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作文400字(通用12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文4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文 篇1
今天天氣很舒適,老師帶著我們去參觀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用小三角做出來的仙鶴、福娃、龍蝦、孔雀、水壺……五顏六色,非常好看。還有用紙剪出的蝴蝶、竹子;還有用糖做出的馬、蛇、龍、小豬、長頸鹿;還有用手工做出來的鮮花戒指、冰激凌娃娃。用小珠珠穿出來的小球。其中鮮花戒指是最引我注目的,大人戴就把它擰大,小孩戴就把它擰小。還可以把它擰到鉛筆頭上,還可以用線綁在戒指的小環上當項鏈。它真是一個多功能的戒指啊。
觀看了這么多的作品,一個個象真的一樣讓我大開眼界,增長了見識。我很高興,我想到我不會做,我一下子又難過下來,但是我想到不會做可以學,我以后要好好學,發揮想象圖片,觀察力,爭取給老師做的一模一樣好看。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文 篇2
從古至今,物質文化遺產一向是人們的寵兒。它們可摸,可觸,精美的做工,別致的外形,給人觸覺上極大的滿足。相比之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受歡迎程度就少得可憐,其實,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有它獨特的韻味。
今天,我跟隨媽媽來到上虞圖書館,還了書,也借好了書。下樓時,我一眼瞥見電梯旁邊有一座仿古建筑,我抬頭看牌子,上面寫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個大大的問號占據了我的頭腦,于是我在征得媽媽同意后,懷著好奇的心情走進了建筑的大門。進去之后,第一眼看見的就是一座泥塑:一位老人與一位婦女正在補一張破掉的漁網,旁邊有幾只小雞在啄食米粒,還有一只強壯的母雞,墻上掛著鐵叉和各種漁業工具,這泥塑雕得活靈活現,尤其是那幾只雞,更是栩栩如生。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梁祝”的故事了,這里把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故事濃縮成六幅圖,分別是“英臺思讀”、“三載同窗”、“私定終生”、“樓臺相會”“哭祭山伯”、“化蝶雙飛”。每幅圖都是黑底白線,與名字絲絲入扣。旁邊同樣有一座泥塑,講的是梁山伯與祝英臺“三載同窗”的故事。祝英臺男裝正與梁山伯在桌前誦讀,兩人的神情都很嚴肅,我不禁為他倆的故事輕輕嘆息。我又看了古代戲劇道具,舜虞傳說等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個都是很精彩。
出來后,我仍然回味無窮。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像物質文化遺產那樣直接讓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它給予人的,是無窮無盡的精神財富!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文 篇3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必說物質上的四大發明,也不必說思想上的百宗爭鳴舞動的符號——漢字,就讓中國文化永爍光輝。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紐帶。有了它,中華的文化才得已延續。從倉頡造字到商代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箓書、隸書、楷書……,漢字在伴隨著中華文化的發展不斷也演變,同時也記錄著歷史上的點點滴滴,讓我們知道了華夏族的祖先是炎黃二帝;讓我們知道了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讓我們知道了繁榮一時的隋朝。就有了它,我們才了解了祖先的生活,探索中華文化的發展。了解古人的思想汲取先人的精華。
在漢字不斷演變的同時,它傳遞的早已不是普通的信息,而是人類種種美妙的感情。于是,形象鮮活的漢字帶著人類的情感跳出人們的腦海,像一個個樂符,組成了一篇篇美文。一卷卷古書,一本本著作。于是,《史記》、《詩經》這些美妙的樂章便紛紛出現?催@一首首流芳百世的古詩,一句句,一行行,讀讀來朗朗上口,讀起來意味深長,讀起來獲益匪淺,讀起來蕩氣回腸。
漢字是最優秀的藝術文字,唯有它能發展成為一門書法藝術,在各位書法家的筆下,神奇的漢字更是魅力四射:看這一個個字,抑揚頓挫,龍飛鳳舞。容不得羈絆,容不得束縛。驟去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炎黃子孫對漢字的感情是無法形容的,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親切,一種由衷的熱愛。
在當今全球化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更應該熱愛自己的文字,傳承自己的文化,讓漢字這個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永爍光輝!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文 篇4
今天,老師布置我們回去寫一篇關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征文,我不知道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就去問媽媽,媽媽也說不清楚。
于是我和媽媽用了“百度”搜索,網上是這么說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人類以口頭或動作方式相傳具有民族歷史積淀和廣泛突出代表的民間文化遺產。它被譽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
看了這些,我還是摸不著頭腦。于是我又去請教爸爸,爸爸說:“我們武義有一個非物質遺產展覽館,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我們來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看見里面陳列著許多來自民間的玩藝兒,這里有精美的剪紙,有竹子做的生活用品,還有根雕藝術品……。還有些東西我看都沒有看到過。
這時我突然看得一只木頭做的小船,我問展覽館的叔叔:“這是什么?”叔叔說:“這是龍舟,以前我們武義人是推龍舟的。在端午節那天,人們在河中把龍舟從上游推到下游,表示把疾病送走,因為以前河水很淺,所以我們這里的是拿來推的!
