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深化依法行政,法制工作不斷加強。嚴格把好證件發放審批關,今年共發放生育證、卡4511個,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449個,政策符合率均達到100%,全部錄入市依法行政服務管理系統。不斷深化政務公開,公開及時率和準確率達100%,各鄉鎮普遍建成了計生便民服務大廳,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嚴格把好干部計劃生育審核關,今年共對干部提拔進行計劃生育審核9次,審核干部101人;審核縣文明單位91個,先進個人241人;審核縣級創先爭優優秀共 產黨員85人;審核2012-20xx年度職工勞模31人;審核20xx年度先進基層黨組織90個,優秀黨務工作者34名。
二是保障群眾需求,服務活動不斷深化。把開展生殖健康服務活動列入縣政府利民實事之一,撥款36.5萬元做為專項服務資金,為農村已婚至49周歲育齡婦女和農村計劃生育家庭免費提供生殖保健系列服務,全年共為7.36萬名育齡婦女開展了生殖健康免費服務。澄清藥具底數,做好隨訪服務,避孕藥具使用率和有效率均達到100%。拓寬避孕藥具發放渠道,推動“易得”工程開展,在全縣8個鄉技術服務站、154個村街設置了162個免費避孕藥具發放點,方便了育齡群眾。投資1.5萬元,分別在流動人口密集的正定鎮西北街、車站街兩個村委會安裝避孕藥具自取機,實現流動人口藥具服務管理全覆蓋。
三是加強宣傳教育,宣傳工作深入人心。宣傳陣地建設不斷鞏固提高,規范鄉級人口學校建設,村級人口文化活動室達到了“六有”、“六能”標準。對村街人口文化戶外標語進行規范更新,共書寫新標語800余條。投資50多萬元,在北早現鄉上水屯村建成了占地2000多平米的全縣首個村級人口文化主題廣場。宣傳活動豐富多彩,利用節假日、重要紀念日、集市、廟會和農閑季節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先后舉辦了“文化之夏”首屆社區文化藝術節啟動儀式暨人口文化文藝演出、科技文化周大型宣傳等活動。今年,全縣各級共舉辦專題文藝演出、培訓和宣傳活動近百場,發放宣傳單3萬余份,受教育群眾達10萬余人次。人口新聞宣傳工作不斷強化,在“白溝杯·自強女孩”征文活動中,我縣選送的《和老外打交道的女孩》一文榮獲二等獎,并在河北電臺進行播出。
四是全面推進“陽光計生”,信訪工作更加規范。出臺了《關于處置突發信訪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的通知》,成立處置信訪公共事件領導小組,落實首問負責制,建立信訪臺賬,推進“陽光計生”,落實“三公開”“四評議”“五監督”制度。積極參與“陽光投訴”,定時收聽省市“陽光熱線”節目,對涉及我縣的,第一時間了解查處。開通12356陽光計生服務熱線,明確專門接聽人員,今年以來,共受理群眾咨詢投訴42起,全部進行有效答復。嚴格落實清積案、消重案、化新案“三管齊下”要求,落實分包責任制,嚴肅查辦各種違法違紀案件。今年以來,共立案6起,結案率為100%,特別是涉及我縣在省掛號的一起重點案件得到有效化解。
四、重視協會工作,全面提高人口計生工作群眾自治水平。
一是基層群眾自治和誠信計生工作取得新進展。確定了自治工作示范鄉鎮、基層群眾自治工作示范點,召開了培訓會,深入鄉鎮進行督導檢查,對示范村、試點村的開展情況進行了驗收,命名表彰了誠信計生暨群眾自治示范村和先進鄉鎮。截至目前,我縣已有省級計生基層群眾自治示范村3個,1個國家級示范村也已通過市級復查驗收,通過自查,我縣所有鄉鎮已基本達到誠信計生示范標準。
二是生育關懷行動創出新品牌。出臺了《關于開展計劃生育家庭意外傷害保險工作的通知》,保障范圍由獨生子女家庭擴大到全部計劃生育家庭。籌措資金23.4萬余元,收繳保費25.8萬余元,共為全縣8603戶計劃生育家庭投保,位列全市農村縣前茅。今年縣鄉兩級共慰問救助計生特困家庭561戶,發放幫扶救助資金達**萬余元。在紅黃藍親子園成立了“縣人口早期教育暨獨生子女培養示范基地”,舉辦了“關注兒童早期發展 牽手計生幸福家庭”大型早期教育講座。實施了青少年人格教育工程,出臺了《關于實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的通知》,縣計生協、縣委宣傳部、團縣委等11個部門聯合舉辦了“千名志愿者學雷鋒”暨青少年人格教育活動啟動儀式,進一步增強了青少年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的意識。
三是協會協宣作用發揮明顯。今年,先后組織開展了百萬會員學科技活動、紀念省計生協成立32周年幸福家庭創建系列活動、“幸福母親”評選活動。
以上是本年度縣計生委年終工作總結報告,不當之處還請上級領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