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開展春節活動能讓學生們認識春節的傳統文化,下面學校開展春節活動總結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學校開展春節活動總結
為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于深化“我們的”主題活動的方案》,活躍節日期間學生文化氛圍,我校結合自身實際,以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以及讀書活動為抓手,整合各方資源,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現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廣泛發動
接上級通知后,我校結合學校實際,德育領導小組、少先隊大隊部迅速制定了活動方案,利用多種宣傳形式,宣傳開展本次寒假主題活動的重要意義。在當天組織各班認真學習本次主題活動方案,明確活動的意義和具體活動內容。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明確活動的意義,增強對此項活動的重視。告知家長們利用傳統節日,對孩子進行文明禮儀、傳統美德和感恩勵志的教育,最大限度的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家長的支持力度,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1、舉行了一次校會。在校會上學校以“我們的節日春節”為主題對全體師生進行了教育講話,少先隊組織向全體隊員發出“陽光寒假”的倡議,號召同學們“小手拉大手”扎扎實實搞好活動。
2、體驗民俗,熱愛傳統。我校圍繞“春節”,要求學生參與有趣生動的年慶和民俗活動,引導廣學生進一步認同傳統、尊重傳統、弘揚傳統。學生們在假期中學習節日文化,搜集節日資料,參加民俗活動,深入了解春節的文化內涵。我校還結合實際組織學生在春節期間開展“我為家里寫春聯”活動,并在開學第一節班會上展示自己收集或是編寫的春聯,引導未成年人學習欣賞春聯、創作春聯、書寫春聯。
3、以“我眼中的春節”為主題,學校在三年級以上班級進行手抄報作品創作,開學初以班級為單位上交到學校,由少先大隊部進行統一的評選。
4、開展“學會感恩奉獻溫暖”美德實踐活動,全校同學利用寒假休息時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多與父母溝通交流。如記錄父母的生日和年齡,為辛勞的父母洗一次腳,敲一次背,擦一次皮鞋,道一聲“新年快樂”……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每一度電、每一粒米,合理使用我們的壓歲錢,不亂花零錢,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學生懂得了要力所能及地幫助家長做些些家務,主動幫助老人做些事,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5、開展主題班會,深化活動。開學初,各班圍繞“我們的節日”召開主題班會。讓學生通過語言交流、才藝展示等方式匯報自己的寒假生活,在寒假里所見、所聞、所學,以及學校號召的“節日感恩活動”實施情況等。輔導員老師根據學生們的匯報情況進行活動總結,引導學生們要從科學的角度看待一些春節習俗,有判斷的吸收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
此次活動意義顯著,它豐富了學生精神文化生活,激勵了他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了傳統節日文化氛圍,更好地體現了傳統節日的魅力和時代感。今后我們要繼續做好這項活動,不斷掀起活動的高潮。
篇二:學校開展春節活動總結
雪花飄飛的日子又過去了,一個快樂、健康、文明、有意義的假期瞬間而過。回顧2010年的寒假生活,我校結合區少工委相關文件精神及學校特色,以“紅領巾和諧過大年”為主題,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活動,培養學生保護環境、關愛他人等良好的品質,通過各項體驗活動,培養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從而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了空間,提高了我校全體同學的綜合素質。
寒假,不僅是老師和學生休息調整的時間,更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體驗社會生活的好時機。為此,上學期結束階段,我校向每一位學生下發了《學生寒假生活反饋表》、《致家長一封信》。知道學生根據學校要求開展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社區、家庭、開展寒假生活中各項活動。通過一個寒假的學習和實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此作一個總結。
一、 活學活用,融洽親情
寒假期間,學校要求學生抓住春節走親訪友機會,自制一份賀卡,書寫一副春聯,剪一副窗花等形式向身邊的人送去一份新春的問候。親戚朋友也對這一形式表示熱烈歡迎,認為這樣有助于加強孩子們在文明禮儀、社會公德、尊老孝敬等方面的意識。
二、 自我安全意識教育
學生目前還處于學習成長階段,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加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我校要求學生在寒假期間認真學習安全用水、用電、交通安全等知識,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規知識。
我校不主張無節制的玩,而主張學習與玩兼而有之。寒假期間,一些學生盼望著過年獲得壓歲錢,能夠盡情的玩。針對寒假過年這一特殊情況,我校要求家長幫助孩子制定一個假期學習計劃,計劃要求學生每天堅持做作業,引導孩子多閱讀報刊書籍,開拓視野,關心國家時事。通過這一舉措,讓學生在玩的同時沒有忘記學習,開學的時候也不需要太多的時間收心。
三、 擴大社區影響
社區的紅領巾活動是我校暑假、寒假期間的特色活動。我們要求學生在放假的第一天就要與所在的社區或居委會取得聯系,要求家長在假期中督促學生參加社區組織的實踐活動。本次社區紅領巾活動為了擴大影響,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我們要求學生做好資料(記錄、照片)的收集,開學的時候將一些表現優異的學生事跡粘貼到宣傳欄里,讓更多的學生看到后參與其中。同時我們要求學生認真填好反饋表。本次社區紅領巾活動受到了好評,獲得了學校附近幾個社區的認可,同時還提高了學生們的積極性。學生們沒有對這一活動感到無味。
