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15篇[精品]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1
在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名叫《富蘭克林自傳》的一本書,這本書令我深受感觸。
富蘭克林——出生于1706年1月2日,由于他出生于貧寒的家庭,所以被迫輟學在小店里幫忙打雜。后來又雜哥哥的印刷所里當徒弟,不久,富蘭克林又離家出走,最后在費城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印刷所......但是有一種強大的精神一直在支撐著他,盡量擠出一切時間,一切金錢來看書,買書。
在他在費城的.這段時間里,富蘭克林成長了很多。在他看來書是無價之寶,正是如此,他廢寢忘食地學習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拉丁語。并造福于人類:發明了新式火爐,三輪鐘......
在這本書中,令我記憶深刻的一個片段是:富蘭克林自己設定了一個沒得名目級規誡:一 ·節制二 ·緘默三 ·秩序......十三 ·謙卑。決心一周對一項沒得嚴密監視,一次執行。所以說良好的學習是能改變自己的壞毛病的。
讀完了整本書,我想:今天,我們的生活是無比幸福的,時代給予了我們物質上的豐富多彩。因此,我們更應該刻苦向上,積極分發,熱愛生活,追求充實高尚的人生。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2
《富蘭克林自傳》是一本鼓舞人心的書,影響了幾代美國人。它包含了富蘭克林一生的見解。改變生活質量的真理是告訴人們遠離平庸,追求理想,熱愛學習。事實上,富蘭克林沒有一個非常優越的成長環境。他十歲時輟學,和父親一起做蠟燭,攢錢買書,晚上借書店的書,整晚讀書,早上送回去。富蘭克林有廣泛的知識:歷史、政治、物理······
1726年,富蘭克林開了自己的印刷廠,事業蒸蒸日上。他發明了兩用眼鏡、避雷針和新路燈······
富蘭克林通常特別注重自己的美德。他對自己的美德提出了13個要求:克制、決心、節儉、勤奮、真誠、正義、中庸、清潔、平靜、貞潔、謙遜、沉默、有序的.生活。這13個要求對我也很有用。在辯論問題時,我經常一口氣說出我所有的觀點。在對方說話之前,我否認了對方的觀點。富蘭克林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不用說死,要為對方著想,這叫謙遜。是的,如果沒有交流,辯論有什么意義?不就是強詞奪理嗎?與其被動地說服別人,不如說服別人,我在辯論中討論一個觀點,留出足夠的時間思考,最后讓別人主動說服我的觀點,當然,如何在辯論中列出例子,雄辯的對手,這與閱讀是分不開的,通過不斷從書中學習知識,讓人們不斷進步,成為富蘭克林。
人,不能被惰性所控制,我想用克制、決心、節儉、勤奮、真誠、正義、中庸、清潔、平靜、貞潔、謙遜、沉默、有序的生活來要求自己。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3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第二章的內容,主題是家世和童年,因為這里涉及一些歷史背景,因此,我覺得有必要先進行一些背景知識的介紹,這樣會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富蘭克林成長的環境。
Q:書中所指的“血腥瑪麗”是什么?
