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創建文明城市征文

時間:2022-02-02 16:21:15 2500字 我要投稿

有關創建文明城市征文2500字

  “全國文明城市”是國家授予一個城市的最高綜合性榮譽,是一個城市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綜合體現。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創建文明城市征文的內容,歡迎大家查看。

有關創建文明城市征文2500字

  哈爾濱市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積極組織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堅持把提高市民素質放在創建工作的首位,提出了“創建文明城市,必須培養文明市民”的工作要求,積極探索強化市民文明素質提升這一根本任務,著力打好“唱”、“誦”、“進”、“學”、“興”、“做”六張牌,取得了顯著成果。

  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城市發展進步提供了重要機遇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是全面推進經濟、政治、社會、人文、生態協調發展的綜合載體。從哈爾濱實際來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于推動城市的全面提檔升級、提高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具有重大意義。一是全面實施新戰略,推動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的需要。近年來,哈爾濱市強力推進“北躍、南拓、中興、強縣”戰略,哈爾濱已進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好時期。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實施新戰略,實現新跨越”的未來五年發展目標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所確定的“八大環境”、“兩大”創建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建設,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營造良好社會秩序;有利于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擴大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的項目、資金、技術和人才來哈興商創業。從這個意義上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能夠有效地成為我市“實施新戰略,實現新跨越”的助推器。二是提高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的需要。“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個城市最高的綜合性榮譽,是硬件和軟件高度集成的標志。城市建設和管理是城市工作的重要內容,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同加強城市建設和管理,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內容很廣、標準很高、要求很嚴,幾乎所有測評指標內容都與城市建設和管理密切相關。通過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必將有力地促進哈爾濱城市建設和管理,推動城市的硬件設施和軟件環境建設,全面提高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市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的需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全市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根本要求。實踐證明,在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和經濟體制轉型過程中,總會帶來城鄉發展不平衡、資源環境壓力和社會保障等一系列問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絕大部分指標都關系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文化、居住環境等民生問題,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講,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也是為民利民、造福百姓、讓百姓享受到改革發展成果的過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于改善民生,提高市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四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創建良好人文環境的需要。人的素質提高和全面發展是文明城市的根本。創建文明城市有助于引導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在建設家園美化家園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質。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國際國內產業梯度轉移步伐明顯加快,城市之間吸納投資的競爭日趨激烈。投資環境的優劣已成為一個城市能否贏得主動、搶占先進的決定性因素。投資環境不僅指硬件條件,還包括城市的人文環境。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是一個推動先進思想觀念、健康生活方式和優秀精神文化產品廣泛傳播的過程,是一個教育引導提升人、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通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必將進一步展現哈爾濱人的新風采、新形象,推動哈爾濱更好地向物質與精神更高發展目標的邁進。

