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心得【優選10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庭教育的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的心得1
愛孩子是天性,是與身俱來的,是連母雞都會的事。但是教養好孩子卻是需要足夠的耐心,淵博的知識與不斷進取的心。
《家庭教育》這本書不但是我們家長的好幫手,里面所講的故事,連孩子都非常喜歡閱讀。每次,讀到有趣的,感人的,有教育意義的文章時,我會及時與孩子一起分享交流,讓她體驗故事情節的同時也可以得到重要的實例教育。
我非常感謝《家庭教育》這份家長刊物,它教育我如何向一位優秀的母親靠攏;如何走進孩子的心靈;如何配合老師的工作,做好互動;如何使家庭成員間的關系更和諧更融洽。家庭教育不是義務教育,它是終身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家庭教育》這份刊物將成為我的良師益友。
這本書就象一盞指路明燈,為我們做家長的指引了一條怎么教育好孩子的光明之路,從此幫助孩子在各方面能健康成長有了明確的方向,再也不走彎路,走錯路。我們愛這本書,從中我們學到了外國、中國的`一些名人、古人、現代的一些好家長怎么樣教育孩子的范例。
其中也有許多反面的教材,對我們也是一種很好的鞭策。例如,以前我們教育孩子的態度粗暴,孩子犯了錯誤不是打,便是罵,結果孩子是越打越不聽你的話,經常和你講“道理”認為是他做的對,和你唱對臺戲,形成對立面。后來我們學習了這本書中的好多文章,怎樣對待犯了錯誤的孩子,使我們明確了教育孩子不能用粗暴的方法,應耐心說服教育,還應該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
以后,我們要不斷遵循《家庭教育》一書的道德行為準則,在平時要從“言行舉止”、“待人處事”、“文明禮貌”、“寬厚待人”、“勤儉節約”、“積極向上”等方面做好帶頭人,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做好孩子的第二任老師,使孩子健康向上。
家庭教育的心得2
小學教育是一個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規教育,搞好小學教育,對孩子從小培養崇高地品德和良好地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小學教育,可以促使孩子們將來順利讀完小學、中學甚至大學。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關難,小學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頭,這個頭如何開好至關重要,它有時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樣的道路,決定一個人今后的品行如何。
小學教育是一個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規教育,搞好小學教育,對孩子從小培養崇高地品德和良好地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小學教育,可以促使孩子們將來順利讀完小學、中學甚至大學。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關難,小學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頭,這個頭如何開好至關重要,它有時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樣的道路,決定一個人今后的品行如何。
那么,怎樣搞好小學生的教育呢?關鍵應該根據小學生的特征對癥下藥。小學生象春天的花朵,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純真無瑕,分辯是非能力差,同時有極強的好奇心及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所以對小學生施教,作為家長絕不能采用簡單、粗暴的方法,應善于引導,想方設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主要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做為家長要放下架子,善于和孩子們交朋友,平時少用命令的口氣,多用商量的語言,比如可以說來,爸爸跟你一起想看這到底是為什么,我們來一起畫畫好不好!等等。因為孩子膽小,如果家長經常教訓孩子,勢必使孩子產生恐懼感和厭惡感,不敢親近你,同時還往往產生逆反心理,不但不愛聽你的話,就連學校也怕去了。
