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古代成語故事15則
成語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匯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提供了中國古代成語故事,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1、割肚牽腸
蜀后主劉禪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蠻王孟獲聯合金環三洞兵馬反叛,建寧三郡也歸附了孟獲,永昌危急。
為了平息后方的叛亂,諸葛亮親率大軍南征。首先用離間之計平息了建寧三郡的叛亂,解了永昌之急。又用激將之法破了三洞人馬。最后誘敵設伏,在錦帶山活捉了孟獲。諸葛亮讓戰俘們吃飽飯,然后全部釋放,說:“你們的父母兄弟、妻子兒女都靠在門上等著你們呢;如果聽說戰敗了,一定會割肚牽腸,眼中流血。你們都回去吧。”諸葛亮又問孟獲:“你今天被捉,心服嗎?”孟獲說:“我不小心中了你的鬼計,怎么會服!你放我回去,讓我整頓軍馬,來決一死戰;如果再能捉我,我才心服。”諸葛亮就把他放了。
“割肚牽腸”形容非常牽掛,很不放心。
2、河清海晏
天竺國下郡的白米四錢一石,麻油八厘一斤,可是三位王子借孫悟空三人的兵器去打造時卻被人偷了。八戒說:“定是這伙鐵匠偷的!快拿出來!略遲了些兒,就都打死!”鐵匠們說:“我們連日辛苦,夜間睡著,到了天明起來,就不見了。而且我們是凡人,怎么拿得動?希望爺爺饒命!”國王說:“這城里軍民匠作,也很懂得法度,一定不敢欺心,希望神師再思。”行者道:“不用再思,也不須賴鐵匠。我只問殿下:你這城池四面,可有什么山林妖怪?”王子道:“城外北,有一座豹頭山,山中有一虎口洞。有人說洞內有仙,有人說有妖。我們不知到底是什么。”……孫悟空三人經過苦戰,收降了九頭獅子精,奪回了兵器。
國王大開素宴答謝唐僧一行,又將獅子肉分與百姓瞻仰。王子說:“感謝神僧施展法力,掃蕩了妖邪,除了后患,現在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了!”
“河清海晏”指黃河水清了,大海平靜了,比喻天下太平。
3、不拘一格
龔自珍是清朝乾隆末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龔自珍的年代,清朝開始急速衰敗,貧富兩極分化,社會問題叢生,危機四伏。龔自珍主張移民屯墾新疆,以發展西部經濟、鞏固邊防(《西域置行省議》);給林則徐寫信,希望禁絕毒品。道光十九年,正是毒品戰爭爆發的前夕,由于得罪了軍機大臣穆彰阿,龔自珍不得不棄官離京南行。
龔自珍南行路過鎮江時,但見街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人們抬著玉皇、風神、雷神在虔誠的祭拜。這時,有人認出了龔自珍。一位道士馬上懇請龔自珍寫篇祭文,龔自珍揮筆寫道:“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暗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大意:中華倚仗風雷般的變革才會有生機,這般死氣沉沉確實令人悲哀。我希望天公重新振作起來,不要拘泥于常規,賜給我們有用的人才。)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種規格或一個格局。
4、刮目相看
呂蒙是三國時期吳國將領,武藝高強,戰功卓著,可是不愛讀書。起初,吳主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身當居要職,要多讀些書。”呂蒙說軍務繁忙沒有時間,孫權說:“我難道是要你精通經史而成為學問淵博的學者嗎?只是要你讀點書,增長一點見識,開闊一些視野。你說軍務繁忙,難道比我還忙嗎?我常常抽時間讀書,感到收獲很大。”呂蒙于是開始利用空余時間讀書。
后來魯肅要到陸口,路過呂蒙的轄區時,魯肅覺得呂蒙是個大老粗,不想去見他。有人勸他說:“呂將軍已經今非昔比了,應該去看看他。”于是魯肅來見呂蒙。大家喝酒喝得高興時,呂蒙問魯肅:“現在將軍重任在身,要與關羽為鄰了,要怎么防備他呢?”魯肅說:“還沒想過,到時候再說吧。”呂蒙說:“現在吳蜀雖然結成了聯盟,但關羽是虎狼之人,怎么能不早作準備呢?”于是給魯肅籌劃了五條計策。
魯肅非常驚奇,說:“你如今的才干謀略,已不再是過去吳下的阿蒙了!”呂蒙說:“對于有志氣的人,分別了數日后,就應當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了!”
