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全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召開后,我局迅速召開班子會議進行研究部署。成立了以黨組書記楊興平為組長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結合商務局工作實際,制定了縣商務局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方案、載體創新活動方案,并于3月27日召開了有全局黨員干部參加的動員大會。3月27日至4月20日,我局采取召開座談會,走訪鄉鎮、村、企業,發放征求意見表等形式,廣泛開展征求意見,共收集各類意見、建議52條。切實抓好工學結合,扎實開展了載體創新活動。實施正風肅紀行動,整治不良風氣;實施“優化政務環境、促進商貿發展”行動,解決行政效能不高問題;實施創建服務型機關行動,解決脫離群眾問題。6月初,個人和班子都撰寫了質量較高的對照檢查整改材料,認真對照“四風”和“三嚴三實” 扎實開展整改。
三、目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半年來,經過我們的努力,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存在的問題和和差距仍然不容忽視,主要有:
一是招商引資工作基礎設施薄弱。招商引資“三大引擎”因資金投入不足而難以達到“多通一平”的招商基本要求,從而導致園區難以承載大項目、大企業的落戶。
二是實際利用外資滯后。實際利用外資滯后是我縣招商引資工作中最嚴峻的問題。主要原因:一是合同外資存量不足,實際利用外資后勁乏力。二是已批項目入資進度慢,直接拖了我縣實際利用外資的后腿。三是外資統計的問題,如云海賓館項目,投資商香港願景集團由我縣招商引進,但投資商在武陵源注冊的公司,到底算不算我縣利用外資指標。
三是投資軟環境凈化需進一步保持。有些不良現象在一定范圍內還存在反彈現象。在個別單位還有有執行政策不到位,陰奉陽違的情況,個別單位工作不主動,沒有深入企業服務;還存在強行參工、參運等現象。
四是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目前我縣的項目用地指標僅55公頃,無法滿足新項目的用地需求。
五是社消增長后勁不足。受大環境的影響,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基數大,指標高,社會消費零售額增長幅度難以保持,商貿流通業“散、小、弱”的問題依然存在。
六是農產品體系建設滯后。農民市場交易的組織化程度低,制約了農產品市場體系的發展與農產品競爭力的提高。交易方式仍比較落后,流通現代化程度較低,流通配送、連鎖經營、拍賣交易、電子商務和網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仍處于起步階段。市場基礎設施建設不足與市場利用率不高的矛盾同時存在,影響了市場功能的充分發揮。
七是外貿進出口總體規模偏小。一是產業優勢不強。全縣外貿進出口企業一是數量少,二是規模小。普遍存在資源利用率低、產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的特點,競爭能力差,無法形成品牌優勢。二是政策支持弱勢。既得不到國家給予沿海的優惠政策,又享受不到中心城市所擁有的實惠。三是區位競爭力低。慈利地處偏遠山區,物流成本高,人才、資金支持相對薄弱,發展外貿進出口力度和空間受到限制。
八是對外投資合作困難重重。一是我縣外經企業較少,規模不大,難以獨立開拓國外市場。二是受勞動力匱乏、招工難等問題困擾使勞務輸出呈現下降。今年以來,外派勞務人次呈下降趨勢,勞務市場萎縮現象嚴重。現在國外薪金與國內發達城市工資相差無幾,同時在國外生活和工作面對的政治、文化、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等問題相對較多,勞務人員出國打工熱情不高。
四、下一步的工作計劃
(一)全力抓好招商引資工作。緊緊圍繞年度招商引資目標任務,按照招商引資工作計劃,統領全縣招商工作。一是堅持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全面落實工作責任,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第一要務,堅持“一把手”負總責,加大考核獎懲力度。廣泛發動,形成上下聯動、內外并舉、各業并進的招商引資新局面。二是充分利用好四大招商平臺,進一步整合資源,突出“旅游帶動、工業強縣”戰略,發揮比較優勢,有的放矢。三是繼續優化招商引資環境。落實兌現招商引資獎勵,進一步優化投資軟環境。同時,加快載體建設,著力搞好“三通一平”,滿足引進項目的用地需求。四是加強項目建設,推動產業發展,培育產業集群,延伸產業鏈,發揮集聚效應。五是積極參加各種招商活動。圍繞重點項目、重點產業招商。同時加大跟蹤督辦力度,抓意向項目、抓洽談、抓簽約、抓開工、抓投產、抓效益,環環相扣,步步緊跟,切實地提高招商項目的履約率和成功率。
(二)逐步健全商貿流通體系。一是把擴大消費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城市商業綜合體建設,積極培育限上企業,擴大城市消費。二是著力推進城鄉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重點是抓好2017年度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及市場建設項目,高標準嚴要求做好市場建設。三是抓好農村商務信息平臺夏季對接會的信息收集工作,深入發動,改變各鄉鎮工作差距大的現狀。
(三)確保市場運行規范有序。一是加強市場監測,確保市場供應。加大市場運行監測力度,建立健全應急商品調運網絡,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切實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場供給。二是進一步完善“12312”商務服務平臺建設。三是完成執法職能轉換。根據形勢發展,結合我縣商務領域的實際情況,依據法律法規,對再生資源回收、商業特許經營、洗染業、美容美發業、典當等行業行使執法監管。進一步規范商業單用途卡,家政服務,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典當業等流通領域秩序。
(四)努力發展外向型經濟。一是狠抓外貿主體隊伍建設,做好人才培養,夯實發展基礎。二是加強出口產品培育,著力品牌建設,突出特色,增強發展后勁。三是抓好國內國際市場開拓。組織企業參加各項經貿活動,增強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能力,努力擴大外貿出口。
(五)積極做好項目建設。重點做好商務辦、百紡總公司慈利商場、飲食服務公司旅游招待所土地開發項目建設,積極爭取落實好相關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