A:這里的“血腥瑪麗”的原型為瑪麗一世(Mary I,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瑪麗一世(1553~1558年在位)成長于歐洲宗教改革的洶涌大潮之中,其時英國也成為天主教和新教進行殊死搏殺的.場所。
她的母親凱瑟琳是一位篤信天主教的西班牙公主,而她的父親亨利八世為了達到與她母親離婚的目的,不惜背叛天主教,與羅馬教皇決裂,并在國內扶持新教,迫害天主教徒。也許由于上述的成長過程,她成為了一個死硬的天主教徒,并對新教有著刻骨的仇恨。
成年后,她因為拒絕改信新教而幾乎被亨利八世推上叛國的審判臺,后來又與當時天主教世界的捍衛者——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結婚。
登上王位后,她立即宣布恢復天主教,并對新教徒采取了高壓政策,屠殺其中的激進分子,在她統治5年中,有300余人被燒死在火刑柱上,包括那個敢于宣布她父母的婚姻為無效、她為私生女的克蘭默大主教等,而被迫流亡國外的新教徒則不計其數。她終于以其暴行獲得了英國人民對其“血腥瑪麗”的稱謂。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4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名字叫《富蘭克林自傳》。
富蘭克林是一位偉人,這本書講述了他前半生的坎坷,講述了從一位印刷廠的學徒,到走上政壇的曲折的路。
富蘭克林在英格蘭長大,后來去了新英格蘭(今賓夕法尼亞州)在那里成長,后來來到紐約在此開辦了一家印刷廠。在此期間,他努力讀書,印刷和發行了《賓夕法尼亞公報》,在該報上,他寫了大量有關政治的'文章,因此得到州長的賞識,成為新英格蘭郵局局長。他還組建了消防隊,民兵隊,建立了公立圖書館等,可以說為美國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還在晚年與華盛頓等人起草并修改了《獨立宣言》發明了許多有用的物品。可謂對美國從殖民地,走向繁榮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他不僅取得了偉大成就,還提出了十三項美德,1.節制2.沉默3.生活秩序4.決心5.儉樸6.勤勉7.誠懇8.公正9.中庸適度10.清潔11.鎮靜12.貞潔13.謙虛。這十三項美德在現代,已經沒有人能全作到了,大家只能做了七-八條。而這些推動了富蘭克林,使他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巔峰,這句話或許能給你啟示,世界上沒有能像誠實和廉潔一樣,能使一個窮小子發財。富蘭克林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這些,就是一個人成功的標識雖然我們不需要這樣,但我們可以向富蘭克林先生學習,使自己獲得成功。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5
“若想在尸骨已朽之時尚不被人忘記,要么寫點值得一讀的東西,要么做些值得一寫的事情”。本杰明·富蘭克林就是這樣一個人。
他是有史以來最杰出的美國人之一。著名的政治家、科學家,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和發明家。他是美國革命的重要領導人之一,還曾進行過多項關于電的實驗,發明了避雷針、雙焦點眼鏡、蛙鞋等等。
本杰明·富蘭克林1706年1月17日出身在波士頓。由于他出生在貧寒的小商人家庭,他幾次被迫輟學在小商店里打雜。后來又在哥哥的印刷廠當學徒,最后自己在費城開了一家印刷所。在這期間,他過著艱苦的.生活:住得簡陋,吃得簡單,但是卻一直有一種非常強大的精神支撐著他。除了辛勤工作之外,他還始終懷著強烈的求知的渴望和熱情,想盡一切辦法,擠出一切時間和一切金錢來讀書和買書。
富蘭克林生下來時比我們中最窮的人還要窮,但他具有不以自己窮困為恥的勇氣,憑借這勇氣成為他生活的時代和國家中最偉大和最出色的人。在當今的社會,我們有著良好的學習環境,干凈整潔的教室,還有父母、老師和同學的關心,這都為我們創造了優越的條件,也為我們帶來了無限的動力。比起富蘭克林小時候,我們的生活條件明顯變得更加富裕。所以,我們更應珍惜這種資源,更應該努力的學習,學習富蘭克林堅持不懈、勤奮刻苦的精神,只有這樣我們長大后才能成為像富蘭克林一樣的成功人士!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6
這本書可分為學徒期、創業期和發揚期三個時期。
學徒期的富蘭克林有意識培養美德,專一于印刷業,良好的品質和業界經驗為富蘭克林創業奠定了基礎。開設講讀社、設計鑄模模具和凹版印刷機,富蘭克林貢獻公共事業想法初露端倪。
創業期顯貴的富蘭克林依舊勤勞節儉,贏得眾人尊重和良好聲譽。聲望、人脈和影響力越來越大。
發揚期的富蘭克林踏入政界,在為自己謀利益的同時為眾人謀利益。他熱衷于公共事業,利用自己的聲望和人脈,創辦了公共圖書館、公共醫院、第一所高等院校,改善了街道照明、設計了經濟的方法保持街道干凈,發明了避雷針等等。晚年可謂名利雙收。
這是一個活生生的美國夢故事,這本書就是激勵那些有著夢想的人,即便你是草根,如果努力,也有成功的可能。
這本書有什么啟發意義?
這本書可作為一本職業生涯規劃書供懵懂的年輕人參考,去反思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同時可作為一本創業指導書供創業者參考,學習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創業的;這本書也可以作為一本人生規劃書,讓人思考人生的.意義,我們是像富蘭克林一樣建立偉業,熱衷于公共事業貢獻社會?還是......
