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開展“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的要求,積極開展相關活動,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開展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活動總結,歡迎閱讀!
篇一:開展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活動總結
新版百元大鈔有哪些防偽標識?個人征信記錄怎么查詢?電信詐騙如何防范……這些金融知識,在社區、學校、銀行大廳,都能獲得銀行工作人員的權威解答。
為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提高公眾金融素質,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今年6月至8月,招商銀行天津分行深入開展“2016年度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活動,圍繞“普及貨幣金融知識”、“個人征信知識宣傳”等消費者關心的熱點話題進行相關知識的宣傳普及,為共創和諧金融環境而努力。
42家網點成“金融知識學堂”
干凈溫馨的營業大廳內,展架上整齊擺放著宣傳折頁、宣傳欄上張貼著活動海報、LED電子屏滾動播放著宣傳片、工作人員在等候區為市民講授金融知識……最近,走進招商銀行網點辦理業務的市民,等候之余還能學到不少金融知識。
在天津市銀行業協會、招商銀行總行的重視及周密部署下,今年5月27日,招商銀行天津分行正式啟動金融知識萬里行活動。活動從6月份持續到8月份,6月份的活動主題為貨幣金融知識宣傳,7月份為個人征信知識宣傳,8月為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分行42家網點都在廳堂設置了公眾教育宣傳專欄,向客戶公示了個人征信宣傳折頁,廳堂的電子海報欄、戶內外LED電子屏滾動播放宣傳金融知識。
同時,招行各網點還為市民派發了宣傳資料,配置了專員為客戶進行講解,利用本次活動幫助市民準確、全面了解金融知識、正確運用金融產品,以增強市民的風險防范能力及責任意識,也便于客戶在金融消費中更有利地保護自身利益。
銀行主動走進社區和企業宣導金融知識
“原來新版百元紙幣有這么多防偽特征,我今天算是長見識了,回去后我要給家人露一手,讓他們也好好學習學習!”陳大爺在看完招商銀行工作人員演示完新版人民幣辨別特點后由衷地感慨。
據了解,在長達3個月的主題宣傳活動中,招商銀行天津分行各個網點結合實際情況和優勢,主動走出去,去到社區、商鋪、醫院、企業開展宣傳,根據不同群體的消費特點和金融知識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知識普及工作。
這些活動主題生動、互動性強,在實現精細化、精品化的過程中確保了高覆蓋,消費者受教育效果明顯,贏得了社會公眾對招商銀行的一致好評。
在6月的“普及貨幣金融知識”活動中,多家網點工作人員走進社區、走進繁華商業區開展宣傳,重點幫助現金使用量大、貨幣兌換需求大的客戶群體提高人民幣識假辨偽能力。今年6月,天津分行發放了近2萬份宣傳折頁,受益客戶多達上5萬。在7月的“個人征信知識宣傳”活動中,依托人行查詢平臺,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開展特色宣傳活動,充分利用樓盤駐點資源在人流密集的樓盤設立宣傳臺、X展架、擺放宣傳折頁等物料,招行工作人員聚焦“個人征信知識”的宣傳,解讀征信領域熱點問題,依托人民銀行個人征信網絡查詢平臺,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倡導消費者查詢了解自己信用記錄的方法和途徑,讓“誠信”理念深入人心。在8月“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活動中,分行通過網點、微信、短信等線上線下各渠道多頻次推動消費者安全宣教活動,讓消費者充分認識到電信網絡詐騙的嚴重危害,提高自主防范意識,增加對各種網絡詐騙的辨別力。多家支行還結合當月“小小金融家”活動的開展,向小朋友及家長普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基礎知識。
篇二:開展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活動總結
為認真履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主體責任,持續提升公眾金融知識水平和風險防范意識,根據市分行及銀行業協會關于開展2016年“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活動的通知要求,工行山西侯馬支行緊扣活動主題,精心安排部署,層次鮮明、頗具特色地推動了活動的深入開展。
本次活動主要圍繞“貨幣金融知識宣傳”“個人征信知識宣傳”和“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三個主題展開。為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有效提升消費者金融知識水平和金融風險識別及防范能力,該行成立了以分管行長為組長、各部門及網點負責人為成員的宣傳活動領導小組,結合自身實際,因地制宜、精心籌劃,及時確定活動的聯系人,于5月28日正式啟動2016年度“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活動,同時按照市分行活動方案中分階段主題內容,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
以此次“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活動為契機,該行將進一步增強金融從業人員的消費者權益保護能力,強化銀行消費者金融安全意識,提升銀行消費者信心,逐步建立健全消費者教育服務工作長效機制,為維護金融安全穩定,構建公平、公正金融市場環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樹立負責任大行的良好形象。
篇三:開展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活動總結
近日,交通銀行深圳分行積極響應中國銀行業協會的號召,組織各支行網點深入深圳各大社區開展“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活動,提升公眾金融風險防范意識。
近年來,“高息誘惑”導致市民資金損失的案件時有發生,特別是一些年邁老人,由于缺乏基本的金融常識,往往成為犯罪分子詐騙的目標人群。前不久,交行深圳金葉支行客戶張某被年化利率36%的利息收入吸引,欲將名下30萬元的資金匯入某“金融公司”,在該行的一再阻止下,才避免了損失。
“雖然民眾已形成一定的戒備意識,但仍然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識,例如對于理財產品安全性和收益率的了解,大多市民都還是比較模糊,這樣就容易被‘高息誘惑’,造成‘投資’損失。”交行深圳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電信詐騙形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利益誘惑,比如謊稱中獎,要求市民把所得稅或服務費打到指定賬戶;第二種是以突發事件如親友生病需要治療費為理由,實施詐騙;第三種自稱為通訊公司、公檢法工作人員,以電話欠費、收到傳票為由實施詐騙。
交行深圳分行提醒市民,在遇到類似疑似電信詐騙情況,做到絕不貪便宜、不向陌生賬戶轉賬、不透露賬戶信息與密碼,提高自我防范意識,遇事及時報警。
“減少金融犯罪給社會帶來的損失,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交行深圳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國有銀行,交行將利用行業的優勢和便利,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為市民普及金融安全知識,讓客戶、居民深入了解金融詐騙、認清電信詐騙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