我們要離開時館長對我們說:“要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就要讓大家去認識它,了解它!蔽颐靼琢吮Wo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從認識它開始。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文 篇5
聽媽媽說,她工作的鄉鎮有一項很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針刺無骨花燈。今天我和幾個好友帶著好奇心又來到了皤灘,媽媽把我們帶到了制作無骨花燈的工作室。
一進門我們就看到了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奶奶,只見她親切地和我們一一打招呼,還作了自我介紹,她說她叫王汝蘭,是仙居無骨花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人中年紀最大的,今年已經83歲了。
王奶奶遞給我們六張紙,上面都刻著同樣的圖案,王奶奶告訴我們要用針把圖案的輪廓都戳出來,這樣燈亮起來就會顯得更好看。就這樣我們一邊戳一邊聽王奶奶講花燈的歷史故事,王奶奶說:仙居皤灘花燈源起唐朝,據當地宗祠堂譜記載,明朝萬歷年間,皤灘民間就有盛大的鬧花燈活動,當時人們把花燈稱為唐燈,也有人稱它為神燈。民間制作花燈的工藝也比較復雜,要經過繪圖、燙紙、鑿花、刺繡等十道主要工序。 聽了王奶奶的話我興趣大大提升。
經過一個小時左右的漫長過程,我們終于把花燈裝好了,我揉了揉酸痛的手腕,看看自己的成果——美美的針刺花燈,心里還是很自豪的,雖然比不上王奶奶的手藝,可是我覺得自己做的花燈是最美的。
怎么樣?想不想也來皤灘試一試制作傳統的針刺無骨花燈呢?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文 篇6
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中,有這樣一種文化叫做——非物質文化。為了讓我們更加了解這種文化,學校舉辦了一次“非遺”進校園的活動。
非遺其實有很多種,如醒獅、木偶劇、龍形拳……它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
學校這次開展的活動中給我們展示了醒獅、木偶劇、龍形拳,還讓我們親身體驗到了各種非遺項目。非遺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街邊那些賣糖畫的人,他們所做的糖畫就是非遺,節日里編織花燈的人,他們的花燈也是非遺,而春節時鄉下的醒獅活動,更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重要的一員。
現在的年輕人幾乎都不重視非遺的傳承,可這是我們祖國寶貴的文化。我們要讓它傳承下去,就要更加的重視。為了讓非遺銘記在我們心中,我希望能多舉辦這種活動,讓我對非遺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這次活動,讓我們看到了非遺,也感受到了非遺的魅力。我希望,非物質文化遺產能一代一代永不停歇地傳承下去。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文 篇7
10月2日我們一起去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玩。
到了那里我才發現要收門票。而且買門票的人一列一列的'。真沒想到竟然一張門票十元還有這么多人來買。但是,老人和小孩可以免費哦!我、外婆和兩個妹妹先進去了。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人,第二眼還是人……我們找到了一塊空曠的地方,便和妹妹們玩了起來。二妹﹙第二個妹妹﹚到處亂跑,害得我們也跟著到處跑!铱匆娪腥嗽诘厣洗驖L。我也學著打滾。我剛一躺下,就被草刺得滿地打滾……我們來到一片石地上玩。突然,我發現了三條龍舟。我第一個跳進龍舟。不小心把膝蓋撞傷了,不過有一點點疼?晌也慌,最終我練出了“輕功水上漂”著功夫!
