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讓孩子恐慌的八件事

時間:2020-11-24 11:35:33 家庭教育 我要投稿

讓孩子恐慌的八件事

  家長有時會無形中做了一些讓寶寶恐慌的事情而不自知。如果寶寶長期處在這樣的不安恐懼中,對寶寶的心理健康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讓孩子恐慌的八件事,希望有所幫助!

讓孩子恐慌的八件事

  1、當孩子面吵架

  家長不要以為寶寶年紀小,當著他的面說什么、做什么對寶寶不會有影響。其實寶寶對于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是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如果家庭不和諧,父母經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孩子的日子過得擔驚受怕的,很可能會在他脆弱的心靈里留下陰影;有些父母言語不和就持續冷戰,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之間一觸即發的情緒,家庭氣氛長期壓抑,孩子很可能會變得孤僻、冷漠,孩子很容易有心理疾病。

  所以爸媽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如果逼不得已事后也應該在寶寶面前拉鉤和好。爸媽也要及時地撫慰寶寶的情緒,蹲下來和寶寶好好溝通,請求寶寶原諒父母的一時沖動,讓寶寶知道無論如何父母都是愛他的。爸媽也應該鼓勵寶寶將心里的感受說出來,以防憋在心里留下陰影。

  2、問孩子離婚后跟誰過

  很多家長喜歡開玩笑問寶寶如果爸媽離婚了寶寶想要跟誰?或許爸媽只是好奇心一下寶寶和誰比較親一點,但卻沒有想到這個問題給寶寶帶來的恐懼。因為寶寶他是缺乏判斷力的,他不會意識到這只是一個玩笑!他呆若木雞地愣在那里,不是在思考要怎么回答這個問題,只是他被震驚到了。

  若寶寶年紀稍大,有一定的判斷力,爸媽可以拿寶寶來開玩笑,因為那時候他是懂得區分爸媽是認真的還是在玩的。但如果你家寶寶年紀還小,小編還是認為家長不要隨便問離婚后跟誰、或者爸媽一起掉到河里你會救誰這樣兩難的問題,因為這些畫面有可能會根植在寶寶年幼的小心靈中哦!

  3、自己的委屈發泄在孩子身上

  楊瀾在談子女教育時說過,不要做情緒化的媽媽。或許成人的世界有眾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是你的寶寶是無辜的,他不是你的“出氣筒”,不要把你生活的不滿發泄在你孩子的身上。家長的這種做法是一種錯誤示范,讓孩子覺得以后只要有不愉快的事情,就可以向他人盡情發泄不必控制情緒,孩子這樣會漸漸不懂得換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

  因此家長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因為你的言行舉止孩子都看在眼里。家長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采取積極的態度排解消極的情緒,不要把氣隨便發泄在他人身上,鼓勵寶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傾訴出來,或者適當地轉移注意力,讓寶寶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4、動輒斥責、打罵孩子

  部分家長的脾氣火爆,動輒便斥責、大罵孩子。家庭暴力對孩子有這深遠的負面影響,長期如此孩子容易消極自卑、怯懦、反叛、甚至暴力傾向。無論孩子怎樣大哭大叫使你煩躁,父母都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這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以致哭鬧更厲害。

  家長應保持平靜,可以嚴肅地看著他的眼睛,讓孩子感受到你堅持的.態度;如果你也覺得有點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最好采取冷處理,不理睬或者把孩子單獨放到一間房子里去反省,讓他獨自待上一兩分鐘,他會慢慢安靜下來。

  5、諷刺、挖苦孩子的缺點

  家長諷刺挖苦孩子的缺點,有時可能是出于“恨鐵不成鋼”的思想,想讓孩子多注意改正。出發點是好的但方式用錯了,孩子自尊心才在形成階段,如果家長一味地數落打擊,只會讓孩子感覺自卑,同時會認為父母不愛自己而缺乏安全感。

  家長應該多進行賞識教育,細心發現孩子的優點,對孩子的點滴進步給予充分的肯定與熱情的鼓勵,即使孩子做錯了事,家長也可以從中找到閃光點,鼓勵孩子改正缺點。家長也應該教孩子學會自我賞識,關注自己的點滴進步而不是盲目地和其他人比較。

  6、在孩子得意時打擊他

  孩子在獲得成功的時候往往容易沾沾自喜,家長不想讓孩子太過驕傲自大,便在孩子得意的時候打擊他,孩子熱情驟冷,也就不愿意再爭取成功了。孩子獲得進步時,最希望的就是和家長一起分享這份喜悅,得到父母肯定的眼神。家長便不要吝嗇你們由衷的贊揚和鼓勵,讓孩子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激勵他繼續向前。當然如果孩子表現得有點盲目自大,家長可以誠懇地勸解孩子“驕傲使人落后”,而不是去潑他冷水。

  7、無視孩子的內心情感

  孩子的心是敏感脆弱的,他們很容易會將父母的一些不經意的言辭放在心里。孩子年紀小,他們的一些心里感受不懂得用語言去表達,因此他們遇到一些挫折或者想要表達一些訴求的時候,往往就是用哭鬧這種直接的方式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和關愛。但是一些家長往往難以讀懂孩子的內心,只對孩子的哭鬧感到厭煩。

  如果你家孩子還只是用哭鬧的方式表達訴求,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導孩子學會表達,比如寶寶指著櫥窗的娃娃在哭,媽媽就可以幫助寶寶:“寶寶是想要這個娃娃,媽媽不讓買所以寶寶不高興”,孩子學會了這種情感的因果關系,下次便漸漸會用“說”的方式讓爸媽了解他的需求了。日常生活中家長也應多主動和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內心和他表達情感的方式,關注孩子的成長。

  8、不相信孩子

  無論發生什么事,家長都不要不問情由地就判孩子“死刑”,給孩子表達解釋的機會,家長首先要站在相信孩子的立場上,然后才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培養誠實的品質。如果家長一開始便與孩子對立,懷疑孩子所說的話,他不但會感覺很受挫,而且有可能會引致孩子更多的說謊行為。

  所以家長不妨先放下你的懷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事情,如果你能察覺到孩子是不誠實有所隱瞞的,你可以婉轉地說出來,繼而教育他。相信但不盡信,家長學會觀察,如果發現孩子言行不一致,先嘗試去了解孩子背后的原因,然后再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

【讓孩子恐慌的八件事】相關文章:

描寫恐慌的詞語03-19

讓我愧疚的一件事作文八篇02-17

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03-07

讓孩子聽話的妙招教師隨筆06-28

關于讓我愧疚的一件事作文八篇02-21

這件事讓我成長優秀作文11-08

這件事讓我傷心的初三作文04-07

怎么教育孩子讓她進步10-05

讓我愧疚的一件事作文匯總八篇02-20

讓我愧疚的一件事作文匯編八篇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