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工作者個人工作總結的進行有利于提高駕馭林業建設的領導水平。林業工作者個人工作總結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第一篇:林業工作者個人工作總結
時光飛逝,時間匆匆,一年過去了,在領導的關懷和同事的幫助下,使我在我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發展,在這一年我得到了一些豐富的工作經驗與知識,也看到了自身的一些缺點與不足。為下一年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現將本年一年以來工作總結如下:
一、 思想政治方面
作為一名林業工作者,我服從單位的工作安排,遵守單位紀律,維護單位信譽,工作目的明確,態度端正,認真鉆研業務,尊敬領導,配合領導做好單位的各項工作,一直加強對政治思想方面的學習,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各項政治活動,使自己能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堅決把三個代表的思想落到實處。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認識到保持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團結同事,事事都能搶著干,擁護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能夠時刻與黨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勤奮刻苦,每天堅持看新聞聯播豐富知識,提高能力,做政治筆記,從不放松自己的政治理論學習。在辦公室里,從不遲到和早退,能夠模范遵守社會公德,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
二、 工作方面
xxxx年年底和xxxx年年初參加了單位組織的河北林果業考察組的考察活動,視察了河北各個縣和北京的林果業的發展情況,10天左右時間內對他們的造林模式和栽培管理方面的先進技術我們有了初步的認識和體會。
1月份和2月份本人在單位,按領導的安排完成了有些科研項目的編寫工作,積極參加了院里舉行的林果業培訓和其他活動。
2月28日跟周所長一塊到庫爾勒去完成了金銀花項目的部分工作。
3月28日到4月5日,5月28日到6月2日,7月7日到7月15日這個期間主要參加完成了烏蘇古爾圖 “三荒”造林建設工程項目。
4月13日到5月27日,6月5日到7月6日,在昌吉沃爾曼公司參加了《大沙棗采穗圃建設及良種推廣》項目和《nsi-415保水劑區域試驗》項目,這期間主要負責了嫁接大沙棗和嫁接后的管理,大沙棗扦插等等工作,還承擔了引進課題和紅柳課題的除草和澆水等等工作。
8月1日到8月10日在科技廳參加了繼續教育。
8月16日到8月29日這個期間內在南疆參加了大沙棗資源調查工作。
8月31日一直到現在在中國林科院學習。
三、 學習和其他方面
林業工作對知識的需求量非常大,作為新世紀的林業工作者,僅靠自身這點知識是不夠的,為此,我們必須不斷的充實自己,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因此,我在中國林科院積極學習各種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積極參加科研項目,并將一些比較好的工作理念、方法,應用到自己的工作之中,和自己的工作實際相結合,并總結出一些更好的工作方法。同時,我注重自己專業知識的補充,如電腦和英語學習等等。
每個人都有不足,我也一樣,因此下年一定努力做到:加強自身業務能力,提高自己工作水平和綜合實力。
科研工作是一項不斷創新的工作,總結只是對前面工作的一個句號,今后的工作才是我們奮斗的目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希望能夠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上有所突破,爭取機會,創造出一定成績。
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我會在黨組織的關懷下,在同事們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缺點,取得更大的進步。新的一年即將來臨,我將更加努力工作,勤學苦練,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個優秀的林業工作者。以上是我今年的工作總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繼續查漏補缺,以更大的熱情投身到林業事業中,爭取的更大的進步。
第二篇:林業工作者個人工作總結
按照年初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林業工作目標,我局以構建綠色任丘、生態任丘為中心,以林業增效、農民增收為重點,扎實工作,求真務實,各項工作穩步開展,20××年上半年林業各項指標均按計劃落實。現將半年來的工作……
按照年初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林業工作目標,我局以構建綠色任丘、生態任丘為中心,以林業增效、農民增收為重點,扎實工作,求真務實,各項工作穩步開展,20××年上半年林業各項指標均按計劃落實。現將半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上半年,全市共完成造林5000畝,農田林網控制面積4.4萬畝,育苗105畝,四旁植樹50萬株。分別占全年任務的50%、146.7%、52.5%和100%。
二、主要工作
1、廣泛宣傳發動,掀起造林高潮
為增強廣大群眾的綠化意識,從3月9日到19日連續十天在任丘電視臺的《新聞聯播》之后,播放綠化宣傳標語20余條;在裕華路懸掛林業宣傳橫幅10條;3月16日和18日,市四套班子的領導同志與市直87個單位的3800余名干部職工分別在青塔鄉千里堤尚書段、辛中驛鎮大石路和于村鄉史莊村參加了義務植樹活動,現場共植樹12006余株,由此掀起了全市春季植樹造林高潮。
2、出臺優惠政策,促進林業發展
我局以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作用,出臺了一些優惠政策,使群眾得實惠、林業得發展。
