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范文(通用17篇)
時間乘著年輪循序往前,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過去這段時間的辛苦拼搏,一定讓你在工作中有了更多的提升!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份工作總結。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工作總結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4年度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 1
我科在院領導和感染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下,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和《傳染病防治法》等有關文件與規定,制定相應的院內感染控制計劃,并組織實施,及時監測效果,及時修訂措施,使我院院內感染發生率控制在較好的范圍內,無院內感染的暴發流行。現將今年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完善管理體系,發揮體系作用
1、為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確職責,落實任務,今年8月重新調整充實了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完善了三級網絡管理體系。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多科室協調和配合時,及時匯報主管領導解決問題。
2、11月份在感染管理委員會的倡議下和院領導的支持下,醫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院的醫療護理質量督察中,制訂了嚴厲的獎懲辦法。
二、醫院感染監測方面
我科負責放射科感染發病情況的監測,定期對放射科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進行監督、監測,及時匯總、分析監測結果,發現醫院感染存在的危險因素,尋找有效的預防和控制辦法。通過監測—控制—監測,最終減少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1、病歷監測
對院感病例回顧性調查模式(在病案室逐份查閱出院病歷,防止漏報),真實了解我院的醫院感染率的基線。并同時采用了前瞻性調查形式,下病區對重點病人整個治療過程的隨訪,密切觀察院內感染發生情況,既做到對病人的過程管理,同時也是對管床醫生的持續培訓,此項工作收到預期效果,能及時發現醫院感染病例,防止醫院感染的'暴發流行。
①感染率監測:
②漏報率的監測:傳染病上報率。符合衛生部的要求。
2、環境監測方面
①對放射科環境定期采樣,合格率為98.6%。對于不合格的者,及時查找原因并重新采樣。
3、消毒滅菌監測
1、每月對消毒間預真空高壓鍋進行效果監測,按全國消毒規范要求,每天做B—D試驗,每月做生物監測,保證高壓鍋消毒滅菌質量。對手術室的快速壓力蒸汽消毒鍋全國消毒規范要求進行監測以保證滅菌質量。
2、每月對放射科使用中消毒液的監測:共監測246份,合格246份,合格率為100%。并逐步取消外科病區的戊二醛浸泡消毒,采用壓力蒸汽滅菌。
3、6月份對使用中的紫外線燈管進行了監測,上半年共監測79根,合格75根,合格率為94.9%。紫外線燈管通知科室及時更換。
4、對我院使用的消毒劑及一次性醫療器械和物品進行了備案。
三、重點部位醫院感染管理
每季度抽查重點DSA的感染管理,發現問題,主動與各科主任或護士長溝通并督查改進。
四、多渠道開展培訓,提高醫務人員院感意識。
1、新職工培訓對3名新上崗職工進行了醫院感染概論、醫療廢物管理知識培訓與考核,考核合格率為100%;對新入院實習醫生、護士進行了醫院感染知識培訓,使他們對醫院感染概況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2、采取多種形式的感染知識的培訓將集中培訓與晨會科室培訓有機結合,增加了臨床醫務人員的醫院感染知識,提高院感意識。
五、存在問題
1、臨床感染管理小組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
2、部分醫生對院內感染重視程度不夠,對病人的有關院內感染的診斷以及病情分析方面存在欠缺,醫院感染登記表不能及時報送。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 2
本年度,在醫院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衛生部頒布的《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范》《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有關醫院管理的法律法規,強化環節質量管理及全院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嚴格質量監測及考核,降低了醫院感染發病率,有效的控制了院內感染,確保了醫療安全。現將20xx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健全科室規章制度,完善管理流程
為了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確職責,落實任務,充實了感染監控小組成員,成立了感染質量檢查小組,負責每月的感染質量檢查,完善了三級管理體系,將任務細化,落實到人,每月在科周會上及每月的質量控制反饋會上通報一次感染管理工作存在問題,質控組長負責整改,逐步落實各項工作,使院感工作得到持續改進。
二、加強質量管理,確保醫療安全
1、質量控制:每月進行一次大檢查,每周隨即檢查,系統調查收集、整理、分析有關醫院感染情況,對存在問題及時反饋、整理,有效的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
2、強化衛生洗手:手部清潔與人的健康密切相關,手上攜帶的致病菌不僅潛在威脅著醫務人員及家人的健康,而且通過各種操作極易傳染給病人,為此為醫務人員提供洗手設施及洗手液、快速手消毒液等,大大提高了洗手質量,減少了院內感染。
3、每月進行院感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使醫務人員掌握傳染病報告種類、報告時限、報告程序,使我院的法定傳染病報告率達到100%。對傳染病患者實行有效的隔離措施,未發生院內傳染病的局部流行。
4、加強對新上崗人員及實習生培訓管理,做到即上即培訓,即培即考核原則。
5、抗菌藥物的管理: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抗菌素合理使用制度,并與藥劑科共同監督執行。
6、一次性使用醫療物品的管理:杜絕了重復使用,醫療廢物的分類、焚燒,達到了《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標準。
7、針對20xx年院感反饋鮑曼不動桿菌制定整改措施,細化呼吸機清洗消毒流程,加強呼吸機清洗消毒監督檢查,每月進行呼吸機部件細菌培養,對不合格部件及時與院感主任分析討論整改,查找原因,直到合格。20xx年鮑曼不動桿菌得到控制。
三、加強醫院感染監測及監管,提供安全的`醫療環境
1、每月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監測對象以重點部位為主,每月對空氣、常用儀器設備,醫護常接觸環境、醫護人員手、物體表面進行監測,并將監測結果進行匯總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嚴格執行。
2、對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進行了監測:嚴格要求醫務人員執行標準預防措施,盡量避免職業暴露,并對職業暴露進行監測登記。20xx年無職業暴露發生。
3、開展了多重耐藥菌的監測:對科室人員進行多重耐藥菌知識的培訓,每周不定時了解致病菌檢測結果,如發現多重耐藥菌感染,及時采取隔離措施,加強工作人員自我防護,避免交叉感染。
四、加強醫療廢物的管理
對醫療廢物暫存處進行了整修,每日紫外線照射消毒。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專人回收,登記。對醫務人員及保潔人員進行醫療廢物管理知識培訓,使工作人員提高了認識,落實了各類人員職責,使醫療廢物分類、收集、儲存、交接等做到規范化管理。
五、加強宣傳和培訓,提高醫務人員感染意識
通過培訓提高了醫務人員的感控意識和感染知識,把一些新觀念、新思想吸引了進來,使科室感染工作規范化。通過一年的努力工作,使醫院感染質量上了一個新臺階,降低了感染發病率,提高了工作人員素質,為醫務人員及患者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及就醫環境,總之,院內感染涉及科室各個角落,貫穿于自病人從入院到出院的全過程,貫穿于治療和護理的每一細節當中,為此我科要常抓不懈,使各項監測統計指標,達到醫院感染管理要求的標準,為科室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和醫療事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 3
今年,在院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我科認真貫徹落實衛生部新頒布的《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范》、《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有關醫院管理的法律法規,以規范化、流程化管理為目標,強化環節質量管理和全員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嚴格質量監測及考核,降低了醫院感染率,保證了醫療安全。全年醫院感染發生率2.4%,漏報率1.5%,器械消毒合格率100%,抗生素使用率46.2%,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率0.13%,有效的控制了院內感染,全年無一起院感暴發事件發生,確保了醫療安全。
一、健全織織完善管理
為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確職責,落實任務,今年重新調整充實了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臨床科室感染監控小組,完善了三級網絡管理體系。院感科將任務細化,落實到人。定期召開院感委員會會議和科室控感員會議,研究解決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使院感工作得到持續改進,在上級機關檢查和監測中全面達標。
二、加強質量管理,確保醫療安全
(一)質量控制:每季度根據量化指標進行一次大檢查、每月抽項檢查,每周隨機檢查,系統地調查收集、整理、分析有關醫院感染情況,對存在問題及時反饋、整改,每月進行質量考評,并與醫院醫療質量考評掛鉤,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全年共進行了四次季度質量檢查,編發醫院感染通訊四期,向全院醫務人員及時通報醫院感染動態變化。
