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與成績
(一) 圍繞學校中心工作所做的工作
1. 更名大學工作。在2003年底接受教育部專家組的來校考察后,立即為通過教育部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的最后評審而努力,主要承擔了申報文本的最終修改、付印、校對等工作,整個春節、寒假都在工作,經常工作到深夜,直到3月19日上報正式申報材料;并繼續陪同書記校長走訪評審專家。5月份批文后,立即提出更名后的12項工作及建議,并負責牽頭9項工作中的5項,如舉行揭牌儀式,組織新校標(73個方案,5輪次評選)等學校整體形象設計方案的征集、評標、印制,更換學校和各學院部門印章259枚,印發學校新通訊錄,印制學校新宣傳冊,變更公交車站名,整個材料的存檔等。
2、為2005年底校區重心的轉移做準備。提出下沙校區辦公樓的內裝修意見;提出辦公樓報告廳功能設施設計意見;提出辦公房的分配辦法及預分方案;積極爭取將學生公寓前的社會道路改為校內道路等。
3. 參與國際經貿學院獨立注冊和更名工作。參與獨立學院申報的有關工作。牽頭獨立學院的注冊工作。
(二)督辦、督查、信訪工作
1.認真落實黨委會、校長辦公會、下沙管委員會決議。本年度整理形成黨委會紀要138份、校長辦公會決議61份(去年為214份和53份)下沙管委會會議紀要27份,檢查、協調執行情況。
2.編制書記校長信箱網上受理系統,改進來信處理程序,計算機自動分類登記,提高了工作效率。全年教工路校區收到并處理書記校長信箱來信609件(去年377件),其中,由我辦直接網上回復的466件,占76.5%(去年69.2%),經校領導閱批和有關部門處理的143件;下沙校區收到書記校長信箱來信50多件,處理署名信件15件。接待來訪47批次。在接待來訪和處理來件過程中,注重教育性和人性化,一方面幫助學生切實解決問題,一方面也注意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疏導。
3.堅持無報酬每周巡查制度。在下沙校區堅持每天匯總值班情況,當天發出督辦單,并在5日內反饋改進落實情況;每天匯總早自習和晚自修數據,及時發送到各學院并登記;在對學生服務的窗口統一規范管理制度和收費牌。協調有關部門解決了班車停車尾氣、自行車停放地點、食堂衛生、下沙校區運動場所等問題,緩解了校網沙龍、網速、兩個校區間通借還書等問題。
4. 與校外有關單位溝通、聯系、落實解決重要事項。如下沙校區周邊路燈長時間損壞修復問題;江堤危橋問題等。
5.參與接待、處理學生流傳“罷餐”短信、不及格學生鬧事事件、幼兒園轉制鬧事事件、博士樓分房上訪及尋找未歸學生數起。
(三)信息、宣傳工作
1.信息專報:編發信息專報、專稿160條,其中,被省教育廳錄用61條,被省委辦公廳錄用3條,錄用率為38.13%(去年為32.34%)。編輯《浙商大風采》2期、《學校簡報》17期。
2.校網主頁信息:中文新聞每日更新,英文新聞每周更新,全年上網新聞453條。全年處理各部門報送信息1102條(上年982條)。配合學校更名,做了大量的校園網內容和校園風光的更新工作。
3.內網信息:制作了校園信息報送系統,5月份試運行,提高了信息報送和處理的速度和質量,信息員可隨時查閱錄用和考核情況。在信息報送系統中設置專題信息欄目,如校情內參、工作月報、工作計劃與總結、學校基本數據、人事管理、財務管理、學生信息、宿舍信息、書記校長信箱來信處理等,拓寬了校領導的信息渠道,有利于即時信息的利用,編發紙質《校情內參》3期,網上發布33條。在校園網上開辟了“學術會議預通知”欄目,有助于學術交流活動;編輯發送內網信息963條,周訪問量達到近5000人次(去年3300人次)。每周2次內網安全檢查和有關數據備份。
4.隊伍建設:為適應機構調整和下沙校區擴大的需要,適時調整和充實了兼職信息員隊伍,并修改了信息員考核辦法。5月份舉辦了兼職信息員的業務培訓;12月份擬訂了學院辦公室人員業務培訓交流計劃。
5.更新了學校宣傳櫥窗內容。印制了學校宣傳品和2005年賀卡,已向2個校外教學點的學生發放了賀卡。
(四)秘書、行政、接待工作
1.接待上級領導視察,其中1月份有盛昌黎副省長;9月份有省委書記國家主席、梁平波副書記、盛昌黎副省長;10月份有教育部副部長張孝文、日本官員;11月份有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等。接待外校來訪20批160多人次(去年96人次)。制定并執行校內邀請校領導聯系制度。
2.牽頭承擔全校性的大型會議、活動10場,如2月份的2003級軍訓及閱兵、年度總結報告會;5月份的浙江工商大學揭牌儀式;6月份的2004屆畢業典禮、“七一”大會;9月份的教師節大會、2004級開學典禮、省食品安全重點實驗室成立大會;12月份的章乃器學院成立大會、教育部高校管理科學與工程類教學指導委員會2004年年會(接待專家50人)等。
3.協助有關學院、部門承擔的大型會議或活動24次,安排圖書館報告廳50場次(去年33場次),其中在休息日17場次。如:4月份教育部招生執法監察工作座談會、金融學院的中國金融業改革與發展研討會、人文學院的全國大學人文精神教學研討會和省大學語文教學研討會;5月份國家審計署高教園區建設專項檢查、學生處的校友企業招聘會;6月份省經濟學會的浙江經濟研究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7月份的財政部實驗室專項檢查、省紀委工會的校務公開檢查、外事處的東北亞電子貿易國際研討會;8月份的暑期中層干部學習班;9月份工商管理學院的浙商發展論壇;10月份的中央紀委監察部收費審計檢查、團委的德國匈牙利樂團演出、校友辦的校友懇談會;11月份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評審會、校運會、日語學院的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國際學術研討會、省教育廳對重點專業及新專業的檢查評估;12月份旅游學院的杭州目的地管理研究研討會、學校雙代會;工商學院的3期杭州市工商管理高級總裁班和2次全省經濟管理類畢業生招聘會。
4. 落實重大活動中省廳領導的邀請任務。起草校領導和上級領導講話14篇、賀信和感謝信文稿7件,撰寫重大活動的新聞。完成2003年以前校領導講話錄音整理及文字成稿、存檔工作。從2004年起對校領導的講話錄音做到2周內整理成文字稿存檔。
5. 編印《學校工作月報》8期,定期通報工作進度和計劃,及時反映部門重點工作和創新工作,加強了督促、溝通職能。編印學校2004年大事記。安排和落實學校每周會議及活動。
6.承擔學校黨委、行政419件行文(去年408件)的核稿、付印、存檔工作。規范減少紙質文件的印刷,同時開辟面向學生的文件公開窗口。
7. 更新辦公室網頁。整理和公布了辦公系統工作流程表。編印《校辦簡報》8期。盡可能地提供上門服務,如把通訊錄、賀年卡送到各學院、處室等。
8. 從暑期開始進行教工路校區和下沙校區12個部門行政用房的調整協調。承擔校領導辦公室的調整、用品采購、用車安排、經費報銷、電話號碼更改等工作。做好日常來電、傳真等傳遞工作。
9.獨立承擔學校教工路校區寒、暑假總值班工作。編制下沙校區值班表13份,及時對調班人員進行調整,并及時統計匯總下沙校區值班情況。安排教工路校區集中值班71人次。
10.根據下沙校區乘車人數的變化,編制和及時調整、發布班車運行時刻表10多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