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合集6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 篇1
季節就像一把記憶的鑰匙,一次又一次地開啟了我童年的回憶。這個寒冷的冬季已經過去了,又到了那萬物復蘇、草長鶯飛的春天。我知道,清明節即將來臨,這使我又想起了記憶中的那次難以忘懷的清明節。
小時候,每逢到了清明節,媽媽總會帶著我來到紹興老家去上墳。我依稀記得,我跟著媽媽和外公外婆到鄉下去。我們乘著汽車一路顛簸了幾個小時,還走了好長的一段路。歷盡了千辛萬苦,我終于跟著大人們來到了兩個土包前。當時的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東西,樣子像是小山坡,還像在幼兒園里用沙子堆成的“珠穆朗瑪峰”似的……
到底是怎么啦?我看到外公和外婆先是仔細地把土包上的雜草拔干凈,接著又將帶來的一些水果和菜放在那兩個土包前面的石板上,嘴里還不知在小聲嘀咕著些什么,大家的神情都十分嚴肅,氣氛也是那樣的沉默。“呵呵!”不懂事的我覺得很好玩,忍不住笑了一聲。可是不知為什么,只見媽媽生氣地看了我一眼,還讓我對著這兩個土包拜兩下。“為什么呀?”我當然不樂意,這是什么東西呀,又為什么要拜呢?可是,我見媽媽好像不太高興。我覺得很是奇怪,不知道媽媽為什么會這樣。“媽媽,這兩個是什么東西呀?”我奇怪的問。只見媽媽神情嚴肅地看了我一眼,接著輕輕對我說:“這兩個小土包里埋著媽媽的爺爺和奶奶。”“媽媽的爺爺奶奶?”我心里頓時覺得很難過,媽媽的爺爺奶奶為什么會埋在這里的呢?年幼的我,仿佛什么事情也不懂。但是最后,我卻還是毫無怨言地對著墳墓拜了兩下,因為我知道,媽媽心里也很難過,盡管我很是不解。
回到家后,我將埋在心里的疑惑通通對媽媽說了出來。“媽媽,為什么今天你們要這樣啊?你的爺爺奶奶又為什么在兩個土包里呢?”我問媽媽。媽媽沉默了許久,對我講述了她小時候的故事。原來,在媽媽小時候,爺爺奶奶對她有著深深的愛。媽媽一個星期才回家一次,可每次回家,爺爺奶奶都會將他們保留已久的最好吃的菜帶給媽媽吃,而他們自己卻十分省吃儉用。有一次,他們為了將一塊餡餅留給媽媽吃,由于時間放得太長,餅都發了霉。可是,卻只好冒著風雨將餡餅送到媽媽的學校。媽媽雖然沒有吃這塊餅,但心里卻是那樣的感動。……聽完了媽媽的故事,我終于知道,媽媽為什么如此敬愛他的爺爺和奶奶了,但是我還是不懂,媽媽那時候為什么沒有東西吃呢。現在,我明白了。
我的爺爺奶奶也從小陪在我的身邊,時時處處關心著我、愛護著我,處處都為我著想。我呢,也對爺爺和奶奶有著很深厚的感情。我想,媽媽一定也跟我一樣愛他的爺爺和奶奶。
隨著我年齡的增長,我已漸漸開始懂事起來,我懂得了許多,我也知道了小時候的所有的疑惑。每當我想起小時候的這件事,我都會不禁覺得當時的我是如此無知。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即將來到,這是一個充滿生機的節日,又是一個懷念親人的節日。正如杜牧的《清明》中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更是我最難忘的節日。我知道,這次清明節,媽媽還是回去紹興看望爺爺和奶奶。到時候,我一定也會誠心誠意地跟著媽媽一起去上墳,我也要向媽媽的爺爺奶奶獻上我的那一分誠心。
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 篇2
清明節話題作文的開頭和結尾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著、糾纏著。這幾天的天氣很是不錯,不知道,清明節那天,紛紛的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仿佛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
夜里雨聲,閑讀宋詞,聽北宋詞人晏殊淺吟:“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過幾頁,又聽見晏殊第七子晏幾道嘆息:“舞煙眠雨過清明”。 心里驀地一驚,春社已過,清明又至了。
又是清明節,當我們又一次目睹人民英雄紀念碑的那一刻,我們的心靈受到震撼,我們再一次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爺爺的清明節連天都灰蒙蒙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愛孫女的爺爺怎么就在也不回來了。