(二)環節質量控制:
1、加強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ICU、手術室、供應室、產房、兒科、透析中心,口腔科、內鏡室等均是醫院感染管理的重點科室,我們在平時工作中,不僅日有安排,周有重點,而且專項專管,如對ICU的控制重點就是如何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對手術室的督查重點是手術后各類器械的清洗、消毒及室內消毒滅菌監測,對口腔科、內鏡室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每月進行檢查等,使各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到實處;
2、加強病區終末消毒管理,針對病區終末消毒不規范現象,制定并下發病區終末消毒措施,按照要求每周檢查,對不規范的行為與考核掛鉤。
3、每周對醫院感染管理工作逐項進行檢查,對存在問題,進行整改,使分院的院感工作逐步規范化。
4、強化衛生洗手,手部清潔與人的健康緊密相關,手上攜帶的致病菌不僅潛在威脅著醫務人員及家人的健康,而且通過各種操作極易傳遞給病人,造成病人—醫務人員—病人之間的交叉感染。為此,為總院、斗雞分院、縣功分院編印張貼衛生洗手圖500余張,要求護士長每月按需領取手消毒劑,洗手液。醫生在查體和執行各項操作前后自覺進行手消毒。護士在接觸病人和執行各項操作前后自覺進行手消毒。科主任、護士長定期監督檢查。控感科每周下科室進行檢查。
(三)沉著積極應對各種突發事件
1、工作中,科室同志團結一致,堅守工作崗位,積極主動協助臨床一線及時解決問題,為地震棚的患者服務,在住院患者搬進抗震棚后及時制定下發了《寶雞市中醫醫院突發事件醫院感染管理應急預案》《防震棚消毒隔離措施》;堅持每天用含氯消毒劑對防震棚周圍環境進行噴霧消毒四次;并堅持每天2—3次進行巡視,及時發現消毒、滅菌、隔離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予以糾正;同時加強醫療廢物分類和及時收集管理,嚴防因醫療廢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發。
2、加強手足口病的預防與控制,5月份,針對我省和我市也相繼出現的腸道病毒71型引發的手足口病疫情,我科及時對兒科全體醫務人員、全院院感員進行《手足口病預防與控制》培訓,制定并下發《手足口病醫院感染控制要求》,每天不定期下病房、門診特別是兒科留觀室進行檢查指導,確保了兒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3、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新生兒科發生的嚴重醫院感染事件后,憑借職業敏感性,我科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及時召開了全院護士長、控感員會議,及時下發了《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科室組織學習和討論,并結合本科室情況開展自查自糾,認真查擺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并進行整改。二是加強了重點部門及重點環節的排查。對ICU、內鏡室、供應室、手術室、產嬰室、口腔科等相關科室實施重點監測,對醫療用品的消毒、滅菌效果以及醫務人員手、物體表面、空氣及使用中的消毒液等進行了監測。三是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手衛生培訓、考核,更換了洗手液。10月底寶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我院無菌物品、重點部門監測采樣抽檢均符合《消毒技術規范》要求。為產房、嬰兒洗澡間、介入科室、口腔科、門診計劃生育室、眼科等重點科室配備了手消毒機。
4、加強多重耐藥菌的醫院感染管理。下發了《關于加強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與檢驗科配合,每日監測耐藥菌株的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有效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在醫院內的傳播,保障患者安全,
三、實行規范化、流程化管理:
今年緊緊圍繞醫院開展的流程化管理,對院感工作內容進行了梳理,制定出“醫院感染質量管理流程”“監測流程”“一次性醫療用品管理流程”“抗生素管理流程”“發生職業暴露流程”“醫療廢物管理流程”等近30項流程,使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更加規范,更便于臨床醫務人員操作。
四、開展了現患率調查。
根據中管局“醫院質量管理年”要求,10月份院感科開展了住院病人現患率調查,調查前對24名參加院內感染現患率調查人員進行了調查方法、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個案登記表項目填寫、醫院感染診斷標準等知識培訓。調查結果顯示,院內感染率為1.2%。抗生素使用率為39.44%,菌檢率為21.7%。
五、進行醫院感染的全面監測,為患者提供安全的醫療環境
1、堅持每月下科室監測400余住院病人,發現感染病例或有漏報現象,及時反饋回科室。統計每月醫院感染發生率、感染部位及構成比、病原菌檢測情況,分析醫院感染與危險因素的關系,查找感染的主要原因,提出預防控制措施。
2、進行目標性監測:對ICU、腫瘤科、各臨床科室接受侵入性操作患者、手衛生,每周下科室3次,通過采集病歷及護理記錄、各種監測報告、X線檢測結果等,向醫生、護士了解病人情況、床頭查看病人等方式選定目標,重點關注有留置導尿管、動靜脈插管、使用呼吸機等侵入性治療、操作的病人,以及長期或多聯使用抗生素的病人,然后前瞻性的提出問題,并給予預防醫院感染方面的指導意見,不斷循環監測,及時調整監控策略,以達到減少各種危險因素,降低醫院感染發病率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每月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監測的主要對象以重點部門為主,院感科每月對重點部門的空氣、物表、工作人員手等進行輪轉監測,每季度輪轉一次,并將監測結果進行匯總分析,通過院感通信及時反饋各科室。全年對重點部門共監測取樣321份,其中物體表面監測49份,合格40份,合格率81.6%;工作人員手監測31份,合格28份,合格率90.3%;使用中消毒液204份,合格204份,合格率100%;室內空氣25份,合格22份,合格率88%;無菌物品6份,合格6份,合格率100%;透析液入口液3份,合格3份,合格率100%;透析液出口液3份,合格3份,合格率100%;
4、進行紫外線強度監測,對新購進紫外線燈管每批次進行抽檢,對全院各臨床科室、醫技科室、門診使用中的紫外線燈管強度進行了監測,共監測各種類型的紫外線燈管131根,合格117根,合格率89.3%。
六、加大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
每周定期檢查外科系統圍術期用藥情況,依據《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原則》要求,逐步達到規范規定的100%指標。全年抗生素使用率46.2%;細菌培養率達到61%;醫院感染病人的細菌培養率達到56.8%;每季度對全院使用抗生素前十位的科室進行排名,在院感通訊公布,聯合藥劑科檢查病歷,分析原因,對用藥情況進行干預;每日去細菌室了解致病菌檢測結果,每季度將細菌分離率與細菌耐藥情況分析匯總公布,為臨床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幫助。
七、加強宣傳和培訓,提高醫務人員院感意識
1、對總院及分院口腔科、內鏡相關人員、供應室工作人員進行了重點部門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參加人員30余人,學時2小時;
2、對兒科醫生、護士,全院控感員進行“手足口病”預防與控制培訓,共有50余人參加,學時2小時;
3、對82名健康助理員、保潔人員及分院相關人員進行了消毒隔離、衛生洗手等知識培訓,以杜絕交叉感染,提高自我防護意識;
4、對132名新上崗職工進行了醫院感染概論、醫療廢物管理知識培訓與考核,考核合格率為100%;對新入院實習醫生、護士進行了醫院感染知識培訓,使他們對醫院感染概況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5、對醫生進行《醫院感染診斷》《合理使用抗生素》,《現患率調查》人員培訓;
6、為保證現患率調查的順利進行,10月份對參加現患率調查的24名醫生,進行了調查方法、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個案登記表項目填寫、醫院感染診斷標準等知識培訓。
7、10月份對護士長進行導管相關性感染、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消毒隔離制度等方面強化培訓,并進行了現場考核。
8、對全院醫生進行了衛生洗手考核,無菌技術操作等知識培訓及考核。共考核臨床醫務人員105人,合格率為95%;
八、加強了醫療廢物管理
我院醫療廢物管理工作經過幾年的摸索、前進,已經走上了規范化管理的軌道。院感科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監督管理,明確各類人員職責,落實各類人員責任,進行各類人員培訓,使我院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貯存、包裝、運送、交接等做到規范管理。針對我院下午電梯運行壓力較大的問題,制定并下發了《進一步加強醫療廢物管理的通知》,及時調整了收取時間和流程,增加了臨床科室醫療廢物上門收取次數,更好地解決了臨床科室的醫療廢物及時包裝后的存放問題。
九、20xx年醫院感染工作設想:
1、配合醫院流程化管理的總目標,完善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流程。
2、編印《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小冊子和《醫院感染管理手冊》,提高醫院感染診斷水平和監測的準確性,提高規范化程度。
3、制訂“重點部位預防感染標準操作規程(SOP)”如手術部位感染的SOP、醫院內肺炎的預防與控制SOP、手衛生SOP、導管相關血流感染SOP、ICU環境清潔、消毒的SOP,并監督實施。
4、加強部門合作,變“單兵作戰”為“集團軍作戰”。加強與護理部、質控辦、醫務處、總務處、設備科及臨床醫技科室的協作,將醫院感染管理完全融入醫院質量管理之中。簽訂醫院感染管理責任書,建立循責制度。
5、繼續加強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大力推廣手衛生在感染控制中重要地位的宣教與考核,提高手衛生依存性。
6、開展多重耐藥菌的監測。
7、制定ICU三種導管相關感染監測(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導管相關血流感染、導尿管相關尿道感染)
8、加強抗生素合理使用,縮短術后用藥時間。
9、加強對全院醫務人員的培訓,逐步營造醫院感染“零寬容”的理念,全方位、大幅度控制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 4
