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強公司的技術力量。
目前在廣東市場上,無論是高力,還是華創或者其他大大小小的經銷商,所走的經營線路都是以銷售為主導,在這樣的經營線路下,除了高力和華創這樣比較成型的大型貿易公司外,其余的公司在這個市場里都可以說是勉勉強強的生存著,時刻小心翼翼關注他們兩家公司的動靜。如果我們公司還是走這樣的線路的話,無論將來我們拿到什么樣的產品或者獲得什么樣的優勢,都不可避免的得到華創和高力在市場上的緊逼,一方面是價格戰的不可避免,另一方面是在和客戶在財務問題上的逐漸妥協,比如說;月結、數期、欠帳。以上問題一旦出現,隨之而來的財務風險會越來越能以預料和控制。因此,建議我們公司的經營定位上避開這條線路,重點加強公司的技術力量。采用以技術促銷售的方式,以銷售技術為主導,順帶銷售產品為目的,短期內在終端客戶心中豎起技術的第一品牌,一旦在技術上我們公司樹立起權威的話,那么對于工業產品而已,銷售自然是輕易而舉的事。我之所以這樣建議,也是經過長時期以來的對于整個公司《包括總公司和其它分公司》深思熟慮的結果。
我個人認為,以公司目前的現狀;1、做市場,不能獲得發展。因為目前的局面,董事長應該深有了解,深圳公司在這種市場狀況下不可能打破現有的市場局面,一方面是我們在短期內做不到高力和華創的銷售量,所以在上游供貨商那里,不會拿到更有利的價格和產品數量。另一方面是華創和高力憑借在銷售量和市場的優勢不會給我們公司成長的時間和環境。我們公司一旦在市場上真正的威脅到他們的時候,他們肯定會聯合起來向上游供貨商家施壓,上游商家一旦受到他們兩者的壓力后,迫于壓力會對于我們公司有所行動,到那種情況下,不僅深圳公司難做,同樣會因為深圳公司而損壞我們其他公司和上游供貨商家的關系。2、做品牌,也不可能。因為品牌來源于市場,市場做不起來品牌自然無從談起。一流公司做規則、二流公司做品牌、三流公司做市場。所以我建議公司,在目前的狀況下,拋開市場和品牌,直接做規則,在工業產品行業里,規則就是技術。
4、加強公司的財務風險控制能力
公司在發展和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具有一定的財務風險。有的是來源于外部環境的,有的是來源于內部的,建議公司在財務的處理上,針對深圳公司目前發展和市場的現狀,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財務監督和管理制度。讓管事的人和管錢的人各司其責,避免事與物的混亂,而出現漏洞。
以上是本人一些不成熟的建議,如有不妥之處,敬請諒解,我始終認為深圳公司的發展,不僅是深圳公司的問題,更關系到整個公司下一步發展問題,同時也關系到整個公司下一步和上游供貨商家的問題。整個公司在下一步的經營調整中,能不能突破舊有的發展模式,而獲得新的經濟增長點,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深圳公司的發展成功與否,都將會對未來整個公司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