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6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1
背起行囊,和幾個愛游歷的朋友,在今天難得的休息日,蹬著山地車出發了。
新修的旅游大道真是順暢,用力一蹬,車嗖的如離弦的箭一般。我們彎著腰,目視前方,呈線形疾速前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接著駛入山間小道,顛簸的山路考驗著我們,我們咬著牙艱難地行進,終于到達了山腳下。將車子停放在山下的小廟里,換上簡裝,我們的登山活動開始了。
山道修得比往日好多了,有了臺階,我們拾階而上。但登山的感覺似乎不如以前那么有興致,于是,我們換了個少有人走的小路,開始爬山。只要留心著自己的腳下,手拉著灌木枝,就能快速地前進。中間休息了幾次,水也喝了兩瓶。哎,一個冬天沒有出游,身體真有點吃不消。稍作停留,不敢耽擱,畢竟無限風光在險峰,誰也沒有欣賞眼前風景的心緒,就又繼續上路了。歷經3個小時,終于將軍頂被我們踩在腳下。
來不及喝水,顧不得吃東西,我們快步走到懸崖邊,拿起照相機,如饑似渴地選擇自己所心儀的風景,按下激動的快門,希望的種子便播撒在心靈深處。而后,就疲憊地坐下,互相靠著,邊喝水吃東西,邊欣賞周圍的美景,仿佛在享受一頓大餐。
夕陽西下,我們才依依惜別大山的挽留,收拾起行裝,也收拾起一切。那尖峰,那巖石,那白云,那清風,還有那一切的一切,隨著我的夢想都裝在我的行囊里。背起行囊走四方,我很小就有這樣的夢想。
記得上初中的時候,第一天班主任就選擇班干部。他依據學生的個性和愛好來點將。我因為地理知識豐富,無人競爭過我,就當選為小小的地理課代表。從此,我就追隨地理老師,替她收發作業,給她當隨從搬運教學用具。當然,作為回報,可愛的地理老師將其所有書籍和畫報都讓我一一欣賞了。看著那迷人的地理風光照片,我的心再也收不回了,日里夢里都是它們,魂牽夢繞的。酈道元徐霞客所走過的就是我心中的所向往的。
可陰差陽錯,還是干上了教師這一行。雖然整天忙于知識的傳授中,但稍有閑暇,就會到近處去做做旅行家的夢,去體驗行者的樂趣。
現在,有了那么一點經濟實力了,遠游將是我下一步的計劃,下一步的夢。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2
今年青島的夏天與往年相比酷熱,所以我們一家來到了夢寐以求的東北避暑,第一站是哈爾濱。飛機經過大連后,我們看到了松花江上片片小船,連綿起伏的群山,郁郁蔥蔥的森林,黑土地的肥沃養育了一望無際的莊稼,讓我領略到了東北大地的富饒廣闊!
第三天,我們來到了長白山。漫步長白山,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令我們神清氣爽。走著走著,森林越發茂盛起來,陽光透過樹林,灑下一粒粒金豆豆。時常有小松鼠穿越樹林,真是可愛極了!我們來到了有長白山第一美景譽的---冰水泉,泉水透心涼,大家挽起褲腿,跑到泉眼忙著接水喝,旁邊還有賣冰鎮水果的,然后來到父親泉、母親泉、格格泉,我用格格泉的水狠狠的洗了幾把臉。因為牌子上面介紹,用格格泉洗臉會變漂亮,過了幾天回家后,爺爺奶奶還真說我長漂亮了呢!耶!
我們乘車來到天池腳下,上了環保車,天池海撥20xx多米,司機用他那嫻熟的開車技術,左拐右轉快速駛向山頂。我們在車上一邊看著兩邊的美景,一邊在司機的360度大轉彎時“啊——啊——”地尖叫著,歡笑著,從山腰往下看時,群嶺連綿起伏與山間的綠樹紅花互相輝映。一會兒又進了一段有霧的山路,看遠處的青山又像小姑娘一般的羞澀,山間云霧繚繞,給人一種奇幻的感覺。過了十幾分鐘,車子開到了山頂,哇!那湛藍的天空竟然萬里無云,讓人心曠神怡,感覺一伸手就能碰到天一樣。一路飛奔終于跑到了天池邊。
只見天池的水面靜靜的,山環抱著那美麗的天池,天池依戀著高大的山峰。天池的左面是青綠色的,右面是天藍色的,但中間還有銀白水線穿過。一會兒,青綠色的水面顏色變深擴散,白色的銀線也在擴大,像一條綢帶緩緩向南飄去。我仿佛置身于夢幻的世界。后來天氣由晴轉陰,天池水的顏色又開始變化了,由墨綠變為深藍,顏色逐漸加深,霧氣也漸漸地飄了上來,我們依依不舍的上車離開了,不時地回頭望一眼這神奇壯觀的天池,我還會再回來的!
在返回的車上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兩分鐘后到景區大門時,雨漸漸停了,一道美麗的彩虹掛在我們前方,令我們驚喜萬分!