20xx年,婦科院感管理工作在醫院院感科大力支持下,在婦科科主任積極指導下,進一步健全落實院感工作計劃,嚴格管理制度,在護理部切實抓好科室消毒隔離技術操作、無菌技術操作及檢查考核下,婦科室及時認真填寫和上報科室院感病例,嚴格做把握好醫院感染管理,這一年來,我科未發生一例院感病例,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建立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
我科根據年初制定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辦法》、《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范》等相關法律法規、規范、規章,結合我科實際情況落實了我科的醫院感染管理。
二、根據院感管理要求,做好病例回顧性調查
20xx年,我科共出院病人1180人次,其中感染病例有4例,感染發生率為0.33%。
三、抓好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及手衛生監測工作
為規范我科各項消毒滅菌工作,預防院內感染,我科配合院感科的加強院感采樣監測,配合疾控中心對我科室進行了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同時加強婦科處置室的環境衛生學監測及醫務人員手衛生的監測。全年在處置換藥1880人次,清宮1086人次,引產68人次,宮腔沖洗308人次,均未發生感染,合格率達100%。
四、加強醫療廢物管理
我科在醫院院感科指導下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明確醫療廢物管理人員職責,落實責任制,加強醫療廢物的管理并常規督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反饋。我科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貯存、包裝、運送、交接等做到規范管理,嚴防因醫療廢物管理不善引起醫院感染暴發。并做好收登記表,利于回收存檔。
五、強化院感培訓及考核
進行了每月一次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參加人員包括全科醫務人員,共220人次,培訓內容為:
①院感基礎知識培訓,
②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解讀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試行)、
③醫療廢物的處理,
④醫院感染病例的診斷標準、手衛生標準預防,解讀“三甲醫院”院感有關標準。
通過培訓,全科醫務人員及護工對醫院感染的重視。醫務人員無菌操作意識得到了增強,爭取人人做到“有菌觀念,無菌操作”。
六、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
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在院感科對其使用進行常規督查及定期抽查下,我科院感小組加強督查。我科全年使用一次性注射器186520具,輸液器6800付,導尿包580個,吸氧管400付,除個別學生未毀形(科室質控小組立即進行了整改),科室人員均進行了毀形,合格率達99%。
七、雖然我科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還是存在很多問題:
1.我科院感質量需進一步加強。
2.科室院感管理小組尚未充分發揮其作用。
3.科室部分醫護人員對院感知識不夠重視。
4.科室醫護人員無菌觀念、手衛生知識仍需加強。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我科將繼續開展各項工作,并針對本年度問題,不斷完善和提高。不斷總結經驗,虛心學習,爭取“三甲醫院”順利通過復審。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 5
在院領導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及院感科的領導下,在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經過我科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我科20xx院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一年來的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完善院感管理體系
根據醫院及相關文件的要求及規定,成立了放射科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由科室副主任擔任組長,并由一名醫務人員擔任監控醫生,明確了院感管理小組職責和監控工程師職責,將院感工作視為科室首要任務,進一步完善院感管理體系。
二、加強院感知識培訓
制定了《20xx年放射科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計劃》和《放射科感染管理年度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及時修訂措施。根據院感工作計劃,每月組織一次院感知識培訓學習,提高全科醫務人員的院感意識,全年共進行院感培訓十二次,培訓率達100%。
三、強化環境監測管理
根據我科工作場所的特殊性,高防護、全封閉,空氣滾動差,因此我科特別注重對工作環境的消毒監測,將消毒監測工作并入每天的`交接班工作中,做到交班不遺忘、不漏項,并認真做好記錄;同時,強化洗手合格率,洗手合格率達到100%。
四、加強對傳染病管理
傳染病往往是院內感染的一大隱患,為了控制病毒的傳播,對來科室進行檢查的傳染病人,首先做好對職工的自我保護,事后,對該病人接觸過的物品如床單等進行一人一換,并及時登記,及時上報,嚴格控制漏報率,我科一年無一例傳染病漏報。
六、存在的不足
雖然本年度以來我科的院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擔還存在一定的不足:
1、對醫院感染重要性認識不足,由于我科是輔助科室,病人在我科停留時間較短,且我科一般不對病人進行治療,因此醫務人員總認為醫院感染不會在我科發生,存在認識上的麻痹性,對六步洗手法的掌握欠熟練。
2、對醫院感染的理論掌握不透,由于對院感的認識上的不足,會造成對院感學習培訓的不太重視,院感理論知識只在培訓會上了解,會后不注意舉一反三的學習,導致在應對院感檢查需要回答理論問題時,出現回答不全甚至答不上來的現象。
七、下一年度院感工作的改進方向
強化科室院感小組的管理力度,加強對院感知識的培訓,將院感知識考核工作與職工年度考核相結合,進一步加強職工對院感工作重要性認識,為醫院院感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 6
隨著醫學發展和醫學模式的轉變,醫院感染在醫院管理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醫院感染不但關系到醫患雙方的健康而且影響到醫院的醫療質量。在院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從制度落實,到嚴格組織管理,采取多種措施,使我院的院內感染管理逐步規范化、制度化。為了今后進一步搞好院內感染管理工作,現將我院本年度院內感染控制工作總結如下:
一、質量控制
根據醫院醫療安全與質量控制的要求,完善了醫院感染的質量控制與考評標準,根據日常工作檢查進行督查反饋,全面檢查和梳理有關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認真排查安全隱患,為保證院感安全,切實抓好院感重點部門、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的管理,特別是手術室、產房、胃鏡室、檢驗科等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院感科每月進行督查、指導、反饋,防止院感在院內暴發。
二、感染管理
我院在感控工作中均采用前瞻性調查和病例回顧性方法,導致及時性、準確性不足,針對這一問題我科要求醫護人員及時發現、及時上報,感控專職人員根據上報情況及時深入臨床科室了解相關信息,提出相應的感染控制措施并監督指導執行。
三、教育培訓:
1、加強醫院感染培訓及考核,制定了醫院感染管理培訓計劃,全年在醫院內以PPT講授的形式進行了4次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參加人員包括醫務人員及保潔人員。培訓內容為:醫務人員職業防護、醫療廢物管理、醫院感染診斷及上報,消毒衛生標準、手衛生、醫院感染監測規范、多重耐藥菌預防與控制措施,重點部門消毒與隔離制度,保潔人員的職業防護及消毒隔離知識等,對新上崗的醫護人員進行了崗前培訓。
2、院感專兼職人員多次參加了上級醫院及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并取得相應的'資質證書。
四、感染監測
1、根據院感管理要求,做好醫院感染病例及監測工作,全年共監測出院病歷1066份,其中發生感染病例1例,感染率為93、8%
2、全年全院共采樣151份,其中空氣采樣20份、物體表面采樣39份、醫務人員手采樣15份、消毒物品采樣8份、無菌物品采樣4份、生物監測8份,合格151份,合格率為100%。
3、每月對含氯消毒液進行濃度檢測,全年共監測64份,合格50份,對于不合格者,及時查找原因在下月重點監測采樣。
4、每季度對使用中紫外線燈管進行監測,全年共監測60次,
合格60次,合格率為100%,如有<70uw/cm2的紫外線燈管將立即通知科室及時更換。
五、加強醫療廢物管理
加強醫療廢物管理,不定期檢查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交接、儲存等環節,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中規定的要求進行規范處理,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六、存在的不足
1、全院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差,不能每治療一位患者及時洗手或手消毒。
2、醫院感染病例報告不及時,經常出現遲報漏報甚至不報現象。
醫院感染涉及全院每個角落,貫穿于自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過程,貫穿于治療和護理的每一個細節當中,為此醫院感染工作要常抓不懈,我科力爭將醫院感染率控制在較低水平,為我院醫療質量提高保駕護航。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 7
