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年度工作總結范文(精選5篇)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這段時間以來的工作,收獲了不少成績,制定一份工作總結吧。工作總結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年度工作總結范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年度工作總結1
為切實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相關文件要求,切實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兜底、臨時救助工作等工作,為順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基礎民生保障工作。現將鄉村振興工作總結及20xx年工作計劃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20xx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農村低保保障
一是全面加強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年初,按照省民政廳關于印發《全國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市民政局關于印發《全市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要求,我市及時印發《市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的通知》,并及時召開專項治理動員會和政策培訓會,大力排查整治農村低保領域的各類不正之風和違規行為,進一步提高全市農村低保規范化管理水平,切實加強農村低保工作作風建設。二是嚴格落實動態管理。按月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農村困難對象納入困難群眾兜底保障范圍,把因病、因殘及其他臨時困難返貧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作為重點,實現了“應扶盡扶、應保盡保、動態管理”。每月保障金按時通過一卡通發放平臺發放到位。三是及時上調保障標準。根據上級文件要求及時制定《市民政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財政局市統計局關于調整全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通知》,將我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每人每月38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430元,調整后的標準從20xx年7月1日起執行,更好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截至20xx年12月,我市在冊農村低保保障對象3241戶,5444人,其中納入農村低保保障范圍的建檔立卡扶貧對象3660人,占全部農村低保人數的67.23%。全年農村低保保障金累計發放66848人次、1635.68萬元,其中為建檔立卡扶貧對象發放保障金1000余萬元,切實發揮了農村低保兜底保障作用。
(二)臨時救助。
為切實提高臨時救助效率,我市于2018年建立了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截至目前分3批共下撥93萬元臨時救助備用金到各鎮街道,啟動緊急程序和人均救助金額不超過500元的由各鎮街道動用備用金及時救助。人均救助金額超過500元的由按月及時審批,通過一卡通發放平臺及時發放救助資金。截至目前,20xx年共審批臨時救助291戶次,支出臨時救助金99.92萬元,戶均救助達3434元;其中救助農村戶籍165戶次,支出農村戶籍臨時救助金4.69萬元。為切實提高臨時救助效率,我市建立了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20xx年分兩批共撥付給各鎮街備用金31萬元,確保各鎮街有充足的備用金及時救助基本生活陷入困難的困難家庭,20xx年累計支出臨時救助金130.92萬元。
(三)農村特困人員。
20xx年1-12月,我市發放農村特困供養金1.175萬人次,共計金額621.1632萬元。為了加強對困難群眾的救助力度,切實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我市農村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于2019年10月起農村分散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由原來的400元/人/月調整為500元/人/月,20xx年7月1日起農村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由原來的500元/人/月調整為559元/人/月,農村特困人員實行動態化管理,已全部按照應保盡保的.要求,納入保障范圍,特困供養金也準確及時的發放到位。
二、20xx年工作計劃
(一)繼續嚴格執行農村低保、臨時救助“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原則,切實加強主動發現機制,織密救助網絡,兜實民生底線,服務疫情常態化防控大局。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包括受疫情和自然災害等原因致貧返貧的群體按規定程序及時納入農村低保或臨時救助保障范圍,科學合理確定救助資金額度,切實做到救助對象精準認定、救助額度科學確定、救助資金及時安全準確發放。繼續執行好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指導各鎮街通過運用臨時救助備用金的方式積極開展先行救助,切實提高臨時救助及時性和救助效率。