其次,做為家長,平時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孩子面前言行舉止不能隨便亂來,因為小學生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同時分辯是非能力差,在家里,家長們都教育孩子,到學校后要聽教師的話,所以孩子們都認為老師的話永遠是對的,老師做的永遠都是好事,孰不知,老師在孩子們的心中無形已經樹立了偉大的形象,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成為孩子們模仿學習的榜樣,所以在孩子們面前,家長要像教師一樣,言談舉止要文明得體。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榜樣,家長在平時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對孩子今后人生道路的成長影響深遠。
再次,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要想方設法善于引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孩子生性好動、貪玩,正如教育專家所言,只要他們感興趣的事,他才會真正認真去學,認真去做,自覺地做。否則,對他們不感趣的事,他們死活都不愿去做,趕鴨子上架在孩子們身上行不通。只有善于引導孩子,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孩子們學得更多,平時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識,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有趣的游戲等,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另外,作為一名家長,我覺得要有極大的忍耐力和足夠的耐心對待孩子。切莫把工作生活當中遭遇到的.煩惱向孩子傾訴,甚至把孩子當成發泄桶,人們常說六月的天氣,孩子的臉說明孩子們的表情變化無常,經常說變就變,一會兒笑哈哈,一會兒又哭又鬧,剛剛還是很乘很聽話的,一下子就調皮起來,說什么也不聽了。常常讓家長無名火生,恨不能伸手就給兩巴掌。當然,這時做為家長是不能亂發脾氣的,只能不厭其煩地說服教育,最多也只能溫柔的說一聲你再這樣,我真的生氣了,然后還是耐心地引導,說服。
總之,對小學生的家庭教育,要學會用心去與孩子們交流,即要耐心細致,又要靈活多樣,只要我們都成了孩子的好朋友,還怕教不好他們嗎?
周老師結語:一個人是否杰出,主要表現在他的行為上,而行為表現的優劣主要取決于他的習慣。因此,要把一個孩子培養成才,就必須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校教育和家庭更應該在此關鍵時期加強配合與聯系,相互協助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在這里我為各位家長在家庭教育過程中提出三項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要用一分為二的方法去分析孩子,既要看到優點、又要看到缺點。看到優點,就及時表揚;看到缺點就及時批評,不能一味表揚,也不能一味批評,應該表揚與批評相結合。表揚和批評都要恰如其分。表揚時,不要說得完美無缺,批評時,不能簡單粗暴,說得一無是處。
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一致,有些家長在教育子女時意見不統一,比如,孩子有了缺點,爸爸批評,媽媽袒護,而且常常為此爭吵,這種情況對孩子沒有一點好處。這樣孩子就是非難辨了。同時也不利于孩子及時改正錯誤。
家庭教育的心得3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第一期剛出版時,我就有幸拜讀了。中間的幾期卻錯過了,3月份在小一班家長會上又很榮幸的見到了它,便毫不猶豫地把它帶回了家,真是有一種“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他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孩子從出生便要接受的。孩子三歲以前所接受的教育都來在自己的父母,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見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但是父母卻是所有職業中唯一沒有經過培訓直接上崗的,育兒經驗的缺乏是所有父母的共性,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不在影響和教育著孩子。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問題也隨之增多,好多時候我們都變得舉足無措。《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中很多案例幾乎都在我們身上發生著,面對專家的分析,我們仿佛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專家的出招、專家的指導不禁讓我看得心服口服,我不禁試著去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育兒觀念。
