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學習高中歷史的時候,其實我一度是分不清平型關和臺兒莊的,它們都是慘烈的血戰,而且都是一次著名的勝利,甚至連地方都相去不遠。
可后來查閱資料讓我明白了,平型關是八路軍一次經典的埋伏戰,而臺兒莊卻是一次肉對肉、臉對臉的強強對抗。它們一個是戰術上的勝利,還有一個則是戰斗上的勝利。
我曾經想象過平型關埋伏戰打響時的情況,從各方的描述中,我能夠理解那是我軍在高處埋伏,等著日軍從山下的小路天真無知的走過,但是當涉及隨后的老爺廟血戰時卻又一頭霧水,始終無法理解為什么高地又見高地,那么我軍到底埋伏在幾個高地上……
當真正站在那個T字形的山頭時,只消一眼,所有的疑惑都迎刃而解,我第一次深切的明白了多想還不如多看的真諦,從埋伏到搶占高地,這次戰斗一環扣著一環,遠比教材上說得還要復雜和慘烈,想象當時敵我雙方為了爭奪老爺廟,拼著刺刀爬山的場景,我就很想找歷史教材的編輯談談。
而臺兒莊,血戰臺兒莊,血戰這個定義太淺薄了。
現在的臺兒莊的規劃好得出乎意料,當地政府對于那場戰斗的重視程度也讓人稱許。但看著那些被按照原型仔細復原起來的建筑,進入我腦海的,卻是七十多年前,他們為了每一座房子,每一座橋梁甚至每一面墻而進行的慘烈廝殺,寸土不讓,玉石俱焚。
這就是我們的前輩為了黑暗中那些許的曙光而付出的努力。
直至到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一路上的熱血都被一張張圖片澆滅了。
其實那兒的圖片早就已經經由網絡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只要我們想看,隨時可以搜取,可當一個人站在那個館、那個氛圍中時,我卻真正體會到了那種笑不出,哭不出的感覺。
沒有人能夠開心的笑著走出那兒,也不會有人在看過那樣的展覽后還能對我們的鄰居心無芥蒂,我以為走進抗戰是這次活動的宗旨,而現在我明白,站在這片縈繞著三十萬人血淚的土地上,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展望未來。
就像我很喜歡的一本書里所講的,花開花落,春去秋來,他們倒下的那一刻,早已成為永恒。
這段歷史,這些犧牲,將一直伴隨我們,警示我們,直到我們做好準備,迎接接下來的一切風波和挫折。
而同時,我也更加深刻的明白了老師們組建這次活動的良苦用心,作為一個用筆桿子表達思想的拙劣寫手,我一向不吝于將感動自己的一切東西寫出來分享給其他人,通過這次活動,我將把那些感動我的人和事努力的表達出來,揭開抗戰史塵封的面紗,將里面的血淚和歡笑告訴別人,讓其他人不再將這段歷史當做一塊血淋淋的傷疤,而是一段從痛哭到歡笑的奮斗史。
我要告訴他們,我們民族的脊梁撐過了百年的黑暗迎來光明,在未來將會依然剛直如鐵,頂天立地!
最后,我要真心的感謝大家。
在此之前,其實我從未參加過任何網文界的任何社會活動,一直在閉門造車,坐井觀天,這讓我在開始這趟旅程前相當忐忑和激動,以至于老是纏著編輯問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編輯就說:“沒有啊,就是作協那邊的老師希望你能扛得住。”
我的回答則是:“呵呵,死也要死在采風的路上。”
而事實上,真心要感謝作協的各位老師細心和完滿的安排,我從未經歷過如此長的旅途,也從未在一次旅程上走過那么多地方,更不曾有一天坐兩次飛機的經歷,就在昨天我們還進行了一次集飛機、高鐵和大巴三位一體的陸上交通,而誰能想象,就是這樣復雜的旅行,我只需要跟著,完全不用操心怎么去、吃什么、住哪,而到現在,我還是黑黑胖胖的,傻樂傻樂的。老師們,你們真的辛苦了,謝謝你們。
而更讓我感到榮幸的是,我竟然在這次活動中看到了許多以前只能仰望的大神,雖然因為我坐井觀天的屬性,并不曾全部拜讀過各位的作品,但是在多次偷聽各位的交流后,讓我對于寫作有了更多的想法,真的獲益匪淺,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