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食品安全問題論文3000字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為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食品安全問題論文3000字,歡迎大家分享。
摘要
食品是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食品添加劑是食品生產中的重要原料,因此本文將重點介紹食品添加劑的作用以及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并介紹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及相應的問題。
關鍵詞
食品添加劑;問題;對策;食品安全;現狀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食品消費結構的變化,促進了我國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要求食品方便化,多樣化,營養化,風味化和高級化,為了達到這些要求就離不開食品添加劑(Food Additive)。
一、食品添加劑
(一)1、定義:食品添加劑是指,為了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的食品中的天然或者化學合成物質。
2、分類:食品添加劑按其原料和生產方法可以分為化學合成添加劑和天然食品添加劑。一般說來除了化學合成的添加劑外,其余的都可以歸為天然食品添加劑,主要來自植物,動物,酶法生產和微生物菌體生產。
世界各地至今沒有統一的食品添加劑分類標準,我國是按食品添加劑的主要功能分類的。可以分為21大類:酸度調節劑,著色劑,乳化劑,防腐劑,甜味劑,抗氧化劑等。
3、特點:品種繁多,銷量大,變化迅速,日新月異。
(二)主要品種介紹
1、防腐劑(Preservatives)
防腐劑是抑制微生物活動,使食品在生產,運輸,儲藏和銷售過程中減少因腐敗而造成經濟損失的添加劑。在我國允許使用的主要有山梨酸鉀及其鹽類,對羥基苯甲酸脂,丙酸及其鹽類。
2、乳化劑
食品乳化劑是食品加工中使互不相溶的液體(加油和水)形成穩定乳濁液的添加劑。在食品添加劑中乳化劑用量約占1/2,是食品工業中用量最大的添加劑。常用的是大豆磷脂和脂肪酸多元醇脂及其衍生物。
3、酸性調節劑
為了得到色香味俱佳的食品,離不開食品調味劑。調味劑一般分為咸味劑,酸味劑,甜味機,香料,辣味劑,鮮味劑,清涼劑等。酸味劑也稱酸性調節劑,在食品中添加酸味劑,可以給人爽快的刺激,起增進食欲的作用,并有一定的防腐作用。一般分為無機酸和有機酸。食品中常用的無機酸是磷酸,常用的有機酸有:醋酸,檸檬酸,酒酸,蘋果酸,抗壞血酸,乳酸,葡萄糖酸等。檸檬酸是功能最多,用途最廣的酸味劑。磷酸在飲料工業中可以代替檸檬酸和蘋果酸,特別是不宜使用檸檬酸的非水果型飲料中作酸味劑且用量少價格低。
4、鮮味劑
鮮味劑也稱呈味劑或風味增加劑。主要是增強食品風味,使之呈現鮮味感的一些物質。味精是人們最常用的鮮味劑。主要成分是L—谷氨酸鈉。
5、甜味劑
甜味劑是指能賦予食品甜味的調味劑。常用的有糖精鈉,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賽蜜等。價格便宜,等甜條件下,價格比蔗糖便宜,故應用廣泛。
6、著色劑
著色劑又稱食用色素。在現代食品工業中是裝點食品的重要添加劑。我國允許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均已列入GB2760—1996中,共有13個品種,它們是:莧菜紅及莧菜紅鋁沉淀,日落黃,亮藍等。1994年我國正式宣布中國食品添加劑發展方向是“天然,營養,多功能”。
應此到目前為止,我國政府批準允許使用的60種食用著色劑中,有47種是天然色素。從上面的敘述中可以知道,食品添加劑在食品工業中占有的地位是多么地重要。但是近年來,國際,國內食品安全事件不斷發展,引起了消費者的極大不安,我國的食品安全形式也不容樂觀,對食品添加劑的管理和控制也應該更加嚴格。
二、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問題:在我國食品行業中存在一些嚴重的超范圍,超限量等使用添加劑的問題。
1、超范圍使用的品種主要是合成色素,防腐劑和甜味劑等品種。應用的食品主要是肉制品(合成色素,苯甲酸防腐劑),豆制品(苯甲酸防腐劑),炒貨(石蠟,礦物油等),乳制品(山梨酸防腐劑,二氧化鈦白色素,以納他霉素作防霉劑),葡萄酒(合成色素及甜味素)。
2、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最突出在面粉處理劑,防腐劑和甜味劑。
(1)面粉中過氧化苯甲酰和溴甲酸使用嚴重。過氧化苯甲酰主要是起增白作用,溴甲酸主要是增筋作用,是氧化劑和面包改良劑。
(2)甜味劑,防腐劑:在一些小企業生產的乳飲料,果汁飲料中尤其嚴重,有些企業產品中甚至全部使用甜味劑(主要是糖精鈉和甜蜜素)或僅使用少部分白砂糖。這些產品主要消費對象為兒童,危害極大。
①蜜餞:蜜餞是有我國傳統特色的小食品,蜜餞類濫用添加劑的現象十分嚴重,若管理不好,會造成“小食品,大危害”,其嚴重性是不容忽視的。(糖精鈉,甜蜜素,人工合成色素,苯甲酸,山梨酸防腐劑)