(二)扎實推進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堅持“脫貧不脫政策”,對已脫貧且家庭人均收入超過低保標準的建檔立卡扶貧對象,按實際情況給予不超過12個月的漸退期。密切關注已脫貧人群中收入不穩定、增收能力弱、返貧風險較高的群體及低保邊緣群體,符合條件的及時給于救助,確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三)積極做好相關配合協調工作。此外我市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主動密切同青白江區溝通協作,做好成德同城化先行融合區發展戰略下的社會救助融合發展工作。
(四)繼續嚴格按照上級文件要求做好困難群眾救助工作,對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實行月動態化管理,同時也會根據上級相關文件的要求及時做好困難群眾救助工作的調整,保障好困難群眾的生活。
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年度工作總結2
按照《中共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報送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情況年度總結的通知》文件要求,對涉及鄉村振興工作進行了認真梳理,現將20xx年度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多措并舉,有序推進20xx年城鄉居民醫保征繳工作,確保我縣城鄉居民應保盡保
我縣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全縣11個鄉鎮,149個行政村427個村民組,覆蓋率100%。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88211人,完成目標任務的97.47%。
二、基本醫療保險為主,商業保險為輔,切實解決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近年來在保持基金收支平衡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待遇水平,增加人民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繼續推行“大病補充商業保險制度”,引進多元化、系統化的商業補充保險,切實補充基本醫療保險不足部分,降低老百姓醫療負擔,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全年醫保基金總支出5361.20萬元,其中:住院報銷14775人次,醫保基金支出金額4974.39萬元,門診特殊疾病報銷3445人次,基金報銷323.96萬元;門診統籌報銷4345人次,基金報銷62.85萬元;
大病保險報銷675.60萬元,大病商業補充保險報銷113.88萬元,重大疾病專項補助19.54萬元,重大疾病特殊補助2.59萬元,醫療救助978.22萬元。
三、重點推進工作
(一)20xx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在征繳期內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工作,要確保數據準確性及及時性,杜絕出現漏保、錯參的情況;
(二)加強各級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行為的監管,把控好醫保基金的第一防線,確保醫保基金安全平穩運行。
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年度工作總結3
xx鎮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為著力點,依托農村自然生態、田園風光和人文歷史資源,突出村莊建設的風格和品位,科學規劃,完善機制,開拓創新,上下聯動,狠抓落實,確保幸福美麗鄉村建設扎實開展,確保實效。
始終堅持“規劃先行”原則,根據我鎮鎮域經濟發展思路,注重當前和長遠發展,結合村情,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把幸福美麗家園建設納入我鎮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立足當前,著眼未來,解決當前問題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
一是暢通民主渠道,發揮民主組織作用。為調動群眾投入到幸福美麗鄉村建設中來,我鎮圍繞縱深推進“四個覆蓋”工作規范化、常態化、制度化發展,著力強化“三議一行一監督”機制規范運行,每年至少開展2次“提意見、聽民意”活動。由村民代表入戶聽取民意,廣泛征求群眾對政府的各項惠民舉措等各方面的意見,群眾填寫民主征求意見卡(群眾隨時都可向村民代表反應意見,填寫意見卡),村黨支部匯總整理意見建議,并按照大多數群眾的意見建議,再向村代會進行提議,并最后形成決議。這樣一來,由民意到決議更加制度化,常態化、規范化、村民反映民意的渠道更加暢通,提高了群眾建設幸福美麗鄉村參與度,為村莊建設獻言獻策,讓群眾紛紛加入到村莊建設義務工作隊伍中來,親手打造自己的幸福美麗鄉村。二是堅持“村民自建原則”,發揮群眾的'智慧和力量。為充分利用該村勞動力,始終堅持“一事一議”和“自主自建”的方式實施工程建設,最大限度地調動了村民自覺投身建設的積極性,激發了建設幸福美麗鄉村的信心和決心,發揮了群眾實干巧干精神和力量。
圍繞縱深推進“四個覆蓋”規范化、常態化、制度化發展,著力強化“三議一行一監督”機制規范運行。成立了農村公共服務辦公室,對“四個覆蓋”機制運行、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幸福美麗鄉村建設等重點工作進行服務監督考核,使政府服務職能更加細化延伸。截至目前,公共服務辦公室通過對各村的“四個覆蓋”工作的監督、檢查、考核、服務,現已有46個村建立了村級環境衛生垃圾治理模式,并制定了規范的監督考核機制,聘用了保潔員、清運員、監督員,各村的環境衛生狀況得到明顯提升。
