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描寫小學的作文1200字合集五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生描寫小學的作文1200字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描寫小學的作文1200字 篇1
我是家里的幼子,似乎總是讓長輩們放心不下。外公病重時對我的牽掛,足一證明這點。忽然想到,以前我老是無視光陰的逝去,以為青春可以延續很久。通過這件事,才又突然間醒悟過來,原來,時間一直在身邊流淌。外公真的老了啊,而我們正在成長,就這樣,一代緊接一代……
今年夏天初些時候,突然聽到外公病重的消息。后來又聽說好了許多,我原本揪緊的心又稍微寬舒了一些。那時我正在備戰會考,以及后面的期考,突然間的變動讓我更加沉默。或者說,沉思。
我是家里的幼子,似乎總是讓長輩們放心不下。外公病重時對我的牽掛,足一證明這點。忽然想到,以前我老是無視光陰的逝去,以為青春可以延續很久。通過這件事,才又突然間醒悟過來,原來,時間一直在身邊流淌。外公真的老了啊,而我們正在成長,就這樣,一代緊接一代。
八月暑假的時候,我決定去看看外公。騎了相當一段路程的自行車,待到外公家,已是大汗淋漓。外婆依然利索,張羅著拿飲料給我喝,外公坐在床上,微笑地看著他的外孫。
他已經很瘦弱,完全沒有往日的風采。我握他粗糙干癟的手,透過斑白的發和瘦削的臉,終于近距離地感覺到了“滄桑”這個詞的含義。
他緊緊地握著我的手,盡管沒有以往的那番有力。這是他的外孫呵,就端坐在他的跟前,像多年前這個外孫沒有長大時坐在他肩上的安靜地坐著。
他就這樣長時間地看,我讀不懂那眼神的深層含義,但至少我知道,那兒肯定包含一個老人至多的喜怒傷悲。那兒,也曾流過清盈的淚水。
“對了,你等一等。”他對我說。我坐在那兒,目送舅舅扶著他蹣跚地走進內屋。
我就又想起了等待,外公的等待。所幸,這次我等待,在他的余生,我只有一次等待還給他。
他的這個外孫小的時侯,他的女兒與女婿忙于工作,將照看任務交給了他。放學的時侯,他就在那個校門口等待,等待他這個頑皮的外孫雀躍地從里面出來,然后拉著他的小手,一路小跑,已把他累得有點喘呼呼了。過馬路的時侯,他總是拉著躍躍欲試的外孫,安靜的等待綠燈亮,然后穿越馬路,再次走上回家的路途。
不管是燦爛的夕陽下,還是在交加的風雨中,那兒總有一個老人等待。他一臉的期盼,一如朝圣者的虔誠。過馬路時,他總是對雀躍的外孫說,慢點慢點,先等一下,而那個小孩來回地以他的身體為中心蹦跳。他的前后左右,是他的外孫。
似水流年流淌過后,他不懂事的外孫長大了,不再需要他的接送。他的外孫已經是和幾個好朋友結伴歸來,是啊,他的外孫長大了。于是他還在等待,還在期盼,他的外孫早點踏入那道小院的門。黃昏的傍晚下,有一位鬢白頭發的老人倚在梧桐樹下,滿臉期盼的等待他外孫的歸來。甚至在飯桌上,等待他高大的外孫放下厚厚的書籍,與他共進晚餐。這一切,總是在無聲之中。
但是那時他的外孫總沒有意識到,無視一個老人的期盼,依然我行我素。他只好嘆息一聲,默默地包容。甚至到后來,他的外孫離開了他,開始另一段生活。
猛然抬起頭,發現外公依然沒有出來。我頓了頓,抹去臉頰上的那一滴淚,輕輕地往后屋走。
到了后屋,發現舅舅扶著他在書架一本一本地找。我沒有半點的遲疑,悄然地走上前去,扶著他的另一只手,在書架上找出了那本滿布灰塵的《顏真卿字貼》。因為它,承載了一個老人的氣息和一個孩子稚嫩的字。
他會意地一笑,摸著我的頭,三個人一道從灰暗的后屋走出到前屋,輕輕地走著,生怕驚醒了那個塵封的世紀。
在我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外公已經在另外一個世界,安靜地等待下世的輪回。之前我很平靜,但當著篇文章快近尾聲的時候,我已經泣不成聲,稿紙上的字跡,一灘模糊
學生描寫小學的作文1200字 篇2
回想起來已經很多年了,那是我在中學讀書時的一個暑假。
早晨從夢中醒來,懶懶的伸展一下四肢,睜開雙眼,陽光暖暖的撒了滿屋子,床頭的花瓶里插著的富貴竹象一位高貴的少婦,迎著窗外徐徐的晨風傲然屹立著。墻上的掛鐘滴嗒滴嗒的走著,象一位永遠不知疲倦的農民。母親已經開始打掃房間了,她動作嫻熟,手腳利索的搽抹著桌椅臺面,那只滿月的小貓卷臥在外祖母的針線簸籮里,小爪子抱著腦袋睡得正香呢!