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愛也是一門藝術。愛也要選擇恰當的方式和正確的方法。愿每位父母都能夠選擇科學的、正確的方式和方法去愛孩子,讓孩子真正不輸在家庭教育上。
家庭教育的心得4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不經意的碰到很多小意外,小傷害,作為家長如何才能做到防微杜漸。我會設置一些小小的“陷阱”,比如孩子18個月時(我寫過成長日記)對我縫衣服的針特別感興趣,我并沒有立刻抹殺孩子的興趣,而是觀察一段時間后在她沒注意的時候用針尾在她的小手上輕輕刺了一下,孩子立刻感覺到了危險,這時我會“不失時機”的趕緊上前安慰她,并適時告訴她這個東西的作用和危險性。還有一次,孩子看到大人經常從熱水瓶里倒水喝,她自己也想嘗試下,但是對于一兩歲的孩子來說明顯有點困難,我看到后并沒有大聲呵斥,而是打開水瓶塞子,小心的讓水蒸氣輕微的'飄過她的小手,孩子馬上就知道了。正是通過這些點滴的灌輸,在我們的家庭里從不擔心孩子把開水瓶打翻了,剪刀傷到手了,桌角碰到頭了,睡覺從床上掉下來等等······當然,前提是寶貝在兩歲前,我家寶寶一直“毫發無損”的成長。
第四要盡可能地培養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鍛煉孩子吃苦耐勞的品質
比如日常的掃地、洗衣服、鋪床疊被子,勞動最能鍛煉一個人的品質和意志,孩子只有切身體會才會懂得勞動的艱辛,才能理解家長老師的辛勤付出,才會加倍珍惜。記得孩子小學一年級時做作業經常邊做邊玩耐不下性子,經常很少的作業能寫到晚上十點以后。有一次周六家里來了客人,孩子寫了一個上午也沒有完成一項作業,那天我剛好買了一只鴨子回來自己宰殺,我就把孩子叫過來,很平靜的對她說,協助我把鴨毛!孩子當時有點蒙了······做過家務的人都知道,拔毛樁是件很費時費神的事情,果然不一會孩子就開始嚷嚷不想干了,到后來孩子基本上是邊哭邊做的,我雖然也心疼孩子,可是我堅持讓她必須和我一起完成這項任務,自那以后孩子寫作業的習慣有了不小的改善,因為她切實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
家庭教育的心得5
對于家庭教育我一直都在苦苦摸索,也經常和家長們交流學習,可是總覺得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夠理想。從懷孕起就沒少讀關于胎教、早教方面的書籍,自己覺得只要多看書就可以做一個好媽媽,可是當孩子出生后并且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我發現我所看的書遠遠不能滿足我平時的教育。
說起教育孩子每個父母都會,但是有幾位父母能做到科學教育呢?這也是每位家長都想要學習的。《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書中有一些新型的教育新觀念,也有一些典型的成功型教育經驗,這本書讓我發現我在平時的教育中有許多無知,總覺得嚴厲就可以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同時也學習到教育孩子也需要科學教育,這樣我感受頗深!
放低姿態和孩子成為朋友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時作為家長我們忽略了這點,當孩子犯了錯時我只知道訓斥,從來沒有耐心的傾聽孩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錯誤,所以每次訓斥完孩子后,我發現孩子很不服氣。
有一次孩子們在一起玩,大人們都在客廳看電視,忽然我聽見“砰”的`一聲,我馬上意識到是爸爸的花瓶,我跑過去一看還真的是,幾個孩子都說不是自己干的,只有兒子說:“媽媽是我不小心打碎的。”我想都沒想就開始訓斥兒子為什么不小心一點,因為是爸爸很喜歡的,所以我狠狠的批評了兒子。過了幾天我才知道不是兒子打碎的而是另一個小朋友打碎的,兒子怕那個小朋友挨吵所以自己承擔了。我當時就很后悔自己的莽撞。后來不論遇到任何事情我都會和兒子溝通,現在我們倆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走出媽媽教育的誤區
現在的媽媽在教育過程中都會陷入很多的誤區,比如有些媽媽無論什么事情都讓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做,孩子就成了“提線木偶”,并且還害怕自己的孩子會受到傷害,就限制孩子的探索和冒險精神,這樣不但無法滿足孩子的探索欲和冒險精神,同時也使孩子的運動量減少肥胖率上升。
有些媽媽對孩子過度寵愛百般呵護,這樣孩子如同溫室里的花苗一樣稍遇風雨就難以承受。應大幅提高孩子的耐挫性,磨練他們的意志力,這樣鍛煉過的孩子將來步入社會在遇到一些挫折時就不會承受不了。
非常感謝這本《不輸在家庭教育上》,它給了我們一些具體、實用、專業的教育理念,我堅信通過學習我會成為一名會科學教育孩子的媽媽!