  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提升市民素質提供了有效載體

  在推進文明城市建設中,哈爾濱市在加強路橋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市環境、規范城市秩序、強化社會管理、著力改善民生等有形建設的同時,把重點放在了提升市民素質上,從群眾日常行為養成做起,積極探索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的有效途徑,著力打好“興”、“治”、“學”、“行”、“進”、“做”六張牌,不斷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促進市民及城市的整體提升、全面發展。一是“興”志愿之風。以“1144”工程為牽動,即建設一個志愿服務大廈和一個志愿服務廣場,建成關愛空巢老人、農民工子女、新市民、殘疾人四個志愿服務實踐基地,舉辦冬送溫暖、春送希望、夏送清涼、秋送技術四個愛心服務大集,開展了“保護母親河”、“我陪空巢老人過佳節”、“愛心順風車”等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發起志愿服務活動17 047余次,志愿服務270萬小時。目前,我市志愿者注冊人數達84萬人,組建了共產黨員、青年、老年、巾幗等18類學雷鋒志愿服務支隊、分隊90支,各級文明單位、社區志愿服務隊近3000支,建成社區學雷鋒志愿服務站648個、社區居委會和物業公司聯合組建志愿服務站100個,公共場所便民志愿服務站點200余個,得到了中央和省文明辦的充分認可。二是“治”失德問題。圍繞誠信缺失和公德失范兩大問題,制定36項具體措施,在全市開展誠信教育。成立由市文明委牽頭,食品安全辦、工信委、食藥監局、商務局、工商局等部門參加的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治理領導小組,多次召開聯席會議,開展治理“五黑”(黑餐飲、黑物流、黑歌廳、黑煙草、黑網吧)、整治“五亂”(亂扔垃圾、亂占馬路、亂貼廣告、亂停車輛、亂掛牌匾)、倡導“五誠”(誠信物業、誠信餐館、誠信車行、誠信商場、誠信旅游景點)、推行“五進”(道德講堂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進農村)的“四個五”行動。建設誠信信息網絡平臺,對不良信息記錄分級曝光,征集14萬戶企業47.7萬條行業信息,建立5類服務人員誠信檔案3 666個。出臺食品藥品企業制假售假處罰規章和熟食品制售企業管理辦法,查處餐飲企業1 761家,罰款117.3萬元,對357家藥品連鎖企業、1 561家藥品零售企業門店全覆蓋檢查。三是“學”道德模范。組織開展哈爾濱市第三屆道德模范、身邊好人評選和首屆“十最百美,冰城好人”評選活動。去年以來,先后有20人入選中國好人榜,193人入選龍江好人榜,市級以上道德模范847人。其中,高鐵成獲全國道德模范榮譽稱號,張寶金等3人獲得提名獎,涌現出謝尚威、楊惠、蘇澤軍等一批時代楷模。在市屬媒體開設“冰城好人”等專題、專欄,宣傳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事跡,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事跡進社區、機關、企業、學校、村鎮和軍營“六進”巡講巡演活動,依托哈爾濱文明網推出“凡人善舉微視頻”,得到中央文明辦好評。四是“行”文明引導。圍繞“走路不闖紅燈”,開展“文明交通行動計劃”,針對“十大交通陋習”,開展“文明交通我帶頭”、“媽媽教您過馬路”等活動,組織志愿者在交通路口定期開展文明交通引導,發放交通安全宣傳材料100余萬份。圍繞“吃飯不剩飯菜”,制定“文明餐桌行動”15條評選標準和10項檢查內容,全市4 510家餐飲企業參與行動,打造5條文明餐桌行動示范街;發放宣傳單10萬余張,倡議書5萬余份,公益廣告5萬張,文明餐桌提示牌2萬個。圍繞“上網不說臟話”,組織各級各類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在重點網站、論壇、博客、微博,發布各類文明評論、文明博客400萬余條(次)。圍繞“旅游不扔垃圾”,在旅游景區出入口、游客中心等位置設立文明旅游提示牌和文明引導員,評選一批誠信旅游企業。圍繞“文明過傳統佳節”,開展“我為文明增一分”活動,積極引導人們“做謙恭有禮的冰城人”。五是“進”道德講堂。制定了全市道德講堂規范化建設標準,召開“五進”現場觀摩培訓會議,從講堂類型、流程、裝飾等方面做出了統一規定。全面推行“5+4”模式,即唱歌曲、做反省、學模范、誦經典、發善心、行善事、致敬禮、勸善詞和送吉祥9個環節。堅持“一堂一檔”原則,全面推進道德講堂規范化建設。興建4處高標準道德講堂總堂,堅持每月開展2次活動。目前,市級以上文明單位486家全部建設了道德講堂,百人以上文明單位全部建成示范、達標道德講堂,在百人以上食品藥品企業和窗口單位建設道德講堂40個。六是“做”美德少年。深入開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教育活動,未成年人參與面達到90%以上。積極開展優秀童謠創作、傳唱活動,活動經驗在2013年全國文明辦主任培訓班上進行交流。網上“認星爭優”活動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受到中央文明辦領導充分肯定。全市176個鄉鎮年底將全面完成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任務,建立555所社區家長學校,覆蓋率達85.6%。開展取締“黑網吧”和經營性網吧不接納未成年人的專項行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

