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創辦《藥學院評建工作簡報(學生工作版)》。
結合藥學院評建期間各項學生工作,創辦《藥學院評建工作簡報(學生工作版)》,加大對評建工作的宣傳力度,引導團員青年了解評建動態,自覺參與評建工作。
3、建立藥學院學習園地,拓展學生學術交流平臺。
結合校團委工作要求與藥學院專業實際,在二號實驗樓建立藥學院學習園地,通過“學術爭鳴”、“學術心得”、“我的推薦”、“有問必答”等四個板塊營造學術氛圍,培養學生學術精神。
4、以零睿青年服務團為主體開展志愿者活動。
評估期間,以零睿青年服務團為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主動清理校園垃圾和小廣告,配合藥學院實驗中心清潔實驗室衛生,引導藥學院學生為學校的發展盡自己一份力。
5、加強對社團的指導,開展校園文化活動。
校園文化活動是集中展現學生綜合素質的良好平臺,藥學院團委在校團委的指導和幫助下開展了兩項校園文化活動,分別是由中醫藥實踐協會主辦的中藥標本制作大賽和指南針讀書會主辦的讀書報告會。這兩項活動雖然沒有專家到現場參加,但是通過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了學生好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增強了學生活學活用專業知識的積極性。同時,通過活動加強了與專業課教師及關工委老師的溝通,鍛煉了學生干部,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礎。
6、按評估體系,整理藥學院學生工作觀測點支撐材料。
按照評估指標體系,藥學院團委負責了“學習風氣、創新能力”2個觀測點的支撐材料。經過學校初審,省預評,行評及國評期間的整理,藥學院團委對各觀測點的支撐材料進行了三次梳理,基本上符合了評估的要求。通過對材料的整理,使我們對工作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同時對積累工作材料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
三、加強團的組織建設和自身建設
1、結合藥學院團的工作實際情況,藥學院團委形成了團委—年級團總支—團支部三級工作體系,構建團委工作有品牌,年級團總支管理學生社團工作有示范,班級團支部工作有特色的格局。04級團總支負責《遠志》學刊的編寫工作,培養學生科研精神與實踐能力;05級團總支負責“指南針”讀書會指導工作,提高理科學生人文修養;06級團總支負責零睿青年服務團、中醫藥實踐協會、村茶文學社的指導工作,積極開展青年志愿者與社會實踐活動。形成了特色鮮明,體制完善的工作格局。
2、“我的大學—學業進程設計”
通過“學業進程設計”活動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廣大團員對自己學業的規劃,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思考。每名團員結合個人所思、所得,設計出適合自己的學業進程設計方案,從中展現自我風采,增強創新意識和拼搏精神,確立追求目標,從而能夠有計劃的完成大學的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