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

時間:2024-11-22 09:18:59 知識點總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干的一種好辦法,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那么總結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1

  重力勢能

  (1)定義: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用Ep表示

  表達式Ep=mgh是標量單位:焦耳(J)

  (2)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的關系

  W重=-ΔEp

  重力勢能的`變化由重力做功來量度

  (3)重力做功的特點:只和初末位置有關,跟物體運動路徑無關

  重力勢能是相對性的,和參考平面有關,一般以地面為參考平面

  重力勢能的變化是絕對的,和參考平面無關

  (4)彈性勢能:物體由于形變而具有的能量

  彈性勢能存在于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中,跟形變的大小有關

  彈性勢能的變化由彈力做功來量度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2

  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體的加速度等于物體速度變化(vt····v0)與完成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決定,而是由F、m決定。

  3.變化量=末態量值····初態量值……表示變化的.大小或多少

  4.變化率=變化量/時間……表示變化快慢

  5.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且其速度均勻變化,該物體的運動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不隨時間改變)。

  6.速度是狀態量,加速度是性質量,速度改變量(速度改變大小程度)是過程量。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3

  路程和位移

  (1)位移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條有向線段來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體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線距離。路程是標量,它是質點運動軌跡的'長度。因此其大小與運動路徑有關。

  (3)一般情況下,運動物體的路程與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當質點做單一方向的直線運動時,路程與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4)在研究機械運動時,位移才是能用來描述位置變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來表達物體的確切位置。比如說某人從O點起走了50m路,我們就說不出終了位置在何處。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4

  一、時刻與時間間隔的關系

  時間間隔能展示運動的一個過程,時刻只能顯示運動的一個瞬間。對一些關于時間間隔和時刻的表述,能夠正確理解。例如:第3s末、3s時、第4s初……均為時刻;3s內、第3s、第2s至第3s內……均為時間間隔。區別:時刻在時間軸上表示一點,時間間隔在時間軸上表示一段。

  二、路程與位移的關系

  位移表示位置變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只有當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況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三、運動圖像的含義和應用

  由于圖象能直觀地表示出物理過程和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所以在解題的過程中被廣泛應用。在運動學中,經常用到的有x-t圖象和v····t圖象。

  1.理解圖象的含義:

  (1)x-t圖象是描述位移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2)v····t圖象是描述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2.了解圖象斜率的含義:

  (1)x-t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速度。

  (2)v····t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5

  1.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

  2.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3.物體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4.物體的速度為零時,其加速度不一定為零。

  5.物體的速度變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6.加速度的`正、負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7.物體的加速度為負值,物體不一定做減速運動。

  8.物體的加速度減小時,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時,速度可能減小。

  9.物體的速度大小不變時,加速度不一定為零。

  10.物體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與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線上。

  11.位移圖象不是物體的運動軌跡。

  12.解題前先搞清兩坐標軸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圖象與速度圖象混淆。

  13.圖象是曲線的不表示物體做曲線運動。

  14.由圖象讀取某個物理量時,應搞清這個量的大小和方向,特別要注意方向。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6

  時間位移

  時間與時刻

  1.鐘表指示的一個讀數對應著某一個瞬間,就是時刻,時刻在時間軸上對應某一點。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稱為時間,時間在時間軸上對應一段。

  △t=t2····t1

  2.時間和時刻的單位都是秒,符號為s,常見單位還有min,h。

  3.通常以問題中的初始時刻為零點。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但不能完全確定物體位置的變化,是標量。

  2.從物體運動的起點指向運動的.重點的有向線段稱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學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稱為標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稱為矢量。

  4.只有在質點做單向直線運動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兩者運算法則不同。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7

  自由落體運動的定義

  從靜止出發,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運動模式,叫自由落體運動。

  自由落體運動是最典型的勻變速直線運動;是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恒定的重力場。如不考慮大氣阻力,在該區域內的自由落體運動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并非指向地心),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只有在赤道上或者兩極上,自由落體運動的方向(也就是重力的方向)才是指向地球中心的。

  g≈9.8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自由落體運動的基本公式

  (1)Vt=gt

  (2)h=1/2gt^2

  (3)Vt^2=2gh

  這里的h與x同樣都是指位移,一般在自由落體中用h表示數值方向的位移量。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8

  質點

  1.在研究物體運動的過程中,如果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在所研究問題中可以忽略時,把物體簡化為一個點,認為物體的質量都集中在這個點上,這個點稱為質點。

  2.質點條件:

  1)物體中各點的運動情況完全相同(物體做平動)

  2)物體的'大小(線度)

  3.質點具有相對性,而不具有絕對性。

  4.理想化模型:根據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需要,抓住問題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使復雜的問題得到簡化。(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種高度抽象的理想客體)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9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1、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狀態

  (1)一個物體如果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我們就說這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

  (2)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變,其加速度為零,這是共點力作用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的運動學特征。

  2、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是合力為零,亦即F合=0

  (1)二力平衡:這兩個共點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2)三力平衡:這三個共點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內,且其中任何兩個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即任何兩個力的合力必與第三個力平衡。

  (3)若物體在三個以上的共點力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

  F合x=F1x+F2x+………+Fnx=0

  F合y=F1y+F2y+………+Fny=0(按接觸面分解或按運動方向分解)

  小編推薦: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10

  彈力:

  (1)內容:發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會對跟它接觸的且使其發生形變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2)條件:

  ①接觸;

  ②形變。

  但物體的形變不能超過彈性限度。

  (3)彈力的方向和產生彈力的`那個形變方向相反。(平面接觸面間產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觸面;曲面接觸面間產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于過研究點的曲面的切面;點面接觸處產生的彈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繩子產生的彈力的方向沿繩子所在的直線。)

