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龍江入湖口綜合整治工程涉及洪家小村、村的征地拆遷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困難多、難度大,街道要求全體工作人員要把工作“做細、做實、做透”。在實際工作中,工作人員嚴格執行拆遷補償安置政策,做到有理有節,既堅持原則又講究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通過耐心細致開展工作,解除被拆遷戶的后顧之憂。在相關職能部門以及工作人員的積極努力下,截止目前,已測繪261幢,簽訂補償協議237戶,已拆除215幢,拆除面積為48000㎡,遷出村民 305戶730人,村測繪2戶。
(二)積極主動做好省市重點工程第七污水處理廠出水渠的征地、移交、進場工作。
(三)積極協調金河、大壩社區在城中村改造中的相關問題,加快城中村改造的步伐。六、及時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及時化解矛盾,實體化管理后,各種歷史遺留問題和當前存在的問題相互交織在一起,社會熱點、難點多,街道管理處按照鳳縣區工委維穩工作的要求,及時主動與社區居委會干部、群眾溝通,協調解決大壩社區土地權屬爭議、城中村改造問題,金河社區城中村改造推進中的問題,村歷史遺留問題以及村民與七污廠發生沖突問題,各種問題妥善解決,維護社會穩定。
七、著眼長遠,探索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著眼長遠,街道管理處一方面虛心學習兄弟單位的經驗,另一方面不斷總結自身經驗,努力把經驗變成制度,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使各工作逐步規范化、制度化。針對“七小行業”整治容易回潮、反彈的狀況,街道管理處結合各社區實際,堅持屬地管理,全面整治,發揮社區主觀能動性。做到整治與日常監管相結合,認真對轄區內“七小”行業進行摸底調查,制定出詳細的整治取締工作方案,做到底數清楚、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鄰里互助,形成“連動連坐”機制,積極探索創衛新模式,把各社區的所有經營戶和住戶按照相鄰原則,五家為一個小組,“連動連坐”形成,責任共擔、榮譽共享。加強與社區的聯系,形成網格化管理,責任落實到人,確保創衛工作的長效可持續性。逐步探索形成長效機制,強化組織領導,層層落實責任。2018八、無縫對接,管理處2018年工作思路和打算無縫對接,近期以來,街道管理處逐步走向正軌,各項工作取得一定實效。但是,我們知道,這離群眾的需要和上級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
2018年工作思路和打算如下:
(一)認真貫徹學習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強基層黨組織以及群團組織的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做好各項工作。
(二)以第三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契機,認真抓好整改落實,取信于民,充分化解干群之間的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三)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做好社區的換屆工作。一是結合街道片區的實際情況,在六個社區居委會的基礎上,建議成立兩個建成區純社區居委會;二是通過換屆選舉,配強、選好社區居委會領導班子成員。
(四)監管好六個社區居委會的集體資產,按照有關文件精神,盡快成立街道會計核算中心,賬務監管到居民小組。
(五)加強自身班子隊伍建設,隨著人員的不斷充實,街道管理處自身的班子隊伍建設需要更進一步加強,按照總體目標,職責明確。
(六)加強城市管理工作,打造一支能吃苦、能戰斗的綜合執法中隊。
(七)以“四創兩爭”為工作中心,特別是創衛工作,建立起四級網格化管理機制。
(八)以城中村改造、“四退三還”工作為重點,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強力推進“四退三還”工作。
(九)完善街道管理機制,做好社會事務方面的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