回來的路上,伴著夕陽,茂密的樹林像一道道綠色的屏障挺立在路旁,聽司機師傅說,路邊的帳篷里的都是留戀不回的游者,真羨慕他們啊!我也舍不得離開,看著這些帳篷,不由想起古時有不少文人雅士甘愿隱居山林,莫非是在這山清水秀之中尋得一份恬靜?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3
水鄉烏鎮,我一直向往它的幽靜淡雅、古風悠然。這次暑假的杭州之旅讓我真正領略到它的無限魅力。
午后的夏日,太陽盡情揮灑著它的熱情,我和媽媽踏進了烏鎮之門。但見悠長的小徑從眼前像一條蛇般地延伸開去,小徑兩旁是深宅大院,斑駁墻面,烏黑磚瓦,高低錯落,看似隨心所欲的一番布局卻極具有精巧的和諧之美。瞧,有的房屋是由紫檀木所制,房子雕刻精細,步入內堂,就會聞到紫檀木散發出的香味,有的房檐已稍顯破舊,仿佛在告訴人們歷史的悠久。
走遍長徑,忘穿深巷,為了細細體味這古老而獨特的房屋之美,我和媽媽登上木舟。船夫手持竹蒿,立于船尾,搖動木漿,一插,一撥,一斜,一提,一蕩……嫻熟的駕船技術讓游客嘖嘖稱奇。船夫指著鋪滿石頭的小徑告訴我們:“烏鎮的街巷猶如一個棋盤迷宮似的,陌生的旅客常常歷游其間而尋不到出口,但只要順著這條生命河而行,便可出鎮。”船兒隨著隨著水聲緩緩前行,就像輕奏起一曲悅耳的“六月船歌”,令我陶醉其中,不由得低聲輕吟:千磚萬瓦,百匠早就千古屋;一舟二櫓,三人搖過四仙橋。
下了船,我和媽媽又參觀了矛盾先生故居,故居中展覽這他如若飛鴻的書法,流芳百世的詩篇,我想:烏鎮這里人杰地靈,茅盾先生一生深居簡出,為國為民,用不朽的文筆書寫著名大作,不正是“是非乎其大,有志者竟成”的真實寫照嗎?
午后的熱浪讓背負旅行包的我汗流俠背,但絲毫不減我對烏鎮的熱情,我和媽媽不停拍照。是啊,烏鎮之美,幽靜淡雅得仿佛一幅畫,古風悠然如一首詩,我怎能不流連忘返呢?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4
古樸的房屋,縱橫的河流,搖曳的小舟,這些構成了如戲、如幻的烏鎮。
太陽已經偏西,光與熱早不如午后。烏鎮河道兩旁的古屋,在夕陽的余輝之下,尤顯滄桑。狹窄的街道上依舊熙熙嚷嚷,靠著河邊的小酒店里,卻顯得格外優雅清閑。登上一人多寬的古橋,西面的天空一片金黃。碧波映著落日,小舟蕩漾于上,拖著白色而悠長的尾波。走進古舊的鵝卵石道,兩側被幾人高的馬頭墻包圍,眼前就只剩下落日了,迎著落日走去,溫暖直抵心頭,身影投射在背后布滿青苔的白墻之上。這樣的意境似乎只應出現在李商隱的詩中。
古宅的天井中經常有一棵松樹在其中,此刻,松樹的影子正映在將軍府門前碩大的廣場上,直指嚴肅而莊重的石獅。石獅似乎變得更加深沉。向遠處小鎮盡頭的竹林漫步,沒有多少游人,斑斕的野花依然綻放。隱隱聽到杜鵑的蹄囀,循著聲音走去。在小鎮圍墻外一棵無葉的老樹枝丫上,發現了那只落寞的杜鵑。只見黑色的.背影,與老樹融為一體。它似乎望著夕陽,望著墻外奔流不息的運河,望著茂盛的野草 它沉浸在夕陽的余輝之中,它的叫聲似乎沒有那么愉快了。不愿打擾這只杜鵑,最后望了它一眼,向竹林深處前行。蒼翠挺拔的竹子,一路伴隨,直到我走出城門。
遠處的寶塔格外顯眼,在一片古建筑中,只有這座寶塔在余輝中更有生機。靠在民宿的圍墻上,凝望對面老屋的木板。在歲月的匆匆流逝中,木板漸漸變得斑駁。夕陽西下,又是一日。貨船在鎮外的京杭運河上駛過,卷起的水波不時拍擊著兩岸的堤壩。不知船主有沒有留意到一墻之隔的烏鎮。然而在此時,圍墻已無法阻擋小鎮內外。運河西面空曠的平原在夕陽下閃光,小鎮河道上的搖櫓船緩緩靠岸,夕陽遍及每一處,每一處都有自己的風韻,這樣的交融難以言狀。
華燈初上,柔波映著新月,映著兩岸酒店的燈光,映著霓虹,映著烏鎮。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5
九華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國家5A級旅景點,按理說去九華山旅游應該是非常快樂的事更何況我們去九華山的時候正是財神爺的生日,應該更快樂才是呢,但是為什么我會說是苦游呢。如果想知道請聽我一一道來。
正月初5是財神爺我們初4從家出發我們去的是6個人其中4個是大人2個是小孩,途中到銅陵玩了一會就直奔九華山了。初4下午到了九華山的山腳下。找了一家賓館把行囊先放下打算再出去看看玩玩準備一下明天爬山的東西,找了買票和坐車的地方。一出賓館的大門就看到了幾座山連在一起從橫看是山,豎觀為佛。不要一會就找到了買票和坐車的地方,然后去買些爬九華山用得到的東西就回賓館吃了晚飯準備睡覺,但是晚飯后我們去的6個人當中的4個大人就打起了撲克牌,還好我們開了兩間房我們兩個小孩只好到令一間房看會電視過了一會我是實在忍不住了所以只好冒著吸二手煙的危險去那間房睡覺了,到早上5點多聽到外面有小孩在那大叫快起床,開車去買票,上山嘍!我們才起床去買票上山。到賣票才發現去買票的人是人山人海,有把賣票廳掀翻之勢,擠了好久我們才買到門票和車票上山去了。