豐富多彩的寒假生活豐富了學生的成長檔案袋,進一步健全了我校的德育網絡。寒假并不長,但在精心策劃和充分動員后,使今年寒假具有了與以往不一樣的收獲和意義。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又贏得了多方的肯定和贊譽。這激勵著我們來年要創新,獲得更大的進步。
篇三:學校開展春節活動總結
我校按照省文明辦、石家莊市教育局第三屆“百萬中小學生春節感恩行動”屆的通知要求,結合工作實際,積極號召、組織全校學生在寒假期間開展寒假“春節感恩行動”實踐活動,產生了良好的效應。現總結如下:
一、學校領導高度重視,行動積極、狠抓落實
學校成立領導小組,把開展“春節感恩行動”主題實踐活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結合實際,統籌安排,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道德實踐活動。引領孩子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學校,尊敬師長;在社會,奉獻愛心,努力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1)寒假“春節感恩行動”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布置原則:簡便易行、突出實踐、注重實效、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
具體內容:
1、當一天家。幫助父母整理家務,和父母一起買年貨、搞衛生、洗衣物等,除夕當天和父母一起包餃子、準備年夜飯。
2、拜一次年。向長輩親朋和鄰居拜一次年、說一句祝福語。
3、做一次小志愿者。幫助社區、農村的空巢、孤寡老人和殘疾人貼對聯、打掃衛生、陪他們聊天等;參加社區、農村組織的衛生清潔等活動。
4、參加一次民俗(展覽)活動。與家人一起參與社區、農村組織的節慶活動,或到博物館、展覽館、圖書館、美術館、群藝館等場所參觀民俗文化展覽等,接受傳統文化熏陶。
5、網上發表一篇感言。撰寫網絡日志、博客或微博,抒發活動感想,交流活動心得,表達對祖國、親朋好友的祝福。
二、加強宣傳,擴大聲勢
在實踐活動中,學生根據自己的所感所想,撰寫心得體會,發表自己的感想。同學們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從行動上都充分表現出了作為一個有道德的人所擁有的品質。
為了更好的宣傳,我校充分調動廣播媒體、網絡媒體、板報、櫥窗等,開設“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春節感恩行動”專欄,廣泛宣傳學生參加活動的收獲、體會,及時發現、總結、宣傳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表彰好人好事,推動活動不斷深入。
三、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我校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持之以恒,以“春節感恩活動為契機”以“體驗親情”、“和諧校園”、“愛心奉獻”為重點,豐富活動內容。總之,我校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把“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在學校、家庭、社會持之以恒地開展下去,引導學生參與道德實踐,讓孩子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升華心靈,陶冶情操,成長為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如:
1、在家庭,開展"孝敬父母、體驗親情"活動。提倡主動分擔家務,幫助父母洗碗、做飯、洗衣、疊被、掃地、澆花,培養自理、自立能力;引導他們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向父母道一聲辛苦、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制作一個小禮物送給父母、給父母過生日、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理解父母、感謝父母,培養孝心,
學會感恩;不挑吃穿,不亂花錢,不盲目攀比,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2、在學校,開展"和諧校園"活動。引導學生尊敬師長,見面行禮、主動問好,推行校園文明禮貌用語,做到知禮儀、重禮節;倡導同學之間結對互助,通過交流談心、節日聯歡、補習功課、贈送學習用品等形式,互幫互助,互學互愛,養成關愛他人、樂于助人的品德;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愛護公物,關心集體,強化集體觀念,增強合作意識。
3、在社會,開展"愛心奉獻"活動。組織學生走進敬老院、福利院、為孤寡患病老人、殘疾人和軍烈屬提供服務,幫助他們洗衣做飯、打掃衛生,陪他們聊天談心、讀書讀報,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困難,參與社區清潔衛生、環境保護、植綠護綠、公益宣傳和文化活動,做"社區小義工";引導未成年人學習宣傳禮儀知識,文明出行,文明上網,禮貌待人接物,做"文明小使者"。
四、活動的意義與實效
通過開展這次活動,我校學生對如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如何做一個文明學生、如何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學會了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會;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總之,本次活動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學生身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學生思想道德品質有了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