我們吃了美食、嘗了小吃、拍了合影照、……但我最喜歡的是買手工制品的那條街。那里有琳瑯滿目的商品。我的眼睛已經不夠用了。我希望有無數只眼睛往每個商品上仔仔細細地看一下,為了挑選我最喜歡的商品。最后舅媽送了我一把價值三十五元的弩。我特別開心。似乎比得了無數金銀財寶更加開心和高興。我對它愛不釋手,生怕把它弄臟了或掉了。一直抱得緊緊,誰也不能摸!
啊,去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收獲可不少呀!你想去么?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文 篇8
9月15日的上午,我們身穿校服,頭戴紅帽子去參加學校組織的“非遺的傳承,有你,也有我”的活動。在學校三位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興高采烈地來到了葉店祠堂,和六位非遺傳承老師一起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婺文化。
這次活動分為六個項目,有書法、布藝、剪紙、版畫、漆畫和竹碳泥。我們其中的10位小朋友跟著倪老師學習漆畫,每個人手里拿著一塊畫板,每2個人共用一個調色盤,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開始了畫漆畫。先用紅和藍調成淡紫色,用來勾畫花的輪廓;再用紅和白調成淡粉色,用來畫花苞;接下來用黃和藍調成綠色,用來畫葉子;最后用黃色畫花蕊;一朵栩栩如生的花就完成了。
這次學習各種婺文化的同學們都很興致勃勃地聽老師們講課,也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看著自己的成果,大家都咧開嘴笑了。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們學到了許多書上沒有的知識,了解了婺文化的豐富多彩,我們要學習更多的婺文化,也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和學習婺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文 篇9
金秋時節,丹桂飄香。星期三下午,陽光明媚,我們全班同學興致勃勃的來到非遺文化中心,來欣賞各式各樣的國遺風采。
穿過長長的走廊,走上樓梯,我們來到了非遺文化中心。一進門,同學們就四散開去,我朝四周望了望,忽地有個東西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原來是一座黃楊木雕。
我急忙跑去看,只見這個作品邊上寫著:“蘇武牧羊”四個大字。我便細細觀察起來,只見蘇武手中執著節龍杖,豐富著它寬大的衣袖,他的眼睛正望著天上飛過的雁群,蘇武的腳下,有三只小羊,它們形態各異,一直在低著頭,似乎在尋找草吃;一直抬著頭,望著蘇武,好像在問:“主人,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到呢?”,還有一只小羊,正凝視著遠方,似乎是在思念它的親友們?粗粗也唤‖F出當時的情景來,隆冬時節,凜冽的寒風一刻也不曾停歇,茫茫北海上,人跡罕至,唯一和蘇武做伴的便是那根代表漢朝的使節棒和一小群羊。
我轉過身,發現了一個“大家伙”,走進一看,原來是一條首飾龍,有好幾層樓閣,每個平臺都演繹著不同的故事,看!那是三氣周瑜,農婦織布……個個栩栩如生,猶如一幅幅活生生的民間生活圖。
今天的參觀快要結束了,我看著這些作品,不禁感嘆道:“我一定要保護好家鄉這些寶貴遺產,讓他們經久不衰,永遠傳承下去!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文 篇10
常聽說非遺,今天我才零距離的領略了我們東臺的非遺文化。下午,老師帶我們到百盛廣場,只見那里擺放了很多攤位,有安豐麥秸畫、東臺陳皮酒、許河豬頭肉等等,品種繁多,琳瑯滿目。
老師告訴我們,東臺雖然不是上海、北京那樣的國際大都市,但它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有很多的民間藝術高手,自創或者傳承了藝術佳品,也正是他們的堅持,我們才可以在多少年后的現在,仍然可以欣賞到這些精美的藝術。