20xx年在中心主任、辦公室主任領導下,我中心院內感染做了大量工作。從組織落實開始,到嚴格管理制度,開展必要的臨床監測等,采取多種措施,使我中心的院內感染管理逐步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將醫院內感染率控制在較低水平。為了今后進一步搞好院內感染管理工作,現將我中心本年度院內感染控制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保證院內感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中心領導的親自領導下,認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對各科的院內感染控制工作進行督促、檢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保證了我中心院內感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貫徹落實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醫院感染的基礎和重要保證。制定一整套科學實用的管理制度來規范醫院有關人員的行為。加強制度的建設和學習,并認真貫徹執行,對于提高防范意識、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病率極為重要。因此,院感領導小組在原有制度的基礎上,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醫院院感科定期檢查制度落實情況,充分發揮制度的'約束作用,使各項工作落實到實處。
三、加強院感知識培訓,提高全中心職工控制院內感染意識
結合本院實際,院領導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專題講座和學術交流,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消毒、安全知識培訓等,對全中心醫務人員進行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培訓,增強大家預防、控制醫院感染意識。提高我中心預防、控制醫院感染水平。發放有關院內感染診斷方面的資料,提高大家對醫院感染診斷水平。
四、定期檢查,保證院感工作順利進行。
我中心院感管理領導小組每月定期對各科室的院感工作進行督查,發現問題要求立即整改,保證我中心院感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全年的院內感染控制工作中,由于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及各科室的積極配合,工作開展比較順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們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只要我們不斷總結經驗、虛心學習,我們將把院內感染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 8
20xx年產房在院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全科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以醫院標準化管理、優質服務為契機,按照“二甲”專科醫院的分娩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的標準,緊跟三甲醫院的要求和步伐,在助產士專科培訓,護理安全,院感、急救藥品管理,不良事件上報,優質護理,患者滿意度調查,績效考核等方面均有改進和提高。圍繞20xx年工作計劃,現將20xx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標準化管理及
科室管理方面工作:今年我科圍繞產科標準化建設要求,完善了各種規章制度及急危重癥的搶救流程,大大加強了科室質量控制管理,更加有效地保證了醫療安全,全年無任何差錯和事故發生。具體做了以下工作:
1、根據標化要求和專家的指導意見,逐條落實分娩質量管理要求和制定各項整改措施,建立、完善了如分娩風險預警制度、剖宮產術前評估制度、急診剖宮產分級管理制度、母嬰阻斷工作制度、新生兒安全制度、胎盤處理制度等;
2、建立健全了各種流程,如新生兒復蘇、產后出血、子癇、羊水栓塞的搶救流程,產程干預流程、母嬰阻斷流程等;
3、進一步加強十五項核心制度的落實;做到服務規范化,操作規程化,質量標準化。婦產科是個高風險的醫療臨床科室,醫護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和業務技能關系到兩代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要在科室內切實建立起醫療安全責任制,從科主任、護士長具體落實到人。科室成立了以科主任為負責人的質量管理小組,嚴格執行醫療護理管理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及質控標準。每月對醫護質量進行全面檢查,醫療安全天天抓,堅持每周進行對專業知識、急救知識、技術操作培訓,強化責任意識,急救意識。確保患者就醫安全、防患醫療糾紛的發生。
4、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持續改進,不斷提高醫療質量,促進了醫護質量的規范化。除規范醫療文件的書寫,完善三級查房制度,三級醫師查房100%,甲級病歷率100%外,待產室也啟動起來了,新生兒洗浴正在啟動,還沒步入正軌。抗生素應用更加的合理和規范,尤其是術前抗生素的規范應用均達要求,特別針對產房質量管理及整體護理進一步規范,不斷完善了產房標準化的操作規程,并把制定的標準化操作規程進行培訓考核,從而使科室醫護人員按規程要求嚴格執行;科室各種資料管理有待遇完善。各項設備儀器均有專人負責保養并定期檢查。
二、醫德醫風建設
1、一年來加強科室精神文明和醫德醫風建設,認真學習貫徹、執行廉潔行醫的.各項規則,認真學習各項法律知識,教育大家熱愛本職工作,堅守崗位,不俱怕傳染,在乙肝、梅毒病人被別院拒收后不推諉,不計較個人得失,以高質量完成傳染病孕婦的母嬰阻斷工作及其他各項醫療工作;并同情、關心體貼傳染病孕婦,耐心為病人和家屬解釋病情及有關注意事項,以最佳治療方案為病人解除病痛。科室人員多次拒開各種假證明和假檢查結果。堅持嚴格要求、嚴密組織、嚴謹工作態度,并落實到日常工作中。
2、通過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較好地完成了科室各項工作任務,但工作質量與醫院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就在12月份的全院組織護理競賽中,科室排名倒數第五。在新的一年里,要轉變觀念,加大業務中醫理論及適宜技術的學習力度,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團結一致,扎實工作,高標準完成本科的工作任務和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三、落實各項規章
制度和工作流程:根據護理部的要求和院感辦的要求,從新修訂了產房工作人員職責和護理工作流程以及應急預案,產房和護士床頭交接班,制定了交接班登記,并實行雙簽名,規范各種工作制度及流程,把工作落到實處。
四、提高助產質量及產科急診急救應急措施
1對于產科急救方面,加強醫護操作技能水平,加強婦產科業務力量和硬件設施的建設,尤其是氣管插管和簡易呼吸器的應用每人都熟練掌握,切實提高了產科綜合實力。我科除參加醫院組織的學習外,還重點要學習產科急救,如產科大出血、妊娠高血壓疾病、妊娠合并心臟病、羊水栓塞,新生兒窒息的復蘇,心肺復蘇等技能,為了減低剖宮產率,第一胎是剖宮產的,第二胎我們綜合評估一下,也看著順產了,全面提高應急配合能力,確保高危孕產婦的安全分娩,有效的降低了孕產婦死亡及新生兒死亡,保障了醫療安全。
五、加強產房急救
藥品、物品的管理:按急救藥品管理制度執行,急救藥品專人管理,做到班班交接,每周進行核查1次。護士長每2周進行檢查1次。急救藥、急救物品處于應急狀態。
六、加強院內感染的管理
今年我科的院內感染工作大幅度提升,按照標化要求,定期學習醫院感染知識和手衛生知識,科主任每人訪談院感相關內容,尤其是艾滋、梅毒、乙肝孕婦的母嬰隔離、血污染物及手術器械的消毒隔離的每個細節培訓到位,同時做好產房、手術的無菌操作,做好傳染病的消毒隔離培訓,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解決問題,將醫療差錯和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杜絕在萌芽狀態。
七、存在的問題及
改進方向:
1、管理上存在老好人思想,思維不新穎,技術上停滯不前。
2、對助產士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及與產婦及家屬的溝通,對抗職業壓力、構建優秀團隊等方面的需要加強和探索。
3、院感工作常抓不懈,并在20xx年的基礎上有所改進。
4、細節方面的工作,優化流程,方便病人。盡職更應精致。
5、產房不能定時通風,也不符合院感要求,我希望院領導能在生理產房開個門,使之能定時通風,同時也符合院感的要求,這是我們產科所有人的要求。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 9
20xx年我院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按照醫院總體部署,認真貫徹落實衛生部頒布的《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醫院空氣凈化管理規范》、《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有關醫院管理法律法規,強化環節質量管理及全院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嚴格各項質量監測及考核,降低了醫院感染發病率,保證了院內感染防控質量,全年醫院感染發病率0.29%,消毒滅菌合格率100%,抗生素使用比率明顯下降,有效控制了醫院感染發生,確保了醫療安全。全年未發生感染暴發事件,感染管理水平再上臺階。
一、加強組織管理、完善規章制度
1、根據我院規模的擴大,實際發展的需求,重新調整了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機構,更新了三級網絡組織,對各科室院內感染xxxx小組人員進行了重新調整,強化科室醫院感染管理,明確xxxx人員院內感染工作職責,使各項規章制度得到了落實。
2、明確和落實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職責,召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會議4次,討論醫院感染管理的工作內容,審議修定規章制度和重點部門醫院感染操作規程(sop),指導全院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并及時有效的解決了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困難和問題。
3、以二級綜合醫院等級評審為契機,在原有規章制度基礎上,根據衛生部印發的《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醫院空氣凈化管理規范》等要求不斷改進和完善,并結合本院實際修訂相關規章制度,并通過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審議后制定成冊,下發全院。醫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檢查制度落實情況,充分發揮制度的約束作用,使各項工作落實到實處。
