來,人們路過他家門時都會說“福到了”。
除夕夜全家圍在一起包餃子,吃年夜飯。包餃子時,有幾個餃子里包上硬幣,誰吃到包著硬幣的餃子,就象征著來年會有好運氣。吃完年夜飯,全家人圍在一起看聯歡晚會,在歡樂祥合的氣氛中辭舊迎新。
孩子們則歡樂地跑到門口看煙火,等大人們發壓歲錢。
說到放鞭炮還有一段來歷呢!
相傳遠古的時候,有一個叫“年”的怪獸。每當嚴寒將近,新春來臨的時候進村吃人。
開始人們很害怕,后來發現了“年”怕紅色和霹靂啪啦的聲響和火光。
于是每年除夕夜人們紅臘,穿紅衣,點鞭炮去趕“年”。以后“年”也再沒有回來。
這個習俗也流傳至今......
我國的傳統的作文300字 篇2
我國有風箏、甲骨文、茶、皮影等很多很多的.傳統文化……
我最了解的就是風箏啦!
有一次,我和爸爸一起去放風箏,那天風很大,風箏也飛得很高,那時我開心極了!就好奇地問爸爸風箏是誰發明的,為什么會飛得那么高呢?
爸爸告訴我風箏可是我們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呢,是我們中國的木匠魯班發明的,他是在公元前507—444年期間,魯班在當時的魯國,就是現在中國的濰坊地區,他用竹木制作了一只喜鵲在空中連續放飛了三天也沒有掉下來,最后,他們用木頭制作一只載人大鷹用來觀察敵情。
到了中國西漢時期,由于有了紙,風箏逐漸用紙制作,故稱紙鳶。
到了唐代,人們又在紙鳶上上系竹哨,風吹竹哨,聲如箏鳴,由此開始稱紙鳶為風箏。
我聽到后想:原來一個小小的風箏有這么深的來歷。
要不是這次我和爸爸來放風箏,還了解不了這么多的知識。
我國的傳統的作文300字 篇3
菊花是我國傳統名花,有悠久的栽培歷史,被古人稱為“花中四君子”之一。菊花不僅供觀賞,布置園林,美化環境,而且用途廣泛,可食。可釀、可飲、可藥,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聯系。不過平時卻少有人送菊花的,因為有人認為菊花的用于緬懷、悼念,不夠吉利。事實上并非如此。菊花的象征意義并非那么淺薄。
菊花象征久長:菊花在秋季開放,故為秋的象征,人們甚至把九月稱“菊月”,因為菊與“據”同音,“九”又與“久”同音,所以菊花也用來象征長壽或長久;并且以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這一天采的菊花更有意義,多用其精制菊花茶,更有人將這一天采的菊泡陳年米酒,或者是用菊花沐浴,皆取“菊水上壽”之意。
菊花雋美多姿,然不以嬌艷姿色取媚, 卻以素雅堅貞取勝,盛開在百花凋零之后。人們愛它的清秀神韻,更愛它凌霜盛開,西風不落的一身傲骨。中國賦予它高尚堅強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視為國萃受人愛重,菊作為傲霜之花,一直為詩人所偏愛,古人尤愛以菊名志,以此比擬自己的高潔情操,堅貞不屈。
我國的傳統的作文300字 篇4
我們國家有很多傳統文化,賽龍舟是一種傳統文化,是在端午節的時候才做的,也是一種比賽,誰先到終點,誰就是冠軍:端午節大家還要往河里扔雞蛋和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不過我從來沒見過這種情況;元宵節要猜燈謎、吃元宵,可是我從來沒見過元宵節猜燈謎,幾乎什么時候有燈謎都可以猜,有的地方把這習俗叫鬧花燈,鬧花燈上的燈謎不會太難,頂多就是謎語,元宵節還要放鞭炮;中秋節還要吃月餅,晚上還要看月亮,中秋節晚上的月亮最圓了;過年了要貼窗花、貼春聯,這是臘月三十,過年還要吃餃子,看晚會,大家還要一起唱新年好,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一起吃團圓飯,長輩還要給小孩子紅包。
我們的民間工藝也很好,剪紙是一種民間工藝,一般都會把剪好的紙貼在墻上、窗戶上;折風箏也是民間工藝,小孩子一般都不會做;寫春聯、做燈籠、扎燈籠墻、捏糖人、捏面人。
我們有很多民間小吃,有灌湯包、粽子、餃子、湯圓、月餅、手搟面、冰糖葫蘆、麻花、年糕。我最愛吃餃子,更喜歡全家人一起包餃子。
我們國家有這么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我們要學習它們,并把它們發揚光大!
【我國的傳統的作文300字】相關文章:
我國傳統的節日作文09-09
我國的傳統節日作文07-02
我國古代傳統藝術作文08-26
我國的傳統節日作文精選02-10
精選我國的傳統的作文9篇06-16
我國的傳統的作文九篇06-16
精選我國的傳統的作文九篇06-17
我國的傳統的作文三篇06-11
我國的傳統的作文3篇06-12
精選我國的傳統的作文7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