院子里外公敲著鐵桶開始喂豬了:“豬羅羅---”那熟悉而抑揚頓綽的聲調已經伴隨我好多年了,它象一首動聽的歌謠貫穿著我單調而平凡的童年和少年。窗外的垂起的青藤蜿蜒著從三樓的頂層落下,“雨子---起床了,太陽曬到屁股了”舅媽用異常尖利且惡狠狠的音調叫起來,我打了個激靈,從床上坐起,飛快的穿起衣服,倒是母親有些尷尬的笑著說:不上學,想讓她多睡會。我是父母的“超生子,”剛出生不久,就被外婆抱過來養著,舅媽成了我的媽媽,從剛剛懂事起我就很不情愿的喊她媽媽,看在父親常常帶給她的'一些小恩小惠的面子上,她總也會在眾人面前表現出一副母親的樣子來。事實上我是外婆一手帶大的。母親也時常隔三插五的來看我,倒是我的這位名譽上的養母,卻時常指手劃腳的讓我做許多家務和地里的農活。因為戶口還沒能解決好,母親看到我的委屈也只能忍氣吞聲了。洗刷完畢,我慢吞吞的蹭到院子里,看到花草和青藤該澆水了,我提著水桶把院子里的月季,大麗花認真的澆水后,然后到三樓的頂層。這里象個小菜園,外公在房頂上面鋪了厚厚一層肥土,種了兩畦韭菜和一大片掃帚苗,嫩嫩的苗做成蒸菜,用蒜汁拌一下,是非常香甜可口的。
我氣喘吁吁的澆完了幾畦菜地后陽光已經開始變得火辣辣的了。菜畦的最邊上種的是絲瓜和蔓藤葫蘆,碧綠的藤蔓順著三樓的頂層,層層疊疊的下垂著,上面掛滿了綠的發亮的果實,外婆常常努力的探著腰,小心翼翼的去擷取那些成熟的瓜果來做成可口的飯菜。陽光開始灼的我皮膚發燙,當我撥開濃密的葉蔓看有沒有可摘取的瓜菜時,突然我眼前一亮,一個泛著綠光的大葫蘆正精神抖擻的躲在密葉下面,我踮起腳尖,扒在齊腰的水泥砌欄上用力的伸長手臂,就在我的手就要碰到那個葫蘆的時候,災難發生了,我的兩腳突然懸空,重心失去平衡。我尖叫一聲,身體往外翻轉過來,眼睛被太陽劃過一條金色的弧線,大腦瞬間一片空白,在死神向我迎面走來時,我的雙手死命的抓住了幾根攀緣在一起的青藤,雙腳懸空,身體搖搖欲墜的我聽到了母親撕心裂肺的哭叫……。僅僅不到一分鐘,我聽到雜亂的奔跑聲、求救聲和哭喊聲,還有那讓我恐怖萬分的藤蔓斷裂聲。在蔓蘿脫手的一瞬間,身體被重重的拋在什么上面,耳畔伴隨著咯咯的斷裂聲,我失去了知覺。
不知過了多久,我被亂嗡嗡的聲音吵醒了,母親、外婆、三姨和舅媽她們都用焦慮的眼神看著我,院子的一角,一個爬滿了葡萄的架子倒了,那是我落下的地方。
伴隨著噪雜的腳步聲,外公和二舅領著村子里的醫生跌跌撞撞的從外頭跑進來。年輕的醫生很認真的幫我上上下下的檢查了一遍,又問了許多問題,感覺我一切正常時方離開。只是母親和外婆堅持村醫晚上一定再來檢查一下。兩手還沾有豬食的外公怔怔的看了我一會,突然轉過身往樓頂上跑去,我聽到外婆在院子里驚呼的聲音,外公把樓頂上的葫蘆、絲瓜抓起藤根一棵棵連根拔起,一只只碧綠色生機勃勃的果實連起長長蔓藤從三樓凌空而落。從那時起,一直到今天,外公再也沒有在樓頂上種植葫蘆和絲瓜了。只是那綠綠的墻面被一種類似爬山虎的植物給覆蓋的濃郁而蒼翠了。
學生描寫小學的作文1200字 篇3
春天就是這樣,并不是在那花草萌發的時刻萌發,也不在那煙雨朦朧里朦朧,它是在蕭寒謝落中凝聚,在萬物復蘇里綻放。即使在校園里的這一個月,也深深地這么感受。
不知不覺,20xx年春天已經過去一大半了,今天是春分節氣。
隨著下了兩場的雨,亦愈覺得這春的氣息。
看著前幾日校園中還含苞待放的玉蘭,心中充滿期待。如今都可從樓上俯瞰這花形態之美了。校園中的海棠也不甘示弱,開滿了枝梢。就連食堂墻角處也鉆出一株油菜花,給人意外的驚喜。
春分節氣是從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開始至4月4日(或5日)結束。春分節氣,每年公歷3月20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0度(春分節氣點)時開始。這天晝夜長短平均,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稱“春分節氣”。春分節氣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后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春分節氣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征,春分節氣時節,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在遼闊的大地上,楊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
