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小學數學課堂個人總結
一、課堂總結要有利于啟迪思維,開發智力
課堂總結要關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充分體現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的思維活動總是由問題開始的,又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發展的。因此,課堂總結要注意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歸納概括。在學習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時,同學們理解了帶分數的意義,能正確讀寫帶分數,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數學學習要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課堂總結,我們不能停留在基本目標上,應適時進行延伸拓展,不妨可問學生:1。上節課我們將分數分為真分數和假分數兩類,那么,帶分數屬哪類分數?為什么?2。如何把帶分數或整數化成假分數?
二、課堂總結要有利于學生的反思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先生提出經驗+反思=成功。反思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是數學學習不可缺少的環節。在新課結束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反思學習活動的全過程,幫助學生掌握課堂總結的方法,豐富學習體驗。例如:一次小數乘、除法計算綜合練習課中,筆者收集了學生平時典型作業錯題:①7。2+2。81。43,②32。05-2。050。82,③17。60。1258,④7。383。62。8,⑤0。3225,⑥0。2389+2。31。1。教師根據學生獨立練習中出錯情況寫在黑板上,讓學生總結反思出錯原因(忽略運算順序,演算馬虎,算理不明,簡算意識缺乏),然后自我修正,最后每位學生回頭看演板情況,做了這堂小數乘、除法計算綜合練習課的總結。
三、課堂總結要承前啟后
華應龍老師曾經說過,千金難買回頭看!這是對課堂總結藝術的一個概括。值得深思的是,回頭看出從何處起?例如,梯形的面積教學之前,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三角形的面積,探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利用的是割補法,探討三角形的面積利用的是旋轉、平移法,而在梯形的面積教學中,學生探討了多種關于梯形面積的推導方法,有的把梯形分解成兩個三角形,有的把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從而得到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課堂總結時,我們不能只停留在梯形的面積這節課,應追索到前面所學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三角形的面積的內容,同時還應考慮到后繼學習圓的面積。
問:(1)三種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有什么共同之處?
(2)梯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的推導,同學們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
(3)假如老師要同學們探討圓的'面積,你有什么想法?
四、課堂總結要擅于研究學生
有效的教學設計,從研究學生開始。研究學生就要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興趣、愛好、學習態度、習慣、思維特點)。根據兒童喜歡做游戲的心理特點,把游戲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結束新課。如在教學質數和合數時,可以設計有序離教室的結尾:教師宣布:快下課了,我們按座號的情況來下課,但一定要符合老師的要求分先后下課(每位學生手持自己的座位號)!學生頓時興致倍增。
1。老師:座號的因數只有2個的同學按順序下課!學生:2、3、5、7、11、的同學紛紛有序離開教室。
2。老師:座號的因數至少3個的同學第二批有序退場!學生:4、6、8、9、10、的同學紛紛有序離開教室。
3。老師追問:你怎么還不出去玩呢?學生:我的因數只有一個,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老師:那你能給自然數分類嗎?
學生:非0自然數(按因數的個數分):1,質數,合數。離開教室的同學,其實都在窗外關注教室里的一切。
五、總結
數學課堂總結的設計是一門藝術,我們要不斷總結,不可草草收尾,應靈活多變,精心打理,讓學生在課堂總結中收到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效果。
【淺析小學數學課堂個人總結】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總結12-29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個人工作總結03-14
小學數學課堂總結范文11-22
數學教師高效課堂個人總結04-10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總結01-24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大賽總結08-25
小學數學教師高效課堂學習總結12-05
小學數學有效課堂論文06-20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反思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