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關于龍的成語故事10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用到過成語吧,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你知道有哪些廣為流傳的成語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精選關于龍的成語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龍的成語故事 1
傳說中國古代有一個叫張僧繇的畫家,他在一個寺院的墻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都沒畫上眼睛。有人問他,為什么不給龍畫上眼睛呢,他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去。聽的人不相信,偏要讓他畫上。張僧繇沒有辦法,只好用毛筆在龍頭上點上了眼睛。誰知道,剛點完兩條龍的眼睛天上就電閃雷鳴,刮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墻壁也震破了,那兩條龍騰空而起,飛到天上去了,墻上就只剩下沒點眼睛的.兩條龍了。“畫龍點睛”贊美了畫家畫龍的技藝。“畫龍點睛”現在已成為一句成語。比喻說話和作文時加上一兩句關鍵的話,使內容更加精辟有力。
龍的成語故事 2
古代的春秋時期,陳國有個葉公,他非常喜愛龍,他家里的梁、柱、門、窗和日用擺設上都雕刻著龍,連衣服被子上也繡著龍,屋里的墻壁上也畫著龍,葉公的家簡直成了龍的世界。天上的真龍知道了,很感動,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這條真龍的`龍頭從窗口伸進來,尾巴拖到客堂里。誰知葉公一見到真龍,嚇壞了,呼叫著逃走了。原來,葉公愛的不是真龍,而是似龍非龍的假龍。“葉公好龍”現在也是一句成語,比喻表面愛好某種事物,而實際上并不是真正愛好。
龍的成語故事 3
不知是哪朝哪代,舟山西南面的一個小島上遍地埋著黃燦燦的金子,所以人們稱它“金藏島”。
后來,這滿島藏金子的消息被貪得無厭的東海龍王知道了。他為了獨吞這滿島藏金的寶地,竟調遣龍子龍孫、蝦兵蟹將,漲潮的漲潮,鼓浪的鼓浪,直向金藏島撲來。眨眼間,惡浪滔天,狂風大作,金藏島上樹倒屋坍,人們呼爹哭娘,一派凄慘景象。
金藏島東首有座紡花山,山上住著一位紡花仙女,她目睹東海龍王無故作惡,殘害百姓,心中忿忿不平。于是她手拿神帚,朝海面輕輕一拂,漫上山來的滾滾潮水、滔滔巨浪,就嘩的一聲向后倒退了。金藏島上幸存的男女老少,都紛紛逃往紡花山避難。
紡花仙女搖身一變,化作一位白發蒼蒼的百歲阿婆,拄著拐杖對大家說:“龍王水淹金藏,黎民百姓遭殃。若要保住金藏,隨我把花來紡。紡花織成漁網,下海斗敗龍王!”
大家聽了百歲阿婆的話,不論男女老少都來紡花織網。紡呀織呀!織呀紡呀!整整忙了七七四十九天,織出了一頂九九八十一斤重的金線漁網。
漁網織成了,派誰下海丟斗龍王呢?人群中跳出一個小孩,拍著胸脯說:“我去!”
鄉親們一看是海生,不禁心里涼了半截。海生是個七八歲的小孩子,乳氣還未脫,穿著開檔褲,怎能下海斗龍王?紡花仙女卻樂呵呵地說:“下海斗龍王,貴在有膽量,就讓海生去吧!”
接著,她拿出一套金線衣,給海生穿上,又向海生傳授了斗龍的秘訣。
海生穿上金線衣,頓覺全身一陣,他遵照紡花仙女的囑咐說了聲:“大!”渾身上下的肌肉疙瘩馬上一塊塊鼓了起來,越來越大,一下子變成了一個力大無窮、頂天立地的巨人。眾鄉親一個個著得目瞪口呆。這時,海生毫不費動地拿起那頂九九八十一斤重的.金線漁網,辭別紡花仙女和眾鄉親,邁開大步,奔下紡花山,撲通一聲跳進了汪洋大海。
誰也希奇,海生游到哪里,哪里的潮水海浪就為他讓路。原來海生穿的金線衣是紡花仙女特地為他編織的避水寶衣呢!
