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包容作文七篇
【篇一:談包容】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寬容意味著尊重別人的無論哪種可能的信念。
這就是寬容,你可能不曾想過,不會包容別人就不會得到別人的包容,總是指責別人也只能遭到別人的指責。活在世上,都希望有一個好的心境,而獲得好心境的第一要素就是學會包容,說嚴重點,沒有包容就不會處事,不會溝通,不會交往,當然就更談不上將來事業有成了。
與人相處要懂得包容,無論是對同學、對朋友、對父母、對老師……總之,包容對方是非常重要的。每個人都有自尊心,你尊重了別人,保護了別人的自尊心,避免了難堪、尷尬,甚至可能把別人從窘迫中解脫出來,他自然也體會到你的用心良苦。
沒有包容,就不會有和諧、美好、舒適的學習生活環境,也不會有溫馨、融洽、親密的人際關系,而我們只有在這樣的環境里才能學業有成,才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創造潛能。想一想,是不是這個道理?沒有包容,無論你取得多大的成就,無論你有多美好的人生目標,無論你有多嬌艷的美貌……你永遠是孤獨的,永遠會感到內心的.苦悶。
當然,學會包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父母錯怪了你,老師誤會了你,同學不諒解你,甚至,朋友背叛了你……
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怎樣去包容他們?能站在他們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嗎?仔細反省一下自己,也許你會發現其實自己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自己的觀點也并非完全正確。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上沒有不犯錯誤的人,這其中便包括了我們自己。包容自己過去、現在已經犯過的和將來可能犯的錯誤,同時也要原諒別人,寬容別人,包容別人。包容自己和別人,在今后的日子里努力奮斗,就會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人并非是神,人必須從不完美走向完美,在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
有人說:“包容就是別人打你的左臉,你把右臉也送上去。”不,這是不對的。包容,不是放縱罪惡。
包容是邁向成熟的第一步,是走向人群的第一步。從這里出發,你就會同情別人,理解別人,幫助別人,你會把手伸向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你會把你的愛心給予每一個渴望你理解的人,你的心胸會變得無比博大,你會擁有一個高質量的人生!
【篇二:談包容】
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擁有著一種高境界的民族精神,它具有鮮明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兼容并蓄。
詩人說:“白的花勝似綠的葉,濃的酒不如淡的茶。”的確,生活中有人偏愛白花淡茶般的素雅,不喜歡綠葉濃酒式的熱烈;其實,也有人偏愛濃酒綠葉般的濃重,不喜歡白花淡茶般的`清淡。世界是多樣的,是復雜的,是豐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人生,而恰恰是不同的性格決定了不同的人生。
其實,不管是喜歡白花淡茶般的素雅,還是偏愛綠葉濃酒式的熱烈,這些都不足以評價一個人的品味以及品格。之所以造成這種觀點的差異,不外乎是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風俗習慣不同,所生活的文化環境不同所造成的。世界因不同而精彩,我們要包容世界的不同之處,體驗百味人生。
生活中,因為有一批性格素雅的人,從而少了一些喧囂與糾紛;因為有一批性格熱情的人,從而多了一些歡笑與熱鬧。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盛世,性格熱烈的人,成為了時代的弄潮兒,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引領了時代的進步;在亂世,性格素雅的人,成為了治理社會的一劑良藥,他們與世不爭,恬靜淡然,使生活平靜了下來。二者在歷史的歷程中起著同樣重要的作用,不分上下。