一是今春造林全部使用本地苗。近兩年,我市苗木銷路不暢,積壓嚴重,給苗農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經局班子會多次商討,決定今春造林全部使用本地苗,從而解決了全市65萬株楊樹苗的銷路問題。
二是為廣大林果農提供無償服務。為普及林果科技知識,我局技術人員帶著自己的修剪工具,到莫州龐林河、西環路的白塔、四平公司和長豐金袁村等7個村的果園,義務為果農修剪12次,現場技術培訓13次。春季造林結束后,我們抽調了12名技術骨干,組成4個技術服務小分隊,分別由一名班子帶隊,分赴全市19個鄉鎮、辦事處、開發區,對新植幼樹進行技術指導,共開展技術咨詢和現場指導20余次。
三是為文明生態村綠化無償供苗。為早日實現“綠色任丘、生態任丘、和諧任丘”的宏偉目標,今春我們對全市93個文明生態示范村的綠化無償提供楊樹苗和國槐苗2.8萬株,并對示范村的綠化規劃、綠化模式和在綠化工作中出現的技術問題進行指導。四是努力實現全市林業協調健康發展。為解決我市林業資源北強南弱的突出問題,今春對津保路沿線及以南的11個鄉鎮、辦事處的綠化無償提供楊樹苗70萬株,以大力推進該地區的綠化進程,逐步實現“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林業生產格局。
3、嚴格各項執法,鞏固綠化成果
林政方面,依法嚴格辦理各種林業證件,加大林業案件查處力度,半年來,查處林業案件5起,辦理采伐證49個、林權證23個、運輸證51個。森防方面,對市區所有苗圃和外調苗木進行現場檢疫,杜絕帶疫苗木用于林業生產;建立林果病蟲測報點15個;查繳“加拿大一枝黃花”186枝;楊樹蛀干害蟲發生率由原來的70%下降到現在的27%,天牛防治面積3.4萬畝,防治率88%。種苗方面,宣傳《種子法》和“兩證一簽”管理辦法,印發宣傳材料500余份。對全市所有苗圃進行實地調查,摸清了我市各個苗圃的楊樹苗數量、品種,制定了供苗方案。果品方面,“五一”黃金周期間,成立了果品安全生產專項檢查組,對全市重點果園和果品市場進行了全面排查,確保了期間果品食用安全。
4、發展果樹生產,提高科技含量。一是引進川中島桃、大果水晶梨、日本李王等果樹新品種10余個,在做好試驗的基礎上,擴大種植面積;二是采用果樹高接換頭技術,改造低產果園500畝,主要集中在柿莊、龐林河、長豐金袁村、議論堡、西環路的白塔等果園,改接的品種有黃金梨、早酥梨、冬棗、梨棗等;三是在全市推廣無公害標準化果品生產技術1000畝。
5、開展資源清查,制定科學規劃
為進一步摸清我市現有林木資源底數,合理制定林業生產長遠規劃,推進林木分類經營步伐。由18名技術骨干組成的資源調查小組,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兵分6路對全市林業資源進行逐村、逐渠、逐路、逐地塊進行摸底調查。現正數據整理階段。
三、存在問題及下半年主要工作
回顧半年來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因今春造林實行無償供苗,部分群眾因無需自己掏錢,所以對樹木管護重視不夠,加之植樹期間干旱少雨,造成新植幼樹成活率偏低。
針對上述存在問題,為確保20xx年林業各項指標順利完成,下半年我局將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努力爭取明年的退耕還林匹配造林指標。
2、大力推廣雨季和秋季造林。
3、加強林業案件查處力度,在麥收和秋收期間,加強林木防火工作,及時排查火災隱患。
4、加大病蟲害防治力度,做到早預測、早預報、早防治,積極爭取楊樹病蟲害防治工程治理項目。
5、加強對新植幼樹和果樹的秋冬季管理,采取多種形式,搞好技術培訓和技術咨詢活動,鞏固綠化成果。
6、積極探索林地后續產業的開發利用途徑,搞好林地種植百合等經濟作物的試驗推廣,使林地得以充分利用,實現土地增效、農民增收。
第三篇:林業工作者個人工作總結
一、強化意識,確立工作奮斗目標
林業局作為政府的一個重要職能部門,肩負著改善生態環境、保護森林資源、推進綠化國土的重要使命,在推進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資源林政管理則又是林業部門的核心職能,其工作人員的素質優劣、依法行政水平高低、工作效能好壞,決定著政府職能作用的發揮,直接關系到部門的形象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本人自1988年調入資源林政股工作后,既感到無上光榮,又感到責任重大。因而首先在思想上高度警覺,自覺地把“依法行政、勤政為民”作為履行工作職責的準繩,把“領導放心、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二、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書到用時方恨少,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知識的欠缺,只有抓緊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努力學習,才能適應日趨激烈的競爭,勝任本職工作。否則,不進則退,終究要被環境所淘汰。在學習方面,主要突出了三個重點:一是突出政治理論學習。按照局機關的統一安排,比較系統地學習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理論,學習了政治經濟學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理論。通過學習,增強了共產主義信念,進一步堅定了自己的政治立場,人生觀、價值觀更加明確,提高了辨別是非的能力、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也消除了思想上的模糊認識,對黨在新形勢下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政治理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自覺貫徹執行黨對林業發展的有關路線、方針、政策,把恢復生態,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文明社會做為奮斗目標。二是突出法律法規的學習。可持續發展,就得保護森林資源、優化生態環境;構建和諧社會,就得讓人民群眾知法守法,減少和杜絕森林違法犯罪行為。這就要求資源林政管理人員首先要知法懂法,并做好法規的宣傳解釋工作。