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服務新農村建設,構建新型生育文化
我鎮把計劃生育宣傳教育納入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公民道德建設規劃,以“宣傳月”為契機,以宣傳生育政策、獎勵政策、免費政策、處罰政策等計生法律法規政策為重點,廣泛深入開展了“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計劃生育宣傳活動月”、節假日等宣傳活動。開展幸福家庭評選活動,鎮黨委、政府召開了三次、606人次參加的全體機關干部和村三職干部會,貫徹了縣計生工作會議精神,安排布暑“集中宣傳服務月”活動的相關工作。利用計生重大期間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加強了宣傳網絡建設,在全鎮25個村建立了生育文化大院、茶園,創建了鄧隆路、付盤路計生文化宣傳長廊,不斷更新宣傳內容,使生育文化大院和宣傳長廊更貼進百姓生活,潛移默化群眾的婚育觀念,為計生依法行政,形成了良好的輿論環境。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確保達到宣傳效果,使計劃生育各項政策進入千家萬戶,人人皆知,努力轉變群眾生育意愿,提高服務水平和工作質量,穩定低生育水平,構建和諧計生。
五、以人為本,為育齡群眾提供優質的生殖保健服務
鎮計生服務站盡最大努力開展計生優質技術服務,健全了村級計生服務室,建立了育齡夫婦生殖健康服務平臺,對全鎮的育齡婦女實行了信息化管理。始終圍繞“生育、節育、不育”和“三大工程”為重點開展優質技術服務工作。在生育文化茶園設立避孕藥具知情選擇欄,在鎮計生服務站設立避孕藥具知情選擇專柜。組織服務對象參加避孕方法“雙向知情”培訓,受術者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實際選擇避孕方法,與服務站簽訂知情同意書。加強對避孕藥具發放指導及隨訪工作,健全避孕藥具發放網絡,積極推行避孕節育、生殖保健新技術和新產品;建立出生缺陷監測干預網絡,廣泛宣傳符合國家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人群到縣計生指導站檢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廣泛開展育齡婦女孕情、環情監測和健康檢查、生殖道感染綜合防治工程,開展“十上門、十到人”服務。建立男性參與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的機制,為男性提供保健服務。按《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條例》規定,對農村實行計劃生育的夫婦免費開展技術服務,加強了術后和藥具隨訪工作,無一例手術并發癥和事故發生,使受術者高興而來,安全而歸,密切了干群關系。
六、加強基層基礎工作,提高管理服務水平
加強對各村計生專干的業務指導工作,抓好一年一度的計生專干業務培訓工作,對計生專干業務實行目標考核。村計生專干隨時掌握育齡婦女信息,協同計生辦共同建好育齡婦女臺帳,做到“日清月結,帳實相符”。抓好對一孩生育服務證及二孩生育證的發放工作,公開辦證范圍和程序。鎮計生辦、民政辦和村干部,對符合生育對象的及時通知辦理,一孩生育服務證辦證率100%,二孩生育證辦證率100%。實行了微機報表和定期例會報表制度,定期收集群眾需求信息,使群眾的需求作為決策的主要依據。
認真指導各村開展群眾自治工作,及時修改章程及自治公約,全面實行定任務、定經費與獎勵掛鉤的“兩包一掛”責任制,確保群眾自治經費人平2.5元到位。
七、落實利益導向政策
繼續深化“三結合”工作,以幫助農民發展商品經濟,建立文明幸福家庭及指導農民少生快富為目標,把開展“三結合”幫扶工作同我鎮的農業結構調整政策及新農村政策結合起來,落實優惠政策,認真配合縣教育局聯系盤石村計生“三結合”工作和我鎮規劃的解放、雙龍村成片幫扶基地,配合相關技術部門,開展培訓工作。做到投入到位、措施到位、服務到位,完成了縣下達的盤石村“三結合”工作任務,出臺了優惠政策,使全鎮70戶“三結合”戶人均增加收入200元以上,取得了少生快富的示范作用。2017年符合條件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對象達2560人; 2017享受農村部份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對象共600人。享受省特別獎扶對象 17人,縣扶助21人。同時投入1萬多元,幫助解決獨生子女家庭在生活、生產、生育中的困難,幫他們排憂解難,渡過難關。積極引導了廣大育齡群眾轉變生育觀念,走少生快富之路。
八、保證經費投入,加強計生干部隊伍建設
計劃生育工作要搞好,經費投入是保障。鎮黨委、政府按照上級要求保證了計生各項經費的投入,收好管好用好計生經費,使計生工作得以順利開展。2017年,鎮財政投入計生事業費按人均8.82元計 42萬元已到位;社會撫養費實行“鄉征收、縣統管、財政監督、全額上劃縣財政專戶”的管理體制,做到當年和往年的社撫費應收盡收,落實好免費技術服務經費。切實加強了計生干部隊伍建設,落實了人員和任務,積極參加市、縣的業務培訓,每月組織村計生專干召開例會,每年對村計生專干進行業務培訓,增強了計生干部的計生法律法規意識和政策業務素質,不斷地提高了計生隊伍整體素質,促進了計生工作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