家庭教育的心得6
這個假期,我讀了《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通過家庭教育的學習我終于明白畢業證書或是高學歷都是你身份的一個象征,那些東西往往是給別人看的,而學習和充電才是最重要的,學習是一個長期堅持才會有的收獲的,學習不是給別人看,最重要的應該是個人成長了,學到的東西可以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了,每個活生生的案例都在教育著我。
小學的孩子們是來自不同的家庭,他們的獲得的知識層面是不同的',通過和孩子以及家長的長期接觸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作為家長和老師都應該不斷地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知識層面,不斷積累,對于認準的事情就一定做好,堅持到底。面對生活反思而不抱怨,我感到學習后的最大變化就是:心態變好了,學會了心平氣和的生活和學習,教育思想有了一定的改觀。
自從學習家庭教育后,我時常注意我們老師和孩子家長的談話,常常會感慨很多。如果我們孩子的家長、老師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我們的孩子會怎么樣,還會這么難管教、難理解甚至是這么的害怕老師和家長嗎?孩子的問題,根在家長身上。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給孩子上課時更多的能冷靜下來去看孩子,突然發現孩子們所提出來的問題都是事出有因,而孩子們也不是很搗蛋了,變的很可愛。他們更喜歡上我的課了,也更喜歡跟我聊天了,學習讓我更深刻的明白理解和尊重他們,蹲下身子和孩子們一起玩耍,用愛的目光注視著她們,用我們溫柔的手去摸摸孩子的臉蛋……這樣我們的孩子會和我們走的更近。我們需要教給他們的不單單是書本上的知識,更多的應該是教會他們學會交流和溝通,用愛來教育孩子。
學習的最初很簡單,就是為了養育好自己的孩子和方便工作,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我看到家庭教育網絡為社會發展做出的努力,而我作為社會的一員,我也將腳踏實地的去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希望多多去和那些有教育問題的家長進行溝通和指導,希望每一位家長都是一位很棒的家長,愿每一個可愛的孩子都能因為家長的轉變而變得快樂福!
家庭教育的心得7
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而這一點又恰恰是當今社會孩子們最不容易得到的,現在的孩子除了要完成學校學習任務家庭作業外,還要應對無休無止的課外補習班、興趣班,基本上是連軸轉,雙休日基本都在刻苦學習訓練,沒有多少時間能做她們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記得幼兒園和小學一年級時孩子學習舞蹈和二胡,每次回家練習壓腿和器樂總要經過一番“斗爭”,有一次我送孩子去上舞蹈課,路上我不經意的問孩子,你覺得現在開心幸福嗎?因為作為家長我總覺得我們為孩子付出了金錢、時間和精力,孩子沒理由不滿足。結果,孩子的一句話驚醒了我,她說:“媽媽,我想要一個快樂的童年。”我第一次認真的考慮了孩子的感受。后來,我和孩子達成了一致意見,興趣班讓孩子自己去選擇,而且雙休日必須有一天的`時間讓孩子自己去安排支配,我覺得這樣即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又滿足了孩子的玩樂天性。
家庭教育的心得8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和諧安寧的家庭環境。家庭和睦溫馨了,孩子在心理上才會有安全感,才能給孩子一個愉快的學習空間,自由自在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讓孩子的心智得到健全的發展。孩子上小學時有一段時間我和愛人因為生活上的'瑣事經常發生爭執,明顯感到孩子那段時間臉上看不到笑容,學習成績也下降了。有一次我們爭吵時剛好孩子作業沒寫好,我們夫妻同時訓斥了她,孩子高聲的頂撞了我們,并大聲說出了自己的不滿,說我們總是爭吵,她心里擔心爸爸媽媽會分開不管她,而且哭的很厲害,這件事讓我們認識到孩子雖小,可是她的內心已經懂得很多道理了,所以我們家長有責任給孩子創造一個和諧、平等、安寧的家庭環境。
家庭教育的心得9
