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古代弓箭手的成語故事

時間:2025-02-06 11:14:58 雪桃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古代關于弓箭手的成語故事大全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成語吧,成語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成語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代關于弓箭手的成語故事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代關于弓箭手的成語故事大全

  后羿射日

  傳說中后羿是堯時候的人,神話說,堯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莊稼都枯干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人間的災難驚動了天上的神,天帝帝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

  后羿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斗。他從肩上除下那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驕橫的太陽射去,頃刻間十個太陽被射去了九個,只因為堯認為留下一個太陽對人民有用處,才攔阻了后羿的繼續射擊。

  后羿因為射殺太陽,拯救了萬物,功勞蓋世,被天帝賜封為天將。后與仙女嫦娥結為夫妻,生活得美滿幸福。

  百步穿楊

  養由基是春秋楚國神箭手,從小練射,射術神準,后從軍。相傳楚王養一白猿機靈無比,其他射手都射不中,養由基卻一箭將其射殺。

  令尹斗越椒自恃才勇雙全,便在國內造反。險些一箭射殺莊王,后被莊王用計把他騙過清河橋,再將橋破壞。養由基與斗越椒約定,讓對方先射三箭,再由他射!斗越椒連發三箭,養由基一一躲過,然后養由基首先拉弦一下而未發,對方躲避而未見箭來!當又聽見第二聲時養由基的箭已射來,斗越椒當即斃命!養由基一箭結束戰爭,得一外號“養一箭”。

  晉國發兵攻打鄭國,楚國發出救兵,在鄢陵與晉軍相遇。兩軍對壘相持,還沒有開仗時,楚國將軍潘黨在營后練箭試射紅心,三箭皆中紅心!養由基便在百步之外,由潘黨在楊樹葉上畫上“一二三”,由養由基射,養由基三箭全中!軍中嘩然!“百步穿楊”成語由此而來。

  紀昌學射|《列子湯問》

  甘蠅,古之善射者,彀弓而獸伏鳥下。弟子名飛衛,學射于甘蠅,而巧過其師。

  紀昌者,又學射于飛衛。飛衛曰:"爾先學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紀昌歸,偃臥其妻之機下,以目承牽挺。二年之后,而不瞬也。

  以告飛衛。飛衛曰:"未也,亞學視而后可。視小如大,視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懸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車輪焉。以睹余物,皆五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篷之搟射之,貫虱之心,而懸不絕。

  以告飛衛。飛衛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據說后來紀昌遇到一個老人點化他,使他學會“不射之射”,這個有多強就不知道了。紀昌死后,邯鄲城內的武士們都恥于張弓舞劍。

  龍城飛將

  李廣,隴西(今甘肅)人,是漢朝大將,善騎射,祖輩精通箭術,故他自幼即練就了過硬的射箭本領,在歷次戰斗中,勇猛殺敵,屢立戰功。

  漢武帝時,李廣為右北平郡太守。當時這一帶常有老虎出沒,危害人民。出于為民除害,李廣經常帶兵出獵。

  一日,李廣狩獵回來,路過虎頭石村,已是夜幕降臨時分,月色朦朧。這里怪石林立,荊棘叢生,蒿草隨風搖曳,刷刷作響。行走間,突然發現草叢中有一黑影,形如虎,似動非動。這時,李廣讓士兵閃過,拉弓搭箭,只聽“嗖”的一聲,正中獵物,于是策 馬上前察看,當正要搜取獵物時,不覺大吃~驚,原來所射并非一虎,而是虎形巨石。仔細一看,鏃已入石。這時眾隨從也圍攏過來觀看,均贊嘆不已。當時李廣也不自信,又回到原處上馬重射,比前更加用力,可是連射數箭,都沒入石。

  事后,當地百姓聞聽此事更加敬慕。還有一次李廣帶一百多騎兵去追殺三個匈奴兵,他射殺兩個、活抓一個,正當他們準備撤退時,匈奴三千人突然出現,李廣臨危不亂,不退反而命人卸下馬鞍席地休息。匈奴茫然不敢前進,而幾個大膽的匈奴頭領想前進探個虛實,只見他們才沒走出幾步,李廣的箭已射來,箭箭封喉,匈奴人害怕,便逃走了。匈奴聞風喪膽,李廣也得了一個“飛將軍”的綽號。

  李廣任太守時,關心土兵,將士同心,愛護百姓,水乳交融,深受軍民愛戴。

  太史慈

  太史慈(166-206),字子義,東萊黃縣(今山東龍口東黃城集)人。東漢末年武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部下,后被孫策收降,于赤壁之戰前病逝,死時才四十一歲。

  太史慈號稱江東第一神射手,百發百中,一次攻打敵人,對方人在軍營里沿著城樓邊走邊罵,并且用手扶著城樓的柱子,很是猖狂,太史慈彎弓搭箭,一箭射中那只手,并且把手緊緊地釘在柱子上!當時劉表侄劉磐驍勇,多次侵擾吳地,太史慈領命抵御劉磐,劉磐從不敢侵擾。

  甘父

  甘父是東漢神箭手。張蹇出使西域,漢武帝選出全國100名最勇猛的武士做為護衛,甘父是為全國弓箭第一人!