我國古代將春分節氣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便是說春分節氣日后,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并發出閃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歷)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節氣。春分節氣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古代黃河流域與之相應的物候現象為“玄鳥至,雷乃發聲,始電”(見《農桑通訣》)。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華中地區農諺:“春分節氣麥起身,一刻值干金。”春分節氣亦是傳統節日。在周代,春分節氣有祭日儀式。《禮記》:“祭日于壇。”孔穎達疏:“謂春分節氣也。”此俗歷代相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節氣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節氣前后,宮中詞廟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載:“春分節氣日,民并種戒火草于屋上。有鳥如烏,先雞而鳴,‘架架格格’,民候此鳥則入田,以為候。”明代山東淄川于是日栽植樹木,作春酒,釀酷。《文水縣志》載:“春分節氣日,釀酒拌酷,移花接木。”
春分節氣,東亞大槽明顯減弱,西風帶槽脊活動明顯增多,蒙古到東北地區常有低壓活動和氣旋發展,低壓移動引導冷空氣南下,北方地區多大風和揚沙天氣。當長波槽東移,受冷暖氣團交匯影響,會出現連續陰雨和倒春寒天氣。
春分節氣時節,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區和北緯45°以北的地區外,全國各地日平均氣溫均穩定升達0℃以上,嚴寒已經逝去,氣溫回升較快,尤其是華北地區和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幾乎與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區同時升達10℃以上而進入明媚的春季。遼闊的大地上,岸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桃紅李白迎春黃。而華南地區更是一派暮春景象。從氣候規律說,這時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進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貴如油"的東北、華北和西北廣大地區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脅是農業生產上的主要問題。
“春分節氣麥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區要抓緊春灌,澆好拔節水,施好拔節肥,注意防御晚霜凍害;南方仍需繼續搞好排澇防漬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區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經開始,早春天氣冷暖變化頻繁,要注意在冷空氣來臨時浸種催芽,冷空氣結束時搶晴播種。
學生描寫小學的作文1200字 篇4
旅行,是人生最奢華的享受。我們總是在社會中不斷地尋找自己的角色,卻忘了自己是生活在自然之中,而正當我們在尋找自我的過程當中,我們卻漸漸地迷失在了自己的心路上。慢慢的,我們只關注車子,房子,票子。所以,總是有人在說年輕的時候,我們的夢想是環游世界,卻因為沒錢而放棄;中年的時候,我們有了錢,卻沒了時間;當我們有錢又有閑的時候,就已經老了。張愛玲說:早。我想說,旅行,也趁早吧。
很多人把旅行當做一種信仰,認為旅行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例如,他們把去西藏當成一個目標。當然,我自然也認為西藏是一個美好的地方,雪山,藍天,西藏是圣潔的象征。但是,旅行的意義到底是什么,難道僅僅是為了欣賞沿途的風景嗎?其實旅行也是一個尋找的過程。我想說,我愛旅行,我喜歡那種自由自在,靈魂如風的感覺。但是,每當我一時興起想要走到這個世界中看一看的時候,都會有很多顧慮。我想,我不是一個真的熱愛旅行的人。真正愛旅行的人,不是只有空有一顆說走就走的心,他們會在恰當的時候付諸行動。網上最近流傳著這樣的話:不旅行的借口可以找一百個比如護照不好用啊、簽證太難啊、英語不好啊、語言不通啊、學業為重啊、水土不服啊、沒有旅伴啊、工作太忙啊、家人不放心啊、戀人反對啊、安全沒保障啊、最近手緊啊、體力不支啊……
但是旅行的借口只有一個:不斷的行走!
