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協會脫鉤工作總結
有人說,行業協會“戴著行會的帽子,舞著政府的鞭子,坐著行業的轎子,拿著企業的票子,供著官員兼職的位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行業協會脫鉤工作總結。歡迎閱讀參考。
行業協會脫鉤工作總結1
行業協會,“脫鉤”才能正名 中公教育茂名分校分享
行業協會去行政化改革,更是為了推開社會治理改革創新的大門,在政府、市場與行業協會之間求得善治
繼今年7月《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發布之后,近日,民政部公布了2015年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脫鉤試點名單。從清理公務員在行業協 會商會任職兼職,到取消行業協會行政級別和事業編制,作為一塊“難啃的硬骨頭”,行業協會甩開去行政化的改革臂膀,無疑會將政府職能轉變和社會組織改革推 向更深水域。
我國的行業協會誕生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特殊時期,管理上實行民政機關登記、掛靠機關主管的雙軌制。行會組織“半官半民”的色彩,確曾發揮過 統籌協調、管理有效等獨特優勢,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行業協會政社不分、管辦一體、責任不清的弊端也凸顯出來。比如,不合理的審批事項和收 費項目在職能部門取消了,不久又在行業協會那里改頭換面出現。又如,行業協會名義上為企業服務,實際往往只收錢不辦事,而是熱衷于行業評比,甚至出現“搭 車收費”“指定服務”“官員尋租”等隱性腐敗問題。
有人說,行業協會“戴著行會的帽子,舞著政府的鞭子,坐著行業的轎子,拿著企業的票子,供著官員兼職的`位子”。這個說法形象揭示出行業協會的“不倫 不類”:作為非政府組織卻帶著政府性印記,作為非營利組織卻又有營利沖動。不扭轉行業協會對政府的依附關系,不革除行業協會職能作為上的沉疴積弊,就不足 以徹底解決行業協會扮演“二級政府”和“紅頂中介”的問題。掐斷職能部門借行會商會“養人”“牟利”的畸形需求,才能讓行業協會成為獨立的市場治理主體。 更應遞進一步追問:怎樣才能讓脫鉤之后的行業協會契合市場經濟的現實所需?行業協會并不是政府的管理工具,政府也不是行業協會的服務重心。行業協會 是居于政府與企業中間的溝通橋梁,擔負著政府決策咨詢、維護行業權益的責任,也是行業內的“服務員”,對會員企業提供管理咨詢、培訓引導、協調國際貿易爭 端等各類服務。行使好這些職能的前提,在于行業協會徹底擺脫和政府機構之間的從屬關系,真正回歸角色本位。
這無疑是一場行會組織的“正名”之戰。行業協會去行政化改革不僅僅是為了打通簡政放權的“任督二脈”,更是為了推開社會治理改革創新的大門,在政 府、市場與行業協會之間求得善治。行業協會和商會的改革路徑已經清晰,落地實施階段還需用法治方式確定行業協會和商會的職能與權限,重構政府與行業協會的 關系,促使行業協會真正把那些“政府想干不能干,企業想干干不了”的事情做起來,當好政府和市場的幫手。
當外商在我們汽車知識產權引進時意欲將整車和發動機分開談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向國家提出關鍵性的政策建議;當溫州生產的打火機、眼鏡、皮鞋在國外 遭
遇貿易壁壘時,同樣是商會組織主動站出來維護了企業的權益。讓行業協會去行政化的改革靴子盡快落地,我們就可以以行業協會的脫胎換骨,推動實現市場運行 機制和社會治理方式的現代轉變。
行業協會脫鉤工作總結2
協會與政府脫鉤須防“藕斷絲連”
行業組織與政府脫鉤改革的要義,在于形成政府與社會權力的法定界分,在改革中加速相關的職能法治建設,在法治保障中推進行業協會商會向社會自治功能回歸。
中辦、國辦近日印發《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對脫鉤的主體、原則、任務和措施作出了具體安排,下半年將選100個左右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開始試點。這意味著我國近7萬家行業協會商會將與其主管、掛靠的行政機關脫鉤,實現機構、職能、資產、人員、黨建外事等全分離。
發達的行業協會商會,不僅標志著市場經濟的繁榮程度,也預示著社會自治的現代化水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協會商會發展迅猛,成為社會組織最為發達的一脈,在推動經濟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這些迅速崛起的協會商會在推動行業自治方面,卻面臨著越來越難以克服的障礙,根本原因是其職能定位不清、行政化色彩濃厚。
由于存在著復雜的利益勾連,政府在向市場放權的同時,加強了對協會商會的控制;而原本應當自治的協會商會,有的直接脫胎于政府機構改革,即便是從行業內部自發組織起來的,也呈現出向政府靠攏的積極姿態。利益最終導致政會不分,一些行業協會商會漸漸衍化為“二政府”“紅頂中介”,“戴市場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坐行業的轎子,收企業的票子,供官員兼職的位子”,背離了行業自治的功能定位。
無論是充分激活市場自主性,還是強化社會的自治能力,都需要將協會商會從政府的控制下解放出來,依法界定行政機關與行業協會商會的職能邊界,促進行業協會商會成為自治性的社會組織。綜觀這些年的改革,方向是清晰的,但不少改革名不副實,表面脫鉤的行業組織依然與政府機構“藕斷絲連”,一些政府機構領導退休后進入行業協會商會任職,同時向協會商會輸送意志和利益。破解改革“兩張皮”現象,必須尋求法治化的治本之策。 脫鉤意味著政府和協會商會的職能分離,重點和難點都在于遏制政府的控制沖動,剝離協會商會的行政職能。由于涉及許多官商利益,需要通過立法界分各自的職權,提高協會商會自主性的同時,建立公開透明可監督的運行機制;強迫政府機構放權的同時,承擔起對協會商會的法定監管職責。只有依法實現職能、權責、運行方式的獨立性,讓協會商會真正代表行業企業而非政府的利益,它們才能成為行業內部的利益表達、博弈和化解沖突的平臺機制,彌補政府的治理精力不足。
總之,現代意義上的政府是有限政府,“有限”不僅意味著政府的權力受嚴格的法律約束,不得損害社會私權;還意味著行政不能將觸須伸及社會所有領域,必須為社會自治預留出足夠的空間。行業組織與政府脫鉤改革的要義,在于形成政府與社會權力的法定界分,在改革中加速相關的職能法治建設,在法治保障中推進行業協會商會向社會自治功能回歸。
【行業協會脫鉤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煙酒行業協會章程09-12
租賃行業協會章程09-12
行業協會章程范本11-18
建筑行業協會賀信范文11-20
食品行業協會章程樣本09-12
ktv工作總結05-26
品檢工作總結05-27
領班工作總結05-26
測量工作總結05-23
教師工作總結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