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的頒布,勞動保障法制建設不斷加強;“繼續貫徹就業政策促進再就業”、“積極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成為全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 XX 年的兩大重頭戲;同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將制訂出臺《促進就業法》、《勞動合同法》,積極探索建立促進就業和維護勞動者權益的長效機制;市委、市政府對新區實施的重點發展戰略,把新區推到了全市乃至全省發展的前沿;新區全面開啟“二次創業”進程,項目建設的深入,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發展環境的優化,都為我們繼續做好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險工作提供了良好機遇。
新的一年,我區的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險工作將繼續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層層落實責任,進一步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00x年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險的具體工作目標是:組織1200名下崗失業人員和失地勞動力參加各類職業技能培訓,組織舉辦推薦就業現場應聘會8場,推薦就業XX人次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全年各種保險擴面 4000 人,征繳基金 2300 萬元。
(一)創新思路,扎實做好勞動就業工作
創新培訓思路,以培訓促進就業。 一是全面開展夜校培訓班。在去年試點的基礎上,今年在征地較多的管理處全面開辦夜校培訓班,讓失地農民利用業余時間提前接受職業技能培訓,提前實現由農民向技能工人的轉變。二是開辦 syb 創業培訓。創造條件開辦 2 期 syb 創業培訓班,幫助 60 名有創業愿望的下崗失業人員和失地勞動力自主創業。三是組織開辦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就業培訓。指導農村鄉鎮勞保站創辦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班,幫助更多的富余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
啟動失地勞動力小額貼息貸款工作。 繼續貫徹落實區就業政策,制定失地勞動力申請小額貼息貸款程序,落實貸款銀行和擔保機構,支持失地勞動力申辦小額貼息貸款,促進失地勞動力自謀職業、自主創業。
購買崗位援助就業。 開發購買一批公益性崗位,援助大齡困難的下崗失業人員和失地勞動力就業。新建園區和城區的環衛、城管、保安等公益性崗位,由政府出資統一購買,統一安排“4050”人員上崗就業。
組織就業現場應聘會,以“會”促進就業。 利用勞動人事流動服務站,加強與用人單位聯系,搜集用工信息,以新區企業擴產、新辦企業投產、第三產業開發為契機,舉辦各類推薦就業的現場應聘會,直接推薦下崗失業人員和失地勞動力就業。繼續完善職業介紹所和“一站式”服務窗口,真情做好職介工作,以職介促進就業。
(二)規范管理,完善和推進農墾系統養老保險工作
嚴格落實省市政策。 按照政策、按照上級要求開展征繳擴面工作,積極爭取中央、省、市財政資金支持。認真做好農墾系統養老保險調整待遇工作,讓參保人員得到真正的實惠,看到政府為民辦實事的決心。
規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鞏固工作成果,完善農墾系統養老保險參保資料和各種手續,把工作做細、做實,確保整體運作程序規范、機制正常。繼續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形成區政府、勞動人事局、基層單位三級聯動的工作機制,共同維護新區發展和穩定的大局。
總結經驗,搞好調查研究。 認真總結我們一年來的工作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不斷改進我們的工作。要對如何完善農墾職工的參保、停保、續保手續,如何建立參保職工、退休人員、職工個人帳戶數據庫,如何規范個人帳戶管理和基金管理等方面,有目的地開展調研,全面理順新區社會保險關系。探索建立各級社保經辦機構進行有效信息傳遞的新方式,及時掌握基層動態,主動開展工作。
同志們,讓我們積極投身新區“二次創業”的熱潮,在工委、區委、管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新區“加快發展、增強實力”的工作主題,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理念,團結協作,扎實工作,為全面完成就業和社會保險工作目標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