富蘭克林的成功我總結為美德+專一的職業規劃+創新改變精神+人脈關系。其中富蘭克林培養美德很值得學習,一個人要做好事情、管理好其他人和事,首先要有非常強的自控力!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7
以前,聽到富蘭克林,第一個印象就是他是一名科學家,獨創家。獨創了避雷針。可是,當讀了《富蘭克林自傳》后,我才知道他不僅是科學家,還是一名記者作家、印刷商、政治家、外交家。而且不止獨創了避雷針,還獨創了新式壁爐、雙焦點眼鏡和蛙鞋。
除此之外,他還整理了十三條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美德,并每天都檢點自己一遍,看看自己有沒有做到這些。這些美德分別是:節制、緘默、秩序、決心、節儉、勤奮、誠信、正義、中庸、清潔、安靜、貞潔和謙卑,我認為他做得最好的是謙卑,因為在他的自傳中,對他最高的成就——獨創避雷針只是一筆帶過,沒有任何具體的描述。他寫了一本《窮理查歷書》,里面都是他自己悟出來的為人處世、勤儉致富的箴言。并且他在學習上勤奮刻苦,30歲就精通法語、拉丁文、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當然還有母語英語)。 富蘭克林的一生做出了如此大的`貢獻,難怪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做出了如此高的評價:在我的一生中,能讓我欽佩的人有三位,第一位是本杰明·富蘭克林;其次位也是本杰明·富蘭克林;第三位還是本杰明·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8
在寒假中,我翻開了《本杰明·富蘭克林自傳》這本書。本杰明·富蘭克林是一位優秀的科學家、發明家和作家,還是杰出的外交家和政治家。《本杰明·富蘭克林自傳》一書記錄的他——這位美國開國元勛從默默無聞到功勛卓著的奮斗歷程。
他的父親——喬賽亞·富蘭克林共生養了17個孩子,本杰明是其中最小的男孩。因為要養育17個孩子,所以他的父親并不富有,導致本杰明只上了兩年學。在12歲的時候,與哥哥——詹姆斯·富蘭克林簽了印刷工的.學徒契約,這份契約直到本杰明21歲的時候才會解除。
富蘭克林熱愛思考,善于獨立思考。即使工作忙碌,生活貧苦,他仍然懷著強烈的求知欲和熱情,想盡一切辦法,擠出一切時間和一切金錢來買書和看書。他可以為了省錢買書而不吃葷食,他可以為了早日歸還所借書籍而挑燈夜讀,他在艱苦的學徒生活中仍然擠出閑暇時間努力讀書,學習知識。他對于閱讀到的知識或者意見能夠獨立思考分析,批判的吸收學習,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這更加讓我堅信書是無價之寶,是最大的快樂。
富蘭克林十分重視自己的美德,他給自己提出了13個要求,分別是:1、節制2、沉默3、秩序4、意志5、節儉6、產出7、誠懇8、公平9、中道10、整潔11、平靜12、潔身13、謙遜。
這本書像陳年老酒,一定要細細品嘗才能感覺到那種獨特的醇香。讓我們一起品味吧!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9
他是有史以來最杰出的美國人之一。著名的政治家、科學家,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和發明家。他是美國革命的重要
領導人之一,還曾進行過多項關于電的實驗,發明了避雷針、雙焦點眼鏡、蛙鞋等。
本杰明·富蘭克林1706年1月17日出身在波士頓。由于他出生在貧寒的小商人家庭,他幾次被迫輟學在小商店里打雜。后來又在哥哥的印刷廠當學徒,最后自己在費城開了一家印刷所。在這期間,他過著艱苦的生活:住得簡陋,吃得簡單,但是卻一直有一種非常強大的'
精神支撐著他。除了辛勤工作之外,他還始終懷著強烈的求知的渴望和熱情,想盡一切辦法,擠出一切時間和一切金錢來讀書和買書。
富蘭克林生下來時比我們中最窮的人還要窮,但他具有不以自己窮困為恥的勇氣,憑借這勇氣成為他生活的時代和國家中最偉大和最出色的人。在當今的社會,我們有著良好的學習環境,干凈整潔的教室,還有父母、老師和同學的關心,這都為我們創造了優越的條件,也為我們帶來了無限的動力。比起富蘭克林小時候,我們的生活條件明顯變得更加富裕。所以,我們更應珍惜這種資源,更應該努力的學習,學習富蘭克林堅持不懈、勤奮刻苦的
精神,只有這樣我們長大后才能成為像富蘭克林一樣的成功人士!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10