我一邊看,一邊品嘗,哇,富安酥兒餅香甜可口,豬頭肉入口即化,真是人間美味。突然,一個老奶奶正在展示的作品深深的吸引了我,是麥秸畫。這么細、這么小的東西怎么拼湊起來,變成活靈活現、惟妙惟肖的畫呢,我帶著疑問仔細觀察。只見老奶奶用一把小刀和尺子,將細細的麥秸小心剖開,用剪刀剪成需要的形狀,用膠水粘在紙上,這里一片,那里一片,片刻之后,就畫出一張美麗的圖案。真的讓我嘆為觀止!我心想,這么耐心細致的活兒,我可弄不起來。
突然聽見一陣掌聲和歡呼,我趕緊來到了這個哨子糖的攤位前,只見一個爺爺雙手靈活的轉動著,一個不起眼的糖塊在棍子上翻滾著,一會兒他吹了一口氣,一個栩栩如生的豬八戒就出現在我面前。我要個孫悟空,我要個刀,小伙伴們嘰嘰喳喳的叫著,爺爺都如愿的送給了我們,心里的那個樂啊,就別提了。
我想,東臺的非遺來源于熱愛生活,創造美的勞動人民,更要靠我們這些年輕一代繼續將他們發揚光大!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文 篇11
今天下午,我們神神秘秘地來到多功能廳,不知是有什么事。
大屏幕上用藝術字寫著幾個字:花鼓戲,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猜到,今天肯定會演花鼓戲。
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主持人有點害羞地上了臺,說:“好,歡迎我們現場的領導嘉賓,還有我們的小朋友們!我們今天要來,無疑是要給大家介紹了解花鼓戲。”視頻開始播放了,同時,演員也在臺下換好衣服,涂好口紅,扎好辮子……
10多分鐘后,表演就開始了,先出來的是一位身著紅色貂皮大衣,拿著紅色的孔雀扇子,扎著一個辮子的女演員;后面緊隨其后的是一位身著綠色官服,拿著褐色手杖,戴著灰色帽子的男演員。女演員走路時,做著蘭花指,走著十字步,逗得我們哈哈大笑;男演員則橫著手杖,伸著兩根指頭擺了個看似亮掌又不像亮掌的動作。我猜,他們是一對夫婦,正一起要回去吃飯呢!
我覺得最精彩的就是這些啦,以后表演花鼓戲要到我們學校來就好!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文 篇12
現在的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慢慢地失傳,大部分人都認為它們太土了,沒有時尚感,實際上它們是中華文明上乃至世界文化的結晶。
這些文化為什么會流失?就是因為大家在不斷接受新事物而對舊事物失去激情。戲曲為什么廣為流傳,因為它不僅演繹了一幕幕古代文化,同時也揭示了未來。而你再看看現在的電視劇,哪一部像戲曲一樣富有趣味?
這種文化是經過時間考驗的,也就是說,它值得我們一生去品味。
我們宣揚傳承這種精神,因為它那么富有激情,又那么感人。它敘述了一件件故事,而或許就是它,揭開了無數歷史謎題。
它們神秘,引來許多愛它的人,用一生去細細品味里面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快樂與悲傷,歡樂與痛苦。
它不知道改變了幾個人,讓他們用新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用樂觀改變痛苦。
如果它失傳,那將是一筆巨大的損失!
現在所謂的“時尚”,只不過是一小會兒,可是古代的時尚,卻是永久的時尚。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文400字(通用12篇)】相關文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英語作文06-23
寫物質文化遺產作文09-02
關于物質文化遺產作文06-21
文化遺產作文06-24
世界文化遺產作文(通用72篇)05-25
保護文化遺產英語作文(通用7篇)03-17
文化遺產的作文800字(通用15篇)05-31
保護文化遺產作文700字(通用5篇)01-23
中國的文化遺產故宮作文(通用26篇)05-23
關于文化遺產的作文300字(通用30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