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了怎么辦
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孩子厭學了怎么辦,希望有所幫助!
知病灶方能好下藥,家長必須的知道孩子厭學的原因:
1、父母或者老師不切實際的要求
要求過高的后果是容易使孩子產生害怕失敗的心理,繼而導致上進心喪失和學習動力缺乏。特別是當家長采用強硬專制的手段時,孩子便會以一種逆反的行為報復父母或者老師的不公正。
2、要求過低或放縱:
大多數孩子進入學校是以一種新鮮感走進校園的,如果此時父母對兒童的要求過低,整日忙于自己的事,而忽視了孩子入學后的心理變化,一旦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認為學習太苦而失去了興趣和動力,自我效能感降低,隨之而來的就是厭學。
3、嚴重的家庭問題:
生活在一個經常發生糾紛的'家庭,孩子會心事重重,而無力顧及功課。由于安全感喪失,家庭不斷地激烈爭吵和高度緊張氣氛,使焦慮的孩子無法再對學校發生興趣。
4、兒童的自身問題:
沒有正確的學習動機,缺乏學習的心理動力,這一點與在家庭中受到過分嬌慣有關,對所學的知識內容缺乏興趣;與老師和同學之間均未建立良好的關系,或自尊心受到傷害,對學校有消極情緒。
自信心缺乏:開始孩子對學習很感興趣,信心十足。但孩子的創造力和與眾不同的行為往往被思想保守、生活刻板、只注意分數的父母所壓抑,所以孩子不僅不能為自己的獨特性、創造性而驕傲,反而會感到自己無能,而自暴自棄。
5、學校中的問題:
學習負擔過重;學校生活過于緊張,學校的紀律過嚴而刻板;孩子在學校中常常受屈辱。
6、老師陳舊的教學理念
落后的教育手段,冗長的授課等都會造成學生厭煩倦怠情緒,長久積壓形成厭學心理。
7、惡劣的學習環境:
父母不愛學習;學習條件太差;學校和社會風氣不好;人格發展不完善都是是厭學的誘因。
家長應該如何對待厭學的孩子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要善于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的興趣并非天生就有,特別是有逃學、厭學行為的孩子的學習興趣已經淡化,要使孩子學習興趣萌發和強化的確不容易。不過,只要家長用心,辦法還是有的。愛迪生上小學沒有幾周就因不習慣于學校呆板的程序和沉悶的氣氛,對學習喪失了興趣。他的母親南菲發現后沒有責備他,而是經常帶他到小河邊,一面欣賞美麗的景色,一面讀書作題;他們還一同登上了望塔,一面乘涼,一面講述羅馬帝國興衰的歷史知識。這種學與玩相結合的方式,很快使愛迪生恢復了對學習的熱情。所以要注意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如綜合運用聽、說、讀、寫,避免學習時間過長使孩子心理上產生厭煩情緒。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配合錄音、錄像等電化教學手段,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2、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家長對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要從小做起,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原則是可以指導,但決不包辦代替,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確立責任感和獨立性。
3、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
合理利用時間和大腦,不搞疲勞戰術,以質取勝。
4、幫助孩子同老師建立良好關系。
培養他與小朋友進行交往的能力,改進心理上對集體生活的適應能力。
5、要使孩子看到學習的進步。
管工作和家務多忙,每周都要對孩子的作業仔細檢查兩遍,把孩子的學習情況做出簡要紀錄,并把孩子做過的作業本收藏起來,過一段時間就拿出來讓孩子比較一下,經常告訴孩子學習上有哪些進步,還有哪些不足。這樣,孩子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心里有數,信心足,動力強。當孩子在學習時自然地產生一種喜悅的心情,得到莫大樂趣時,學習也自然變得容易而有趣了。
6、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中的具體困難。
一般來說,孩子逃學、厭學都有一些具體的原因,如有的孩子是因為學習基礎太差,怎樣用功學習也趕不上去,干脆不想學了;對于這類學習基礎差的孩子,要在校內和家里抓緊“補課”,盡快使孩子補齊漏洞。有的孩子受到某一位老師的訓斥,對這位老師有抵觸情緒,因而殃及對這位老師所任課程的態度;這類孩子,可以通過談心的方式,與他進行溝通來解決問題。
7、及時發現并鼓勵孩子學習上的進步。
學習有時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很多的時候樂趣在于最終的結果而不是在過程。所以要培養孩子持之以恒的毅力,讓他們奮力堅持到最后。所以孩子哪怕只是取得了極其微小的進步,我們也要善于發現,及時鼓勵。這樣孩子學起來會更帶勁。
8、給孩子提供一個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
讓孩子直接參與學習過程,建立良好的評價方式與手段,最終消除孩子的厭學情緒。
【孩子厭學了怎么辦】相關文章:
開學了對孩子的祝福語03-02
開學了給孩子的祝福語02-29
孩子成績差怎么辦 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10-11
韓愈《馬厭谷》唐詩賞析10-29
我們開學了03-11
就要開學了02-10
散文:開學了10-06
貪求無厭成語故事04-23
開學了_800字02-22
材料作文開學了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