“刮目相看”比喻重新認識事物。
5、回天之力
張玄素任景州錄事參軍時,唐太宗召見他,詢問他為政之道。張玄素說:“隋煬帝喜歡專斷大小事務,不信任大臣,以一個人的智慧來決斷天下的事,最終走向了滅亡!陛下要是能夠謹慎選擇大臣,觀察和考核他們的政績而加以賞罰,何必憂慮國家治理不好呢!另外,我觀察到隋末戰亂不止,其實真正想奪取天下的不過就那十幾個人,為非作歹的很少,大多數都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家鄉,等待著歸附有道的明主。很少有人了解百姓為什么作亂,只是人君不會安撫而已!”太宗就擢升他為侍御史。
貞觀四年,唐太宗要重修洛陽宮乾陽殿。張玄素說:“我曾經見過隋朝修宮殿,在豫章(今南昌)伐木材,兩千人拉一根大木,鐵做的車轂走不了幾里就壞了,需要幾百人抬著備用的車轂跟著,一天走不上三十里地。從前阿房宮修成了,秦朝就滅亡了;章華宮修成了,楚國也衰敗了;乾陽殿完工了,隋朝也解體了。現在我們國力不及隋朝,百姓剛剛遭受戰亂──我恐怕陛下的過錯比隋煬帝還大。”太宗說:“你說我還不如隋煬帝了嗎?”就停修了。
魏征知道了,說:“張公論事,有回天之力。”
“回天之力”比喻能挽回嚴重局勢的力量。
6、倚門倚閭
王孫賈15歲被召進王宮當齊王的侍臣。王孫賈的母親很愛王孫賈,每當他入朝,母親總要再三叮囑他早些回來。如果他回家晚了,母親就會焦急的倚在門口等他回來。
公元前284年,燕國的軍隊很快攻下了齊國都城臨淄。齊王倉惶出逃,這天王孫賈沒有在齊王身邊,聽說齊王出逃,急忙前去追尋,沒有找到齊王,只得回家了。他母親見了,問他:“燕兵來了,你為何不保護齊王?”王孫賈說:“我不知道大王在什么地方。”他母親非常生氣,說:“你每天回來晚了,我都會倚在家門口等你。你既然是大王的侍臣,竟然不知道他去哪兒了,那你還回家干什么!”王孫賈聽后,很慚愧,馬上離家去打聽齊王下落。
“倚門倚閭”比喻長輩對子女的盼望和愛護。
7、杞人憂天
杞國有一個人,整天擔心天塌地陷,自己沒有地方容身,因此愁得睡不著覺,吃不下飯。
有個人看他這樣憂愁,很為他擔心,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很厚很厚的氣積聚在一起罷了,沒有一個地方沒有氣。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從早到晚都生活在天的中間,怎么會擔心天塌下來呢?"
那人憂天的人聽了,又說;"如果天是很厚的氣,那么太陽、月亮和星星不會掉下來嗎?"。
前來開導他的人說:"太陽、月亮和星星,也都是會發光的氣積聚而成的,即使掉下來,也不可能把人打傷。"
那個憂天的人又問:"如果地陷塌了怎么辦呢?"
開導他的人回答說:"大地是土塊積聚而成,它充塞四野,無處不有,你在它上面隨便行走、跳躍,整天在它的上面生活,怎么擔心它會陷塌呢?"
那人聽了朋友的話,如釋重負,非常高興;那個前來勸他的人放下心來,也很高興。
8、宋人疑鄰
宋國有個有錢的人。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墻壁沖塌了一塊。他的兒子說道:"不趕快修補起來,一定會有小偷爬進來的。"鄰家的老大爺也這樣警告他。
當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盜賊偷走了大量的財物。
這個有錢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兒子有先見之明,卻懷疑鄰家的老大爺可能是個盜賊。
9、庖丁解牛
庖丁為梁惠王宰牛。手到的時候,肩倚的時候,腳踩的時候,膝頂的時候,那聲音十分和諧,就跟美妙的音樂一樣,合于堯時的《經首》旋律;那動作也很有節奏,就像優美的《桑林》舞蹈。
梁惠王看得出了神,稱贊說:"哈,好啊!你的技術是怎么達到這樣高超的地步的呢?"
