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分道揚鑣的成語故事

時間:2023-08-07 22:35:04 海潔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分道揚鑣的成語故事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成語吧,成語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你還記得哪些成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分道揚鑣的成語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道揚鑣的成語故事

  [釋義]

  道:路;鑣:馬嚼子;借指為馬;揚鑣:驅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們分別發展和施展各自的聰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標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語出]

  《魏書·河間公齊傳》:“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正音]

  鑣;不能讀作“lù”。

  [辨形]

  揚;不能寫作“楊”;鑣;不能寫作“標”。

  [近義]

  各奔前程 風流云散

  [反義]

  志同道合 并駕齊驅

  [用法]

  多用于書面。一般作謂語、賓語。

  [結構]

  偏正式。

  [辨析]

  分道揚鑣和“各奔前程”都有“由于志向目標不同而各走各的路的意思”。不同在于分道揚鑣偏重于“分手”;多用于人;“各奔前程”僅用于人。

  [成語故事]:

  南北朝時期,北魏有一個名叫元齊的人,他很有才能,屢建功勛。皇帝非常器重他,封他為河間公。

  元齊有一個兒子叫元志。他聰明過人,學富五車,是個有才華但又很驕傲的年輕人,孝文帝很賞識他,任命他為洛陽令。

  不久以后,孝文帝采納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議,從山西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搬遷到洛陽建都。這樣一來,洛陽令成了“京兆尹”。

  在洛陽,元志仗著自己的才能,對朝廷中某些學問不是很高的達官貴人,很是輕視。

  有一次,元志出外游玩,正巧李彪的馬車從對面飛快地駛來。照理,元志官職比李彪小,應該給李彪讓路,但他一向看不起李彪,偏不讓路。李彪見他這樣目中無人,當眾責問元志:“我是御史中尉,官職比你大多了,你為什么不給我讓路?”

  元志聽完李彪的話后,不以為然地說:“我是洛陽的地方官,你在我眼中,不過是洛陽的一個住戶,哪里有地方官給住戶讓路的道理呢?”

  他們兩個互不相讓,爭吵起來了。于是他們來到孝文帝那里評理。李彪說,他是“御史中尉”,洛陽的一個地方官怎敢同他對抗,居然不肯讓道。元志說,他是國都所在地的長官,住在洛陽的人都編在他主管的戶籍里,他怎可同普通的地方官一樣向一個御史中尉讓道呢?

  孝文帝聽了他們的爭論,覺得他們各有各的道理,不能訓斥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便笑著說:“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意思是說,洛陽是我的京城。我聽了,感到你們各有各的道理。我認為你們可以分開走,各走各的,不就行了嗎?

  [造句]:

  1、他們本來個性志趣就不同,分道揚鑣實屬必然。

  2、從此我跟你分道揚鑣,各走各的路。

  3、我們雖然是好朋友,但自從那一次爭執后,便分道揚鑣了。

  4、這次爭吵是造成他們倆分道揚鑣的主要原因。

  5、一場誤會后,這兩個昔日好友終于分道揚鑣了。

  6、他們已分道揚鑣闖自己的事業去了。

  7、當我們分道揚鑣的時候,我將在在我們不能分享各自的旅程的那一段和你告別。

  8、這就是經濟學理論和現實分道揚鑣之時。

  9、我們合伙關系既已終止,從此分道揚鑣了。

  10、雖然默氏家族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正在分道揚鑣。

  11、他倆同居多年,終因志趣不合分道揚鑣。

  12、如果他現在不敢與這種經濟謬論分道揚鑣,為什么要設想他將來愿意對謬論會提出?

  13、與黃金分道揚鑣之后,美國想印多少美元就印多少,足以應付全世界對于儲備貨幣的需求。

【分道揚鑣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分道揚鑣的出處與成語故事09-22

關于分道揚鑣成語故事01-28

成語分道揚鑣的故事10-18

分道揚鑣成語小故事01-24

分道揚鑣是褒義詞嗎03-18

神話成語故事歷史成語故事08-25

成語故事大全 成語故事:移風易俗11-12

成語故事12-17

經典成語故事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