4、制定醫院感染控制各種流程:如洗手流程、醫療廢物處理流程、職業暴露處理流程、醫院感染暴發處理流程、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流程,以及各種診療操作流程等,并組織學習,使醫務人員工作流程化,便于操作,便于記憶。
5、隨著醫院規模的擴大、科室的增多、床位的增加、人員的變動,根據《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及處置管理規范》的要求,對醫院感染暴發報告管理責任制、醫院感染暴發及突發事件監測、調查、報告與控制制度,工作流程、醫院感染暴發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等再次進行了修訂、完善,通過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審議后制定成冊,并以醫院文件形式下發全院各科。責任制強調了組織機構、各部門職責,明確了責任追究制度,醫院感染暴發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則明確了應急組織體系職責、暴發及突發事件分級、上報時限、報告程序、處理流程、處置措施等,要求全院職工為最大程度的減少醫院感染突發事件對醫患健康造成的危害,以責任制為準繩、預案為準則,確保醫患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
6、為了加強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在醫院內的傳播,根據《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的要求,進一步規范了多重耐藥菌監測管理,制定了目標性監測方案,相關制度、工作流程。要求微生物室和臨床密切合作,一旦發現多重耐藥菌,感染管理科及時下發指導書,督導臨床科室消毒、隔離措施的落實,采取相應的干預,通過強化預防與控制措施的落實,防止了多重耐藥菌在我院的傳播,避免了醫院感染暴發。
7、將醫院感染控制質量納入醫院總體質量考核:根據河南省第二周期醫院評審暨綜合評價標準在原有考核標準基礎上,又進一步完善了醫院感染質量控制與考評制度,細化了醫院感染質量綜合目標考核標準,根據綜合目標進行督查,每月對臨床各科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匯總、整理及反饋,并提出整改措施,嚴格按照院內感染管理制度和院內感染質量考核標準進行處理,全面檢查和處理有關院內感染預防與控制各方面的工作,使整個醫院感染控制工作進入了規范化的管理軌道。
二、明確工作重點、加強醫院感染監測:
1、全面綜合性監測:20xx年共監測住院病人8933例,20xx年全年醫院感染率0.29%,較去年全年院感率0.67%低38個百分點。院感科每月統計醫院感染發生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檢測情況,每季度分析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及時有效提出防控措施。
2、消毒滅菌效果及環境衛生學監測:每月對各科室無菌技術、消毒隔離技術(如各種侵入性無菌操作)、無菌物品有效期、內窺鏡、醫務人員手、使用中的消毒液及消毒物品、滅菌物品以及空氣等進行監測,尤其加強了重點部門如手術室、icu、供應室、產房、血液凈化中心、內鏡中心、口腔科、急診科、兒科、母嬰病房等科室的管理工作。全年空氣采樣368份,物體表面采樣368份,高壓滅菌生物指示監測98份,無菌物品合格率100%。醫務人員手66例,消毒劑66份,透析用水18份,透析液20份,對各項監測中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及時反饋科室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再次監測,整改效果。
3、紫外線燈管強度監測:對新購進紫外線燈管每批次進行了抽檢,每半年對全院臨床科室、醫技科室、門診等使用中的紫外線燈管強度進行了監測,共監測燈管230支;合格xx8支;不合格2支。對于不合格的燈管及時進行更換。再次監測至合格。
4、規范了消毒藥械、一次性醫療用品管理:對購入的消毒藥械、一次性使用醫療衛生用品進行監督管理:審核產品相關證件,包括衛生許可證、衛生許可批件、經營許可證,并到臨床各科檢查存放使用情況,對發現的薄弱環節或問題都做了詳細記錄,并給與及時反饋、指導、立即整改。
5、目標性監測:綜合icu醫院感染監測,20xx年全年共監測149例;其中使用動靜脈插管病人511例;使用呼吸機病人數123例;使用留置導尿管病人數397例;導管相關血流感染例數0例;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感染例數4例;留置導尿管相關泌尿系感染例數0例,綜合icu全年醫院感染發生率約為5.97%,較20xx年的11.11%明顯下降,院感科將不斷加強監督與管理。
6、醫院感染患病率調查:20xx年10月28日0時-12月2日24時,對全院在院患者進行醫院感染患病率調查,本次調查應查人數313人、實查人數313人;實查率100%,其中醫院感染病例30例,患病率9.58%。感染部位構成中為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胸腹腔感染。匯總數據較去年有所上升,但與前瞻性全面病例監測的`發病率相近,說明現患率調查可以反映總體醫院感染發病率水平。
7、感染流行、暴發監測:全年未監測到醫院感染流行、暴發事件。
8、細菌耐藥性監測:每季度對送檢標本中檢出的病原微生物進行統計,并剔除相關病例,統計分析排在前十位的細菌名稱及其耐藥性情況,尤其要注意臨床上一些重要的耐藥細菌的分離率。通過監測及時掌握重要耐藥細菌的變化,科室分布及其影響因素,為指導臨床抗生素合理應用和醫院感染的預防控制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并且每季度向全院通報以上分析內容結果,上報院領導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遇醫院感染暴發或某種特殊菌株流行等特殊情況時,及時進行信息的通報。
9、多重耐藥菌監測:加強與微生物實驗室合作,建立多重耐藥菌監測機制。微生物室建立多重耐藥菌登記本,監測到多重耐藥菌患者時登記并及時電話通知所在的臨床科室和醫院感染管理科;臨床科室接到“多重耐藥菌”的報告,立即報告科主任、護士長,采取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如確診為醫院感染的,必須在24小時內填卡上報至醫院感染管理科;我科建立多重耐藥菌登記本,當電話接到微生物實驗室上報的“多重耐藥菌”,先登記并及時電話告知臨床科室采取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然后將多重、泛耐藥菌醫院感染控制指導書下發到科室,并對科室所采取措施進行督導檢查、干預,防止多重耐藥菌傳播,避免醫院感染暴發。當發現有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暴發可能時,立即向分管院長報告,進行有關相應處置,每季對醫院感染多重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 10
是我院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的重要一年,而醫院感染工作是此項活動的重點內容之一,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是保障病人安全,提高醫療質量以及維護醫務人員職業健康的一項重要工作,一年來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各科室相互配合下,圓滿完成了醫院感染的各項工作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體系
根據管理年標準要求,重新調整了醫院感染委員會組織機構,科室成立了感染監控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及醫生、護士各一名組成監控小組,明確了職責,負責本科室醫院感染監測和感染病例的上報工作,督促檢查消毒隔離制度的落實情況,制定了感染委員會和各部門管理小組職責,各種制度、操作流程、應急預案等一整套醫院感染管理的長效機制,已裝訂成冊下發科室,每月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各項制度落實情況并給予指導,檢查結果納入醫療護理質量考核中,對查出的問題及時反饋到科室,要求科室制定整改措施,將整改措施作為下月重點檢查內容,同時與科室的獎罰制度掛鉤,促進了醫院感染預防控制工作的落實。
二、加強消毒隔離制度的落實
1、嚴格無菌操作,無菌技術是預防醫院感染的重要環節。因此,為手術室、產房配備了交換車,根據醫院年青醫護人員多,有些人無菌觀念淡薄,加強了對消毒隔離制度的檢查落實,嚴格操作規程及六步洗手法,做到操作前后洗手或用消毒劑噴手,注重操作中是否符合無菌操作程序,從而加強了醫護人員無菌操作規范化管理。
2、嚴格無菌物品的監測與管理,強調無菌物品有專柜定位放置,注明消毒日期和有效期及正確的貼簽方法,使用時注明開啟日期和時間,不準有過期物品出現。取消了戊二醛浸泡,凡能高壓滅菌的物品一律采用高壓滅菌,使用中的消毒液、無菌溶液開啟后寫明日期時間,使用后血壓計、聽診器采用擦拭消毒,體溫計、氧氣濕化瓶、吸痰器的引流瓶、呼吸機管道,用后及時浸泡消毒后干燥保存,一切醫療器械用后先浸泡消毒清洗后再送供應室高壓滅菌,保證了無菌物品的消毒質量,一次性物品絕對不能重復使用,止血帶、掃床巾、擦桌布,做到一人一帶一巾一布一消毒使用。
3、按照管理年要求,給胃鏡室購置了清洗槽和儲鏡柜,為預防由內鏡引起的醫院感染提供了保障,口腔科布局不合理,在院領導的支持下,改建了房間布局,操作臺之間設了隔段,增設洗手池和超聲清洗機,理療室完善了消毒隔離制度,建立了空氣培養登記本,銀針進行雙滅菌,床與床只設立了屏風。人流室增加了房間,分設清洗室、手術室、病人休息室,建立醫護人員通道、病人通道,嚴格執行門關,制定了刷手流程,配備專用洗手消毒液,做到一人一刷一用一滅菌,減少了醫院感染的發生。
三、開展了環境衛生學檢測與管理
1、醫護人員手污染是造成醫院感染的重要傳播途徑,加強手的消毒管理是預防醫院感染最重要最簡單易行的措施之一,要求醫護人員每次操作前后或接觸病人前后都要認真洗手,為了提高洗手質量,各科改造了洗手設施,購進了有消毒作用的洗手液,張貼了洗手流程示意圖,并進行操作示范,達到人人掌握,嚴格執行最手衛生的要求,為了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從元月份開始對工作人員手、無菌物品、消毒液、空氣等各種物體表面每月做一次培養監測,工作人員手合格率90%、無菌物品合格率100%、空氣培養合格率100%、各種物體表面合格率89%。
2、紫外線消毒管理,我們各科采用紫外線和電子滅菌器空氣消毒,各科室每月做空氣培養一次,院感辦每月抽查重點科室,手術室、產房、口腔科空氣培養一次,每半年用紫外線化學指示卡監測紫外線強度一次,新安裝的燈管隨時監測,并將結果詳細記錄保存,如:燈管輻射的`強度,使用時間等,對強度不達標的燈管及時更換,以確保空氣消毒質量。
3、對高壓鍋監測的管理,規范了全院無菌物品的統一消毒滅菌制度,從2月份開始對供應室、口腔科高壓鍋每月做生物監測一次,對每鍋物品用壓力蒸汽滅菌化學指示卡或3M膠帶做化學監測,保證了無菌物品的滅菌效果,院感辦不定期抽查,確保有效的消毒濃度。
