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團組織在社區覆蓋程度有待進一步擴大。在團市委和街黨工委的共同努力下,雖然團組織在非公企業中的覆蓋面得到了拓寬,但總的來說有團組織企業在駐區企業中的比例仍相對較少,還沒有做到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團組織。
4、基層志愿服務組織建設滯后組織混亂。目前基層志愿者組織建設嚴重滯后,一些社區甚至還沒有建立志愿者服務機構,有志愿機構的社區普遍存在志愿者流失現象,在冊且能夠取得聯系并能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的寥寥無幾,這種情形讓人十分的痛心。按正常的組織構成來講市志愿者隊伍應有社區街道各企事業單位的志愿者隊伍組成,可現在的情況并不是這樣,志愿者在市里參加各項公益活動并在市里注冊,卻不在所居住的社區參加公益活動,而且也沒有在社區登記信息,這種組織混亂的現象如不及時改正,將會制約青年志愿服務團體的進一步發展。
五、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青年工作的想法及建議
針對當前青年工作中存在主要問題,總結半年來開展青年工作的經驗,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聽取意見的基礎上,我就如何在新時期開展好青年工作這一問題作了一些粗淺的思考,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完善社區青年組織工作體系,構建網絡化社區團建工作格局。一是要調整完善社區團組織設置,構建社區青年組織新網絡。根據青年從業性質和居住位置,按行業建立團支部。針對農村進城務工青年流動性強的特點,按流動方向,組建臨時團組織,做到有青年的地方就有團組織,從而形成縱向到頭,橫向到邊的團組織覆蓋網絡。在充分調動廣大團員青年和基層團支部書記的工作積極性的同時,把社會各階層的優秀青年吸引到團內來,通過召開全體團員代表會,民主推選等形式對團工委班子及社區團干部隊伍進行調整與補充,以提升基層團組織的活力。二是要建立社區團建協調機制。針對社區構成情況比較復雜,駐社區單位工作性質差異較大的問題,擬成立社區團建工作協調指導小組,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通報全街青年工作情況,聽取基層意見,協調落實團市委及街黨工委所布置的各項任務,組織開展“青年共建”活動,力爭在全街形成青年工作的整體合力。
2、改進轄區青年教育管理方式,構建社區青年團員分類管理的新格局。通過對轄區團員全面調查摸底,根據社區團員不同的特點,把轄區團員分為轄區團員、農村進城務工團員兩大類,結合他們的活動規律和需要,整合教育管理方式,理順關系,實行分類分層管理。在農村進城務工團員中開展帶頭就業、帶頭學習就業技能的“雙帶”活動,加強對農村進城務工團員的幫扶和教育管理;對轄區團員開展“就近報”到活動,從而增強廣大青年“團員先鋒隊”意識。
3、發揮志愿者在社區的流動釘子作用,構建志愿服務的新格局。以組建志愿者幫扶小組開展“結對包幫”活動,將社區黨員組織起來,開展治安巡邏、綠化美化、扶貧濟困、法律咨詢、敬老包戶等活動,幫助解決困難群眾生活、醫療、教育、就業等方面的困難,鼓勵社區青年團員在社區建設中發揮優勢,展示才能,更好地體現自身價值,讓社區群眾看到轄區青年的朝氣,感受到志愿服務的溫暖。
4、加強基層團干部隊伍建設。認真組織基層團干部通過參觀學習、業務培訓、研討交流等形式,提高團干部隊伍的素質,努力建設一支文化,業務素質高,黨高度信任,廣大青年滿意的隊伍。總之,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街道青年工作必須樹立新觀念,運用新思維,積極落實工作責任制,完善工作網絡,探索工作載體,轉變工作方法,豐富工作內容,走出一條街道青年工作的創新之路,才能更好的服務廣大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