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殘疾兒童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干的一種好辦法,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寫總結吧。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殘疾兒童教育教學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殘疾兒童教育教學工作總結1
當同學們每天健康成長時,還有一部分殘疾孩子由于自身身體原因不能接受正常的學校教育,為了給這些孩子送去一些溫暖,為了能讓這些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根據期初制定的工作計劃,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為殘疾孩子營造了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現總結如下。
1、建立了殘疾孩子關愛檔案。認真調查研究,摸清殘疾孩子的底數,建立殘疾孩子的專門檔案。
2、健全殘疾孩子的談心制度。經常與孩子談心,隨時掌握殘疾孩子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不時與殘疾孩子互相交流、溝通,掌握被關愛殘疾孩子的思想、學習、生活情況,并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定期家訪與監護人交流,及時反饋殘疾孩子的情況,幫助做好殘疾孩子的思想工作。
3、開展人文關愛活動。注重對關愛殘疾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多與殘疾孩子交流,做到細致入微,著重進行矯治和幫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讓他們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鼓勵殘疾孩子積極參加班隊活動、書畫展、演講比賽、文藝演出等各種活動,使他們生活在歡樂、和睦的氛圍中,增強學習、生活的信心,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和學校、老師們對他們的關心。
4、加強與殘疾孩子父母或監護人的交流與溝通。通過電話家訪、實地家訪等方式與家長定期聯系、充分溝通,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素質,轉變教育觀念和育人方式,共同關注殘疾孩子生活、學習情況和心理、生理狀況,引導鼓勵殘疾孩子努力學習,自愛自強。遇到重大事情,老師及時與殘疾孩子父母進行交流,達到真誠溝通、解決問題的目的。
關愛殘疾孩子,攜手一起成長,“教育就是愛的工程,有愛才能走得更遠”,3和殘疾孩子手拉手,努力實現殘疾孩子“學業有教、監護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護”,讓孩子的成長更美麗!
殘疾兒童教育教學工作總結2
殘疾人在社會上是一個弱視群體,他們在生活、工作學習、語言交流、行走都需要他人的幫助,他們渴望別人的關愛、更多人的理解。對于在學校上學的殘疾兒童更是應該受到關心、關愛,他們中有肢體殘疾、有視力殘疾、還有聽力和智力殘疾,他們雖身體有殘疾,但是意志堅強,在縣委、縣教育局大力支持下,全部接受義務教育。
一、我縣殘疾人口已辦證1628人,針對這一情況,在教育部門的配合下,學校開學之前就組織全縣的老師下到全縣各鄉鎮(村、社區)入戶,逐戶調查0—18周歲殘疾兒童,并錄入電腦存檔,并針對6—14周歲的適齡殘疾兒童做好動員上學工作,將適齡殘疾兒童也納入到正常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對殘疾兒童的入學工作做的扎實、有序,做到低數清,情況明,為以后上級殘聯開展各種工作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二、我縣6—14周歲適齡99名殘疾兒童全部入學正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我縣的99名適齡入學殘疾兒童,都在我縣縣小學和各鄉鎮小學上學,其中有5人屬于視力殘疾、9人屬于聽力殘疾、47人屬于肢體殘疾。
三、學校還對隨班就讀的殘疾兒童有針對性的制定年初計劃,一體化教案的設計等,并且年終有總結,總結一學年的工作丟失,為以后的殘兒教學打好基礎。
四、我會為學校對行走不便的殘疾學生建立無障礙設施(如教室門前的專門行走道、廁所安裝把手等)進一步方便殘疾學生接受教育。