  在西域多次受到受到匈奴襲擊,甘父的箭總能射殺無數敵人!后因寡不敵眾被抓!與張蹇被關了起來,后因匈奴內亂,甘父趁亂奪弓,射殺了不少追殺的人。與張蹇一起逃了出去!路上沒有食物,便由甘父利用弓箭射鳥而食!整整13年后,張蹇與100名勇士只有他與甘父歸來!

  人中呂布

  呂布善弓馬騎射,臂力過人,被喻為堪比西漢名將李廣,同樣有“飛將”的美譽。在民間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說。

  董卓進京與丁原發生沖突,遂派軍中10名高手前去暗殺丁原。結果10名高手未進丁原10步,已被呂布搭弓飛箭射落5個,剩下的前去與他一近戰,才知天下何為勇!丁原隨即報復,呂布統兵前去襲擊董卓,接連三箭射落懸掛在營外三盞燈火。董卓營中兵將一出營外即便被呂布的箭所射殺,頓時大亂!董卓慌忙騎上赤兔逃生,呂布搭弓射去,3箭直取董卓。董卓身后兩個護衛當即落馬身亡,虧赤兔馬快董卓才逃的一命!

  一箭雙雕

  長孫晟是南北朝時期洛陽人。他不僅聰明,而且很有軍事才能,尤其擅長射箭。

  北周的皇帝為了安定北方的少數民族突厥人,決定把一位公主嫁給突厥國王攝圖。為了安全起見,派長孫晟率領一批將士護送公主前往突厥。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到了突厥。突厥國王攝圖大擺酒宴。宴請長孫晟。酒過三巡,按照突厥的習慣要比武助興。突厥國王命人拿來一張硬弓,要長孫晟射百步以外的銅線。只聽得“格勒勒”—聲,硬弓被拉成彎月,一枝利箭“嗖”地一聲射進了銅錢的小方孔。“好!”大家齊聲喝彩。

  從此攝圖對長孫晟非常敬重,留他在突厥住了一年,并經常讓他陪著自己一塊兒去打獵。有一次,他倆正在打獵,攝圖猛抬起頭,看見天空中有兩只大雕在爭奪一塊肉。他忙送給長孫晟兩枝箭說:“能把這兩只射下來嗎?”“一枝箭就夠了!”長孫晟邊說邊接過箭,策馬馳去。他搭上箭,拉開弓,對準兩只厥打得難分難解的大雕。“嗖”的一聲,兩只大雕便串在一起掉落下了。

  驚弓之鳥

  戰國時,魏國有一個叫更羸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與魏王在京臺之下,看見有一只鳥從頭頂上飛過。更羸對魏王說:“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這只大雁就能掉下來。”“射箭能達到這樣的功夫?”魏王問。更羸說道:“可以。”   說話間,有雁從東方飛來。當雁飛近時,只見更羸舉起弓,不用箭,拉了一下弦,隨著“咚”的一聲響,正飛著的大雁就從半空中掉了下來。魏王看到后大吃一驚,連聲說:“真有這樣的事情!”便問更羸不用箭怎么將空中飛著的雁射下來的。更羸對魏王講:“沒什么,這是一只受過箭傷的大雁。”“你怎么知道這只大雁受過箭傷呢?”魏王更加奇怪了。更羸繼續對魏王說:“這只大雁飛得慢,叫得悲。”更羸接著講:“,叫得悲是因為它離開同伴已很久了。傷口在作痛,還沒有好,它心里又害怕。當聽到弓弦聲響后,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處飛。一使勁,本來未愈的傷口又裂開了,疼痛難忍,再也飛不動了,就從空中掉了下來。”

  百發百中:

  這個成語出自《戰國策·西周策》,主人公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神箭手養由基。養由基自小就擅長射箭,臂力驚人,箭術高超。當時,還有一個同樣擅長射箭的人叫潘虎,兩人都對自己的箭術十分自信,便決定比試一番。他們來到一塊空曠的場地,在五十步外的楊樹上選定一片葉子,用紅色顏料做了標記。潘虎先射,他連射三箭,雖然都射中了那棵楊樹,但只有一箭射中了標記的樹葉。輪到養由基時,只見他不慌不忙,搭箭、拉弓、瞄準、放箭,動作一氣呵成,箭如流星般飛出,準確無誤地射中了那片做了標記的葉子。在場的人都驚嘆不已,養由基卻沒有絲毫得意之色,他說:“這還不算什么,要是在百步之外射柳葉,我也能做到百發百中。”眾人聽了,都有些懷疑,于是養由基又在百步之外的楊樹上選了一片葉子,做好標記。他再次張弓搭箭,一支支箭射出,箭箭都命中那片葉子。從此,養由基“百發百中”的名聲便傳開了。這個成語形容射箭或打槍準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古代弓箭手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古代經典成語故事(精選29篇)03-20

古代歷史少年成語故事03-19

古代著名成語故事(通用28篇)11-24

古代成語故事200字(通用24篇)04-04

古代四字成語故事(通用43篇)01-06

寫古代人物的成語故事(精選20篇)07-17

古代對聯經典03-11

古代經典的歷史典故11-16

古代哲理故事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