古時文武百官,一文一武,相互牽制,相互調和。人的性格也一樣,世界上因為有素雅、熱烈兩種不同性格,從而使社會得到平穩地發展。因此,社會需要我們包容,處理好兩種性格之間的關系,這就要求我們求同存異,兼容并蓄。
求同存異,使我們可以和不同性格的人和諧相處,共同進步,相互促進;兼容并蓄,使我們可以吸取百家之長,取長補短,向不同性格的人學習他的優秀之處。這對于我們青年來說尤為重要,這樣,我們才能成為時代的引領者、開拓者和弄潮兒。
【篇三:談包容】
仰望蒼穹,一群大雁劃破蒼穹。正是因為大雁包容了天地的浩大,所以它們得以盡情翱翔;環視森林,一群動物自由奔跑于林間。正是因為動物包容了森林的廣曠,所以它們得以自由奔跑;俯視海洋,一群魚兒穿梭于海水之間,正是因為魚兒包容了海洋的寬闊,所以它們得以快樂的嬉戲。
人的一生因為包容而多姿多彩,天地也因此顯得更加曠闊,心靈也由此寬宏起來。
溫總理2月2日在英國劍橋大學的演講遭到一名叫楊克學生扔鞋子擾亂,接著這名學生便被校方帶走。事后,溫總理卻希望校方給這名學生一個繼續學習的機會,讓他改過自新,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中國。溫總理包容了楊克的無理取鬧,不僅贏得了全中國的贊許,更深受《紐約時報》的好評。溫總理這種寬宏之心,不僅使他人生之路綻放光彩,也使全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
正是因為溫總理的包容,人性的美好得以流傳。
記得報紙曾報導了一位偷竊不成的小偷被被偷的人發現,結果被追得跳水。站在橋上的`被偷的人,朝小偷喊著:“你跑啊,再跑啊。我看你往哪跑。救你也行,先把我的手機扔上來。”而小偷根本不會游泳,他在水里死命的掙扎,一個勁地喊著:“救命啊!”……
我不知道那一刻那些人心里在想什么,如果是個人的話,都會伸出援助之手的。可他們卻眼睜睜地看著他在水里掙扎!難道一把破手機就抵得上一條人命。為什么不能包容他的一時輕率,為什么不能包容他的一時錯誤,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我們民族的包容之心在頃刻間蕩然無存。他們將受到全世界的批評,他們給民族抹黑了,他們的人生之路將變得冷漠暗淡,他們將受到良心的譴責……
美國游泳健將——菲爾普斯,近來被發現吸食大麻毒品。他,面對這件事坦然承認自己的年少輕率,并承諾改掉這個錯誤。作文吧后,他的勇于承認錯誤使他贏得了所有粉絲的贊許。全世界包容了他。也正是因為人們的包容,使得世界不會因此而失去一個游泳天才。全世界的包容,讓菲爾普斯得以蛻變。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他又會為我們創造神話。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因為包容而變得光彩耀眼,世人稱頌。讓我們從這一刻做起,人人懷有一顆包容之心,將包容的精神在我們人生之路兩旁播種、生根、發芽吧!讓我們的人生之路芳香四溢。
【篇四:談包容】
包容,是人不可以或缺的一種美德。它能使你心理健康,容光煥發,甚至年輕十歲!
在某些時候,你必須表現出一副好好先生、好好小姐的面孔,必須心理承受力特強而且素質高。能忍則忍,你甚至還得慷慨解囊,不然就得吃虧乃至得到更嚴茍的損失或懲罰。
我們需要上輩子積多少緣才能同在一個班接受老李的教導呢?所以不要為了一點小事傷了同學之間的和氣與彼此之間的感情。“退一步海闊天空”。你的心情雖說因包容有些不快,卻能免去他人對你的壞意見、壞看法,這是多大的賺頭呢?你我又有何樂而不為!
古人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朋。”古人早就明白了水若太清太澈便養不活魚,人若斤斤計較可就沒人愿與交往了!同學,聽我一句話,不要養成“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睚眥必報的性格。現在,在學校讀書忌憚老師,校規頂多整整你,嚇嚇你,并不敢真的把你怎么樣,萬一遇到個不怕退學、不怕死、不要命的人你又如何呢?好吧!萬一你沒遇到,當你畢業后走到社會上,那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日子總是會來的!你不能因一時報復的快感而白白葬送自己的大半輩子啊!