不一會兒工夫,海生來到海中,取出金線網往下一拋,說聲:“大!”那網鋪天蓋地撒向大海。萬萬想不到,第一網收起,就擒住了東海龍王的護寶將軍——狗鰻精。海生聽紡花仙女說過,只要擒住狗鰻精,就可得到煮海鍋;有了煮海鍋,就能保全金藏島。他開心極了,命令狗鰻精快快交出煮海鍋來!
龍的成語故事 4
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自稱叫葉公的人。葉公經常對別人說:“我特別喜歡龍,龍多么神氣、多么吉祥啊!”
于是當他家裝修房子的時候,工匠們就幫他在房梁上、柱子上、門窗上、墻壁上到處都雕刻上龍,家里就像龍宮一樣。
就連葉公自己的衣服上也繡上了栩栩如生的龍。
葉公喜歡龍的消息傳到了天宮中真龍的耳朵里,真龍想:“沒想到人間還有一個這樣喜歡我的人呢!我得下去看看他。”
有一天,龍從天上降下來,來到了葉公的家里。龍把大大地頭伸進葉公家的窗戶,長長的尾巴拖在地上。
葉公聽到有聲音,就走出臥室來看,這一看可不得了了,一只真龍正在那里瞪著自己,葉公頓時嚇得臉色蒼白,渾身發抖,大叫一聲逃走了。
后來,人們用“葉公好龍”這四個字比喻那些表面上喜歡某種事物,其實并不是真的.喜歡的人或事。
龍的成語故事 5
從前,有個人一心想學到一種出奇的本領。他聽說支離益會宰龍,心想:這可是世上罕見的.本領。于是他就去拜支離益做老師。
他學呀學,學了整整三年,把家產都折騰光了,才把宰龍的本領學到手。可是本領學到手又有什么用呢?天下根本沒有龍,他那絕妙的本領到哪兒去施展呢?
“屠龍之技”比喻毫無實際用途的本領。
龍的成語故事 6
《戰國策·魏策四》:“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馀魚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對曰:‘臣無敢不安也。’王曰:‘然則何為出涕?’曰:‘臣為王之所得魚也。’王曰:‘何謂也?’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
今以臣兇惡,而得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於庭,辟人於途。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之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后遂以“龍陽泣魚”為失寵之典。
龍的成語故事 7
岳飛向周同學習武藝,周同死后,每月都要為周同掃墓。他的父親勉勵他說:“如有機會為國效力,也應該這樣!”
宣和四年,岳飛應招入伍,由于驍勇善戰,從一個普通士卒漸漸躍升為領袖。岳飛對待部下很寬厚:士卒生病了,他親自給熬藥,戰死了負責養活家小,把朝廷給自己的.犒賞一律分給士卒。每有軍事行動前,都要召集將校商量,商定好了才行動,所以部隊突然遇到敵人,也不驚慌。但他的軍紀卻很嚴:一次一個士卒拿了老百姓的一條麻繩綁馬鞍子,馬上被軍法處死了。有時部隊在路上過夜,老百姓開門要收留他們,沒有人敢進去。老百姓把他們稱作“岳家軍”。
岳家軍奮戰10余年,收復了大片失地。朱仙鎮會戰,大破金兀術,金人士氣盡喪,宋人銳氣高漲,被金國占領的人民也紛紛起來響應,收復中原指日可待。岳飛高興地對部下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
“直搗黃龍”指將戰斗進行到底。
龍的成語故事 8
陰歷八九月,秘書監賀知章府上宴請賓客,正在酣飲之間,主人離席迎賓,大家只見廳堂站著一位少僧人。
“他是玄奘法師的弟子懷素,出家不戒酒,寫得一筆好草書。他老家長沙,湖南七郡知名人家,家家都掛有他書寫的屏嶂。”
酒過三巡,賀知章起身向來賓敬酒致謝,并說:“嘉會良辰,少不得賦詩助興,有請詩仙李翰林屬辭以紀盛會如何?”