②冷飲,果凍等:(糖精鈉,甜蜜素)
③醬腌菜:(苯甲酸鈉防腐劑,糖精鈉和甜蜜素)
3、標識不明確
部分企業在使用食品添加劑特別是合成色素,防腐劑和甜味劑等品種時,故意在食品標簽下不標注,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特別是部分食品如蜜餞,冷飲,果凍,醬腌菜,乳制品等。
(二)原因及對策
之所以會出現食品添加劑濫用,是由于我國在這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健全,處罰乏力;政府監督覆蓋還存在薄弱面;企業主的法律意識薄弱,道德誠信淡漠;企業管理混亂,技術低下;企業主見利忘義,偷梁換柱等。
為了保證食品質量和安全,我國已正式實施食品質量安全準入制度(QS標志)。這對于加強從源頭管理,規范市場將起到很大的作用,也將對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劑起到促進作用。針對食品添加劑使用中暴露的問題和產生的原因,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我國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法律制度,提高企業進入市場的門檻,確保食品安全。食品加工企業必須具備一定的基本生產條件。比如:食品加工企業必須具備相應的生產設備、檢測手段、計量儀器、質量治理制度等基本條件,能申請頒發《食品生產許可證》,才能從事食品生產加工。同時要求食品加工企業對出廠的產品必須加貼質量安全標志,建立食品生產、經營記錄制度,實現食品質量的可追溯性,保證消費者能夠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
(2)政府有關部門應盡快建立食品安全的預警機制,切實改變過去那種當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才處理的現象,食品安全真正從源頭抓起。
(3)完善食品安全治理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開展全面的食品質量控制,提高我國的食品安全性。對不適應食品安全需要的法律法規進行修改和完善,改革現行的標準化治理體制,實現食品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接軌;建立有效的監督治理和監控檢測體系,要從源頭把好質量關,推行良好農業規范、獸醫控制規范、加工操作規范、及良好的實驗室規范等,形成了全方位、立體控制食品質量的體系,確保從田間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對食品加工企業實行分類治理,加強重點食品的監管,對涉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重要食品,要實行市場準入制度,規范無公害食品的治理,推行質量體系認證,食品質量體系認證采用ISO9000族質量治理和質量保證標準;完善食品檢測制度,建立健全食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強化食品質量安全標準執行;樹立企業的誠信自律意識,消除食品質量安全隱患,促進企業健康地生存和發展,同時提高食品質量的安全水平,提高廣大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消費信心。
(4)加大對危害食品安全行為的懲罰力度。國家在建立食品安全應急機制的同時,應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應急機制各部門及其負責人的法律責任,對主觀上故意瞞報、不作為、隱瞞信息等行為,都必須追究法律責任。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必須實行責任追究制度,要從重從快處罰,對那些沒有認真履行執法責任的失職人員也要承擔相關的責任。
食品安全問題是一個世界各國都廣泛關注的重要問題,也是目前國際上研究的熱點問題。因此,加強對食品安全問題的研究,不僅有利于我國自身食品安全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更有利于增加我國食品的科技含量,增強我國食品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提高我國食品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進一步促進我國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
【食品安全問題論文】相關文章:
食品安全的議論文11-08
議論文:食品安全11-08
安全問題作文02-05
關于食品安全的議論文(精選70篇)10-29
安全問題作文(通用20篇)10-17
安全問題之我見 My View on Safety Problems03-07
大學四級作文預測:信息安全問題03-25
交通安全問題致家長的一封信04-07
未來的食品作文01-16
關于食品的燈謎及謎底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