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我鎮將認真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大力推進“三基地一軸心”建設戰略在鶴山的實踐,繼續深化生態宜居城市建設,加快調整產業結構,鞏固提升農村工作“四大基礎工程”,努力確保“十二·五”規劃開好頭、起好步。
(一)立足生態宜居,加快建設全縣“軸心”城市。圍繞成都世界現代田園城市、“三基地一軸心”建設目標定位以及建設最美現代田園城市的新要求,會同縣級相關職能部門,進一步完善縣城發展空間規劃、功能片區規劃、城市公共交通規劃,協助抓好西部新城開發、節能城市建設以及縣城區河濱整治工程,共同打造城市餐飲、商貿、建材等特色街區,不斷增強縣城聚集特色產業、帶動輻射周邊的能力,力爭用數年時間將縣城區打造成川藏門戶生態宜居第一城。深入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美化、亮化城鄉一體的生活環境。
(二)立足市場需求,加快建設優質雜柑基地。圍繞全縣優質水果產業基地建設,依托鎮內柑桔協會,采取協會+農戶的運作方式,面向市場需求,捆綁調整現有柑桔產業內部結構,形成早、中、晚熟品種合理搭配的產業結構,著力打造沿長秋山脈的10公里優質柑桔產業帶。繼續在緊鄰茶葉發展區域的村,引導農戶學習借鑒茶葉種植、管理先進經驗,鼓勵適度規模發展標準化茶葉基地,促進全鎮農業產業統籌協調發展。同時,引導農戶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林下養殖業,鞏固發展10萬只“跑山雞”養殖基地。
(三)立足農業產業,加快打造一三產業互動區。依照以五龍谷為核心區的鄉村旅游發展規劃,繼續引進有雄厚實力的業主,參與五龍谷生態農莊發展區建設,在原有“橘子紅了”鄉村旅游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舉辦鄉村旅游活動的檔次和水平。扎實推進示范線建設項目在我鎮的順利實施,繼續做好花樣年等重大旅游項目的綜合協調服務,為未來高端旅游發展打下基礎。
(四)深化項目工作,全力保障重大項目推進。繼續加強拆遷隊伍建設,健全拆遷工作機制和安置群眾后續服務跟進機制,全力推進成蒲鐵路、西部新城、影視學院等重大項目征地拆遷工作,努力實現拆遷一片發展一片、發展一片帶動一片。
(五)夯實基層基礎,扎實推進農村工作“四大基礎工程”。一是立足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加強與縣農商行等金融機構的對接合作,減少抵押擔保環節,大力開展產權直接抵押貸款,建立金融機構扶持產業發展信用村。二是嚴格“一戶一票”、“三上三下”等工作程序,扎實推進20xx年度村改項目。三是加強與國土部門的工作對接,提前介入,做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的相關工作,并進一步引進業主加快項目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四是結合村(居)民委員會換屆工作,大力推進村民大會授權村民議事會工作,切實加強村民議事會建設和規范化運作工作。
(六)加強隊伍建設,確保各項工作順利實施。嚴格按照市、縣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的要求,結合我鎮實際,深化“長子”精神和“領頭雁、排頭兵”思想意識教育,牢固樹立基層組織和干部隊伍創先爭優意識,及時高效落實縣委、縣政府各項工作部署,維護好廣大群眾的現實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