  三、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實現群眾利益提供了保障條件

  人民群眾是城市的主人,創建文明城市,不僅僅是外在環境的美觀整潔,更應建立一個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城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既是一座城市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確立的一個奮斗目標,也是黨委政府為人民群眾謀求福祉、提升幸福指數的價值追求。惠民利民是創建文明城市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衡量和檢驗創建水平和成效的最終標準。在工作實踐中,全市堅持創建惠民、創建利民、創建化民、創建為民,從為群眾辦實事抓起,把創建工作作為一項順民心、得民意的惠民工程。一是通過創建惠民,提高了群眾幸福指數。文明城市建設就是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解決人民群眾普遍反映的上學難、就業難、看病難等問題,以民生的改善,贏得民心,從而凝聚建設文明城市的強大動力。全市在創城工作中,注重把創建指標與民生工程相結合,不斷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將新增財力向民生工程、創建領域傾斜,財政支出占比達65.8%。近兩年來,我市累計投資552億元,落實140個惠民行動項目,致力于解決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文化、創業就業、食品安全等民生問題,建立素質教育特色示范學校85所,新增城鎮就業11.6萬人,成為全國創業先進城市,為1.3萬戶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提供廉租房保障,為35萬戶困難群眾發放社會救助金11億元,社會管理“強基工程”全面啟動,公眾安全感滿意度達94.6%,著眼城鄉一體化發展,推進扶貧開發項目400個,打造主城區與縣域“1小時經濟圈”,提前兩年實現鄉(鎮)文化站和農家書屋全覆蓋,城鄉居民幸福感指數名列全國第三。廣大群眾從創城中得到了實惠,理解、支持、參與創建的熱情空前高漲。二是通過創建利民,改善了群眾生活環境。全市著眼改善居民出行和居住生活條件,將創城工作同加強城市建設有機結合,按照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的目標要求,高標規劃、精細管理,在優化城市環境秩序、扮靚城市面貌的同時,扎實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加速推進道橋建設、“一江三溝一河”整治、“穿衣戴帽”等工程建設,三年累計完成城市建設投資1600多億元,新建改造道路560條,建設橋涵129座,城市道路總里程增加293公里,地鐵1號線通車試運行,哈西客站建成使用,哈大高鐵正式開通,城市立體化交通網絡日趨完善,城市交通承載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啟動排水管網改造工程和“一次開挖,六網并進”的城市源網建設工作,全面升級改造建設城市水、電、熱、氣、通信等管網設施。實施精細化、智能化管理,城區機械化清雪率和清掃率分別提高到70%和60%。針對小廣告、亂設牌匾、違章建筑、占道經營、物業管理、“中國式過馬路”等城市管理頑疾,深入開展“治臟、治亂、治差”專項行動和“春夏秋冬”四季整治行動,有效改善城市亂象,街路環境秩序明顯改觀。城市的發展變化激發了廣大市民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一位的哥創作的“留哈體”短文《如果可以,我們一起留在哈爾濱》,引發眾多市民、網民及外地游客熱議,短時間內迅速傳播,參與人數達700萬人。三是通過創建為民,提高了服務群眾能力。全市注重把創城的過程轉變為領導轉作風、干部提素質、服務上水平的過程,轉化為密切聯系群眾,示范引導群眾的過程。出臺了《哈爾濱市行政問責規定》,對“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假作為”問題,尤其是對服務基層、改善民生不到位問題進行問責處理。在領導干部中開展“俯身抬頭”行動,讓各級干部深入基層辦實事,胸懷全局謀長遠,遠離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切實轉變作風,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開展領導包區聯點、政府部門包街入戶等活動,確定8個市級領導聯系點和101個部門包保街道,深入開展“物業管理年”、“轉作風、樹新風,市區聯動創建文明城市”和“靚樓道凈庭院助鄰里”美麗行動等特色載體活動,動員黨員干部和政府部門走進基層為民服務。開展共產黨員先鋒崗創建、首善機關創建、“創優質服務窗口、讓群眾滿意放心”等活動,組織群眾對銀行、電信、水電氣熱等22家“窗口”單位進行民主評議,讓群眾切實體驗到方便快捷高效的公共服務。各級領導干部深入企業、社區、學校、軍營、村鎮,面對面訪民情、問民需,形成了干群同心同德、上下同頻共振、各界廣泛參與的創建格局。

  據悉,“全國文明城市”是國家授予一個城市的最高綜合性榮譽,是一個城市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綜合體現,是一個城市重要的無形資產、戰略資源和含金量最高的城市品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既突出了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又突出了以人文本的思想,既體現了城市競爭力的本質內涵,又體現了人民群眾提高生活質量的共同愿望,對于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文明征途永無止境。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項系統、長期的惠民工程,它的最終目的,并不僅僅是一個榮譽,而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舉措。哈爾濱市將繼續把創城工作作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載體工程來抓,從群眾最需要的地方抓起,持之以恒,久久為功,不斷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質,力爭早日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目標。

【創建文明城市征文】相關文章:

創建文明城市征文09-14

2015創建文明城市征文(精選)10-16

關于創建文明城市征文「精選」06-26

創建文明城市征文90012-10

創建文明城市征文范文09-12

創建文明城市主題征文12-07

創建文明城市優秀征文12-07

2016創建文明城市征文11-05

關于創建文明城市征文11-25

創建文明城市征文500字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