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財政支農資金整合的工作成效及經驗
1、經濟效益。通過資金的整合使用,實現集中財力辦大事,最大限度地發揮支農資金的使用效益。塔山石榴基地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通過建立專門的品種示范基地,對農戶進行技能培訓,配備相應的科研設備,提高了石榴品種的質量。同時,把石榴的栽培貯藏、生態旅游等產業結合在一起,形成產業鏈,石榴產業發展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項目工程的實施,不僅擴大了塔山石榴基地的規模,提高了產品品質和科技含量,同時也使得石榴及其延伸產業鏈的發展得到快速發展,有效保護生態環境,保證相關行業高產、穩產,增加產業增加值。同時,通過建設石榴基地示范區,發揚石榴文化,挖掘休閑旅游潛力,增加旅游文化收入,促進相關服務業發展。可帶動農民就業800人,項目實施后,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12000元,創造經濟效益上億元,人均增收4861元。
2、社會效益。通過整合財政支農資金,集中投資完善基地基礎設施,引進優質品種,推廣豐產栽培技術,提高果農素質,顯著提高果農管理水平,提升石榴產量、品質,大大增加果農的收入。以塔山石榴基地為中心,輻射帶動全市石榴產業發展,拉動與之相關行業的發展,擴大就業機會,提高生活水平。
3、生態效益。通過本項目的實施,項目區蓄水保土效益顯著,增強農業生產的綜合抗災能力,農業污染源得到控制,大大提高林木覆蓋率,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降低了環境污染,改善了生態環境。
四、支農資金整合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由于支農資金整合工作是區政府領導下的支農資金分配方式的創新改革,需要社會方方面面達成深層次的共識,建立有機的工作機制,建議上級部門以文件形式對縣市支農資金整合工作提出要求,這樣做一方面可增加各級政府的工作責任感,另一方面可減少財政部門為整合工作面臨的工作壓力,有利于盡快建立強有力的工作機制。
2、由于縣鄉級資金使用部門財力短缺,不能集中更多的的資金用于發展特色示范區產業發展。希望上級財政部門多下撥財政支農資金,支持地方特色產業發展。
3、農民的支農意識不強,不能參與到項目建設中。今后,我們要加大宣傳力度,把支農項目的規劃、建設、資金的使用等都以農民能夠理解的形式向公開群眾公布,提高農民的支農建設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