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電氣從業人員必知的十個弱電安全常識

時間:2022-10-14 12:07:32 安全知識 我要投稿

電氣從業人員必知的十個弱電安全常識

  安全知識的掌握可以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受到傷害,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電氣從業人員必知的十個弱電安全常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單相三孔插座如何安裝才正確?為什么?

  通常,單相用電設備,特別是移動式用電設備,都應使用三芯插頭和與之配套的三孔插座。三孔插座上有專用的保護接零(地)插孔,在采用接零保護時,有人常常僅在插座底內將此孔接線樁頭與引入插座內的那根零線直接相連,這是極為危險的。因為萬一電源的零線斷開,或者電源的火(相)線、零線接反,其外殼等金屬部分也將帶上與電源相同的電壓,這就會導致觸電。

  因此,接線時專用接地插孔應與專用的保護接地線相連。采用接零保護時,接零線應從電源端專門引來,而不應就近利用引入插座的零線。

  2.照明開關為何必須接在火線上?

  如果將照明開關裝設在零線上,雖然斷開時電燈也不亮,但燈頭的相線仍然是接通的,而人們以為燈不亮,就會錯誤地認為是處于斷電狀態。而實際上燈具上各點的對地電壓仍是220伏的危險電壓。如果燈滅時人們觸及這些實際上帶電的部位,就會造成觸電事故。所以各種照明開關或單相小容量用電設備的開關,只有串接在火線上,才能確保安全。

  3.為什么要使用漏電保護器?

  漏電保護器又稱漏電保護開關,是一種新型的電氣安全裝置,其主要用途是:

  (1)防止由于電氣設備和電氣線路漏電引起的觸電事故。

  (2)防止用電過程中的單相觸電事故。

  (3)及時切斷電氣設備運行中的單相接地故障,防止因漏電引起的電氣火災事故。

  (4)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電器的不斷增加,在用電過程中,由于電氣設備本身的缺陷、使用不當和安全技術措施不利而造成的人身觸電和火災事故,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了不應有的損失,而漏電保護器的出現,對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及時切斷電源,保護設備和人身安全,提供了可靠而有效的技術手段。

  4.塑料絕緣導線為什么嚴禁直接埋在墻內?

  (1)塑料絕緣導線長時間使用后,塑料會老化龜裂,絕緣水平大大降低,當線路短時過載或短路時,更易加速絕緣的損壞。

  (2)一旦墻體受潮,就會引起大面積漏電,危及人身安全。

  (3)塑料絕緣導線直接暗埋,不利于線路檢修和保養。

  5.發生觸電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統計資料表明,發生觸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缺乏電氣安全知識,在高壓線附近放風箏,爬上高壓電桿掏鳥巢;低壓架空線路斷線后不停電用手去拾火線;黑夜帶電接線手摸帶電體;用手摸破損的膠蓋刀閘。

  (2)違反操作規程,帶電連接線路或電氣設備而又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觸及破壞的設備或導線;誤登帶電設備;帶電接照明燈具;帶電修理電動工具;帶電移動電氣設備;用濕手擰燈泡等。

  (3)設備不合格,安全距離不夠;二線一地制接地電阻過大;接地線不合格或接地線斷開;絕緣破壞導線裸露在外等。

  (4)設備失修,大風刮斷線路或刮倒電桿未及時修理;膠蓋刀閘的膠木損壞未及時更改;電動機導線破損,使外殼長期帶電;瓷瓶破壞,使相線與拉線短接,設備外殼帶電。

  (5)其他偶然原因,夜間行走觸碰斷落在地面的帶電導線。

  6.發生觸電時應采取哪些救護措施?

  發生觸電事故時,在保證救護者本身安全的同時,必須首先設法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然后進行以下搶修工作。

  (1)解開妨礙觸電者呼吸的緊身衣服。

  (2)檢查觸電者的口腔,清理口腔的粘液,如有假牙,則取下。

  (3)立即就地進行搶救,如呼吸停止,采用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搶救,若心臟停止跳動或不規則顫動,可進行人工胸外擠壓法搶救。決不能無故中斷。

  如果現場除救護者之外,還有第二人在場,則還應立即進行以下工作:

  (1)提供急救用的工具和設備。

  (2)勸退現場閑雜人員。

  (3)保持現場有足夠的照明和保持空氣流通。

  (4)向領導報告,并請醫生前來搶救。

  實驗研究和統計表明,如果從觸電后1分鐘開始救治,則90%可以救活;如果從觸電后6分鐘開始搶救,則僅有10%的救活機會;而從觸電后12分鐘開始搶救,則救活的可能性極小。因此當發現有人觸電時,應爭分奪秒,采用一切可能的辦法。

  7.居民家庭用的保險絲如何選配?

