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府監管層面,要切實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認真履行政府、部門在安全監管上的主體責任,按照“誰審批、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原則,層層建立領導、部門和單位責任制,真正把安全監管責任落實到官、到人、到崗,落實到每個基層,每個干部身上。對安全生產的重點地區、重點企業、重點部位、重點問題,實行包干責任制,確保每項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把各項安全生產工作落到實處。
在企業方面,要充分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手段,督促企業真正落實法定代表人的安全生產責任,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把安全生產責任分解落實到每個班組、每個崗位,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督促企業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規程、規范和技術標準,加大安全投入,提升技術裝備等硬件安全生產保障能力;督促企業加強基層基礎管理,加大安全生產培訓力度;不斷提升本質安全程度。
(二)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工作,著力增強全民安全防范意識。
一要重點開展安全文化“進學校” “進農村” “進企業” “進社區”活動。 通過多種形式和手段加強安全生產文化建設,大力宣傳安全生產發展理念和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普及安全生產知識,努力提升全民的安全生產意識和素養,營造全社會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良好輿論氛圍。
二要全面開展安全培訓工作。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崗位資格,安全技術和安全管理培訓,突出抓好廠長經理和安全主任培訓教育,重點抓好高危行業從業人員的培訓,切實解決安全生產“無人管、不會管”的問題,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實現企業安全生產。
(三)深入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
繼續全面排查整治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隱患,并按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要求,做到“五個一律”:凡公眾聚集場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封堵,經檢查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責令停產停業整改。凡公眾聚集場所自動消防設施損壞、不能正常運行,經檢查發現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責令停產停業整改。凡地下營業性場所出口達不到消防安全要求,經檢查發現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責令停產停業整改。凡是采用聚胺脂泡沫塑料裝修的一律停業整改。公共娛樂場所一律不得使用任何煙花和火炮。
(四)狠抓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工作的落實,著力抓“三點”、打“三非”、反“三違”、治“三超”。
抓“三點”就是安全生產的重點、難點和隱患點;打“三非”就是打擊取締非法建設、非法生產、非法經營活動;反“三違”就是反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法勞動紀律;治“三超”就是在工礦企業中要治理: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生產;在交通運輸企業中就是治理“超載、超限、超負荷運行行為。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企業,實行在媒體上進行公示曝光,擴大社會監督面,督促企業落實隱患整改。
(五)加大安全生產執法監察力度,嚴厲查處各種安全生產違法行為。
依法嚴格監管執法,嚴厲查處各種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嚴厲打擊“非法建設、非法生產、非法經營”行為。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嚴肅查處事故背后的失職瀆職、違法違紀行為,嚴懲事故責任人。
(六)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
著重抓好“三大工作重點”和“四項基本建設”,即應急救援隊伍、資金、裝備三大重點和應急指揮體系、救援基地、應急保障能力、重大危險源在線監控等四大建設。抓緊組建區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加強應急預案編制與演練,指導有關單位開展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工作,同時有計劃地組織演練,檢驗預案實效,提高協同配合水平。
(七)加強基層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建設。
全面貫徹落實省、市關于加強基層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建設的要求和《廣東省鄉鎮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員管理辦法》,把安全監管的重心下移到鎮和村,把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延伸到鎮和村,實現責任在鎮,管理在鎮,安全在鎮,切實加強基層安全生產工作。
(八)做好XX年度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工作。
按照有關規定,區政府對各鎮、街道、開發區及區政府有關部門和有關單位進行XX年度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考核,促進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