為提升村干部工作能力及創新意識,提高群眾滿意度,我鎮組織各村六十歲以下村支部書記前往xx、xx、xx、xx等地先進村莊培訓學習,聽取在土地流轉、合作社經營等工作中好經驗、好措施、好方法,學習種植、養殖先進知識。不僅讓大家受益匪淺,獲益良多,更為提升各村群眾滿意度、幸福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開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和督促作用。
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年度工作總結4
我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合管辦正確領導、指導下,全鄉高度重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把此項工作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緩解和消除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及全鄉民生工程的大好事、大實事來抓好抓實。就2009年我鄉現新農合工作開展情況,作如下匯報,望各位領導給予指出不足、提出意見、建議。
一、參加農村合作醫療情況。
按縣委、政府、縣合管辦有關2009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繳費工作布置安排,我鄉通過廣泛宣傳發動和深入細致的工作,“新農合”工作進展較為順利,2009年、我鄉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達12196人,參合率達85.2%,籌集新農合基金243920元。
二、農民獲益情況。
自2009年1月至10月,全鄉共有11107人次享受農村合作醫療補助632319.6元,其中有10716人次獲得農村醫療門診報銷補助186897元,有391人次獲得農村合作醫療住院補助445422.6元。其中住院補助中獲萬元以上的1人,5000元至10000元的有9人,1000元至5000元的.112人,1000元以下的269人。
三、2007年和2008年新農合二次補償兌現到戶情況
按相關政策實施方案,2007年我鄉共有218人次獲得二次補償,補償金額235926.00元,2008年共有355人次獲得二次補償,補償金額397321.00元。鄉合管辦按補償程序健立健全檔案,補償金由農民親自簽字押印領取,兩年二次補償金已全部兌現到戶。
四、2009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發放,照片粘貼情況。
為進一步規范我鄉新農合工作,自2009年收繳新農合基金工作開始,我鄉便高度重視新農合證發放,照片粘貼工作,各村、街道由鄉派出專門人員負責,社組由村委派出工作人員負責。層層抓落實,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在鄉派出所等單位配合下,現我鄉已對自愿投保的共3293戶農戶發放了新農合醫療證,并且完成了對每位投保人的照片粘貼。
五、合管辦事后報銷、補償開展情況
在事后報銷、補償工作中,我鄉首先是把好政策關,積極與鄉衛生院及各級醫療機構配合,由鄉衛生院負責此項工作人員按規定簽核后,再到合管辦報銷,合管辦、鄉衛生院工作人員均能實事求是、不虛報、不超出政策范圍,積極為參合人員服務,維護好農民利益,特別是趕街天,鄉合管辦人員親臨鄉衛生院,實行在一線辦公,為老百姓報銷工作帶來叫大方便,實現了現看病、現減免,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老百姓看病的經濟負擔。
六、鄉村門診開展情況。
首先是由衛生院牽頭,舉辦多期培訓班對我鄉7個村衛生員進行新農合業務培訓,再由各村定點門診的醫務人員對前來就醫的農民進行新農合政策的宣傳講解,實事求是地開好報銷憑證;二是鄉農合辦、鄉衛生院做好督導工作,對村衛生室門診新農合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督促。經村衛生人員與鄉衛生院、合管辦工作人員積極配合,2009年,我鄉鄉、村門診開展情況正常,還未有一例受益農民對新農合進行過投訴。按相關政策,2009年1月—10月,我鄉共在鄉衛生院、村衛生室門診減免8643人次,減免金額為145762.3元。
七、鄉住院減免開展情況
按相關政策,2009年1月—10月,我鄉共在鄉衛生院住院減免132人次,減免金額為83214元。
八、統計及財務記帳、對帳、報表上報情況
對新農合財務記帳等問題,我鄉歷來高度重視,設1名專門的出納,1名會計,每個月月底,對所報出金額等進行細致、嚴格地對帳、確實無誤時,再做報表,并按時向縣合管辦上報。截至目前,我鄉在記帳、對帳方面,均未出現任何問題,每月月底均按時上報報表,不出現拖沓或不報的情況。
九、2009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方案》知曉率情況
根據《墨江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方案(試行)》(墨發[2008]25號文件)的通知,結合我鄉實際,年初制定了《xx鄉2009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辦法(試行)》,并將辦法發放到各單位、站所、院校、各村委會,還成立了以鄉黨委副書記掛帥的宣傳小組,負責將辦法宣傳到村、宣傳到組、宣傳到戶。通過大量的宣傳,參合農戶對自身權利、義務、補助辦法、程序等知曉率較高,也為我鄉新農合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思想保障。
十、認真做好2010年新型合作醫療籌資工作
由于投保比例比往年有所增加,給我鄉2010年新農合籌資工作帶來一定困難,但是,鄉黨委、政府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切實有效地開展好此項工作。以宣傳政策,執行政策,到各家個戶自原收取等方面做好各項工作。
總之,我鄉2009年新農合工作在縣合管辦、鄉黨委、政府正確領導與指導下,各項工作運轉正常。當然,還存在農民投保、報銷等各項意識不健全,還有不掌握政策、不理解新農合工作難點等問題存在,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以后將作出更大的努力,認真總結,切實為農民服務,努力把我鄉新農合工作做得更好。