孩子的成長中,家長要引導孩子無論干什么不但要用心而且要盡力,即使結果不是最好的,但只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起自信心。當孩子有了錯誤時,家長也不要過于斥責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擔錯誤的勇氣,然后再幫助孩子分析錯在哪里,為什么錯了,會造成什么后果,以后應如何改正錯誤。多鼓勵自己的孩子,看到他們的進步,肯定他們的成績,不要盲目地批評他們的努力和失敗。給孩子樹立信心,自信心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不能夠讓孩子害怕做一件事,因為其可能失敗,而應該讓孩子樂于做一件事,因為其可能成功。正因為這是一個漸進的培養過程,因此,需要我們無論在生活的小事上,還是在游戲、學習中,都需要始終注意這一點。生活中,孩子需要幫忙,需要愛,作為父母不是全盤代替,而是進行合理的關懷和訓練,要讓孩子知道自尊和自信是自己用行動樹立的,而不是別人能給予的,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家庭教育的心得10
體會讀了陳鶴琴的《家庭教育》一書后,深知“怎樣為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是一門需要用熱心、用耐心、用真心堆積起來的學問。書中對于小孩的生活教育從醒到睡,從笑到哭,從吃到睡,從健康到生病,從待人到接物,從游戲到學習等,種種問題都深入淺出的進行了講解,使我受益匪淺。
在家庭中如何培養教育孩子的問題,對于我們家長來說是一個非常嚴峻和復雜的問題。俗話說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是父母,那么家庭教育的好壞就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發展和成長,它和學校教育有著同等的重要性,兩者缺一不可。所以說家庭教育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在的孩子聰明,活潑,大方,好勝性強,自信心也很強,易于接受新鮮事物等。但是他們面對困難和挫折,往往顯得束手無策,也不聽別人的勸告。而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都很愛自己的孩子,這種愛就會變成溺愛,這對孩子的成長沒什么好處。“小孩子實在難養得很”,“小孩子不但是難養的,而稍明事理人,知道也難教得很”,在《家庭教育》中,作者提供了諸多養育孩子的方法,這些方法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而如何教育孩子則是一門更深的學問。
書中提到“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孩子的觀察力和學習能力有時真是超乎想象,在不經意間我們教小孩子一套,而自己做得另外一套,這樣她就會用懷疑的眼光看著你問:“為什么爸爸可以這樣、媽媽可以那樣?,我不可以呢?”
她的是非觀會混淆,對你以后的話也會將信將疑、不會那么采納聽從的。所以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很重要,但以身作則說來簡單,實施起來卻著實不易,我們自己應在從生活習慣、待人接物方面改掉不良習慣,更稱職地為人父母。
自私似乎是現在小孩子的通病,在家里她愛吃的東西最好只給她一人留著別人是不能碰的,喜歡的玩具也不肯給別人玩,而且有動不動就發脾氣的壞習慣。所以書中提到教育兒童要教他們掃除自私自利心理,對于食物不要爭多嫌少,對于玩具不要強奪霸占,需善事曉喻,教兒童推己及人,引導他們設身處地的`思想,養成大氣無私的習慣,認識到分享比獨占更快樂。
書中的核心觀點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認識和尊重兒童生理和心理發展的規律,倡導“游戲式教育法”。作者認為:“小孩子是生來好動、以游戲為生命的”,因此,做父母的應遵循這一規律,“游戲就是學習,學習就是游戲”。例如作者提出應該給孩子塑泥的機會,小孩子玩污泥,雖有時會污及身上的衣服,卻可以培養他們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對照今天很多孩子從上小學開始,就大大縮減了玩耍和游戲的時間和機會,怎不令人感慨!
【家庭教育的心得】相關文章:
家庭教育心得【精選】12-14
家庭教育心得11-28
家庭教育的心得11-13
家庭教育心得11-13
家庭教育講座心得03-03
有關家庭教育心得02-25
初中家庭教育心得02-16
【推薦】家庭教育心得07-17
家庭教育心得(精品)05-08
高中家庭教育心得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