車顛簸著行駛,道路兩邊是起起伏伏、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一些并不嬌艷的野花也簇擁在一起,夾雜其間,十分漂亮。放眼望去,南山公墓已呈現在眼前,一塊塊的墓碑矗立在崇山之中,使人心生敬意。
往年的清明節,天空中總下著蒙蒙細雨,這雨中仿佛夾雜著我們抹不去的哀思之情。
今年,卻截然不同,天氣好極了,墓地邊也就不再死氣沉沉了,很多人都拿來了五彩繽紛的花籃,其中白菊花和黃菊花居多,也有人擺上艷麗的茶花和淡雅的康乃馨。
陽光依舊燦爛,可在我眼中卻格外暗淡;天空依舊蔚藍,但在我眼中卻格外灰暗。那是因為,清明又到了。
有關清明節話題作文的結尾
又是清明了。“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那只有拜托清明的細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難流的淚吧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祀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濕漉的回憶,暖春的微風抹不凈傷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發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讓孝敬之心日日在,堅持善待自己的父母與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個清明,立于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才不至于面對死氣沉沉的墓碑,空余幽幽的哀嘆和無邊的自責,背負一團心冷在風里哀號盤旋。
今天我們的中華民族,仍然到了最危險地時候,這就要求我們在新的形勢下,正確認識當前的實際困難,團結起來,繼續進行社會主建設新的長征,用我們的行動、責任、愛心,為我們的祖國交上一份答卷,讓英雄的精神永遠化作我們學習的力量,工作的力量,建設的力量,讓我們的祖國永遠是我們前進的助推器。
爺爺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于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車顛簸著行駛,回頭一看,烈士墓已漸漸遠去,但它的影子已在我的心里沉積下來,令我無法忘懷。
大人眼中的清明,該是一個“沉重”的節日吧。而孩子卻擁有“放縱”自己的權利,甚至淘氣,甚至搗蛋。隨著年齡的增長,“清明”于我而言,是否也將變為一個“沉重”的節日呢?
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 篇3
不知是誰定了這個可以陰陽相會的時間,在這樣的日子里,不管如何忙碌、怎樣遙遠的生者都會去看望亡去的親人,送一些錢幣。可是這些年來我都未曾到過娘的墳前。不知道娘會不會一年年的依門眺望,苦候哭等,等田野里別人的墳前青煙繚繞,您依然凄清如常,盡管舅舅和姨回去看您,可是您含辛茹苦養大,讓您掛心的一雙兒女,如今是什么樣子?您一定很想知道。
往日里清明節總是隨了嫂子去給小哥的親人上墳,透過漫過的煙總會想起冷清的娘的墳頭,也說過要回去看您,小哥說遠,我也知道遠,妞妞要上學……總之,可以找到很多理由不去,娘如果那邊有知,一定會怨我。
記得娘入土前,爸爸把收音機放到您身邊,他說娘曾經和他說過,你害怕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在野外會害怕,會難受。那時也許您常常會想到生的盡頭,想到有一天忽然離開我們,體會那樣的疼痛,可對著幼小我和弟弟,您不忍有一點的流露。也許多少個深夜,您也曾如我今日般淚流,悄悄地,默默地,唯恐驚醒了我和弟弟,那是怎樣的苦?
現在想到這些,覺得自己很不孝,這些年來也就是那個收音機伴您度過寂寞孤單的漫長歲月。
26年了,如今的我還長您兩歲,您當日所有的心情我已可以全然的感知,但卻沒有機會為您收藏,而我有許多只有您可以解的心結,也只能一點點地堆砌,疊成無休無止的眼淚,娘若在,也許我就不用借誰哭泣,從您身上分出來的這顆心,您又怎會不清晰明了,除了您,又有誰可以洞悉。我和娘,生和死,一樣的苦和撼。
今年清明節和弟弟約好要回去,這些日子就像在趕一條長長的路,急急的想要走到那一天的清晨,因為,娘在那頭等我們,您一定很想看看我們,就像我們一直想著您,想著那些有您的日子。
如今姥姥老了很多,忘記了很多事,很多人,她也很少說起過娘,可是她常常年起自己的母親,意想和自己的娘生活在一起,她給我說:“我在這住上一段,再和娘住一段。”我透過笑中的眼淚看到母女情緣——縱使忘記了這世上的一切,縱使被所有人遺忘,母女間,也會兩兩不相忘。
娘,你說是也不是?