  居民家庭用的保險絲應根據用電容量的大小來選用。如使用容量為5安的電表時,保險絲應大于6安小于10安;如使用容量為10安的電表時,保險絲應大于12安小于20安,也就是選用的保險絲應是電表容量的1.2~2倍。選用的保險絲應是符合規定的一根,而不能以小容量的保險絲多根并用,更不能用銅絲代替保險絲使用。

  8.如何防止燒損家用電器?

  常用的家用電器的額定電壓是220伏,正常的供電電壓在220伏左右。當供電線路中若因雷擊等自然災害造成的供電電壓瞬時升高、三相負荷不平衡戶線年久失修發生斷零線,或因人為錯接線等引起的相電壓升高等原因發生電壓升高,就會使電流增大導致家用電器因過熱而燒損。要防止燒損家用電器,就要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用電設備不使用時應盡量斷開電源;二是改造陳舊失修的接戶線;三是安裝帶過電壓保護漏電開關。

  9.家庭安全用電有哪些措施?

  隨著家用電器的普及應用,正確掌握安全用電知識,確保用電安全至關重要。

  (1)不要購買“三無”的假冒偽劣家用產品。

  (2)使用家電時應有完整可靠的電源線插頭。對金屬外殼的家用電器都要采用接地保護。

  (3)不能在地線上和零線上裝設開關和保險絲。禁止將接地線接到自來水、煤氣管道上。

  (4)不要用濕手接觸帶電設備,不要用濕布擦抹帶電設備。

  (5)不要私拉亂接電線,不要隨便移動帶電設備。

  (6)檢查和修理家用電器時,必須先斷開電源。

  (7)家用電器的電源線破損時,要立即更換或用絕緣布包扎好。

  (8)家用電器或電線發生火災時,應先斷開電源再滅火。

  10.漏電保護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在技術上應滿足以下幾點要求:

  (1)觸電保護的靈敏度要正確合理,一般啟動電流應在15~30毫安范圍內。

  (2)觸電保護的動作時間一般情況下不應大于0.1秒。

  (3)保護器應裝有必要的監視設備,以防運行狀態改變時失去保護作用,如對電壓型觸電保護器,應裝設零線接地的裝置。

  拓展:電氣安全注意事項

  一、人身與帶電體間的安全距離要求

  1、海拔500m以下,500kV線路帶電作業安全距離3.2m,但不適用于500kV緊湊型線路。海拔在500m~1000m時,500kV取3.4m

  2、330kV線路帶電作業安全距離為2.2m。

  3、 750kV安全距離,其中海拔1000m以下為5.2m,海拔2000m以下為5.6m。

  4、1000kV安全距離,,邊相為6.0m,中相為6.8m

  二、進入電纜隧是的要求

  電纜隧道應有充足的照明,并有防火、防水、通風的措施。電纜井內工作時,禁止只打開一只井蓋(單眼井除外)。進入電纜井、電纜隧道前,應先用吹風機排除濁氣,再用氣體檢測儀檢查井內或隧道內的易燃易爆及有毒氣體的含量是否超標,并做好記錄。電纜溝的'蓋板開啟后,應自然通風一段時間,經測試合格后方可下井溝工作。電纜井、隧道內工作時,通風設備應保持常開,以保證空氣流通。在通風條件不良的電纜隧(溝)道內進行巡視時,工作人員應攜帶便攜式有害氣體測試儀及自救呼吸器。