庖丁放下刀對梁惠王說:"我喜歡探求的是道,比一般的技術又進了一步。我開始解剖牛的時候,看到的無非是一頭整牛,不知道牛身體的內部結構,不知道從什么地方下手。三年以后,我眼前出現的是牛的骨縫空隙,就不再是一頭整牛。到了今天,我宰牛就全憑感覺了,不需要再用眼睛看來看去,就能知道刀應該怎么運作。牛的肌體組織結構都是有一定規律的,我進刀的地方都是肌肉和筋骨的縫隙,從不碰牛的骨頭,更不消說碰大骨頭了。技術高明的廚師,一年換一把刀,因為他是用刀割。一般的廚師,一個月就更換一把刀,因為他是用刀砍。而我宰牛的這把刀,已經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又經有幾千頭,然而刀口鋒利得仍然像剛在磨石上磨過的一樣。這是為什么呢?就因為牛的肌體組織結構之間有空隙,而刀口與這些空隙比起來,薄得好像一點厚度也沒有。用沒有厚度的刀在有空隙的肌體組織間運行,當然綽綽有余羅!所以十九年過去,我的刀還跟新的一樣。雖然我的技術已達到了這種程度,但我在解剖牛的時候,還是絲毫不敢馬虎,總是小心翼翼,心神專注,進刀時不匆忙,用力時不過猛,牛體迎刃而解,牛肉就像一攤泥土一樣從骨架上滑落到地上。這時,我才松下一口氣來,提刀站立,顧視一下四周,心滿意足地把刀揩拭干凈,收藏起來。"
梁惠王聽了,高興地說:"好極了,聽了你的這一席話,我從中悟到了修身養性的道理。"
10、南橘北枳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得知這個消息后,對左右的大臣說:"晏嬰是齊國能言善辯的人,如今到來我國,我想羞辱他一番,大家看用什么辦法好?"
有個大臣獻計說:"他來了以后,請綁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問:他是哪里的人?回答說:是楚國人。大王再問:他犯了什么罪?回答說:他犯了盜竊的罪。"楚王覺得這個主意不錯。
晏嬰來到楚國,楚王用酒招待他。賓主正喝到興頭上,兩名小吏捆著一個人來到楚王面前。
楚王故意問:"這捆著的是個什么人?"
小吏回答:"是個齊國人。因為盜竊犯了罪。"
楚王轉過頭來望著晏嬰說:"齊國人生來就喜歡偷盜嗎?"
晏子離開座位,走到楚王面前,回答說:"我聽說,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結橘子,如果生長在淮河以北,就會結出枳子。橘子和枳子,葉子差不多,但果實的味道卻不一樣。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水土不同啊。現在捉到的這個人,生活在齊國的時候,并沒有盜竊的行為,來到楚國以后卻偷盜起來,難道是因為楚國的水土容易使人變成小偷嗎?"
楚王聽了,尷尬地笑著說:"圣賢的人是不可戲弄呀!我反而是自討沒趣了。"
11、買櫝還珠
楚國有個人到鄭國去賣寶珠。為了能賣個好價錢,他用珍貴的木蘭木給寶珠做了一個非常精致的盒子,又用珍貴的桂椒一類的香料把盒子薰得芳香撲鼻,并且,還在盒子上
上面綴系上許多珠玉,用玫瑰色和翠綠色的寶石裝飾起來。
有個鄭國人看見這個盒子非常漂亮,就把盒子買下來,而把珠寶還給了楚國人。
寓意:一個素養不高、缺乏鑒別能力的人,往往會丟掉真正寶貴的東西,而把那些價值并不高的東西當成寶貝。
原文:
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
12、利令智昏
齊國有個人一心想得到金子。一天,他清早起來,穿好衣,戴好帽,一直走到賣金子的地方,看見有人拿著金子,伸手就奪。
官吏把他逮住捆綁起來,問道:"這么多人都在這兒,你為什么公然搶人家的金子?"