我在哭,因為在想您,每次這樣,您都會知道的,是不是?所以我一個人哭的時候,就像是對著您了,哭過了,就可以好一些。
如今的妞妞性情很像我,就像我也是像極了您的一切的優點和缺點,她也愛畫畫,愛唱歌,對我的一些您教的本領嘆服,常常鬧著讓我教她打毛衣,教她做衣服,在很多方面總可以不點自通。這讓我想起幾乎一樣的幼年的我,也曾這樣子把您生存的技巧一點點地學過來,如今再一點點給了妞妞。如今,我也常常會和妞妞說一些她似懂非懂的話,就像當初您說給懵懂的我。似乎我在沿著您走過的路在走,每一個環節我都熟悉得很。也許就是輪回的意義吧,以后妞妞也會有自己的女兒,把這一切傳下去,我們的一部分就一直會在女兒的身上和心里,在這個世上存在下去……生生不息。
是的,娘,您永遠在我的身上和心里,永遠……
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緬懷先烈、祭奠親人是這個節日的主題。不知不覺間我已度過了四十多個清明節,并且在不同的年齡段對清明節的認識各不相同。
幼時的我對清明節的印象是模糊的,現在想來是因家庭條件還可以,不少吃少穿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無憂無慮的童年隨著父親的去世而定格。清明節變得清晰起來,那時的我明顯感覺到生活的艱辛,還沒到清明節,就數著指頭盼,為了吃上兩個平日吃不到的雞蛋。等到了那天,母親便早早的煮上為數不多的雞蛋,我們姊妹四個便不分大小地搶那個大的雞蛋,往往會爭執不休,最后母親只好出面協調,我們這才高高興興地捧著兩顆熱雞蛋跑到小樹林里蕩秋千,霎時樹林上空便蕩漾起孩童們的歡聲笑語。快到中午了,“回家吃飯了—”母親那悠長的聲音在村子里回蕩,我們便隨著這聲音跑回家。午飯過后,母親便領著我們姐弟四人去上墳,路上十歲的我心情變得沉重起來,弟弟妹妹們還小,打打鬧鬧的。到了那里,幫母親把雜草拔出一片空地,把要祭奠的碗碟擺上,倒酒和上香,過一會,燒紙錢,然后母親盤腿坐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哭起來,我們幾個也都哇哇地哭,那時候不知道勸說母親,直到喉嚨哭啞了才做吧,收拾好東西一步一回頭地回家。現在想起來都感覺好凄慘,經常淚流不止。
這樣過了四年,我慢慢地步入了少年時代,對清明的認識不僅僅是吊念親人,還要紀念給了我們和平生活的先烈們。連著兩年清明節,學校都組織我們去朐山烈士陵園祭奠為國捐軀的烈士,參觀烈士紀念館,他們的英雄事跡深深地教育了我們,然后去電影院看戰斗片,身臨其境感受艱苦的戰爭歲月,明白了和平日子來之不易,格外珍惜度過的每一天。以后上了高中,繁重的學習任務使清明節又淡化了,無非多吃幾個雞蛋而已,到了以后也僅是在新聞媒體上感受罷了。
彈指一揮間,我已進入中年,生活逐漸富足,清明節感覺就是為了懷念親人而設,家人和孩子都不喜歡吃雞蛋,煮雞蛋這道程序也省去了,最近兩年,國家對民族的傳統節日重視起來,放小假幾天,清明節過得有滋有味了,老早就聯系兩個較遠的妹妹,希望清明節那天歡聚娘家。到了清明節,我們姐妹幾個邊聊家常邊包水餃,四個孩子在周圍跑跑跳跳,母親更是高興地合不攏嘴。飯后我們一塊去上墳,一路上,麥苗青青,果樹發芽開花,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美不勝收。對親人的悼念不再那么傷心,好希望父親九泉有知,能看到現在的好日子。回來的時候,順便挖些地里的薺菜、苦菜、菊花芽之類的野菜,成為晚上餐桌上的美食。孩子們更是像放飛的籠中鳥,歡呼雀躍,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寬廣和美麗。
