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
1、銷售情況總結: 銷售業績和銷售目標達成情況,要求既有詳細數據,又有情況分析。
2、行動報告:當月都干了什么工作,都去了什么地方、工作時間怎樣安排的,要求簡單明了。
3、市場情況總結分析,包括:
(1)競爭對手評價:主要競爭對手當月的銷售業績、價格走勢、產品結構變化、重要的宣傳促銷活動、發展趨勢等情況分析;
(2)市場評價:市場情況是好是壞,發展前景如何,存在什么問題,有什么機會。
(3)市場問題匯報:當月市場上存在什么需要公司協助解決的問題:積壓破損產品的調換,促銷返利的兌現,市場費用的申請,其他需要公司支持的事項。
(4)市場價格現狀:各級經銷商的具體價格、促銷、返利、利潤都是多少;
(5)產品庫存現狀:各級經銷商的產品庫存情況:數量、品種、日期;
(6)經銷商評價:各級主要經銷商的心態、能力、銷售業績情況怎樣;
4、下個月工作打算和安排:針對上個月的工作情況安排下一個月的工作。
5、工作自我評價:自己工作的得與失、對與錯。
作為銷售員的導師、顧問與教練,銷售經理要指導、管理好銷售人員的工作總結與匯報工作。
1 、到講臺上去講。現在許多企業銷售人員在匯報工作時就是在座位上站起來,說兩句就坐下。在一家公司,我們提議銷售人員到主席臺上講,結果一個銷售人員頭一天晚上準備到兩點鐘。在日本松下公司,每一季度銷售經理匯報工作時,
2 、獎勵與懲罰。獎勵與懲罰永遠是一對好的領導手段。銷售經理要發揮獎勵與懲罰的作用。
3 、重視。銷售經理對銷售人員工作總結與匯報的重視,就會促使銷售人員認真看待工作總結與匯報。
4 、要求銷售人員匯報工作之前,認真做好準備。
范文二
萬事開頭難
成為員工后,被分到了公司的總部所在地——佛山,負責100家終端和4家醫藥公司.之前負責這個市場的人由于做得太差了,已經離職了.那么等待著我的是什么呢?以下是我的swot分析(把自己當作產品了,呵呵):
s(優勢):無經驗說明我是一張白紙,沒做起來的市場也可以看作是有個空白的市場.由開始,因此存在著無限的可能.
w(劣勢):無工作經驗,專業是藥學,無市場營銷知識.
o(機會):新來的主管是公司去年的銷售冠軍,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我將在他那學習到最有用的銷售知識;股市跌到了谷底,說明它有機會反彈了,且區域位于公司總部,只要做得好就會有發展.
t(威脅):這個區域的市場供貨渠道亂,價格不穩定,為終端工作帶來更大的困難.
成績:開始計算任務指標的第一個月,鋪貨店數比前人半年鋪的還多,但只是因為他們懶,并非我有多厲害.
3月份:干一行愛一行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鋪貨,大部分的藥店都已經開始經營我們的產品了,只剩下極少數的"頑固分子"依然雷打不動,而這些藥店正是當地較大型且生意較哈破的店.為了把貨鋪進去,我只有更加頻繁的拜訪,不斷地向他們陳述我們產品的優勢."皇天不負有心人",終于在后來的一次拜訪中發現其中一個"頑固分子"開始經營我們的品種了.回到家我第一時間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我主管,當時我主管說了一句話:"你會成功的,因為你已經把工作和情感連在了一起."
成績:鋪貨工作基本完成了,鋪貨率為全公司前三.由下月開始進行上量工作.
4月份:有了自信就成功了一半
拿到了三月份的獎金了,是一筆不小的錢啊,第一個月就能拿到怎么多獎金,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了.
開始要純銷了,之前的代表月銷量才200多,我鋪貨階段的銷量也才700多,指標卻要1200,要怎么才能完成指標呢?
由于我們的產品在本地來說是該領域的no.1,但好賣的產品通常都沒有什么利潤可賺,加上我們沒有什么促銷活動,首推率是達不到的了.只能在其它方面尋求突破,于是我有了以下的想法:1、我們的產品有兩個規格,我們做的是大的規格,而小的規格是消費者主動購買的產品,于是我便讓店員每次都先把大的包裝拿給消費者,增加購買率;2、我們的產品是西藥,價格便宜,能與其它中成藥聯合使用.于是我便做其它中成藥促銷員的工作,送點小禮品什么的,讓她們在介紹自己的品種時搭配我們的產品聯合用藥.
成績:主打產品銷量急速上升,達到指標任務的150%以上,全公司該產品銷量排名第二.其它產品的銷量也有了不同程度的上升.
5月份:失敗,一個新的起點
在上個月的銷量增長的刺激下,正當我在滿懷信心打算再創高峰時,突然發現我的目標門店里的貨都塞得滿滿的.原來,雖然當時的我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壓貨,但卻不自覺地在月底時使用了壓貨的技能,卻沒能很好地銷出去,以至現在終端這么多貨.沒辦法,只有老老實實繼續做店員的工作,店員教育,做陳列.但同時也對自己上個月的壓貨做了個人總結:壓貨對短期的銷量沖刺有一定的幫助,但卻會影響到后面的銷售.
成績:由于受到上月存貨的影響,本月銷量只有800左右,完成指標的60%而已.但兩個月的平均銷量還是有所上升,因此也知道了適當的利用壓貨可以增加銷量的技巧.
6月份:去做,而不是去討論
由于6月份的銷量統計還沒出來,經理按4、5月份的銷量制定第三季度的任務指標,再加上工作細分,我開始做重點產出,目標藥店由原來的100家減少到60家.我的指標卻無可避免的大幅度增長,達到以前的166.6%-200%.但是,積累了之前的經驗,再加上終端的存貨基本已經銷出去了,我卻有信心完成.
就在其他人都在抱怨指標太高,無法完成時,我根據我的60家藥店的大小分別給它們下達了它們絕對有可能完成的任務,然后再根據月底的完成情況,把沒完成任務的藥店的量轉交給超額完成任務的藥店,最后再適當的壓了點貨,就這樣,指標完成了.
成績:全公司能完成任務的三人里的一個,在別人討論指標是否太高的時候,我選擇了去做,所以,我有了不同于別人的成績.
7月份:otc三要素,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