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針對不安全行為,剖析典型事例,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學校根據調查,列舉了學生中存在的種種不安全行為:上下樓梯擁擠、在走廊上打鬧、在校園內追打、坐在樓梯扶手上往下滑、從樓上向下扔東西、刮風時不關窗子、吃時間過長的鹽菜、買涼菜咽、吃無生產日期或過期食品,騎自行車不掌手或在公路上賽跑等等。通過主題班會,結合本地典型事例,讓師生共同分析上述行為的危害,明確自己應該怎樣做。針對上述情況,學校對學生進行了教育,做出一些禁止性規定,以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五、安全知識教育與安全行為相結合,做到知行統一注重實效。利用周會,結合本校實際分別組織學生和教師在國旗下講話時學習了防寒防凍小常識等,提高了學生在危險情況下的應對能力,讓學生體會到安全知識在危險情況的重要作用。讓學生自覺學習安全知識,自學落實安全行動。六、安全教育,初見成效。自從學校開展“安全月”活動以來,學校各種隱患得到徹底整改、學生行為發生了明顯明顯的變化,學生自覺不喝自來水、不吃生菜、涼菜和霉變過期食品,安全知識已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有的學生還能自覺制止不安全行為。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做到衣食住行,安全第一。
七、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安全警鐘天天敲響。由于安全隱患具有隱避性和突發性的特點,因此,安全工作一天也不能放松,安全警報一刻也不能解除。學校實行安全隱患報告制度:任何人一旦發現安全隱患,應立即向學校報告;實行定期排查制度:每周一學校對安全隱患組織檢查,對查出的問題按照分工負責的原則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確保安全事故降到最低限度。
總之,“安全月”活動開展得扎實有效,成績顯著。學校與社會家庭緊密配合,時刻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通過這次安全教育活動,我校已經取得了一些經驗,我校將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正視困難將學校安全教育工作長期、扎實、有效地開展下去。
2016小學安全月工作總結三
鄖縣安陽鎮崌峪完全小學是一所省級農村示范學校,學校現有九個教學班,教職工21人,學生420余人。我校安全工作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正確指導下,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加強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則,通過安全教育,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通過齊抓共管,營造全校教職員工關心和支持學校安全工作的局面,從而切實保障師生安全和財產不受損失,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其做法如下:
一、領導重視 措施有力
為進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實加強對安全教育工作的領導,學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學校校長直接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學校前后勤工作人員具體分工負責組織實施。
二、制度保證 措施到位
1、建立安全保衛工作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由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負責,將安全保衛工作做為相關責任人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并進行嚴格考核,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度,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2、簽訂責任書。學校與班主任簽訂責任書,明確各自的職責。學校還與學生家長簽訂了安全責任書,明確了家長應做的工作和應負的責任。將安全教育工作作為對教職員工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制度。貫徹“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
3、不斷完善學校安全保衛工作規章制度。建立學校安全保衛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并根據安全保衛工作形勢的發展,不斷完善充實。建立健全定期檢查和日常防范相結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學生管理、領導值周、值日值班、食品衛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體育器材檢查等規章制度。嚴禁私自組織學生集體服用藥品和保健品,嚴禁組織學生從事不符合安全工作有關規定的危險性活動,嚴禁教師個人利用假期(日)私自帶學生外出,在校外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要堅持就近、徒步原則。對涉及學校安全保衛的各項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不留盲點,不出漏洞。
4、建立學校安全意外事故處置預案制度。學校建立事故處置領導小組,制定了意外事故處置預案制度。
三、齊抓共管 群防群治
學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項社會性的系統工程。我們積極社會和家庭密切配合,組織開展了一系列道德、法制教育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加強教育,促進自護
要確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識、自我防范和自護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學校安全工作的基礎。我們以安全教育周為重點,經常性地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特別是抓好了交通、大型活動、樓道、食品等的安全教育。
1、認真做好安全教育周工作。學校安全教育周以校園安全為主題,在安全教育周期間,學校組織學習安全教育工作管理制度,對校內易發事故類型、重點部位保護、工作薄弱環節、各類人員安全意識與安全技能等方面,開展深入全面的大檢查,消除隱患,有針對地扎實地開展教育和防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