四、醫療廢棄物的管理
按醫院感染要求,規范了醫療廢物的收集處理流程,醫用垃圾與生活垃圾用不同顏色塑料袋分裝,配備了銳器盒和專用垃圾袋,訂做了醫療廢物警示標識,一次性注射器用后進行初步毀形,浸泡處理由供應室回收后送鍋爐房焚燒處理,對衛生員進行教育,培訓率100%使之熟悉掌握醫療廢物收集、運送、儲存集中處置流程,醫用垃圾出科前貼警示標識、密閉運送與鍋爐房人員進行交接并實行雙簽名,生活垃圾由各科衛生員輪流每人一個月負責管理,院感辦不定期進行檢查。
五、加強醫院感染知識的教育培訓,提高預防醫院感染的意識
在醫務處、護理部的密切配合下,加大了培訓力度,對全院醫護人員、工勤人員分層次采用多媒體進行了強化培訓,普及醫院感染有關知識,印發了消毒技術規范、醫院感染診斷標準,編印了醫院感染知識指南,人手一冊,重點科室人員送出去參加短期培訓班,發放資料由各科室組織學習等形式,對新上崗人員進行崗前教育,并進行考核,合格后再下科室工作,對全院醫護人員進行考核2次,合格率100%,院感辦不定期下科室提問,了解工作人員掌握院感知識情況,努力做到人人皆知,全員參與,將預防醫院感染工作始終貫穿于醫療活動的全過程。
六、醫院感染病例匯總情況
對各科醫院感染病例的發生狀況進行調查、統計分析,要求科室在發生感染病例48小時內上報院感辦公室,對全院出院病例進行檢查,發現有漏報情況及時反饋到科室,并與科室共同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醫院感染發病率,全年出院6170人、感染病例141人、感染率2.2%、上報132人、漏報9人、漏報率6.4%、手術1827人、切口感染33人、切口感染率1.8%,其中無菌手術437人,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率為零。
一年來通過管理年評價指南標準的學習,健全了組織、落實了制度,全員重視、人人參與,在各科的大力配合和全院職工的共同努力下,10月底順利通過上級領導和專家的督導檢查,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許多不足,如:個別時候消毒液濃度不夠,垃圾混放現象,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繼續學習感染知識,加強培訓,提高全院醫護人員預防醫院感染的意識,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院感染工作一定會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 11
20xx年即將過去,一年來,在院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醫院感染委員會的指導下,各職能科室共同協作,科主任護士長以及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醫院感染控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現將醫院感染管理科1-11月份的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根據院感安全生產要求,細化院感質量管理措施
根據醫院“安全生產”和“質量管理”的要求,完善了醫院感染的質量控制與考評制度,細化了醫院感染質量考核標準,按照考核標準進行督查、反饋,全面檢查和梳理有關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認真排查安全隱患,為保證院感安全,切實抓好院感重點部門、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的管理,特別是手術室、消毒供應室、胃鏡室、檢驗科、血透室等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防止發生院內感染暴發。
二、根據傳染病管理要求,加強傳染病的`院內防控
加強預檢分診、兒科門診、兒科病房、內科門診、感染科等重點場所的管理,認真落實傳染病管理各項制度、要求和措施,規范操作流程,加強個人防護,防止發生職業暴露,防止發生院內交叉感染,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共同做好傳染病防控工作。
三、全面開展醫院感染各項監測工作
1、持續做好環境、無菌物品衛生學監測、對重點部門手術室、產房、供應室的空氣、物體表面、醫務人員手每季度進行一次監測,1-10月份采樣192份,不合格9份,合格率:95.3%,對存在的問題查找原因,立即整改。
2、每季度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手衛生一次性調查,手衛生依從性:64.5%,正確率:86.2%,手衛生知曉率:82.3%,距離《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要求還有一定距離(手衛生依從性:95%,正確率:≧95%,手術室等重點部門外科洗手正確率:100%,手衛生知曉率:100%)。
3、完成了一年兩次紫外線燈管強度的監測,共監測燈管219根,11根不合格,合格率:94.9%,不合格的燈管及時修理或更換。
4、1-11月全院出院患者6828人,發生院內感染7例,醫院感染率:0.1%;其中肺部感染4例,尿路感染2例,褥瘡感染1例。醫生主動上報3例,院感科監測發現4例,醫院感染漏報率:57.1%,(13項醫院感染控制指標:醫院感染漏報率≦10%)。
5、1-11月份監測留置尿管患者131人,共1414天,2例感染病例,尿道插管病人泌尿道感染率:1.52%;
6、1-11月住院患者抗生素平均使用率:37.6%;1-11月,住院患者微生物檢驗樣本送檢62例,送檢率:3.04%(接受抗菌藥物治療住院患者微生物檢驗樣本送檢率不低于40%)。1-11月門診患者抗生素平均使用率:9.56%;
7、1-11月份監測I類手術144例,無切口感染病例;其中預防性使用抗生素105例,預防性抗生素使用率:72.9%(《內蒙古自治區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的要求標準:I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比例不超過50%)。
8、按照省質控中心的要求,我院于20xx年9月17日——9月xx日對符合調查條件的當日住院病人進行了20xx年全院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本次調查應查137人,實查137人,實查率100%(《內蒙古自治區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的要求標準:醫院感染現患調查實查率≧96%),社區感染病例67例,醫院感染病例2例,現患率為1.46%,(《內蒙古自治區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的要求標準:醫院感染現患率≦10%),并在規定時間內將137例病人全部錄入電腦,完成網絡錄入、報告工作并且一次性就通過了審核。
四、開展醫院感染教育與培訓工作
通過全院集中培訓和利用科室晨會培訓的形式,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了手衛生、職業暴露、醫療垃圾的處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控、鼠疫防控、消毒隔離、傳染病報告的相關知識培訓,對相關科室人員進行食源性疾病診斷、報告相關知識培訓;在流感流行期間,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對急診科、兒科、內科的醫務人員進行相關知識培訓,對門診、病房的消毒隔離管理進行技術指導和監督檢查;提高預檢分診質量,組織導醫臺、急診科人員進行知識培訓;新上崗人員進行崗前培訓。
五、加強傳染病報告管理
20xx年1月1日到11月30日,共上報乙類、丙類及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點監測傳染病共146例,其中肺結核17例、結核性胸膜炎4例、甲肝1例、乙肝9例、丙肝1例、梅毒17例、手足口病28例、水痘16例、猩紅熱9例、流行性腮腺炎7例、尖銳濕疣1例、淋病1例、布病27。全年無遲報、漏報現象發生。
六、死亡病例報告管理
20xx年1月1日到11月30日,上報死亡病例176例,全報告管理和報告質量逐步提高,從而為相旗上報500余例。關衛生部門提供準確的監測信息。
七、食源性疾病管理
20xx年1月1日到11月30日,共上報食源性疾病病例xx4例,超額完成監測任務,今年5月獲得鄂爾多斯市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先進單位獎,是內一科、內二科、急診科、兒科同仁共同努力的結果。
八、加強醫療廢物管理
按照《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的要求,加強了醫療廢物的分類、儲存、集中處置、登記等工作,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整改,醫療垃圾亂扔現象較往年好轉了許多。但是物業公司頻繁更換保潔員,培訓又不到位,尤其像手術室、感染科、醫療廢物收集人員。
九、存在問題整改
1、總之醫院感染管理涉及全院每個角落,貫穿于自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過程,貫穿于治療和護理的每一個環節當中,工作瑣碎,責任重大,加強醫院感染控制工作勢在必行。
2、手工完成13項醫院感染管理質量監控指標困難很大,安裝醫院感染信息化系統很有必要。
3、加強結核病管理,積極督導相關科室完成結核病各項指標;
4、提高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病例報告意識,減少遲報、漏報現象。
5、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意識,在使用手衛生用品方面院方應給予一定的支持。
6、落實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培訓制度,提高知曉率。
7、傳染病報告、食源性疾病報告、死因監測等網絡報告責任重大、沒有星期天、節假日;培訓、自查、迎接各種檢查多,為此需要醫院領導多給與關心和支持!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 12
20xx年在院領導及院感科的正確領導及大力支持下,腦外科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隔離技術規范》等法律法規和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從計劃落實到嚴格管理制度,采取多項措施,加強全科醫務人員院感知識培訓,提高全科醫務人員院感意識,努力提高腦外科院感管理,將腦外科院內感染控制在較低水平,為我科醫療質量保駕護航。本年度院感工作總結如下:
一、教育培訓
1、科內工作人員每月學習院感相關知識并考試,院內感染知識考核合格,每季度進行院感總結,護士長及科內院感監控員每周進行自查自檢,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積極參加院內感染知識講座和培訓。
2、督促科內醫生嚴格執行無菌原則,加強無菌觀念為患者實施換藥操作。
二、感染監測
1、工作人員每季度進行物表及手細菌培養1次、共4次,空氣細菌培養半年1次、共2次,其中第二季度手細菌培養不合格,經加強手衛生培訓后復查合格,并有記錄。