以上就是我眼中的清明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經歷,清明節也過的不盡相同,但懷念親人,紀念先烈這一點是相同的。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并發揚廣大。
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一雨點醒上帝淚,行人匆匆淚潸潸。孤獨一人望灰天,心里怎能不憂愁?心溢慢愁怎可述,只有夜雨能曉之。
——題記
夜,寂靜,寂靜于無一絲喧嘩。夜,喧嘩,喧嘩于雨的聲響。
夜,灰蒙蒙的,猶若披上輕柔的薄紗,模糊不清,但此時我不能辨別,那模糊是因為下雨,還是因為自己的眼淚。
清明。在不知覺中,竟已到了。故鄉的思念涌上心頭,悶熱地(應為“得”)令人難以喘息,即使清明前后都下著小雨,亦是清涼。
被雨聲驚醒,從睡夢中醒來,便已不能再睡卻。
雨,下地(應為“得”)很大。
雨滴滴落在窗戶上,發出刺耳的“啪啪”聲。
自然界的雨,是十分平常的事,只因云撐不住那沉淀的水蒸氣,于是墜下雨滴。卻有人說,清明的雨,是上帝的淚,是上帝在哀悼那些死去的人,是上帝也在思念那些離去的人。
這在科學原理上完全可以稱得上“可笑”二字,但是人們卻固然地認為確乎所以,因為清明,沒有人能夠大聲地笑,因為清明,是在哀悼那些死去的親人,因為清明,是溢慢思念的節日。
雨依舊下著,依然下地(應為“得”)很大。
我已經兩年沒有回故鄉了,鼻子想嗅那里的草(味兒)和空氣,眼睛想看那里天然的植物和景觀,雙手想要觸摸那里純凈的一切,嘴巴想嘗那里的特產美味。。。。。。心,更是向往那里,向往那里的純凈、那里的天然、那里的一切。
昔日的歡笑,昔日的.清新,昔日的一切,只源于故鄉的記憶,只是,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去看那記憶的故鄉。
淚。不禁墜落在床邊。碎成無數的淚花。綻放著。那樣凄美。
雨依舊下著,卻逐漸變小。
夜依舊是灰色的,夜依舊發出低沉的吼聲,夜依舊那樣喧嘩、寂靜。
雨是貪婪的,焦慮地飄灑在各處,害怕遺漏任何一處,害怕萬物沒有發現自己的到來。
我輕笑兩聲,抹掉了眼角的眼淚,夜里很冷,我不禁縮了縮身子。
望向窗外,依稀看到一個打著傘的人焦急地跑著、跑著,大概是加班很晚的人吧,忽然那個人跌倒了,傘被風吹到了那個人的不遠處,雨盡情地講(應為“將”)那個人納入自己的懷抱。那個人張著嘴巴說了什么,抬著頭望著雨,苦笑溢滿了那個人的嘴,雖然離地(應為“得”很遠,依然能夠感覺到那個人的悲傷。那個人就這樣靜靜地站在雨中,傘被雨擊打地(應為“得”東倒西歪,風講(應為“將”)傘刮地(應為“得”面目全非,那個人并沒有管。
那個人把那把傘抓在了自己手里,離開了這里,離開了雨的懷抱。
雨停了,絲縷光束自遠方放射出來,盡管渺小。
灰蒙的天終于“笑”了,夜逐漸被亮光吞噬,夜凄冷的笑漸漸黯淡。
不再冷了。絲絲暖流涌入心頭。
太陽的光與雨一樣貪婪,一樣照射著各處,害怕遺漏任何一處,害怕萬物沒有發現自己的到來。
雨的痕跡依舊留著,清新的涼感依舊有著,只是變得很淡很淡。
這幅雨與光、這幅夜與明、這幅溫暖與凄涼的畫,就這樣在清明繪成了。
也許每個清明,這畫都是這樣色彩分明。
憂愁清明啊,竟這樣深刻地刻入我的心中。
就若那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不同尋常的節日。
一雨點醒上帝淚,行人匆匆淚潸潸。孤獨一人望灰天,心里怎能不憂愁?