任何的限制,都是從自己的內心開始的。 當你有各種借口的時候那是因為你還不足夠想,當你已經足夠想的時候,你就只有一個字:走!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趁現在,我們還有可以揮霍的青春。
“人生不止房子,車子,應該還有另外一種可能。自由與夢想,雖然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堅持,就不是空中樓閣。你未必要成為職業旅行者,但只要還有夢想,肯為此堅持努力。就一定會在自己的天空中看到彩虹。”這是《背包十年》的作者小鵬在書中所說的話。其實,夢想與旅行在我眼里是可以劃上等號的,因為旅行也是一種夢想。說到我自己,我是一個糾結的雙子座,常常會猶豫不決。但是對旅行卻有著一種堅定不移的喜愛,雖然有些風景不曾走過,但美好的事物總會在我的心底生根發芽。我喜歡西藏,喜歡那種雪山,藍天,哈達的純白,圣潔;喜歡麗江,喜歡那種流水,小橋的致雅情調;更喜歡西安,喜歡西安古樸又現代的有機結合。我們現在正值青春,總有一種叛逆的情緒,老是想背著一個旅行包,一個人,說走就走。可是誰又有這種無所畏懼的勇氣呢?每個年輕人都該去旅行,為叛逆的靈魂找一個出口。
忙忙碌碌的生活不僅是忙碌也有不少迷茫,跟作者小鵬一樣,從小我就知道上個好小學是為了上個好中學,上個好中學是為了上個好大學,上個好大學是為了找個好工作。按部就班循規蹈矩,這是小時候的我一直記在心里的人生路線。可是,人生其實還有很多很多的選擇,每種選擇都是一個精彩的人生,循規蹈矩并不是不好,只是慢慢會覺得迷茫。記得在大一的時候,我們宿舍一起騎車去了豐裕口,那天天很藍,微風不燥,太陽當空,卻并不熱烈,所以心情也很好。于是,從那天起,我漸漸意識到,旅行的意義并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沿途中我們美好的心情。趁著我們還年輕,就當是瘋狂一回吧。
我相信包括我在內很多年輕人都有過這種夢想,渴望這種純粹的與自然與世界能夠親密接觸的旅行。但是也僅僅是想想而已,真正走出之一步太難太難!所以很佩服作者的勇氣和決心!暢游在這本書中仿佛以另一種方式實現了自己的那一個愿望,純粹的親近自然、簡單的享受旅行!在紛繁復雜、競爭壓力極大的現實中,能有一個小小的機會,逃出去、停下來,用心看看這個世界!去享受旅行的意義。
學生描寫小學的作文1200字 篇5
《今年你七歲》是一本日記,里面有一個主角,那就是小波。小波經常闖禍,搞得小波的爸爸很不開心。小波后來當上了語文學習小組長,而且還加入了少先隊。考試也考出了語文100分,數學99分的好成績。后來小波的爸爸為了讓小波自立,就讓他去考藝術小學,還給小波請了一位會吹笙的老師。他只學了20幾天,就已經會吹很難的兩段了。開始考試了,小波過了初試,也過了復試,第二次復試還不知道結果……
小波從一個調皮的小男孩,成為了一個學習分子,我們應當向他學習永不放棄的精神。我跟他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我以前跑步鍛煉身體,總是跑一段就累得不愿再動,比起他來我不能吃苦,他是永不放棄,我很慚愧。我做很多事情是不能堅持,比如說好去打羽毛球,之后我又說不想去了……
我要改掉我的不良習慣,多向小波學習。
驚鴻一瞥,書架上那本《今年你七歲》的書就牢牢吸引了我的眼球。柔和的淡黃色封面上,廖廖幾筆寫意中國畫勾勒出一個拎著書包的頑童形象,醒目的黑色題目下印著一款紅底陰文篆刻“百年百部”(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書系),中國元素的封面,清新、典雅、童真而又厚重,最撥動我心弦、令我欲罷不能的是題目——《今年你七歲》。
兒子今年剛好七歲,從十月懷胎、嗷嗷待哺、蹣跚學步、牙牙學語到現在背著書包一蹦一跳去上學,七年了!七年里,我從毫無經驗、摸著石頭過河的育兒狀態逐漸成長到反思、理解、走進孩子心靈,經歷了多少的挫折、失敗與教訓!