槍打出頭鳥,樹大招風,這都是一些耳熟能詳的教訓了。也許,一支槍對付不了你,一股微風奈何不了你,那成千上萬支黑洞洞的槍口,一陣陣八九十級的颶風呢?團結的力量才是強大的,成為眾矢之的莫非是你想要的嗎?寧可得罪一個,讓一百個人接受你,這難道不是一筆很劃算的買賣嗎?
比這更好的`方法是——包容。只有這樣,你一個人也不會傷害,不會得罪,將來走上社會,往日你幫助過的人總會有能幫你的!
一個女人守著幾只精心制作的木匣子蹲在街頭叫賣,一個男人看見了,悄悄托人用重金買下。那個人是雨果,而女人則是狠心棄他而去的前妻。雨果的行為不正昭示了“包容”是人類偉大的道德嗎?
我們也許不富有,但還有一些不如我們的人在生存著、奮斗著。我們不能像雨果那樣大度慷慨,但一些細微的善和小小的包容還是可以做到的。比如,你可以去維護一個人的自尊,讓他卑微的心靈不受傷害,他或許剛剛受了刺激,怒火難耐地嘲諷了你幾句,你就站在苦難者的角度體會他心中的苦難,并巧妙予以避開,讓他看看你的另一種“富有”吧!
據說,善良的最高境界,是默默施與而不讓人知道。那么,包容的最高境界,就是“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被施與,被寬容可以不被人知道,但上天知道。善行可上達天庭,天使會為你歌唱!歌唱你擁有的人性之美,品德之美,心靈之美……
【篇五:談包容】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的是人的胸懷。
——雨果
人具有很多品德。包容也是其中之一。包容它含有寬容,大度,不計較,有氣量的意思。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包容的品質。包容不是先天性就有的,它關于人的德性,也關于人的見識,有德,有識的人才能有包容,德,識靠不斷的學習,修行才能獲得。曾有人問包容從何學?便有人曰:“對自己嚴,對別人要寬。嚴于律已,寬以待人。”自己的言行雖然對別人或社會傷害不大,我們也不能對自己寬容,必須要嚴格要求自己,對他人的言行,如果不涉及大的利益,我們都可以包容。只有對別人包容才能得到他人的包容。
回首歷史。宋太宗包容二臣。宋太宗在北陪園飲酒,臣子孔守正和王榮侍奉酒宴。二臣喝得酩酊大醉,互相爭吵不休,失去了臣子的禮節,內侍奏請太宗將二人抓起來送吏部去治罪。但太宗說:不,派人送他們回家去。第二天,他倆酒醒了,想起昨晚酒后在皇上面前失禮,十分害怕,一齊跪在金鑾殿上向皇帝請罪,宋太宗微微一笑,說:“昨晚,朕也喝醉了。”宋太宗裝糊涂,既表現了大度,又收買了人心。
以一顆包容的心去面對,一切事情就可以迎刃而解。
蔡哀候的妻子和息候的妻子是姐妹。一次,息候的妻子回陳國探親,回來時路過蔡國。蔡哀候說:“她是我的小姨子,我應該與她相見。”但見面后,蔡哀候對她非常不禮貌,并把息候的妻子留在蔡國,不讓她回息國。
息候聽說后怒火上升。派使者對楚文王說:“請您出兵討伐我國,然后我向蔡國求救,當蔡國出兵后,請您派兵滅掉蔡國。”
楚文王答應了,按計行事,把蔡國的部隊打敗了,俘虜了蔡哀候。
蔡哀候把息候的妻子獻給楚文王,并請求楚文王滅掉息國。于是楚文王又派兵滅掉了息國,帶著息候的妻子回楚國去了。
同樣的,彼此不相互寬恕最終導致的`是兩個國家的滅亡。如果當初息候不發怒,不請求楚文王打敗蔡國。以一顆包容的心去面對蔡哀候把自己的妻子留在蔡國。或許這段歷史就會改寫,也不會導致兩國間的滅亡,最終誰也沒得到好處。
包容是理解人的體現。只有理解別人,才能包容別人。當同學無意中觸犯了你,瀟灑一笑是包容的表現;當師長錯責你時,無須辯個是非黑白,要知道他們最終目的是為你好。生活中難免會有些磕磕碰碰的時候,想活的輕松,就得學會包容;想學會包容,首先做到理解。