心溢慢愁怎可述,只有夜雨能曉之。
淡笑,溢慢嘴唇,今天,應該會是個晴天。
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 篇6
初次邂逅竹林,是在清明的一場大霧里。
曾祖父的墳墓在深山里,要去祭拜需要走很長的山路。當天凌晨,大霧漫天,幾米外的景物已非常模糊。選擇在這樣的時候出門是有道理的,因為在今天得去好幾個山頭祭拜先人。只記得,當天早上,父親挑著祭品走在后邊,我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邊,如一只脫籠的小鳥。嘴里似乎還在哼著曲調吧,或許吧。
山路蜿蜒延伸,野草長到我的胸前。咱們經過了田野,繞過了小溪,爬上了陡坡,又翻過幾個山頭,終于來到一條峽谷里。父親輕輕喊了一聲:“別跑得太快,前邊是一片竹林了。”我應了一聲,卻一個勁地往峽谷里跑。父親在后邊搖了搖頭,微微地笑了。他明知道我非常喜歡竹子的。
近了,近了。山風中吹來一陣沙沙的輕響,在彎角處我終于看到了竹林的身影。綠色般的潮水,從此在我的人生里扎了根,再也無法抹去。
竹林上方的葉子雀躍地隨風傾倒,發出寒戰的聲音,宛如一片綠色的急流,所有的葉子都朝著一個方向。那修長而青翠的葉子,恰如急流中的扁舟,朝前爭渡。我站在萬千的竹子當中,只覺得自己已被綠色所征服。高大的竹子直聳云霄,一直長到了峽谷的頂端,遮沒了天空,嬉戲著白云。細小的竹子,剛剛破土而出的竹子吧,就像我的手指大小,嫩綠地,也在枝頭潑灑出一簇簇細小的舟子,加入這霧中的爭流。綠色的震撼鋪天蓋地,萬千的翡翠招搖在我的面前,我撫摸著大大小小的竹子,在林間繞來繞去,只覺得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
父親放下肩頭的祭品,站在林間,也有點出神。
林間傳來清脆的鳥鳴聲,那是山雀吧,在綠色的枝頭上跳躍著,盡情地享受這天地的氣息。潺潺的聲響,那是從巖縫里滲下的清泉吧,如珠玉一般的晶瑩。寒霧在竹子身上滲出一顆顆的水珠,有的順著竹節輕滑而下,留下溪流走過的痕跡;有的從葉尖晃了幾晃,便頑皮地蕩了開去,如流星般向大地急墜而去。
后來,或許是第一縷刺破林間霧氣的陽光喚醒了父親吧。他用一把小刀削下拇指大小的一根竹子,遞給了我。輕輕拍了拍我的小腦袋,喚道:“走吧,咱們還有很多路要走。”或許是年幼吧,也或許是不對先祖們感情不夠深沉。荒山中的孤冢總讓我感覺陰森,要是沒有父親在身旁的話,我敢擔保我會嚇哭的。那年的清明沒有留下太多關于祖先的記憶,卻永遠銘記了那片竹林,那片綠色的,空靈的世界。也記得了父親削給我的那根竹子,那根在清明的夜里削成了笛子的竹子,在父親唇邊吹響的竹子。那一縷悠揚而深邃的聲音,就這樣貫穿了我的整個童年,也貫穿了我的整個人生。
是的,后來我長大了。讀到了許多關于竹子的詩句,例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是蘇軾的吧,又讀到了“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是王維的吧。讀了很多很多,也見過許多人畫竹,如鄭板橋的畫,但卻總覺得失落。那片空靈的世界,沒有任何詩句,沒有任何畫筆可以替代的。是的,至少在我心里是這樣的。
【清明節的作文1000字】相關文章:
清明節作文_清明節作文06-29
清明節的作文300字:清明節_清明節作文05-26
清明節的風俗作文_清明節作文07-30
關于清明節的作文:清明節01-22
清明節英語作文:清明節02-22
過清明節-清明節作文02-07
清明節作文:清明節感悟05-12
清明節的習俗 - 清明節作文06-03
清明節作文:感慨清明節08-11
清明節作文:清明節作文500字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