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安全防震防火自護小常識
為了防止發生火災,小學生不得玩火。一是不得帶火柴或打火機等火種;二是不得隨意點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處用火;三是不得在公共場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許將點燃的鞭炮亂扔。在火災現場,小學生等未成年人要堅持先逃生的原則。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小學生安全防震防火自護小常識,希望有所幫助!
1、遭遇火災如何正確脫險?
遭遇火災,應采取正確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減少人身傷亡損失:
(1)一旦身受火災威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要冷靜地確定自己所處位置,根據周圍的煙、火光、溫度等分析判斷火勢,不要盲目采取行動。
(2)身處平房的,如果門的周圍火勢不大,應迅速離開火場。反之,則必須另行選擇出口脫身(如從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護措施(如用水淋濕衣服、用溫濕的棉被包住頭部和上身等),然后再離開火場。
(3)身處樓房的,不要盲目亂跑、更不要跳樓逃生,這樣會造成不應有的傷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陽臺上。緊閉門窗,隔斷火路,等待救援。有條件的,可以不斷向門窗上澆水降溫,以延緩火勢蔓延。
2、發生火災應如何報警?
如果發現火災發生,最重要的是報警,這樣才能及時撲救,控制火勢,減輕火災造成損失。火警電話的號碼是119。這個號碼應當牢記,在全國任何地區,向公安消防部門報告火警的電話號碼都是一樣的。根據這個號碼,每年的11月9日,被確定為消防安全日。不能隨意撥打火警電話,假報火警是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在沒有電話的情況下,應大聲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鄰居、行人注意,協助滅火或報警。
3、地震災害觸目驚心,怎樣做才能將損失降低到最小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些防震減災的基本知識。
地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專家認為:地震時就近躲避,主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
4、身體應采取的姿勢: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5、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6、學校避震,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7、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小學生地震自救常識
一、學校避震
在學校遇到地震時,學生的一切行動必須聽從老師的指揮,不得擅自行動。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旁。
自救互救要領:
①不要驚慌失措,應聽從老師的安排和指揮。
②迅速躲避到三角區,蹲下、抱頭、閉眼。
③不要往教室外面跑。
二、家庭避震
地震預警時間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
室內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堅固家具附近;內墻墻根、墻角;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
三、公共場所避震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免擁擠,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墻壁或柵欄處。
小學生火災自救常識及方法
對小學生而言,掌握必要的用火常識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預防火災的有效辦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1.在家中盡量不吸煙,學生要勸阻家長不吸煙,非要吸煙者不在酒后和臨睡前躺在床上吸煙;
2.外出時、臨睡前應關閉電源開關及天然氣、液化氣總閥門;
3.使用大功率家用電器和微波爐、電熱器、空調、電熨斗等要錯開時間,以防電線過載;
4.不要玩火,要遠離電器設備;
5.要在規定的區域內燃放爆竹;
6.電熱沐浴器、電褥等使用時要格外小心,最好安裝漏電保護器;
7.使用電熨斗、電熱杯、電吹風等器具必須切斷電源后再離開;
8.不能用大功率燈泡取暖或烘烤衣服;
9.千萬不能用明火(火柴、蠟燭等)查找煤氣泄漏,若在夜間聞到天然氣、液化氣氣味時,先打開門窗通氣散風后,再去開燈;
10.夏季不要將點燃的蚊香貼靠床沿、窗簾放置;
11.野外用火、祭祖等后,要完全滅掉火后才能離開。
在校內發生火災時,學生要聽從指揮,在老師的指導下,采取自救互救的措施。按照指定的疏散通道撤離到安全的地點。
【小學生安全防震防火自護小常識】相關文章:
小學生安全自護小常識08-22
小學生防火自護自救安全教育教案09-16
《防火自護、自救安全教育》教學設計06-04
防火自護自救安全教育計劃06-11
小學生的防火安全小常識11-03
小學生防火安全小常識11-29
防火安全小常識05-11
小學生自護自救安全知識03-10
《學會安全自護》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