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通過訂閱產品信息或在阿里巴巴站內搜索引擎中搜取需要立白產品的中間商,還可在站內搜索引擎中搜取供應有關產品信息的一些貿易公司,都可以找到顧客。
5.點擊客戶,再輸入驗證碼便可查看該公司的聯系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必須是誠信通會員才能看到。阿里巴巴也會隨機匹配一些客戶給會員!
6.如果該公司的阿里旺旺誠信通的人頭是彩色的,說明此時電腦或手機在線。如果您已經登錄阿里旺旺的話就可以直接通過點擊來實現即時通訊了。
7.如果網上洽談的可以的話,再通過電話就可以商量具體事宜。關鍵的付款基本都不是是通買賣通來實現的,而是通過傳統手段來實現的。
客戶在貿易通上咨詢的問題很多,首先的是商品的用途問題,其次是價格問題。真正想購買產品的顧客首先是要考慮價格的,包括運費等其它費用。而這個問題針對不同的顧客是不同的,有誠意的顧客就可以,但是誠意一般都是靠感覺的。另一個考慮的是該商品是否有積壓,如果有就可以相應的放寬限度。
該公司主要顧客還是中間經銷商。這是由市場決定的,因為很多顧客需求量是較小的,不適合公司直接聯系的。公司的主要目標也是培養大量的經銷商,這樣不僅能夠減輕自己的各方面壓力,而且能夠擁有穩定的貨源,對于企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力的。
但是傳統企業在向現代化企業轉型的同時,尤其是B2B行業在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還遠沒有像歐美國家那樣發達。尤其是在交易的后期,國內的大量廠家在資金投放是通過傳統的銀行和企業信譽保證來實現的,而在國外除了商品的運輸之外其它都已能通過網絡來實現。可見國內的電子商務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還不成熟。
三、自我認識
由于專業知識的一些限制和自身知識的匱乏,在日常的操作過程中暴露出許多的問題,最主要的是以下的兩個問題:
1.由于對阿里巴巴的了解一些,主要操作都沒有問題,問題主要集中在阿里巴巴網站的信息排名是如何排列的。
2.對產品的了解,主要是對產品的生產過程,原料,用途都不是很熟悉。
3.對顧客所提出的專業性問題無法提出自己的觀點,很多東西需要向前輩請教。
四、電子商務優劣勢分析
通過這次實習我更加了解并熟悉了B2B及B2C的流程,收獲很多.下面先闡述一下我對電子商務優劣勢的認識:
(1)使買賣雙方信息交流低廉、快捷。信息交流是買賣雙方實現交易的基礎。傳統商務活動的信息交流是通過電話、電報或傳真等工具,這與Internet信息是以web超文本(包含圖像;聲音、文本信息)傳輸不可同日而語。
(2)降低企業間的交易成本。首先對于賣方而言,電子商務可以降低企業的促銷成本。即通過Internet發布企業相關信息(如企業產品價目表,新產品介紹,經營信息等)和宣傳企業形象,與按傳統的電視、報紙廣告相比,可以更省錢,更有效。因為在網上提供企業的照片、產品檔案等多媒體信息有時勝過傳統媒體的“千言萬語”。據IDC調查,在Internet上做廣告促銷,可以提高銷售數量10倍,而費用只是傳統廣告的1/10。其次對于買方而言,電子商務可以降低采購成本。傳統的原材料采購是一個程序繁鎖的過程。而利用Internet,企業可以加強與主要供應商之間的協作,將原材料采購和產品制造過程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體化的信息傳遞和處理系統。據通用電氣公司的報告稱:它們利用電子商務采購系統,可以節約采購費用30%,其中人工成本降低 20%,材料成本降低10%。另外,借助Internet,企業還可以在全球市場上尋求最優價格的供應商,而不是只局限于原有的幾個商家。
(3)減少企業的庫存。企業為應付變化莫測的市場需求,通常需保持一定的庫存量。但企業高庫存政策將增加資金占用成本,且不一定能保證產品或材料是適銷貨品;而企業低庫存政策,可能使生產計劃受阻,交貨延期。因此尋求最優庫存控制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目標之一。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電子商務則可以改變企業決策中信息不確切和不及時問題。通過Internet可以將市場需求信息傳遞給企業決策生產,同時也把需求信息及時傳遞給供應商而適時得到補充供給,從而實現“零庫存管理”。
(4)縮短企業生產周期。一個產品的生產是許多企業相互協作的結果,因此產品的設計開發和生產銷最可能涉及許多關聯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可以改變過去由于信息封閉而無謂等待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