五、這些殘疾兒童都是家庭條件不好,沒有什么經濟來源,而且還有幾個學生的家長也是殘疾,家庭更是一貧如洗,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不能正常上學,我會了解到這種情況后殘聯領導班子主動與全縣在校殘疾兒童結成幫扶對子,在金錢、物質方面給予殘疾兒童以最大扶助,與此同時,縣教育部門在得知我縣殘疾兒童的這種情況后,給每個殘疾兒童定做了一套校服,多種學習用品,同時又把我縣殘疾兒童的幫扶任務分化到各鄉鎮,現在我縣已有28名殘疾兒童得到各鄉鎮定點幫扶資金200元/人,在學生及家長的心中的感觸是非常的大,使每一位家長更加增強了對生活的`信心,感到了社會對他們這些弱視群體的關愛,學生更是對以后的生活、學習充滿了信心,對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起著積極的作用。
六、問題與建議。
我縣雖除一人腦癱免學外,其他殘疾兒童正常接受了義務教育學習,但學校條件有限,遠遠無法達到殘兒學生在學校學習所需要的各種設施及資源,建議上級領導多多關心下邊基層學校,加大對基層學校的扶持力度。從而使我縣的殘疾兒童能夠念的起學、能夠在一種愉悅的心情下念完九年義務教育,并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學到一門實用的技術,爭取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夠一技在手,能夠自食其力,為家庭分憂,為社會分憂,做社會上一個有用之人。
殘疾兒童教育教學工作總結3
殘疾人在社會上是一個弱視群體,他們在生活、工作學習、語言交流、行走都需要他人的幫助,他們渴望別人的關愛、更多人的理解。對于在學校上學的殘疾兒童更是應該受到關心、關愛,他們中有肢體殘疾、有視力殘疾、還有聽力和智力殘疾,他們雖身體有殘疾,但是意志堅強,在區政府、區教育局大力支持下,全部接受義務教育。
一、我區將為近兩萬殘疾人口換發和辦理新證,針對這一情況,學校開學之前就組織全校的老師調查我校殘疾兒童,并錄入電腦存檔,并針對6—14周歲的適齡殘疾兒童做好動員上學工作,將適齡殘疾兒童也納入到正常的教學工作中,我校對殘疾兒童的入學工作做的扎實、有序,為以后上級殘聯開展各種工作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二、學校還對隨班就讀的殘疾兒童有針對性的制定年初計劃,一體化教案的設計等,并且年終有總結,總結一學年的工作丟失,為以后的殘兒教學打好基礎。
三、學校對行走不便的殘疾學生建立無障礙設施(如教室門前的專門行走道、廁所安裝把手等)進一步方便殘疾學生接受教育。
四、這些殘疾兒童都是家庭條件不好,沒有什么經濟來源,而且還有幾個學生的家長也是殘疾,家庭更是一貧如洗,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不能正常上學,我校了解到這種情況后學校領導班子主動與殘疾兒童結成幫扶對子,在金錢、物質方面給予殘疾兒童以最大扶助,與此同時,學校給每個殘疾兒童定做了一套校服,多種學習用品,現在我校已有三名殘疾兒童得到各鄉鎮定點幫扶資金300元/人,在學生及家長的心中的感觸是非常的大,使每一位家長更加增強了對生活的信心,感到了社會對他們這些弱視群體的關愛,學生更是對以后的生活、學習充滿了信心,對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起著積極的作用。
五、問題與建議。
我校殘疾兒童正常接受了義務教育學習,但學校條件有限,遠遠無法達到殘4兒學生在學校學習所需要的各種設施及資源,建議上級領導多多關心下邊基層學校,加大對基層學校的'扶持力度。從而使我校的殘疾兒童能夠念的起學、能夠在一種愉悅的心情下念完九年義務教育,并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學到一門實用的技術,爭取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夠一技在手,能夠自食其力,為家庭分憂,為社會分憂,做社會上一個有用之人。
【殘疾兒童教育教學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小學殘疾兒童教育工作總結02-28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總結(通用11篇)06-08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通用20篇)07-07
殘疾兒童教育工作方案范文(精選20篇)04-03
留守兒童教育教學總結范文07-23
特殊兒童教育工作總結06-21
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總結03-20
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總結09-27
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教學設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