上山旅游第一站百歲宮。導游圖上有一段話就是介紹百歲宮的寫的是百歲宮集奇美絕倫的自然風光和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于一身。九華山有句俗語“不到百歲宮,等于一場空;到了百歲宮,萬事好成功。”最后一站天臺,天臺又稱天臺正頂,海拔1325米,在九華山的九十九峰之中僅低于十王峰、七賢峰。天臺還有一句俗語是“不上天臺,等于沒來”。親身去了這兩個地方才知道九華山真是名副其實佛教圣地。所以我們不顧雪和雨的阻撓爬上了天臺。如果光爬到天臺還不算什么,但是我們又從九華街走這下了99個彎,你肯定會問我們為什么要走著下來而不坐車呢?不是我們不愿意坐車而是沒法坐車。山下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山下的車上不來,山上的車也下不去。山上僅有的幾輛車都擠滿了人沒有辦法在上人了。所以我們只好走著下山了。下山的路有的說是30里路有的說是18里路反正沒有一個相同的。
好不容易到了山下我們一起去的6個人到開始抱怨,都說如果不是走這下山這些路還會去合肥玩一天,可是太累了沒法去了啊。
這次九華山之旅真是又苦又累呀!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6
四月正值春游的大好時機。到處是嫩綠一片,鳥語花香,陽光明媚,令人在踏青時得以心曠神怡。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了我們六年級的全體同學來到浚縣,放松、愉悅心情,感受天然的藝術魅力。
路上,聽著悅耳的歌曲,一邊興致勃勃地往嘴里塞著零食,經過了一個半小時的路程,我們到達了目標的地。首先,我們來到了楊玘屯村。在楊玘屯村中,我們第一個來到了“民俗文化博物館”。古色古香的建筑令人有種在朦朧的仙境中的感覺。滿屋的泥咕咕,看起來別有一番情趣。仔細地端詳著一個個形態各異的泥咕咕,有在茶余飯后一起聊天,滿臉幸福的一家人;有神采奕奕的奧運五福娃;還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造型古樸活潑、夸張而又豪放,色彩斑斕,惹人喜愛。把嘴對準孔吹氣,還可以發出“咕咕”的動聽的聲音。很具有民俗文化的特色及韻味。我也興致勃勃地買了四個泥咕咕。緊接著,,我們又來到了泥咕咕的世家——王藍田的傳人王還鋒的家中。我們跟著他學著泥咕咕的制作過程。他一邊詳細地講解著,一邊靈巧地轉動著雙手,揉、捏、拉,很快就做好了一只小鳥。我們學著他的樣子,把手在冰涼光滑的泥上不停地揉捏著,雖然不是那么精致,但仍顯得古樸拙雅。每個人都在了解制作過程的同地,長了見識,陶冶了情操,心情也更為愉快。
然后,我們就來到了大伾山。在那里我們分享了午餐之后,便開始游覽,開始新的旅程。在高大而又蒼翠欲滴的松樹的環繞下,在嫩綠可愛的小草的陪伴下,在芬芳迷人、美麗鮮艷的花朵的點綴下,在高聳、磅礴的山峰的襯托下,我們在“虎嘯”“龍吟”兩塊大石前放開嗓門“虎嘯龍吟”,我們又參觀了巧奪天工、玄妙變幻的龍洞和最早、最高、最老的摩崖大佛,從山頂往下看那錯落別致的房屋和山腳的美景……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浚縣。這次游浚縣令我感到充實而快樂,既增長了知識,又感受了天然的藝術的價值和魅力!游記的過程也將會永存于我的腦海里!……
【有關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6篇】相關文章:
背起行囊走四方04-12
作文背起行囊走四方04-08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10-21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01-12
背起行囊走四方英語作文03-26
【推薦】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01-07
【薦】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01-07
【精】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01-06
【熱】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01-06
【熱門】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