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討論決定,我被選定為以城帶鄉駐村干部,接受農村艱苦環境的挑戰和組織上的考驗,在第一線為古昌鎮新民村服務。我牢記組織上的教誨,在古昌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緊緊團結和依靠村兩委一班人,圍繞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戶萬元增收工程這一主線,認真落實上級工作部署,在縣、鎮領導及相關部門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扎實推進農村建設步伐,著力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全村經濟、社會逐步協調發展,達到了駐村工作預期目標。
一、新民村基本情況
古昌鎮新民村位于古昌鎮西部,古保公路穿境而過,幅員面積8.70平方公里,東臨玉帶村、沖鋒村,南連百合堂村,北臨大青杠村,西臨仁義鎮。該村轄9個村民小組,有耕地5836.2畝,其中:水田3560.2畝,人均占有耕地0.95畝,有農戶1956戶。總人口6050人,其中:男性3097人,女性2953人,有中共正式黨員94人,有勞動力3920人,外出農民工2560人。全年經濟收入1323.5萬元,人均純收入6600元。該村特色產業有商品魚、白豬,有種植大戶2戶,養殖大戶15戶。該村有水利設施:山坪塘23口,水渠1200米,電排1個,公路通過村9個社,村級公路23公里。
二、從事的主要工作
1.摸清村情,制定工作計劃。2015年8月份,通過村辦公室同事介紹和廣泛走訪村民家中了解,摸清了新民村村情。根據村情及選派工作要求,我制定了駐村工作計劃,并經村“兩委”會議討論通過,使我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確了目標任務。
2.是協助做好村“兩委”班子建設。一是通過經常與班子成員交流談心,開展民主座談會,開誠布公溝通交流,增強班子成員的凝聚力。二是組織每半月召開一次工作會議,明確工作職責,提升責任意識。三是制定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獎懲分明,規范制度建設。
3.是積極發展農業項目,幫助村民增收致富。根據新民村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村民養殖畜禽的習慣和老村干部多年的經驗總結,大力在村內推廣種植生姜、養殖白鵝、生豬等,并積極推動建立農村專業合作社,擴大種養殖規模爭取農經項目資金扶持,提升村民收入。
4.推動村務公開和村文化事業建設。一是完善了村里各項規章制度,并公開掛在村委會各個辦公室內,督促工作人員嚴格律己。二是定期更新村務公開欄內容,將村辦公室成員及村民關心的養老、醫療、低保等政策公示,便于群眾辦事。三是通過組織村民觀看電影、聽廣播、自己表演娛樂節目等形式,豐富村民業余生活,加強社會文化事業建設。
三、存在的問題
1.農村工作知識欠缺。對當前農村政策和農村知識學習不夠;在一些具體事情處理上對農村解決問題的慣性方式掌握不多;駐村時間較短,村情民俗的了解學習還需加強。
2.農村工作經驗欠缺。雖然生在農村,長在農村,但以前從未真正接觸過農村工作。工作中有畏難思想、急躁思想、等靠思想,有時有打亂仗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