為此,我利用閑暇時間,認真學習有關法律知識,先后認真學習了與資源林政管理有關的《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野生動物保護條例》、《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林業行政處罰法程序規定》以及天然林保護有關規定等多部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增強了法律法規意識,提高了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三是突出業務知識的學習。雖說我是資源林政管理崗位上的一名老兵,但仍深感自己的專業知識無法滿足日新月異工作的需要,不敢有半點懈怠。為此,按照學以致用的原則,我主動積極地自學專業知識,虛心請教領導和同事,對工作中遇到的專業問題,不回避、不推諉、不退讓,力求吃透弄清,為開展、完成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同時,注重計算機應用等專業技能的學習和實踐,掌握了計算機操作知識,適應了辦公自動化的需要。
三、恪盡職守,認真完成工作任務
我深知資源林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多年來的工作實踐使我體會到,要干好資源林政管理工作就要首先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清楚自己所應具備的職責和應盡的責任。按照分工,擺正位置,做到不越位,不離位、不超位,嚴格遵守職責,完成本職工作。只有把位置擺準,把職責搞清,團結同志、誠懇待人,腳踏實地,忠于職守、勤奮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從小事做起,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工作,才能完成好本職工作,進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近年來,本人在局領導的正確領導和股室同志們的大力支持下,在以下工作中做出了較好成績:
一是在森林資源消耗全額管理和采伐限額管理工作上,突出一個“勤”字。即:勤調查、勤走訪、勤清理、勤檢查、勤登記。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做到防患于未然,對有效控制森林資源消耗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是在審核發放林木采伐許可證工作中,突出一個“嚴”字。即:嚴格政策、嚴格手續、嚴格程序。對前來申請辦證人員,一視同仁,熱情接待,堅持原則,嚴格把關。對符合政策、符合程序、手續完備的迅速辦理,對不符合規定和要求的堅決不予辦理。幾年如一日,不發“人情證”、不辦“關系事”,真正做到了讓“領導放心、群眾滿意”。
三是在票證管理工作中,突出一個“實”字。認真執行和自覺遵守票證管理制度,嚴格票證申領、交換程序,做到“票款兩清”。幾年來,本人在票證管理過程中,從未出現過任何差錯和失誤,有效地保證了票據的真實性和嚴肅性。
四是在協作工作中,突出一個“誠”字。我縣林業工作頭緒多、人員少、工作程序交叉,需要各專業股室協作配合。每當遇到協作配合工作時,本人總是自覺地把分外工作當做分內工作、他人工作當做自己工作一樣對待,誠心誠意,一絲不茍,盡其所能做好工作,得到了同事們的一致好評。
五是在臨時工作中,突出一個“信”字。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領導交辦的突發性臨時工作。每當此時,本人總是在處理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擠出時間,專心致志、全心全意地去在規定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地完成領導交辦的臨時工作任務。因而有領導在私下說,把工作交給xxx就放心,誤不了事。
四、嚴于律已,不斷加強作風建設。
一年來我對自身嚴格要求,始終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無聞作為自己的準則,始終把作風建設的重點放在嚴謹、細致、扎實、求實、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上。在工作中,以制度、紀律規范自己的一切言行,嚴格遵守機關各項規章制度,尊重領導,團結同志,謙虛謹慎,主動接受來自各方面的意見,不斷改進工作;堅持做到不利于機關形象的事不做,不利于機關形象的話不說,積極維護機關的良好形象 五、團結同志,積極發揮集聚效應
俗言說:一只筷子容易斷,一把筷子折不彎。這句俗語揭示了團結的真諦,團結出力量,團結出效益。幾年來,本人在工作實踐中,以“與人為善”為宗旨,對待單位同事,無論是領導還是群眾、無論是年長還是年幼、無論是人前還是人后,都是一個樣。在堅持大是大非原則前提下,誠心對待、高度尊重、親密團結。只說有利于團結、有利于工作的話,只做有利于團結、有利于工作的事。對待前來辦事的群眾,視若親人,做到“送一張笑臉、道一聲問候、遞一把椅子、敬一杯茶水、給一個滿意”。
總之,幾年來,本人以“勤勤懇懇做事、老老實實做人”為宗旨,默默耕耘在資源林政管理工作崗位上,以堅守崗位、履行職責為己任,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從未向領導張口,從未向組織伸手。雖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也得到了組織、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年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但距領導和同志們的要求還有不少的差距:主要是對政治理論和文字基礎的學習抓得還不夠緊,學習的系統性和深度還不夠;工作創新意識不強,創造性開展不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努力發揚成績,克服不足,以對工作、對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腳踏實地,盡職盡責地做好各項工作,不辜負領導和同志們對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