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勞任怨是褒義詞嗎
任勞任怨是一個漢語成語,比喻做事不辭勞苦,不怕別人埋怨。那么,任勞任怨是褒義詞嗎?下面跟小編了解一下!
任勞任怨是褒義詞嗎
褒義詞,按正常用法的情況下來看,比如這個人任勞任怨,勤勤懇懇等。這都是夸人。
任勞任怨解釋:
任:擔當,經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近義詞:
勤勤懇懇 任怨任勞
反義詞:
拈輕怕重 聊以塞責 怨天尤人
相似詞:
擬任 放任 擔任 委任 歷任 卸任 前任 到任
任勞任怨造句:
一、爸爸在部隊工作,媽媽在家里任勞任怨。
二、媽媽工作任勞任怨,從來不訴苦。
三、媽媽又要工作,又忙家務,任勞任怨,從不叫苦。
四、張老師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受到同學們的愛戴。
五、小明在大掃除時任勞任怨,非常認真,受到了老師的表揚。
六、他任勞任怨,是個十分難得的人。
七、他忠于職守,任勞任怨,人們對他很尊敬。
八、媽媽總是任勞任怨,無論我們有多調皮他總是好好照顧我們.
九、他忠誠寬厚,以魯迅的事例來慰勉自己,節衣縮食任勞任怨。
十、任長霞任勞任怨地為人民服務。
十一、每當看到雷鋒的故事,看到他任勞任怨,無私忘我的為人民服務時,我頓時對他肅然起敬!
十二、任勞任怨的老黃牛滴滴汗水灑落在綠綠的原野上.
十三、我們張校長工作腳踏實地,任勞任怨,不務空名,受到師生好評。
十四、王老做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大家稱他是人民的老黃牛。
十五、妻子自從嫁來后,就任勞任怨,為一家人奉獻心力。
十六、父母親含辛茹苦的將我們撫養成人。他們任勞任怨的為我們做著每一件對我們好的事情。
十七、她幾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干活,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十八、我們張校長工作一向腳踏實地,任勞任怨,不務空名,受到師生好評。
十九、他不論干什么總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
二十、母親任勞任怨地養育我們,我們終身難忘。
詞語解釋
【成語】:任勞任怨
【拼音】:rèn láo rèn yuàn
【簡拼】:rlry
【英語】willinglybeartheburdenofhardworks
【解釋】:任:擔當,經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刺權》:“夫食萬人之力者,蒙其憂,任其怨勞。”《漢書·石顯傳》:“誠不能以一軀稱快萬眾,任天下之怨!
【示例】:而楊嗣昌也完全執行他的主張,~。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近義詞】:勤勤懇懇、任怨任勞
【反義詞】:怨天尤人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的態度
任勞任怨 成語接龍
【順接】:怨入骨髓 怨聲滿道 怨聲盈路 怨聲載路 怨聲載道 怨天尤人 怨天憂人 怨天怨地
【順接】:白華之怨 抱關之怨 杯酒解怨 藏怒宿怨 纏綿幽怨 德以抱怨 敵惠敵怨 東征西怨
【逆接】:百里之任 不勝其任 匪異人任 非異人任 簡能而任 肩負重任 力不勝任 力所能任
【逆接】:任人唯親 任人唯賢 任人宰割 任人擺布 任人擺弄 任其自便 任其自流 任其自然
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晉國相國趙盾想出走他國,趙穿知道后就率200衛兵把晉靈公殺了。太史在朝廷大事冊上寫“秋正月,趙盾在桃園謀害了國君夷皋!壁w盾叫太史改,太史不愿意。趙盾覺得大人物要任勞任怨,于是自我解嘲只有于心無愧就行。
【典故】夫食萬人之力者,蒙其憂,任其怨勞。
漢·桓寬《鹽鐵論·刺權》誠不能以一軀稱快萬眾,任天下之怨。
《漢書·石顯傳》
趙盾是晉國的相國,因種種原因想離開晉國而另投他處,但趙穿不同意讓他走,并想出一個辦法請趙盾回宮,他用保護桃園為名,讓200名勇士把晉靈公給殺了。
趙穿干了這事,趙盾心里老是不痛快,擔心謀害國君的.罪趙家擔不了,于是想瞧瞧朝廷的大事冊是怎么寫這件事,他拿來一看,上寫:“秋正月,趙盾在桃園謀害了國君夷皋。
”趙盾哆嗦著對太史道:“你弄錯了吧!誰都知道先君不是我殺的,那時候,我還在河東。
你怎么叫我擔這個罪名啊!”太史說:“你是相國,國家大事由你掌管,你雖是跑了,可是還沒有離開本國的地界,相國的大權還在你手里。
要是你不許趙穿那么辦,那你回來以后,為什么不捉拿兇手辦罪呢?”趙盾覺得自己理屈了。
他想也許大人物免不了要任勞任怨的。
于是他嘆了一口氣說:“算了,我只要于心無愧就是了。
”《鹽鐵論·刺權》說:“蒙其憂,任其勞”,后演化為“任勞任怨”的成語。
【任勞任怨是褒義詞嗎】相關文章:
任勞任怨的姥姥作文10-17
任勞任怨的母親作文04-28
得天獨厚是褒義詞嗎11-22
信及豚魚是褒義詞嗎08-28
如魚得水是褒義詞嗎08-11
超塵拔俗是褒義詞嗎?11-30
同舟共濟是褒義詞嗎?11-14
功成不居是褒義詞嗎12-05
斬釘截鐵是褒義詞嗎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