李白并不推辭,只是說:“想請懷素當眾揮毫以助詩興。”
賀知章說:“我知道懷素上人酒酣然后墨才暢。來人,快斟酒!”
懷素暢飲的同時,書僮抬出幾箱書寫用的麻箋、素絹,書案上擺出數方上好的宣州石硯,書僮幾人輪番注水研墨。
懷素放下酒杯,飄然起立,堂上頓時一片寂靜。但見少年僧人援筆蘸墨,凝神注視紙絹片刻,突然運氣揮毫,臂轉腕旋,寫完一張又一張,不多久,滿地盡是靈氣飛動的草書。幾箱麻箋素絹頃刻用完。
懷素擲筆近座時,李白的《草書歌行》亦已寫就,當眾吟哦道:“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吾師醉后倚繩休……起來向筆不停手,一行數字大如斗,恍恍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
賀知章評論說:“上人書寫,左盤右旋,確實是只見龍蛇走啊!好字,好詩!”
懷素的字,李白的'詩,賀知章的評論,一時間傳遍京華。
龍的成語故事 9
北魏有個人叫楊大眼,從小就顯示出超乎常人的勇力和敏捷,跳跑如飛。但早年沒有人扶助他,日子過得很清寒,太和年間他才做了一個小官。
不久,朝廷將南下討伐,急需將才。尚書李沖受命挑選帶兵出征的各級將領。楊大眼知道后,就主動去向李沖請求應征。李沖認為他職位低而不同意。楊大眼說:“尚書不知道我的能力,現在請讓我表演一下技藝。”說完,他從身上抽出一條三丈多長的繩子,把它系在自己的頭發上,然后飛也似的向前跑去,速度快得驚人。只見那條長繩子,在他腦后,形成箭一般的`直線,奔跑的馬也追趕不上。參觀的人都驚嘆不止。李沖說:“近千年來民間還從未發現有這樣的人才。”當即任命他為南征的主將。
楊大眼受封后,非常得意地對他往日的同僚說:“現在的我,正像人們說的蛟龍得了水,可以興云作霧,放手大干一場,以后再也不會與你們為伍了。”楊大眼率軍南下征討了許多地方,經歷了很多次戰斗,每一次都顯出他的確是具有勇冠全軍的杰出才能。
龍的成語故事 10
晉代有個名人叫宋纖,字令艾,敦煌人。他有遠大的志向和高尚的節操,為人穩重冷靜,不喜歡與世俗的人結交,就隱居在酒泉郡的.南山之中,成天埋頭研讀經書并傳授學業,有學生三千余人。官府多次征召他,他都不愿出來做官。很多人仰慕他,但卻見不到他。太守楊宣曾叫人畫了一幅宋纖的像,懸掛在樓閣上,進進出出都要看看,還作了一首詩道:“您用山間哪塊石頭作枕?用哪道清泉漱口?隱居南山不見身影,淡泊名利一無所求。”
酒泉太守馬岌是一位品格高尚的官員,他實在想見宋纖,于是擺起威嚴的儀仗,前呼后擁,鳴起鼓號,極其隆重地去拜訪他。但宋纖躲在家中,就是不出來見他。馬岌嘆息道:“先生大名鼎鼎,德高望重,讓人景仰。可他就是不讓人見到自己。人說天上的龍藏在云中,難得一見。從今以后,我知道先生確實稱得上人中之龍呀!”然后,馬岌寫了一首贊頌宋纖的詩,讓人銘刻在山間石壁上:青青的懸崖高百丈,幽幽的樹林密又深。隱居山中的高士啊,是國家的寶貝。近在咫尺卻見不到您,令我久久心潮難平。
【龍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龍的成語故事01-28
關于“龍”的成語故事02-03
關于龍的成語故事精選01-31
關于龍的成語故事01-28
有關龍的成語故事01-28
與龍有關的成語故事11-30
有關描寫龍的成語故事01-28
有關龍的成語故事大全01-29
關于龍的成語故事大全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