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對秋陽作文3000字
穿越春夏進入人生之秋,應當是最為愜意的時光。勤奮的耕耘者,到了人生晚秋,會為滿倉收獲而歡欣;癟囊的耕耘人,大可不必為歉收而過于自責——因為染色體與基因的異同,人在呱呱墜地之初,已然有了先天的差別;再加上外在的天時、地利、土壤、機緣等條件相異,收獲不等是人生的定式。因而,無論你是否攀登上了各個領域的珠穆朗瑪峰,只要你流過汗水登攀過,沒有虛擲青春和寶貴的光陰,就足以笑對秋陽了。
在公園里,我常常穿行在老年群體的千姿百態之中。看見有的老人在環湖競走,有的在彈奏古琴,我有時被挑逗起歌興,便放聲高歌一曲。有一次,我在公園僻靜的一角,正在忘我地引頸高歌時,被一個熟悉的記者朋友碰上了。他驚異地詢問我說:“你老經歷了那么多的苦難,為什么能有這么好的心態?”我坦誠地告訴他:“正因 為我經受過風浪的洗禮,每一絲白發里都藏有生活的真經。我慶幸上帝給了我磨練筋骨的機會,不然也許會一事無成。”他說:“你老可真行,把苦黃連當鈣片吃,難怪你老身板還這么結實呢!”這位年輕的朋友,當真說到點子上了。試想,一個終日沉溺于痛苦回憶中而不能自拔的老人,走在公園里能有高歌一曲的沖動嗎?在某種意義上說,人生就是一種自我解放的過程,不斷更迭自我生活中的樂章,在“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有限時間內,延伸人生之秋的瀟灑。
我在書齋里寫文章時,也有自樂的方式。其中有下里巴人的土法,那就是每到冬天時,便在窗欞上掛起一個蟈蟈籠子,聽那越冬蟈蟈唱著春歌。與此相對立的,還有享受陽春白雪之趣的方法,就是不間斷地播放法國鋼琴王子克萊德曼的鋼琴曲。有自然歌手和時代藝術伴我寫作,一會兒引領我回到生我養我的故土和飄渺無垠的北國青 紗帳,一會兒又帶我步入今天藝術世界的精彩殿堂。最后,讓我以一個笑談,結束這篇短文:前兩年的春節,遠在大洋彼岸上學的孫兒,打來給爺爺的拜年電話,我把電話聽筒放在了蟈籠旁邊,讓他在美國傾聽中國的冬日春歌。這種鄉情與親情的交融,既讓孫兒難忘故園的獨有音樂(美國沒有冬日的蟈蟈),我也不飲自醉了。因而在那年春節之夜,我在日記上寫了兩句話:美哉秋陽,壯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