他回答說:"我根本就沒有看到人,眼睛里只有金子。"
13、杯弓蛇影
樂廣有個親密的客人,分別了很久都沒有再見到面。
一次, 樂廣見到了他,問是什么緣故。
這位客人回答說:"上次在您家里做客,承蒙您賜酒給我喝。我端起杯子正要喝的時候,發現杯子中有一條蛇,心里感到特別不舒服,喝下去后就病倒了。"
樂廣回憶,當時招待客人的河南郡郡府大廳的墻壁上掛著一張弓,弓上用漆畫了一條彩色的蛇,客人杯中的蛇大約就是這張弓的影子吧!
于是,他又在前次招待客人的地方重擺了酒,讓客人還坐在他上次坐的地方。然后問客人說:"在你的酒中又看到了什么沒有?"
客人端起酒杯看了看,回答說:"跟上次一樣,酒里面有一條蛇。"
樂廣就指著墻上的弓告訴了客人真相。客人一下子明白了,治了很長時間都沒有治好的病,頓時全好了。
14、望洋興嘆
秋天來到,天降大雨,無數細小的水流,匯入黃河。只見波濤洶涌,河水暴漲,淹沒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邊的洼地,河面陡然變寬,隔水遠望,連河對岸牛馬之類的大牲畜也分辯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么壯觀啊,河伯以為天下的水都匯集到他這里來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隨著流水向東走去,一邊走一邊觀賞水景。
他來到北海,向東一望,不由大吃一驚,但見水天相連,不知道哪里是水的盡頭。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陣子,才轉過臉來對著大海感概地說:"俗話說:道理懂得多一點的人,便以為自己比誰都強。我就是這樣的人啦!"
15、大義滅親
州吁是衛國國君衛莊公寵愛的妃子所生的兒子,一貫依仗母親的權勢,胡作非為,無惡不做。可是衛國大夫石阞的兒子石厚卻同州吁打得火熱。兩人臭味相投,游手好閑。石阞曾為此狠狠教訓過兒子。
后來衛莊公死了,衛植公繼位。州吁見父王已死,哥哥繼位心懷不滿,就和石厚密謀殺死了衛桓公,奪取了王位。一夜之間,這個喜好酒色,不學無術的庸寸居然成為君生。
事情傳出以后,石阞知道自己的兒子也參與了這次政變,心里非常生氣,但表畫上卻不動聲色。由于全國的老百姓都不擁護州吁,干是州吁便找石厚商量對策。石厚想到父親石阞深受本國百姓的擁戴,就替州吁向父親討教鞏固君位的辦法。石阞想了想,對兒子說:“陳國的陳桓公治國有方,你可以陪同州吁去陳國訪問一下。”石厚和州吁便訣定前往陳國。
這時石阞馬上給自己的好友,陳國的一位大臣寫了一封信,說:“衛國國君州吁和他的親信石厚就要到貴國來了,這二個人就是殺死我們國君的兇手,請您看在陳、衛兩國的交情上為衛國的黎民百姓辦件好事,等他們二人到你們那里的時候,把他們兩個殺掉。”
結果州吁和石厚一到陳國,便被抓了起來,但陳國方畫覺得由陳國殺死衛國的國君不太合適,還是應該請衛國派人來治他們的罪。于是石阞又馬上派衛國的兩個人趕到陳國,就地殺死了州吁。當時很多人念石厚是石阞的兒子,想從輕發落。可石阞說:“這種不忠不孝之輩,不除掉,不足以平民憤,為了大義我不能念私情。”石厚在臨刑前想見父親一畫,石阞唯恐動搖自己的決心,毅然地拒絕了。
大義滅親的故事告訴我們:大公無私、不徇私情。
【中國古代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成語故事03-12
經典成語故事02-16
經典成語故事02-16
成語故事01-30
中國古代的文學常識09-26
簞食壺漿成語故事11-01
最為經典的成語故事02-16
經典成語故事大全10-27
歷史成語故事精選02-16
成語故事:玉汝于成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