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地球的運動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15 09:36:4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地球的運動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地球的運動的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地球的運動的教學設計

  教學基本理念

  1、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

  初一的學生對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缺乏理性認識。本節課教學力求體現素質教學的思想。通過活動、討論,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

  2、采用討論比較方法展開“活動”

  考慮到學生以前學過一些有關地球運動的知識。采用比較法進行討論,使學生在比較的基礎上了解自轉運動和公轉運動的異同點,有利于知識的掌握,以及比較分析能力的培養。

  3、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

  教師通過閱讀專業書籍,搜集一些關于地球運動的資料,對教材中不容易理解的內容加以補充、說明。

  知識目標:

  1、知道地球運動的兩種基本形式——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概念、周期、方向。

  2、知道地球公轉引起的晝夜長短的變化和四季的變化

  3、記住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的度數、五帶的`名稱和范圍。

  能力目標:

  1、初步學會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和晝夜更替現象;初步學會繪制簡略的地球公轉示意圖,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活動用地球儀演示地球公轉,使學生能夠初步理解: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以及四季的變化與地球公轉的內在聯系。

  情感目標:

  1、通過介紹地球運動的形式和規律,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2、通過講述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1、地球自轉及帶來的影響。

  2、地球公轉及產生的影響。

  教學難點:

  1、地球自轉產生晝夜更替。

  2、地球公轉且地軸是傾斜的、空間指向保持不變,產生

  ①一年中正午太陽的高低變化。

  ②一年中白晝的長短變化。

  地面得到太陽光熱的多少四季的變化

  教學用具:

  地球儀、手電筒等。

  教學課時擬用2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感受下列現象

  日出日落

  日出自東、日落自西

  日出日落產生的現象

  【講授新課】

  一、地球的自轉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P9材料“是天轉還是地轉”

  學生閱讀后提問:

  ①、生活中我們感到是天轉還是地轉?

  ⑵、哥白尼的“日心說”其主要觀點是什么?

  學生回答問題。

  今天,我們就學習關于地球運動的一些知識,首先學習地球運動的一種形式——自轉。

  演示一:教師展出地球儀,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并思考:地球是繞什么在不停地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怎樣?(地軸。自西向東)(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加以歸納,并講述自轉的周期)哪位同學能上來給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轉?(請2—3名學生上講臺演示)

  板書:1、自轉運動的規律

  ①概念繞地軸旋轉

  ②方向自西向東

  ③周期一天(大約24小時)

  (承轉)日出日落現象是怎樣產生的?日月星辰為什么不西升東落?(由于地轉的自轉;因為自轉是自西向東)

  演示二:教師用手電筒照射地球儀,演示晝夜的產生,并講解產生的原因;然后再轉動地球儀,演示晝夜更替,并講解產生的原因。

  板書:2、晝夜產生的原因

  地球自轉一周,地球表面就完成一個晝夜交替,其經歷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地球的自轉,注意晝夜是怎樣交替的。(培養學生的動手、觀察能力)在圖上找到中國北京、美國紐約、日本東京,并在地球儀上作好記號。

  學生討論:

  ①當北京是白天時,紐約、東京哪個是黑夜,哪個是白天?(紐約是黑夜,東京是白天)②北京和東京哪個地方先見到太陽?這說明哪個地方時間早?(東京。東京時間早)

  ③東邊的地方和西邊的地方哪個時間早?(東邊)

  ④教材圖1.18:在同一時刻,姨媽和暢暢互致問候時,為什么會有時間上的差異?如果暢暢中午12點打電話給姨媽是否合適?為什么?(由于地球的自轉導致東邊比西邊的時間早。不合適,因為這時紐約正是半夜)(學生討論后回答,教師略作講解)

【地球的運動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地球的形狀教學設計04-10

地球爺爺的手-課件教學設計02-21

《圖形的運動》教學設計04-02

《圖形的運動》教學設計04-02

地球的運動說課稿11-02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課件的教學設計03-11

小學課件《地球爺爺的手》教學設計02-21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設計12-30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設計12-31

《1.4地球的圈層結構》教學設計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