在暑假里,我讀了《富蘭克林》自傳,它主要講了富蘭克林出生在波士頓的一個工人家庭,由于家境貧寒,他只讀了兩年學便輟學,12歲就去他哥哥的印刷所當學徒,富蘭克林在空余時間讀書,還四處游歷,在費城舉辦了一個共讀社,25歲時在費城又創辦了第一個公共圖書館,45歲又創辦了費城大學。后來,他幫助美國獨立,在1776年到1785年之間出使法國,1778年締結了美法聯盟。
我認為富蘭克林是一個努力的人。他早年輟學,但在空余時間還努力讀書,他長大以后更愛學習,獲得了多個學院的.學位。
我還認為他十分愛國,他參與了起草《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還用他豐富的認識讓美國與法國聯盟,對美國有著眾大貢獻。
他也是一個為世界做出了世大貢獻的人,他在電學中是一個著名的人物,他提出了電的單流質理論,還創造了電荷守恒定律,并且破除了人們對雷電的恐懼,統一了天電和地電,并制造了避雷針。
他并且是一個善于發明的人,他發明了三輪鐘、高架取書器、新式路燈等,給人們的生活造成了極在的便利。
富蘭克林是一個努力、愛國、為世界做出貢獻、善于發明的人。他的品牌值得我們去學習。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11
今年暑假,我讀到了一本偉人的書——《富蘭克林自傳》。本杰明。富蘭克林自述了他的傳奇一生,從一個窮困潦倒的青年,到一個改變美國歷史的偉人。
富蘭克林出生于一個貧窮的家庭,他很喜歡讀書,但由于家里的`經濟問題,他不得不放棄學業,在家干活。不過,他還是抽空去買些書回來看。后來,富蘭克林和他的哥哥學了印刷業,決心去費城創業。他從波士頓一路開往費城,終于到達了那里。他在那陌生的地方艱難創業,省吃儉用,不斷學習,富了起來。他還趕走了法國侵略者和英國殖民者,,讓美國成功獨立。最后,他還成功破解了“天火之謎”。
富蘭克林剛到費城工作時,都要勤節儉用,買些好書看。并勤勤懇懇地工作,慢慢富了起來,自己創辦了印刷鋪。他以出色的才能組織起地方武裝英勇地抗擊著法國侵略者好英國殖民者,最終取得了勝利。“上帝的怒火”使不少人為之恐懼。而富蘭克林卻憑著自己的知識分析認為這只是普通的雷暴現象。他在那些人的冷嘲熱諷下,堅持做試驗,證明了自己的理論是正確的。
富蘭克林省吃儉用,使他能積攢更多的財富;富蘭克林愛讀書,使他能擁有更多知識;富蘭克林有出色的領導才能,使他能組織民兵,團結抗外,進而改變美國歷史;富蘭克林不人云亦云,堅持自己的觀念,證明“上帝的怒火”只不過是普通的雷暴。富蘭克林的成就并不是運氣,而是他的堅持不懈。我們應該學習他的精神。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12
在我讀過的書中,最激勵我的就是《富蘭克林自傳》了。
富蘭克林出生于某年某月某日,8歲時在波士頓法文學校上學,但因學費高,學了一年后他的父親讓他退學,后來去上英語學校正規學業的二年級,也是最后一個年級。
學業結束后,富蘭克林跟父親學習做蠟燭、肥皂,由于不喜歡這項工作,便到哥哥的印刷所當學徒,還作了《燈塔悲劇》和《捉拿提奇或黑胡子海盜》,并且和哥哥創辦了《新英格蘭報》。后來在朋友的鼓舞下,開辦自己的印刷所。但朋友失信了,沒有信用證,不能買器材,于是又去另一家印刷所找到了工作。幾年后,他與新結識的'朋友一起開辦印刷所,并被指定為賓夕法尼亞官方印刷商。過了幾年,富蘭克林成立了防火協會,一年后組建了聯合消防隊。不久,富蘭克林開始了對電的研究,發現了閃電就是電,還發明了避雷針。后來,他私人捐款建立醫院,并組織起民兵進行防守,還在邊疆修筑堡壘,進行防衛,對邊疆群氓進行扼殺。幾年后又患了膀胱結石。不幸的是,富蘭克林在患了膀光結石后幾年就因為胸膜炎和肺化膿去世。
富蘭克林用他的汗水和心血使他從窮人變成富人,從普通人變成成功人士,他有強大的勇氣,使他變成美國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非常成功,我們要向他學習。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13
暑假里,我讀完了《富蘭克林自傳》,深有感觸。
富蘭克林,原名本杰明.富蘭克林。他是著名的政治家,科學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杰出的外交家及發明家。他是美國革命的重要領導人之一,還曾進行多項關于電的實驗,發明了避雷針,雙焦點,眼鏡蛙鞋等等。他的《窮理查歷書》包含了大量關于勤儉致富與為人處世得精彩箴言,被譽為美國文化的基石,對人們的價值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自傳》更是以其左包含的人生奮斗與成功感悟,以及對善于美德的褒揚,被公認為是改變了無數人命運的美國精神讀本。