2、每季度進行紫外線強度測定一次,發現不符合及時更換燈管。
三、質量控制
制定了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的防治院內感染的措施。全年手術人數36例、切口甲級愈合率100%、全年留置導尿102例、留置尿管相關感染2例、傳染病報卡7例,及時準確、無漏報。
四、加強重點環節管理
1、加強換藥室及治療室的.管理,根據院感辦的要求配備了物表消毒擦拭桶,全年無切口感染及輸液反應的發生。
2、為患者實施輸液治療時嚴格執行止血帶一人一用一消毒,所有一次性物品均按要求一次性使用。
3、科內出現的多重耐藥菌患者均在第一時間匯報院感辦,并按要求嚴格做好各項消毒隔離措施。
4、嚴格無菌物品管理,無菌物品均按滅菌日期依次放入專柜,過期重新滅菌,無菌物品一人一用一消毒,并與一次性物品分開放置。
五、加強醫療廢物管理
1、醫療廢物按要求分類、放置、收集、轉送,醫療廢物交接登記本每日按時填寫。
2、加大了對科室保潔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意識,醫療垃圾存放間堅持做好清潔消毒處理
六、加強醫務人員職業防護管理
加強了醫務人員的自身安全,防止銳器傷等職業暴露的管理,從手衛生、使用防護用具抓起,組織相關知識的培訓,提高了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意識,全年無職業暴露。
七、存在的不足
1、醫務人員手衛生的正確率不高,需繼續加強。
2、個別醫護人員執行操作時對個人防護意識不強,經過學習現已提高。
3、新人醫護人員對院感的基本知識掌握欠佳。
4、侵入性操作有漏登記現象。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 13
20xx年上半年,在院長及分管院長的領導下,在醫務科及護理部的協助下,從組織落實開始,到嚴格管理制度,開展必要的臨床監測等采取多種措施,尤其是“H7N9流感”的爆發流行,在世界及全國范圍內出現死亡病例,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統一部署,我科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院的院內感染管理逐步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將醫院感染率控制在較低水平,為了今后進一步搞好院內感染工作,現將院內感染控制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保證院內感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醫院感染委員會定期召開全院感染委員會會議,認真執行國家有關醫院感染規定和規章制度,尤其是今年“H7N9流感足口的爆發流行。我院成立了H7N9流感防控領導小組、應急防疫隊;并制定了H7N9流感防控應急預案和接診流程;完善了發熱門診各種規章制度,加強發熱門診院感控制工作,制定了我院醫院感染的各種規章制度及切實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的措施。制定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防控工作預案;對醫院感染管理進行技術指導和監督檢查,發現存在的問題給予與質量獎掛鉤。
二、加強預檢分診
對H7N9流感,在門、急診入口處設立預檢分診點,安排專職人員進行預檢分診工作,加強對體溫≥37.5℃、不明原因肺炎和流感樣病例的癥狀監測,發現有發熱等流感樣癥狀的患者,詳細詢問患者的流行病學史,按照規定程序組織診療,各門診都按H7N9流感診治流程進行工作;確診,轉運定點醫院。
三、加強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使全院職工人人明確控制院內感染的緊迫性、重要性
按院感要求分批對全院職工進行院感知識培訓,并進行考試、考核,我們對全院職工分別進行院內感染控制知識培訓、醫院感染控制技術指南及醫務人員個人防護培訓、對院感兼職醫生、護士及各科護士長,每月針對不同的薄弱環節,尤其是檢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并有針性學習培訓,使全院職工人人重視院內感染、抓院內感染。
四、加強醫院感染病例上報工作
認真貫徹國家衛生部院內感染控制標準及有關規定,建立健全院內感染病例的發現、登記、報告、分析及反饋系統,臨床各科醫師熟悉院內感染分類診斷標準,發現院內感染病例,立即按規定程序上報,及時進行隔離治療,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對出院病例,院感科進行不定期抽查,發現漏報病例,立即反饋到科室更正,做到不漏報,不錯報。
五、加強醫療器械消毒管理工作
醫院所有醫療器械,盡量由供應室負責清洗與消毒(手術室除外),堅持初洗與精洗分開,為了達到更好的器械清洗效果,我們正在引進了高壓水槍等,在器械滅菌方面,我們堅持壓力蒸氣滅菌按《醫院消毒技術規范》,手術室預真空壓力滅菌器,每天進行B—D檢測,每包進行化學監測,每月進行生物監測;供應室高壓滅菌鍋,每鍋進行工藝監測,每包進行化學監測,每月進行生物監測,滅菌物品每月抽樣做細菌培養,使無菌物品滅菌率達100%。
六、加強抗生素合理應用
濫用抗生素在全國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醫務人員面臨之嚴峻的社會課題,大量抗生素不良反應的出現及耐藥菌株的漫延,給臨床醫療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合理應用抗生素人人有責。我們多次組織臨床醫生學習了抗生素合理應用之相關知識,明確各科抗生素預防應用、聯合應用的指征。每周各科室院感監控小組對本科室抗生素的應用情況,進行檢查,并匯總分析,及時調整不合理應用情況;院感科每月檢查一次,發現問題給予與質量獎掛鉤,督促臨床醫生按規定做細菌培養,使抗生素的`應用做到及時有效。
七、加強病房消毒隔離工作
對病房空氣、物體表面、消毒液、醫務人員手定期進行監測,每周不定期抽查;病房消毒隔離情況,尤其拖把、抹布、體溫表、止血帶等管理已規范化;吸氧裝置、霧化吸入器等盡量使用一次性,否則做到了一人一用一消毒。加強了六步洗手法的管理,各科護士長負責檢查指導,真正切斷經醫務人員手傳播疾病之途徑。
八、加強重點科室規范管理
規范各科室的布局,清潔區、污染區、無菌區、標志清楚,分界明確,對重點科室的消毒隔離工作不定期督查,對工作人員加強培訓,培養良好的工作作風,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加強無菌觀念意識,提高無菌操作技術,保證工作順利進行,將醫院感染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
九、加強醫療廢物管理
在垃圾的分類、收集、運送各個環節,我們按照醫療廢物管理制度進行檢查督導,實行三級交接,各壞節登記、交接、簽名明確,各科室均有彈簧稱,每科交接時稱重、登記,醫療垃圾專管人最后統計,各個環節專人負責,出現問題,追查責任,院感科不定期對垃圾暫貯地進行檢查,保證了醫用垃圾不流失。
以上雖然取得了一點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有時病房個別病人無專用生活垃圾袋,有時個別大夫進換藥室不戴口罩,個別科室對院感學習抓得不緊等。今后我們一定發揚成績,糾正不足,將我院的院內感染控制工作做的更好。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 14
本年度,在醫院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仔細實行衛生部頒布的《醫院感染管理方法》、《消毒技術規范》、《醫療衛朝氣構醫療廢物管理方法》等有關醫院管理的法律法規,強化環節質量管理及全院醫院感染學問培訓,嚴格質量監測及考核,降低了醫院感染發病率,保證了醫療安全,有效的限制了科室感染,確保了醫療安全。現全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質量管理,確保醫療安全
1、質量限制:每月進行2次檢查,對存在問題剛好反饋、整理,有效的預防和限制科室感染,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緣由分析、總結,提出改進措施,并向全院通報。
2、強化衛生洗手:手部清潔與人的健康親密相關,手上攜帶的致病菌不僅潛在威逼著醫務人員及家人的健康,而且通過各種操作極易傳染給病人,為此為醫務人員供應洗手設施及洗手液、快速手消毒液等,大大提高了洗手質量,削減了科室感染。
3、紫外線強度監測:對新領進紫外線燈管每次進行檢查,對科室運用中的紫外線燈管強度進行監測,每半年換一次燈管,消毒效果均達標。
4、對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進行了監測:嚴格要求醫務人員執行標準預防措施,盡量避開職業暴露,并對職業暴露進行監測登記。
5、開展了多重耐藥菌的監測:每周不定時了解致病菌檢測結果,發覺多重耐藥要求實行隔離措施,加強工作人員自我防護,避開交叉感染。
二、鎮靜主動應對突發事務
剛好發覺消毒、滅菌、隔離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剛好訂正整改,同時加強醫療廢物分類和收集處理,嚴防因管理不善引起的感染暴發,確保了病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平安。
三、實行規范化,流程化管理
編制科室感染限制各種流程,如洗手流程、醫療廢物處理流程、職業暴露處理流程、科室感染暴發處理流程、科室突發公共衛生時間處理流程,以及各種診療操作流程等,并組織學習,使工作人員工作流程化,便于操作,便于記憶。
四、加強醫療廢物的管理
對醫療廢物暫存處進行了整修,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專人回收,登記。對醫務人員及保潔人員進行醫療廢物管理學問培訓,使工作人員提高了相識,落實了各類人員職責,使醫療廢物分類、收集、儲存、交接等做到規范化管理。
五、加強宣揚和培訓,提高醫務人員感染意識
1、對保潔人員進行了“醫療廢物管理,病房消毒隔離”培訓。
2、對全科護理人員進行了“醫院感染預防”的培訓,并組織考試,均合格。
3、對全科臨床醫生進行了“醫院感染管理現狀”及“手衛生”的培訓,組織考試均合格。
4、對新上崗人員進行了崗前培訓內容“醫院感染與感染管理”,考試均合格。
通過培訓提高了醫務人員的感控意識和感染學問,把一些新觀念、新思想吸引了進來,使醫院感染工作規范化。
通過一年的努力工作,使醫院感染質量上了一個新臺階,降低了感染發病率,提高了工作人員素養,為醫務人員及患者供應了一個平安的工作環境及就醫環境,提高了科室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 15
今年上半年,在院領導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在市、縣有關專家的指導下,我科嚴格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范》、《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衛生部新頒布的六個行業標準,以規范化、流程化管理為目標,健全我院院感管理組織體系,不斷規范和完善我院院感各項規章制度和職責,加強全院醫護人員院感知識培訓,提高全院醫護人員院感意識,將醫院內感染率控制在較低水平,確保了醫療安全。為了今后進一步搞好院內感染管理工作,現將我院上半年院內感染控制工作總結如下:
一、健全院感組織體系,保證院內感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為了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確職責,確保院內感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今年上半年我院健全了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醫院感染管理科、臨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組三級院感組織體系。
二、規范和完善院感各項規章和職責
為了院感工作能夠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今年上半年院感科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院感各項規章制度和職責,使全院醫護人員以后在從事各自醫療活動中將有章可循,同時也明確了各級各類人員在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相應職責。
三、制定各種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基本方法和各項操作規程
為了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為使我院在今后醫院感染率控制在最低水平,我科在今年上半年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各種基本方法和各項操作規程,為規范我院醫護人員在以后醫療活動中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加強全員醫護人員院感知識培訓,提高全員醫護人員院感意識
通過舉辦全員醫護人員院感知識培訓,使全員醫護人員明確各自在院感工作中的`職責外,提高了全員醫護人員的院感意識。
五、規范醫療廢物管理
根據衛生部《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廢物分類目錄》等有關醫療廢物的法律、法規,結合我院實際,制定了包括醫療廢物如何收集、分類、焚燒登記及醫療廢物出現擴散、流失時的應急預案等相關措施,從而規范了我院的醫療廢物管理。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 16
為了提高醫院感染控制和管理水平,加強醫院感染防治工作,確保醫院內環境衛生和醫療質量安全,我院于本月開展了醫院感染月活動。在活動中,我們深入開展了醫院感染管理和預防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強化了各科室醫務人員的感染管理意識和技能。也對醫院感染防治設施設備的維護、清潔和消毒進行了全面檢查,確保了醫療環境的整潔和安全。
一、 宣傳教育
在醫院感染月活動中,我們注重加強醫務人員和患者的宣傳教育工作。通過制作懸掛標語、發放宣傳資料、張貼宣傳海報等形式,向醫務人員和患者宣傳醫院感染的成因、預防措施、感染控制知識等相關內容,提高了醫務人員和患者的預防意識。
我們還組織了專業人員開展醫院感染管理知識講座,邀請了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講解,使醫務人員全面了解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了醫務人員對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視程度。
二、 環境檢查
醫院感染月活動期間,我們對醫院各科室的環境進行了全面檢查。對手術室、ICU、病房、診療室等重點科室進行了重點關注,對設施設備的清潔消毒情況進行了嚴格的檢查,確保了醫療環境的整潔和安全。
我們還對醫院感染防治設備進行了全面的維護和檢修,確保設備的正常使用和有效防控醫院感染的能力。
三、 制度建設
在醫院感染月活動中,我們進一步完善了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強了各科室醫務人員對感染防控工作的落實和執行力。通過制定和完善相關的醫院感染防治制度和標準規范,明確了醫務人員的職責和權利,規范了醫院感染管理的.流程和要求,為醫院感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 效果總結
通過本次醫院感染月活動,我們有效地提高了醫務人員和患者的醫院感染防控意識,加強了醫院感染管理和預防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全面提升了醫院感染防治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對醫院感染防治工作的宣傳和教育,完善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強環境檢查和設備維護,持續提高醫院感染防治的能力和水平,為醫院的健康發展和醫療質量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本次醫院感染月活動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增強了醫務人員和患者對醫院感染防治工作的重視,提高了醫院感染管理和預防的水平和效果,為醫院的醫療質量安全和患者的健康保障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我們將不斷努力,持續加強醫院感染防治工作,確保醫院的環境衛生和醫療質量安全,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和優質的醫療服務。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 17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醫院管理水平的不斷增強,醫院感染的防控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視。為了進一步提高醫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我院積極開展了醫院感染月活動。經過一個月的努力,現對醫院感染月工作進行總結如下:
一、組織領導
醫院感染月工作得到了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院領導親自主持召開了醫院感染月工作動員會,并對醫院感染防控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各科室、各部門紛紛成立了醫院感染月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工作目標和任務分工,將工作落實到每個崗位。
二、工作開展
在醫院感染月期間,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宣傳教育活動,旨在提高全院醫務人員的醫院感染防控意識和能力。我們利用醫院內部的宣傳欄、宣傳欄、醫生站等途徑,張貼了大量關于手衛生、消毒、隔離等方面的宣傳資料。并且利用每日晨會、科室例會等場合,對醫務人員進行了醫院感染防控知識的培訓,提升了大家的防控水平。
三、規范操作
在醫院感染月期間,我們對醫務人員的操作規范進行了全面檢查,并進行了規范化指導。通過開展規范操作知識競賽、操作演練等活動,加強了醫務人員的規范操作意識,提高了操作技能,有效預防了醫院感染的發生。
四、環境整治
為了提高醫院的清潔衛生水平,我們加大了對醫療廢物的管理和處理力度,嚴格按照醫廢分類管理和處理要求執行。加強了手術室、病房、門診等關鍵部位的清潔消毒工作,定期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潔和維護,保障了醫院環境的整潔和安全。
五、效果評估
醫院感染月活動結束后,我們對醫院感染防控工作效果進行了評估。通過抽樣調查、日常監測和醫院感染發生情況統計分析,發現醫院感染發生率明顯下降,醫院感染防控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我們也發現了一些薄弱環節和問題,為下一步的工作改進提供了參考。
六、存在問題
在醫院感染月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醫務人員對規范操作的理解有待加強,對醫院感染防控知識的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醫院清潔衛生工作中還存在一些疏漏等。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加強和改進。
七、改進措施
為了進一步提高醫院感染防控工作水平,我們將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對醫院感染防控知識的培訓,提高醫務人員的防控意識和能力。加強對規范操作的督導和指導,提高醫務人員的操作規范水平。加強對醫院清潔衛生工作的監督和考核,確保醫院環境的整潔和安全。
八、總結反思
醫院感染防控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醫院感染月工作的開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醫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復雜性。也讓我們認識到了醫院感染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為今后的工作改進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借鑒。
醫院感染月工作已經圓滿結束,但是醫院感染防控工作任重道遠。我們將以醫院感染月工作為契機,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防控工作,為提高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保駕護航。相信在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醫院感染管理的工作總結02-05
醫院感染管理的工作總結通用02-01
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職責02-05
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02-21
醫院感染的管理工作總結08-06
病區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的職責12-07
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職責10-21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08-13
醫院院內感染管理的自查總結10-04
醫院感染的管理工作總結范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