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高中議論文:傳統文化的尷尬境地

時間:2022-01-27 19:41:31 傳統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中議論文:傳統文化的尷尬境地

  導語:近代以來,中國現代化的進程與傳統文化的發展相互交織。盡管兩者之間沖突不斷,但傳統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功能也是不容忽視的。

高中議論文:傳統文化的尷尬境地

傳統文化的尷尬境地

  圣誕節是西方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對西方人來說相當于我們中國的春節,而在社會的不斷開放和中國人們的生活方式的不斷變革的今天,中國人對春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是過得越來越簡單了,對于西方的圣誕節卻是一年比一年過得隆重了。特別是現在年輕一代,在不信奉基督教,更不了解西方的節日的背景的情況就跟著別人歡天喜地慶祝圣誕節,這不單單是表面的重洋媚外,更折射出傳統文化所面臨的危機。

  現在我們的社會不斷地進步,人們的思想也不斷地開放,許多西方的生活方式已經被大部分中國人所接受,而這也意味著有許多傳統的東西被人們所淡忘、所棄。如我國的國粹——京劇。現在懂得欣賞京劇的人越來越少了,而且都是一些年老的觀眾,而有意投身這一門藝術的人更是稀缺,曾經風靡世界的京劇如今正漸漸遠離人們的視線,走著下坡。而反觀日本傳入的動漫文化卻日漸侵入青少年的生活,各地漫友會的人數不斷攀升,各種COSPLAY大賽人潮峰涌,而且都是些年輕的身影。再看看4年一度的飄飾舉行時都是些孩子、婦女在圍觀,傳統文化所面臨的尷尬境地更是不言而喻。

  外來文化對傳統文化的沖擊不僅在于娛樂和節日方面,更入侵到了我們的生活最根的一面——語言。英語是世界性的通用語言,在我國越來越重視了。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已被父母逼著學習英語,學校把英語這門學科放到了重點位置,各種英語的補習、提高班年年坐無虛席。但相反語文卻變成了學生心中主科中的次科,人們只滿足于會寫漢字、說好漢語而已,那人們要領略傳統文化的精髓就更難了。母語,是靈魂的.語言,西方的文化已經侵蝕到人們的靈魂了。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對傳統文化的輕視已經使我們受到了懲罰——源于中國的皮影戲被別的國家申請為自己國家的文化遺產了。人們在憤怒,在驚訝的同時是否有在反思我們是如何對待我們的文化珍寶的呢?難道有些東西真的在被人搶了之后才會恍然發現它的珍貴?

  接受外來的文化,博采眾長是我國人民的大度,但盲目地追逐潮流卻忘了自己的根本,我們的民族就會失去它的優秀、它強大的生命力。對于世界上精彩多樣的文化,我們在接受、學習的同時要分清主次,有所選擇,有所方向,才能永葆民族的魅力和凝聚力。

傳統文化的尷尬境地

  自盤古開天辟地一直到如今的現代社會,以傳統文化為立國之基的中國在世界上已存在了長達五千年。在這漫長的歲月里,中華民族及其祖先創造了具有鮮明民族特色、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燦爛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是所有華夏兒女引以為傲的璀璨瑰寶。

  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都應當了解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繼承和發揚悠久的文化傳統,取其精華而去其糟粕。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更有責任和義務去汲取傳統文化之精髓,不斷地開拓創新,結合新的時代和實踐對其加以發展,使其綻放出更加絢麗奪目的`光彩。

  對于我們每一個個體而言,積極主動地接觸、了解和學習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這對我們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以及行為模式有著重要影響。中國的傳統文化其實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獨具中國特色的修身養性的學問,其核心即是道德教育。在處理個人與民族、國家關系的問題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歷來為世人所推崇。領悟中國的傳統文化一方面增強了你我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培養了我們青年一代的社會責任感。歷代民族英雄身上所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讓我們牢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使命,團結一心,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在對待人生態度的問題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給了很好的詮釋。自古以來,不論是在天災還是在人禍面前,中華兒女從未屈服和放棄,面對種種挑戰而不喪失斗志,敢于向一切自然與社會的危害和不平進行頑強抗爭,永遠保持著不屈不撓的精神。正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個人的成長需要自強不息的精神,國家的繁榮昌盛更需要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實現人生價值的問題上,古人所看重的是對真理的不懈追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種對真理的執著,為真理而獻身的精神正是我們現代人所需要的。探尋真理不僅僅對個人的發展十分有利,更重要的是它能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在道德修養方面,中國傳統文化幾千年幾千年積累的文化底蘊對于道德情操的培養有著極為重大的作用。“百善孝為先”讓我們明白如何為人子女;“君子之交淡如水”教會我們怎樣與他人交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讓我們懂得何為博愛、何為真善美;“業精于勤荒于嬉”引導著我們腳踏實地,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在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我們的道德素養得到了潛移默化的提高。這在以人為本、與時俱進,倡導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有著十分積極地影響。

  如今, 世界各國都在不斷地了解中國,學習中國的歷史文化,學習獨特東方智慧。當世界都認可中國傳統文化的時候,我們這些炎黃子孫,尤其是我們年輕一代更應該大力弘揚自己國家古老的歷史文化。正如羅素所說:“中國與其說是一個政治實體,還不如說是一個文明實體—一個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孔子以來,埃及、巴比倫、波斯、馬其頓,包括羅馬帝國,都消亡了;但是中國以持續的進化生存了下來。它受到外國的影響—最先是佛教,現在是西方的科學。但佛教沒有把中國人變成印度人,西方科學也不會將中國人變成歐洲人”,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繼承和發展中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學習歷史智慧,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高中議論文:傳統文化的尷尬境地】相關文章:

尷尬的議論文08-27

高中傳統文化議論文09-16

高中傳統文化議論文03-17

高中議論文:守護傳統文化07-31

高中弘揚傳統文化議論文10-02

傳統文化議論文800字高中 傳統文化議論文【精選4篇】06-10

傳承傳統文化的議論文高中10-18

高中傳承傳統文化議論文03-06

尷尬的高中作文700字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