書用一層薄膜輕輕包裹著,買回家,兒子立刻就撕去包裝,我開始念與他聽。噢,原來這是一位作家父親以兒子為對象寫的一部日記體長篇紀實作品。從孩子過完生日開始上學寫到一年級暑假,七歲一年發生的點點滴滴。
這是一位有著高度教育責任感的父親,知曉很多科學的家教理念,對兒子實施“愛的教育”,尊重、理解、關心、體貼孩子;這又是一位才華橫溢、妙筆生花的作家,兒子的童真、妻子的賢慧、奶奶的寬容,家庭瑣事等用簡潔的對話和簡短的細節,把愛的氛圍和生活的氣息表達得淋漓盡致;這更是一位讓人尊敬的教育者,不斷地反思自己對兒子的教育,剖析自己的言行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不說教、不空洞,只有做為教育者的思索。教育,同時也在自我教育。
“你還不會寫字,從今天開始,我將為你寫日記。記下你生活中的歡樂、幻想以及歪斜的足跡,同時也記下我的希望、祝愿以及種種矛盾的心情和混亂的思想。你我是父子,共享天倫之樂;同時又是平等的朋友和伙伴,結下情誼。我還將記下,在這種歡樂和情誼之中,我究竟給了你點什么,你又給了我點什么……”
這段文字引起我強烈的共鳴,從懷孕開始,我就斷斷續續的為兒子記成長日記,至今已經積累幾本了,當初僅僅是為了留住孩子成長的痕跡,多用記敘體。《今年你七歲》讓我學會了教育的反思,時時事事反思,當阿波把小朋友攔回家來做客,全數奉獻自己所有心愛的糖果、玩具時;當他把學校的棕櫚樹割下來裝扮濟公和尚,逼小朋友跳-樓時;當他為了得到表揚而奮起學校去掃地、上課偷偷記下同學說話做小動作的“黑名單”時;當他為爭取回家的自由,勇敢地同一個三年級學生干了一架時……,這位有心的父親不僅繪聲繪色記下事情的原委,更多的是剖析、反思,這件事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當孩子挑戰權威挨打后,這位爸爸自責又懺悔,同時陷入了教育的困惑和茫然中,深嘆:“做一個父親多難啊!”
生活中,我也常常碰到類似的情況,雖然學了、看了、讀了很多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知曉了很多教育理念,但面對一個活蹦亂跳、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孩子,往往學的是一回事,說的是一回事,做的又是另一回事,很多時候一籌莫展、束手無策!
【學生描寫小學的作文1200字】相關文章:
學生描寫小學的作文09-29
描寫的小學生作文04-10
描寫水果的小學生作文-描寫水果的作文01-14
小學生描寫小狗的小學生作文03-10
描寫思鄉的學生作文_小學生作文07-22
描寫云小學生作文09-07
小學生描寫小狗的作文10-09
描寫花的小學生作文10-12
小學生描寫烏龜的作文10-19
小學生描寫小草的作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