包容是友誼的開端,是真誠使然。金錢買不到的友誼,利劍逼不出友誼,權勢造不出友誼。唯有付出真誠和包容,友誼才將屬于你。用真誠對待他人,你必須包容別人的過錯,你也必定會陶醉于友誼釀成的醇酒中。
【篇六:談包容】
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風平浪靜。”寬容是我國傳統美德之一,也是人與人內心的一種溝通。
懂得寬容的人,他們有著豁達的心胸,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考慮,即使自己的內心有多什么不悅也不會大發雷霆,反而會進行自我安慰,調解情緒,所以他們裝著一顆年輕的心靈。
寬容的力量足可以改變一個人。《悲慘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讓被監禁19年,刑滿后他來到了一個主教家,想偷走主教家的銀燭臺,主教非但沒有責怪,反而用真心感化他,使他深受感動,并成為了積極進取,樂善好施的人。
寬容的力量無窮大,只有“上天”能掌管的命運他依然可以改變。魯迅筆下的祥林嫂,是一個社會最低階層的勞動婦女,她勤勞,善良,堅強,可封建禮教制度硬是注定她一生的艱苦生活,改嫁,捐門檻……加快了她的死亡,但她還是勇敢的與封建勢力作斗爭,到最后只是徒勞無功罷了,如果當時的`人們多一些寬容心,同情心,我們可能就不會再聽到那句耳熟能祥的“我真傻,真的。”
寬容就像一個和平使者,使國與國之間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相互合作,共同發展。在我國八年抗戰期間,無疑最大的對手也就是敵人對我國進行瘋狂的掠奪,至今那南京大屠殺血腥的場面還歷歷在目。我國經過浴血奮戰,日本于1945年投降。而今我國經濟實力強大,國際地位提高,與各國形成友好關系。日本改寫史書一事,我國則采取了以和平的方式解決。正是因為這種寬容,中日兩國才更像親兄弟一樣,相親相愛。
寬容,你說他偉大,他確實也為國家之間的矛盾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使國與國之間更加緊密。他是名副其實的豐功偉人。
寬容,你說他渺小,因為他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許許多多的人都有這樣高尚的品質,所以他也是人們的好朋友。
都說宰相肚里能乘船,而我們就要乘著這條船暢游在大海里,享受著海風的吹拂,傾聽著海鷗的叫聲,放松自己的心情,去面對未來的人生。
【篇七:談包容】
包容,人之本性也。世間之人皆有包容之心,只是或大或小,各自不一。包容,即是寬容大度的一種品格,是人性之中善的表現。
人之初,性本善。包容為一顆種子,在人初生之時使種植在人心口之中。經過后天培養的“仁”與“德”的灌溉,才得以展現出來。
夏元吉先生結合自己的體驗說:“我年幼時,有人冒犯我,我沒有不發怒的。長大后,開始在神色上忍讓,然后在心里忍耐,時間久了自然習慣絕不與人計較。”夏元吉先生年幼時閱歷尚少,心中的寬容之量尚且如幼苗一般,無法阻擋憤怒。長大后,學習的過程讓他獲得了更多的“仁德”,心中的種子已成了參天大樹,便顯得大度寬容了。
修身養性,以學會包容,既可使人行善,也可為成功帶來更多希望。宋朝韓琦一次與范仲淹議事,意見不合,范仲淹拂袖而去。此時,韓琦自后一把拉住范仲淹說:“希文,有什么事不可以再商量呢?”見韓琦和顏善語,范仲淹怒氣頓消。韓琦的寬容大度化解了一場僵局,讓議事有機會圓滿結束。可試想若韓琦以惡言相擊,此次議事必不歡而散,這二人日后也必定無法和睦相處。