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年度工作總結5
一、大力發展農業“新六產”,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結合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工作,將“現代高效農業”確定為全縣“x+x”主導產業之一,明確了農業發展的主攻方向、轉換路徑和任務目標。
(一)主攻方向。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積極創新多元化產業融合模式,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加快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促進產業鏈相加、價值鏈相乘、供應鏈相通“三鏈重構”,著力構建現代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發展的現代產業新體系,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
(二)轉換路徑。一是塑造新型業態。以農產品加工為骨干,向前、向后延伸產業鏈條,構建從田頭到餐桌無縫對接的產業體系。二是培育新型主體。重點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鼓勵農民通過股份合作、代耕代種、土地托管等途徑,實現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三是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鼓勵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合作社等利用各自資源相互入股,采取保底收購、股權分紅和二次利潤返還等方式,讓農民分享加工和流通環節利潤。
(三)發展目標。到xx年,現代高效農業總體發展水平穩步提升,新業態增加值在農業增加值中的占比顯著提高,農業競爭力明顯提高,農村活力顯著增強,農民收入持續增加。
二、加快重點項目建設,著力增強農業農村發展后勁。
鄉村振興,項目建設是主抓手。將鄉村振興作為提報篩選縣級重點建設項目的重要領域,全年確定的xx個縣級重點項目,涉及鄉村振興領域的項目有xx個,占比達到xx%,總投資xx億元,占全部投資的xx%。
(一)實施了“百日攻堅行動”。自x月份以來,結合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適時啟動了“百日攻堅行動”,從縣級重點項目中擇優篩選出xx個“四新”“四化”項目,倒排工期,節點推進,嚴格周調度、月通報、分類考核、“紅”“黑”榜通報制度。上述xx個項目中,涉及鄉村振興領域的項目有xx個,占比達到xx%。百日攻堅行動結束后,xx個鄉村振興領域項目全部開工,完成投資xx億元,投資完成率超過xx%,其中櫻之崮田園綜合體、托福太陽城兩個項目,被列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現場觀摩項目,為我縣獲得總評第x名的好成績貢獻了力量。
(二)積極申報納入上級重大項目庫。今年以來,縣發改局按照“四新”“四化”要求,先后兩批報送省、市級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建設項目xx個,其中鄉村振興類項目xx個,總投資xx億元。截至目前,我縣共有xx個納入第一批省市重大項目庫,其中金水河田園綜合體項目被列為省級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第二批項目名單尚未反饋。
(三)超前謀劃xx年項目。按照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的工作思路,自xx月初開始,縣發改局突出“四新四化”導向和“實體經濟、社會民生、生態文明”三類大領域,圍繞“xx”產業,謀劃儲備了一批行業技術領先、產品市場占有率高、稅收貢獻率高的大項目好項目。截止目前,已初步篩選確定縣級重點項目xx個,年度計劃投資xx億元,其中涉及鄉村振興領域項目xx個,總投資xx億元。
三、加強對上爭取,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政策資金支持。
鄉村振興,離不開上級的大力支持。縣發改局把爭取上級政策和自己支持,作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重要手段,不斷加大對上爭取力度。
(一)成功爭取鄉村振興示范縣。今年x月份,縣發改局按照x省鄉村振興“十百千”示范創建工程實施方案精神和要求,立足我縣資源稟賦、生態優勢和產業發展基礎,積極申報我縣爭創x省鄉村振興“十百千”示范縣。x月xx日,省發改委、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委農工辦、省財政廳等xx部門聯合發文,公布了全省鄉村振興“十百千”示范創建名單,我縣被確定為示范縣(全省共xx個,全市僅我縣x個),xx鎮xx社區、xx鎮xx區、xx鎮xx村、xx村等x個村被確定為示范村。
(二)積極申報鄉村振興重大項目庫項目。按照省發改委、省農發行《關于做好鄉村振興重大項目庫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要求,組織各鄉鎮街區、縣直有關部門對照八大領域,認真篩選提報鄉村振興重大項目。截至目前,共申報項目xx個,總投資xx億元。在對上述項目基本情況逐一審查、分析的基礎上,初步確定了推薦名單,分別是:xx縣農業創業創新示范園項目、金水河田園綜合體項目、重點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在水一方”云蒙康體小鎮項目、云蒙湖生態旅游景區桃源古寨項目、xx縣交警安泰、黨校片區兩個城中村棚戶區改造項目、岱崮地貌旅游區項目、xx縣鄉村振興示范縣建設項目。
