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四五級聯動”培訓初顯成效。制定了《北宿煤礦“四五級聯動”培訓實施辦法》,按照典型示范、遞次推進、培訓一體、任務共擔的原則,首先在采煤二區、掘進二區、機電工區進行了試點。教培中心發揮組織協調、監督考核職能,認真編制并實施內部培訓計劃和分解落實指令性培訓計劃;基層區隊在選送人員參加各類內培、外委培訓的同時,重點做好“每日一題”、“每周一課”、“每月一考”和以師帶徒“手指口述”形式的培訓;所有培訓都遵守“生產需要什么樣的人員,我們就進行什么樣的培訓”和“井下干什么、我們教什么、考什么”的培訓思路,確保職工學練結合,學以致用。教培中心為12個井下生產區隊設計了教師備課記錄簿和職工學習記錄簿兩個“一本通”;創新了培訓檔案管理“一清單”。教培中心教師堅持每月2次的下井實習和生產區隊的技術課督導,促進了教學效果的持續攀升。二是技術比武開展正常。教培中心以“創建學習型企業、學習型區隊班組和學習型職工”為抓手,引導職工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實現從單純體力型向體力和智力結合型轉變,以區隊為單位組織了較小規模的電鉗工、焊工、瓦斯檢查工技術比武活動,選出技術能手13人。瓦斯檢查工路慶斌在山東省青工技能大賽中,獲得第4名的好成績。三是繼續教育步入正軌。為培養適應薄煤層炮采礦井專業技能人才,與職工大學聯合辦學舉辦的采礦、機電中專班,教學工作正常開展。今年年底106名生產區隊班組長將完成學業,提高了生產骨干的學歷水平。同時,緊跟集團公司“金藍領”培訓項目步伐,制定并實施了北宿煤礦學歷教育獎勵辦法,利用高、中級技能鑒定的途徑,做到“培訓—考核—使用—待遇”四位一體,鼓勵技術人才脫穎而出,增強了企業發展后勁。XX年,全礦600余名職工參加技能培訓和鑒定,創出歷史之最;50余名職工獲得學歷獎勵;60余名職工踴躍報考成人高考,職工學習的積極性空前提高。
6.“四個確保”順利實現
一是培訓質量不斷提高。按照“學習先進、獨立自主、創新求效”的原則,以培訓管理體系運行為載體,繼續完善了我礦“235”安全培訓方式和“6m”培訓模式。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土法上馬、土洋結合,自建了適應我礦實際的安全檢查員、瓦斯檢查員、爆破員、小絞車司機、信號把鉤工、井下電鉗工等19個工種的考試題庫,安全知識抽考全面實現了“機考”,使之更加體現標準化、制度化、正規化培訓和考核,不斷增強了安全培訓和考試考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培訓任務全面完成。按照“統一標準、強制培訓、分級管理、教考分離、考核發證”的原則,根據四級安全培訓機構的權限,及時足額的將“三項崗位人員”輸送到三級以上安全培訓機構培訓,持有效證件上崗率始終達到100%。同時,堅持重心下移,大力開展四、五級聯動培訓。各生產區隊充分利用周一安全活動日、周二技術課、班前班后會等有效時間,積極開展“手指口述”安全技術培訓,將安全培訓重點任務落實到基層。教培中心教師和區隊兼職教師在培訓工作中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采取師生互動、教學相長、職工表達、教師講評、電化教學等“自助式”教學方法,激勵學員動眼、動腦、動口、動手的積極性,使之寓教于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有關單位按時開展“每季一評”,抽查基層區隊業余辦學情況,獎罰分明、獎罰對等,為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了支撐。三是培訓機構高位達標。在搞好教學管理的同時,我們加大了職教硬件達標建設,四級機構三級配置,適當增加實踐性教學環節、設施、設備、場地,提高設備的完好率、使用率,增加了學員的感性認識,促進了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四級安全培訓機構高位達標、動態達標。四是考核監督全面到位。我們修訂完善并認真實施了《北宿煤礦職工安全技術培訓管理規定》,確保培訓場所、設備、師資、計劃、經費“五個落實”,嚴把入學、考勤、課時、教學、考核、發證“六個關口”,使安全培訓的每個環節環環相扣、富有成效。按照礦培訓管理體系運行考核辦法、評分標準,教培中心等單位每季對區隊培訓工作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每半年進行一次考核獎懲。XX年我礦分別組織安全活動、技術課和“三違”人員“過三關”檢查4次,培訓管理體系貫標檢查2次,安全培訓情況抽考4次,按照以獎為主、獎罰對等的原則,進行了獎勵和處罰。XX年,在職工培訓方面,共獎勵職工350多人次,獎勵資金10萬余元,處罰職工30余人次,處罰金額0.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