  三、電氣安全基礎

  1、安全電壓

  在各種不同環境條件下,人體接觸到有一定電壓的帶電體后,其各部分組織(如皮膚、心、臟、呼吸器官和神經系統等)不發生任何損害時,該電壓稱安全電壓。

  2、安全電流

  0.6mA~1.5mA 手指開始感覺發麻 無感覺

  2mA~3mA 手指感受覺強烈發麻 無感覺

  5mA~7mA 手指肌肉感覺痙攣 手指感灼熱和刺痛

  8mA~10mA 手指關節與手掌感覺痛,手已難以脫離電源,但尚能擺脫電源 感灼熱增加

  20mA~25mA 手指感覺劇痛,迅速麻痹,不能擺脫電源,呼吸困難 灼熱更增,手的肌肉開始痙攣

  50mA~80mA 呼吸麻痹,心房開始震顫 強烈灼痛,手的肌肉痙攣,呼吸困難

  90mA~100mA 呼吸麻痹,持續3min后或更長時間后,心臟麻痹或心房停止跳動 呼吸麻痹

  3、影響電流對人體傷害程度的主要因素有電流的大小,人體電阻,通電時間的長短,電流的頻率,電壓的高低,電流的途徑,人體狀況。

  4、短路電流指電氣線路中相線與相線,相線與零線或大地,在未通過負載或電阻很小的情況下相碰,造成電氣回路中電流大量增加的現象。

  5、短路后的危害

  短路電流使短路處甚至使整個電路過熱,會使導線的絕緣層燃燒起來,并引燃周圍建筑物內的可燃物

  6、安全用電十忌

  保險絲切忌用銅絲或鐵絲代替;

  更換或擦拭燈泡、燈管時,切忌用濕手、濕布;

  檢修或更換燈頭,切忌用手觸及;

  電線破損,切忌用傷濕膏代替絕緣膠布包裹;

  切削帶電的電線,切忌用普通剪刀;

  鋪設墻壁暗線,切忌用單根電線或軟線;

  如遇電器發生火災,切忌直接用水滅火;

  安裝8W臺燈,切忌將鎮流器直接固定在金屬外殼上;

  臺扇、落地扇以及洗衣機、電冰箱等電氣切忌用兩孔電源插頭,并要安裝可靠的地線;

  發現有人觸電,切忌用手直接去拉救。

  7、低壓帶電檢修工作應注意以下問題:

  1)低壓帶電工作應設專人監護,使用有絕緣柄的工具,工作時站在干燥的絕緣物上進行,并戴手套和安全帽。必須穿長袖衣工作,嚴禁使用挫刀、金屬尺和帶有金屬的毛刷、毛撣等工具。

  2)高、低壓線同桿架設,在低壓帶電線路上工作時,應先檢查與高壓線的距離,采取防止誤碰帶電高壓部分的措施。

  3)在低壓帶電導線未采取絕緣措施時,工作人員不得穿越。在帶電的低壓配電裝置上工作時,應采取防止相間短路和單相接地的隔離措施。

  4)上桿前應分清相、零線,選好工作位置。斷開導線時,應先斷開相線,后斷開零線。搭接導線時,順序應相反。一般不應帶負荷接線或斷線。

  5)人體不得同時接觸兩根線頭。

  6)帶電部分只允許位于工作人員的一側。

  8、電氣引燃、引爆的主要原因

  1)、 火災和爆炸事故往往導致重大的人身事故和設備事故。電氣火災和爆炸事故在火災和爆炸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并逐年上升。電氣線路、電動機、油浸電力變壓器、開關設備、電燈、電熱設備等電氣設備,由于其結構、運行各有其持點,火災和爆炸的危險性和原因也各不相同。但總的來看,除設備缺陷、安裝不當等設計和施工方面的原因外,在運行中,電流的熱量和電火花或電弧是引起火災和爆炸最為多見的原因。

  2)、電氣設備運行之中總是要發熱的。正確設計、正確施工、正確運行的電氣設備,在穩定運行時,發熱與散熱是平衡的,其最高溫度和最高溫升都不會超過某一允許范圍。但當電氣設備的正常運行遭到破壞時,發熱量增加,溫度升高,在一定條件下可能引起火災。短路、過載、接觸不良、鐵芯發熱、散熱不良以及漏電等都可能引起電氣設備過度發熱,產生危險的溫度。

  3)、電火花是電極間的擊穿放電,電弧是大量的火花匯集成的。一般電火花的溫度很高,特別是電弧,溫度可高達3000~6000℃,因此,電火花和電弧不僅能引起可燃物燃燒,還可能使金屬熔化、飛濺,構成危險的火源。在有爆炸危險的場所,電火花和電弧更是一個十分危險的因素。電火花可分為工作火花和事故火花。工作火花是指電氣設備正常工作時或正常操作過程中產生的火花。事故火花是線路或設備發生故障時出現的火花,以及由外來原因產生的火花,如雷電火花、靜電火花、高頻感應電火花等。

  9、雷擊對生命和財產的危害大致有下面三種情況:

