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一年來的財政監督工作,我們深深體會到:各級領導的支持和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是搞好財監工作的首要前提;加強制度創新,改革監督方法是搞好財監工作的關鍵環節;堅持依法行政,服務大局是搞好財監工作內在要求;健全財監機構,強化隊伍素質是搞好財監工作的重要保障;財政監督與管理緊密融合,構建財政大監督機制,是實現財政監督長效機制的發展方向。
我縣財政監督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新形勢的發展和上級部門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財經監督檢查職能轉變還沒有完全適應當前整頓和規范財經秩序的總體要求,財政監督還存在著“缺位”現象;二是財政執法質量和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財經領域內違紀問題仍然存在,“小金庫”還未徹底鏟除,可能還存在著財會做假行為;三是財監機構隊伍建設滯后,財監機構增編更名還未落實。財監專職人員兼搞財政業務工作,在時間和精力上都受到很大的制約,影響到財監工作的有效開展,對預算收入征管質量、財政專項資金和重點項目的專項監督檢查乏力。財政內部監督工作落后,存在著不好監督,不能監督,不敢監督的問題。四是財監機構與稅務、審計、監察以及政法等部門聯合執法配合不夠,財經監督的整體優勢尚未充分發揮出來。四是由于受客觀因素的制約,監督職責的范圍和內容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在工作中存在“四多四少”現象:即突擊性、專項性檢查多,日常監督少;集中性和非連續性的事后監督檢查多,事前、事中監督少;對財政收入檢查較多,對財政支出監督少;對某個單一事項或某個環節檢查多,對全方位監控及資金使用的跟蹤問效少。同時受客觀條件限制,對與地方經濟發展有密切聯系的企業財務管理以及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督等方面存在較大的盲區,財政監督的內容和范圍已無法適應公共財政框架下財政監督的廣泛性、多層次、全方位監督的要求。這些問題和不足,我們將在新的一年里認真加以改進和克服,進一步發揮為財政改革保駕護航的職能作用,促進全縣財政經濟健康發展。
三、20xx年財政監督工作要點
20xx年,全縣財政監督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推進徽縣跨越式發展的基本要求,堅持將財政監督工作貫穿于財政工作大局之中,貫穿于財政管理體制、機制建設和改革總體設計之中,貫穿于財政管理工作運行全過程之中;建立健全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相結合的財政監督機制;加強對重大財稅政策執行和民生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加強會計行業、企業和財政內部監督,促進提高財政部門內控水平;更新監督理念,改進監督方式,拓展監管事項,優化監管結構,堅持科學監督、依法監督,促進建立財政預算、執行和監督相互制衡、相互協調的財政運行機制。
按照這一思路,財政監督工作要重點把握好“五適應、五促進”:要適應加強財政調控和支持縣域經濟的形勢,促進全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要適應推進縣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目標,促進深化完善縣鄉財政體制改革;要適應加強和改善民生的需要,促進實現社會公平正義;要適應深化預算制度改革的方向,促進建立透明財政和源頭治腐的懲防體系;要適應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要求,促進建立高效有序的縣級公共財政運行機制。
重點抓好以下六項工作:
(一)抓好“兩個條例”的貫徹落實,逐步實現財政監督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和高效化。采取多種形式,宣傳貫徹《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和《甘肅省財政監督條例》,切實履行兩個《條例》賦予財監機構的職責,加大財政執法力度,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糾,推進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繼續貫徹落實《財政部關于財政系統開展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有關工作的通知》,積極探索和建立科學的財政監督機制,充分發揮財政監督在嚴格預算管理、加強增收節支、保障政策執行、維護財經秩序、提供決策參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強財政法規的學習教育,制定切合實際的財政監督檢查實施辦法,規范監督檢查執法行為。認真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建立健全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提高財政監督質量和財政執法水平。
(二)抓好日常財政監管,努力提高財政資金分配使用的安全性、規范性和有效性。保證財政資金分配使用的安全、規范和有效是財政監督機構的一項重要職責。要圍繞財政管理工作重點,對稅收征管質量、政府非稅收入征繳、政府采購行為、財政專項資金的分配及財政票據的領報繳銷等情況實施日常監督。對財政預算的執行實行跟蹤反饋制度,落實財監機構對有關財政撥款和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年度審核制度。加強對近年來縣財政出臺的各項改革措施和管理制度落實情況的監督,促進財政管理整體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三)抓好財政專項檢查,著力解決財經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抓住財政管理中的薄弱環節,主要安排對一些重大財稅政策執行情況、重點行業稅收征管質量、重要非稅收入繳納情況的專項監督檢查。以強化災后恢復重建項目資金監督檢查為重點,實現對救災資金的全程監管,確保?顚S。組織對“三農”、社保、教育、衛生、災后重建、擴大內需、節能減排和生態保護等關系民生的重大支出情況的專項監督檢查。繼續清理整頓行政事業單位銀行賬戶,建立健全“小金庫”專項治理長效機制。深入貫徹《會計法》,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抽查,嚴厲打擊會計造假行為。加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重點查糾國有資產基礎管理薄弱、隨意處置國有資產、賬外資產以及資產流失的問題。開展專項資金使用情況檢查,嚴肅查處截流、坐支、挪用財政專項資金等違反財經法紀的行為。適時開展重大項目資金跟蹤問效和財政績效監督檢查,進一步強化財政監督檢查職能,嚴肅財經紀律。
(四)抓好財政內部監督,正確履行財政源頭治理和反腐敗工作職責。貫徹落實《財政部門內部監督檢查辦法》,建立健全財政資金分配過程中的權力制衡和監督機制。完善鄉鎮財政考核督察和會計集中核算業務稽核制度,加強財政系統內部紀檢監察工作,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推行政務公開,落實首問責任制,建立健全財政部門教育、制度和監督并重的預防和懲治腐敗實施辦法,保持財政干部廉潔從政、依法理財。積極完成縣委、政府分配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任務,正確履行財政源頭治理工作職責,深入推進財政制度改革,大力促進黨風廉政建設。
(五)抓好財政督查和調研,為財政改革和發展做好參謀和服務。主動參與部門預算試點、國庫集中支付、收支兩條線管理和推行政府采購制度,監督各項財政改革政策和措施的全面落實。圍繞財稅管理和財政經濟運行中的重點和熱點問題,加強監督檢查過程中的的宣傳和調研,及時反映財政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整改建議,為規范財政管理提供參考。督促有關部門和鄉鎮落實好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各項管理配套措施,保證全縣恢復重建工作整體向縱深推進。
(六)抓好舉報案件的核查,維護財經法紀的嚴肅性。本著“事事有交待,件件有落實”的原則,認真核查群眾舉報案件,做好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工作。建立財政違法行為舉報激勵機制,對有價值舉報行為給予獎勵,使社會各界關注財政監督檢查工作。對重大財政違法違紀案例依法公告,提高財政監督的社會影響力。注重財經監督檢查信息交流,與紀檢、監察、稅務、審計等部門保持密切聯系,配合有關部門查處違反財經法紀的行為,形成聯合執法機制,維護財經法紀的嚴肅性。努力做好縣委、政府和市財監部門安排的各項監督檢查工作,促進全縣財政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