(三)全力爭取上級無償項目資金。今年年以來,通過發改系統爭取到位上級無償資金xx萬元,其中,xx鎮xx村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xx萬元,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項目xx萬元,野店鎮、岱崮鎮、桃墟鎮水毀修復項目xx萬元,梓河岱崮坡里段河道治理項目xx萬元。這些資金為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突出頂層設計引領,高標準編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鄉村振興,規劃先行。為切實保證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引領性和可操作性,經多方對接考察篩選,并經縣主要領導同意,擬委托中國農業大學編制我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xx月xx日,中國農業大學褚慶全教授到xx與縣發改局就規劃編制費用、時間等進行了協商。當前,縣發改局正按照規劃編制方的'有關要求,進行規劃前期資料搜集,并初步確定了鄉村振興的基本原則、發展目標和推進措施。
(一)基本原則。堅持黨管農村工作,確保黨在農村工作中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干部配備、要素配置、資金投入、公共服務上加快補齊短板。堅持農民主體地位,把維護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促進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鄉村全面振興,以產業興旺為重點,生態宜居為關鍵,鄉風文明為保障,治理有效為基礎,生活富裕為根本,整體部署、協調推進。
(二)發展目標。初步打算到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明顯提高,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鄉村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黨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健全完善。到xx年,鄉村振興的主體框架基本成熟,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初步構建,農業“新六產”發展格局全面形成,農民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村基礎設施顯著改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質量進一步提升,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三)推進措施。初步想法是:構建鄉村發展新格局,走融合發展之路;發展農業“新六產”,走質量興農之路;打造生態宜居鄉村,走綠色發展之路;培育鄉村文明新風,走文化興盛之路;構建新型治理結構,走鄉村善治之路;保障改善農村民生,走共同富裕之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走創新發展之路;實施人才興農戰略,強化資源要素支撐。
總的來說,縣發改局在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成績是階段性的,與縣委、縣政府的要求和群眾的期盼還有不小差距,工作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主要是:重點項目建設推進較慢,投資完成率低于平均水平;加快鄉村振興的思路不夠寬,措施較單一;鄉村振興規劃編制進度較慢,沒有達到時限要求等。下一步,我們將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進一步強化重點項目督導管理。一方面,對今年的xx個鄉村振興領域縣級重點項目開工情況、投資完成情況、投產運營情況,以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行全面摸排,列出臺賬,分類施策,逐個“敲開核桃”、“掃清路障”,確保明年順利開工。另一方面,對明年的xx個鄉村振興領域重點項目,繼續嚴格執行“周調度、月通報、半年分析、年度考核”制度,全力破解制約瓶頸,推動全縣重點項目建設再上新臺階、再創新輝煌。
二是進一步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xx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三條主線是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和新舊動能轉換,三者相輔相成。今后,縣發改局將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好經驗、好做法、好成果,運用到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各項具體工作中。同時,積極做好鄉村振興示范縣建設工作,打造鄉村振興“xx樣板”,總結形成典型經驗,在全省推廣。
三是進一步加快鄉村振興規劃編制。當前,規劃編制前期準備工作正有序開展,為后續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下一步我們將督促規劃編制機構加快規劃編制進度,爭取xx年xx月xx日前完成規劃編制工作。
【鄉村振興工作個人年度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鄉村振興個人工作總結03-06
聚焦鄉村振興個人工作總結01-22
鄉村振興個人工作總結范文03-01
鄉村振興年度工作總結02-15
鄉村振興年度工作總結06-29
鄉村振興個人總結05-15
鄉村振興個人總結11-10
鄉村振興個人工作總結(精選15篇)04-17
鄉村振興個人工作總結(精選13篇)11-08
鄉村振興個人近期工作總結(精選5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