  1)、直接雷擊。是雷電直接擊中人、畜或建筑物產生熱的或機械的破壞,造成人身傷亡,建筑物劈裂和引起火災等的危害事故。直接雷擊還會在無避雷設備或避雷設備裝置不完善時,發生危險的高電壓、跨步電壓(當雷電流經過接地裝置向地面流散時,接地裝置附近引起的電位分布不均勻,如有人、畜在這里走動,前后腳所受的電壓相差很大,兩腳之間的電壓差就叫做跨步電壓)、接觸電壓(人接觸到雷電流經過的地方,或接觸到因雷電流引起電感應的金屬物所受到的電壓)而可能引起人身傷亡。

  2)、感應雷擊。當附近地區發生雷擊時,由電磁場作用而引起靜電感應和電磁感應,這兩種感應雷的破壞作用雖次于直接雷擊,但仍會造成火災和傷亡事故。

  3)、由架空線傳來的危險電壓。各種電力、照明、電訊等使用的架空線都可能把高壓引入室內,這些高電壓或由于感應而產生或由于附近有落雷而引起。上海受到這種破壞的為數較多,如電車遭受雷擊,許多室內電表被擊毀,都是由于架空線引入的高電壓所引起的。因此,如何防止從架空線上引入危險電壓和防止雷擊以避免雷害,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4)、可見,雷電引發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相當嚴重的,要采取預防措施,首先應了解易遭雷擊的建筑物和部位:高聳或孤立的建筑物,或雖有避雷設備但裝備不善的房屋;沒有良好接地的金屬屋頂;潮濕地區的建筑物、樹木等;由于煙氣的導電性,使煙囪特別易遭雷擊;建筑物上有無線電天線而又沒有避雷器和沒有良好接地的地方;內部潮濕的建筑物;沒有裝設避雷設備或接地不良的易揮發性的地上貯油罐;郊區雷擊比市區多;平屋面雷擊部位往往發生在四角上,對有坡度的屋面一般打在屋脊山墻上。

  5)、人避免雷擊的方法

  (1)在雷雨時,人不要靠近高壓變電間、高壓電線和孤立的高樓、煙囪、電桿、大樹、旗桿等,更不要站在空曠的高地上或大樹下躲雨。

  (2)不能撐用金屬立柱的雨傘。在郊區或露天操作時,不能使用金屬工具,如鐵撬棒等。

  (3)不要穿潮濕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屬商品的貨垛上。

  6)、建筑物上裝設避雷裝置

  它主要是將雷電流引入大地而消失,有時由它自身來接受雷的放電,有時它承受了雷擊而保護了建筑物。避雷裝置根據建筑物的要求不同,分別有獨立裝置和裝在建筑物頂上的兩種形式。它主要由以下三個部分構成:

  (1)接受電的導體,簡稱為雷電接受器,是雷電裝置的最高部分。目前采用的有避雷針、避雷線、避雷帶、避雷網,以及避雷帶和避雷短針相結合的一種形式。

  避雷針的保護范圍,一般其外側保護角不應大于45度。

  避雷針一般不超過1.5m。獨立避雷擊高度可達20-30m。木制的獨立避雷針也可達15-25m高。

  (2)引導線,是避雷保安裝置的中段部分,上連接雷電接受器,下連接地裝置。其材料可采用扁鐵。為了防銹,焊接后立即刷漆,一殷引導線裝接在室外,一個建筑物不少于兩根。如鋼鐵制作的獨立避雷針可省去引導線。木制獨立避雷針須沿木桿裝設引導線。鋼筋混凝土建筑物內的鋼筋也可利用作為引導線,效果較好,既可靠又經濟。引導線避免用絞線,因時間長久后,絞線容易造成空隙而在雷擊時產生跳隙火花。安裝時最好用直線,如必要有彎頭時,須大于90度,這樣可以防止雷擊產生火花。

  (3)接地裝置,即接地極,是避雷保安裝置最底下的部分。必須根據建筑物的性質,決定其接地電阻值。在選擇接地裝置地點時,應首先考慮跨步電壓對人身反擊,最好選擇人少偏僻之處。不可能時,可做均壓網或用環狀接地。所謂均壓網,是在接地極上面加一鋼筋網。所謂環狀接地,是把接地極用三組以上連接起來,也可利用自來水管和樁基基礎作天然接地線,但必須符合電阻值等的要求。

【電氣從業人員必知的十個弱電安全常識】相關文章:

乘校車必知的安全常識11-20

實驗室必知的安全常識12-09

生活中必知的電力安全常識02-08

學習元曲必知的常識03-31

必知的社交禮儀常識04-04

品茶必知的禮儀常識03-26

初中必知的文學常識02-26

乘坐公交車時必知的安全常識11-23

男士必知的西裝禮儀常識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