包容可使人寬容豁達,排遣煩惱。如前人史|臣所說:“容得幾個小人,耐得幾樁逆事,過后頗覺心胸開豁,眉目清揚。”人因寬容,而坦然面對不如意之事,則會覺得心境開闊。世人都要面對煩惱逆事,因而眾人皆“拿得起”,可寬容之人處處能容,不計得失,此便為“放得下”。圣賢之人,必擁有包容之心。圣賢之人帶有高尚的善意,而此善最直接的,也是真的表達方式,即是包容。林則徐曾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正因有包容之人,才顯得偉大圣明。
但包容并等于縱容。凡事皆有個度,正所謂“物極必反”,過于包容則為縱容,此非有利于人,反害于人。一個大盜回憶往事時曾說,他兒時偷過一只雞蛋,被發現后并未受到任何責罵,大人們反因他年幼而和顏以待。從此他越偷越大,成了國際大盜,最終入獄。大人的“包容”成了縱容,使得一個孩子走上了錯誤的.人生道路,因此包容需有度。
包容是中國人所欣賞的一種品格,它代表著寬容大度,是化解矛盾最重要的法寶,也是人性中必有的一種品格。
【篇八:談包容】
包容即是寬容,有度量的意思。人生在世,若凡事計較,難有一日安寧。如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去對待,世界在你心中則會更加廣闊。
包容是一種美德,它使人原諒他人的錯誤,給他人改正的機會。我國古代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買布的人和賣布的人吵架,說賣布人多收一枚錢。顏回說買布人算錯了,但那人不服,去找孔子評理,并說如果他錯了把腦袋給顏回,顏回輸則把帽子給顏回。孔子最終判理虧的買布人贏。試想,若當眾判那人輸,那人一時意氣,豈非要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顏回所輸的只是臉面,一旦那人輸了,輸的`將是寶貴的生命,這兩件賭注是極不對等的。因此,在面對他人的錯誤時應懷有包容精神,而不要在誰對誰錯的問題上深究。
包容是一種智慧,它能使人們懂得理解他人,從而創造和平的氛圍。戰國時期,藺相如與廉頗共同輔佐趙國國君。藺相如因使秦王完璧歸趙而受滿朝文武擁戴,武將廉頗卻不把這位文官放在眼里。藺相如不言不語,并不與他針鋒相對,而選擇繞道。廉頗最終明白此中深意,前去負荊請罪。正是因為藺相如深明大義,置國家利益于個人利益之上,包容廉頗的一時意氣之爭,才使廉頗幡然悔悟,才有了“將相如”一事傳為千古美談。倘若藺相如無容人之量,豈不對廉頗刺激愈加?文武相爭,最后將不僅僅是兩敗俱傷,而是以整個趙國作為陪葬品。所以說,包容使人們換位思考,使人們理智清醒,是一種人生智慧。
包容之益處也許人人皆知,卻有些難以做到。要學會包容,唯有一字真言:忍。若忍無可忍,則從頭再忍。人生中沒有什么事是忍不了的。人生一夢,白云蒼狗。沒有什么能執著永久,沒有什么會至死銘刻。生命的最后一刻回憶起的,絕不是那些苦苦堅持的。即使是,也會后悔自己當時未曾包容:于人于已皆是煩惱,何益之有?所以,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此時忍耐能使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出正確的應對。第一次的忍耐也許會使人忿忿不平,久而久之,就能真正以平和的心態處事做人。
但若認為包容等于縱容,則大錯特錯。包容是讓人們懂得原諒,懂得理解,而并非是令人淡漠地看他人犯錯卻無所作為。因此,對于他人的錯誤,應包容,以一種委婉的方式勸誡。如無果,那么就不能再放縱。
【談包容作文】相關文章:
談包容作文01-26
談包容作文精選01-28
談包容作文01-27
談包容的作文08-28
談包容作文02-05
談包容的作文11-04
談包容作文07-17
談包容07-22
談包容高中作文「精選」01-26
高中作文《談包容》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