富蘭克林17歲就被他的哥哥虐待,,他的文章引起了殖民地政府和親教善男性女們的'敵視,所以就一人搭船南下。一路上也是千辛萬苦,經過紐約,再到費城先從學徒工做起,靠自己的勤奮,智慧自立門戶,。成了成功的印刷商,于是又辦報紙,又當郵政局長,從事公益事業,出任了殖民地議會議員,最后成了開國元勛之一。
富蘭克林不是天馬行空,獨來獨往的天才,他是一位順應實事,靠自己勤學苦干打造出來的通才。富蘭克林無疑是一位文化英雄,造就這位英雄的實施又是怎樣的?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14
讀完《富蘭克林自傳》后,我了解了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不平凡的成長過程,體會到了人生的真諦。想向他學習,想成為像富蘭克林這樣的人。
富蘭克林出生在一個普通的手工業家庭。由于家庭困難,他8歲入學,10歲離開學校,回家幫助父親做蠟燭養家糊口。12歲時,他去小印刷所當學徒,當了近10年的印刷工人。他一生只在學校學習了兩年但他從未停止過學習。他從伙食費中省了一些錢買書,通宵讀書。他渴望吸收各方面的知識,他仔細研究了自然、科學、技術和科學獎的`論文。了解這一點并不難理解為什么富蘭克林能夠成為世界著名的發明家、作家、外交官和獨立革命的領導者。
富蘭克林不僅在自然科學中獲得了許多重大發明,如避雷針,而且還是美國堅持中國的創始人之一。法國出使,它促進了美國和法國聯盟的建立。他不僅為美國人民感到驕傲,也為世界人民感到驕傲。
富蘭克林熱愛閱讀和學習,善于獨立思考。他是一個勤奮、腳踏實地、努力工作的人。雖然成功之路坎坷,但他沒有因此放棄理想。即使生活貧困,我還是想出了一切辦法,擠出時間買書讀書,學習知識。我對富蘭克林說主人公極度敬佩和崇拜!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15
一個出生低微的青年,缺點很多挫折不少,但是憑借對知識的渴望、對未知的好奇、對提高自身的不懈努力以及對服務他人的一腔熱情,最終在文學、科學、商業、政治各個領域都取得了成就,成為了被印在百元美鈔上的男人。
這本自傳的前半部分最有趣,寫了很多年少時光的真實細節。既有青年人的上進,比如堅持用午餐和下班的時間通過閱讀和仿寫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也有很多其他人可能不會寫進自傳的內容,比如懊惱自己因為對朋友的女友動手動腳導致朋友的絕交,從而也要不回來朋友欠自己的債了。
在他的諸多優點中,最讓他與眾不同的應該是他的好奇心和實干精神。上至閃電的'本質與洋流的溫度,下至壁爐的構造和路燈的設計,他全都關心并且用實踐來驗證。自從40歲上下通過開連鎖印刷廠實現財務自由以后,他有了更多的時間從事研究和公共服務。但是他對世界的好奇和從身邊做起服務他人的熱忱其實從很早就顯現出來了,并貫徹一生。
富蘭克林是一個杰出的人,可以說是實用主義的代言人。沒有太多形而上的思來想去,就是擼起袖子干,干出一番天地,值得敬佩。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相關文章: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筆記11-14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筆記11-12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筆記15篇11-12
關于富蘭克林自傳讀書筆記(精選15篇)10-24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08-04
富蘭克林自傳的讀后感06-07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08-14
富蘭克林自傳的讀后感11-08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07-26
富蘭克林自傳讀后感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