  (4)大小:

  ①彈簧的彈力大小由F=kx計算,②一般情況彈力的大小與物體同時所受的其他力及物體的運動狀態有關,應結合平衡條件或牛頓定律確定。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11

  參考系

  1、參考系的定義:描述物體的運動時,用來做參考的另外的物體。

  2、對參考系的理解:

  (1)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都是相對于參考系而言的,例如,肩并肩一起走的兩個人,彼此就是相對靜止的,而相對于路邊的建筑物,他們卻是運動的。

  (2)同一運動選擇不同的參考系,觀察結果可能不同。例如司機開著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以車為參考系,司機是靜止的',以路面為參考系,司機是運動的。

  (3)比較物體的運動,應該選擇同一參考系。

  (4)參考系可以是運動的物體,也可以是靜止的物體。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12

  1、牛頓第一定律:

  (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2)理解:

  ①它說明了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固有性質.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慣性與物體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運動狀態無關)。

  ②它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系: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產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

  ③它是通過理想實驗得出的,它不能由實際的`實驗來驗證。

  2、牛頓第二定律:

  內容:物體的加速度a跟物體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理解:

  ①瞬時性:力和加速度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②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與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③同體性:合外力、質量和加速度是針對同一物體(同一研究對象)

  ④同一性:合外力、質量和加速度的單位統一用SI制主單位⑤相對性:加速度是相對于慣性參照系的。

  3、牛頓第三定律:

  (1)內容: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2)理解: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時性,它們是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質相同,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屬同種性質的力。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賴性,它們是相互依存,互以對方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

  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可疊加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別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各產生其效果,不可求它們的合力,兩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4、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范圍:

  對于宏觀物體低速的運動(運動速度遠小于光速的運動),牛頓運動定律是成立的,但對于物體的高速運動(運動速度接近光速)和微觀粒子的運動,牛頓運動定律就不適用了,要用相對論觀點、量子力學理論處理。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13

  力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⑴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

  ⑵物體間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3、力作用于物體產生的.兩個作用效果。使受力物體發生形變或使受力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4、力的分類:

  ⑴按照力的性質命名:重力、彈力、摩擦力等。

  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壓力、支持力、動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14

  坐標系

  1、坐標系物理意義:在參考系上建立適當的坐標系,從而,定量地描述物體的位置及位置變化。

  2、坐標系分類:

  (1)一維坐標系(直線坐標系):適用于描述質點做直線運動,研究沿一條直線運動的'物體時,要沿著運動直線建立直線坐標系,即以物體運動所沿的直線為-軸,在直線上規定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例如,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其位置可用離車站(坐標原點)的距離(坐標)來確定。

  (2)二維坐標系(平面直角坐標系)適用于質點在平面內做曲線運動。例如,運動員推鉛球以鉛球離手時的位置為坐標原點,沿鉛球初速方向建立-軸,豎直向下建立y軸,鉛球的坐標為鉛球離開手后的水平距離和豎直距離。

  (3)三維坐標系(空間直角坐標系):適用于物體在三維空間的運動。例如,籃球在空中的運動。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15

  探究彈力

  1.產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稱為彈力。

  2.彈力方向垂直于兩物體的'接觸面,與引起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與恢復方向相同。

  繩子彈力沿繩的收縮方向;鉸鏈彈力沿桿方向;硬桿彈力可不沿桿方向。

  彈力的作用線總是通過兩物體的接觸點并沿其接觸點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F的大小與彈簧的伸長或縮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4.上式的k稱為彈簧的勁度系數(倔強系數),反映了彈簧發生形變的難易程度。

  5.彈簧的串、并聯:串聯:1/k=1/k1+1/k2并聯:k=k1+k2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16

  研究靜摩擦力

  1.當物體具有相對滑動趨勢時,物體間產生的摩擦叫做靜摩擦,這時產生的摩擦力叫靜摩擦力。

  2.物體所受到的`靜摩擦力有一個限度,這個值叫靜摩擦力。

  3.靜摩擦力的方向總與接觸面相切,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4.靜摩擦力的大小由物體的運動狀態以及外部受力情況決定,與正壓力無關,平衡時總與切面外力平衡。

  5.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6.靜摩擦有無的判斷:概念法(相對運動趨勢);二力平衡法;牛頓運動定律法;假設法(假設沒有靜摩擦)。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17

  滑動摩擦力

  1、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有相對滑動時,物體之間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動摩擦。

  2、在滑動摩擦中,物體間產生的阻礙物體相對滑動的作用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3、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壓力N(≠G)成正比。即:f=μN

  4、μ稱為動摩擦因數,與相接觸的物體材料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0

  5、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相對滑動的方向相反,與其接觸面相切。

  6、條件:直接接觸、相互擠壓(彈力),相對運動/趨勢。

  7、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與相對運動速度無關。

  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

  9、計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18

  1、整體法:以幾個物體構成的整個系統為研究對象進行求解的方法。

  2、隔離法:把系統分成若干部分并隔離開來,分別以每一部分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分別列出方程,再聯立求解的方法。

  3、通常在分析外力對系統作用時,用整體法;在分析系統內各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時,用隔離法。有時在解答一個問題時要多次選取研究對象,需要整體法與隔離法交叉使用。

  4、受力分析的判斷依據:

  ①從力的`概念判斷,尋找施力物體;

  ②從力的性質判斷,尋找產生原因;

  ③從力的效果判斷,尋找是否產生形變或改變運動狀態。

  總之,在進行受力分析時一定要按次序畫出物體實際受的各個力,為解決這一難點可記憶以下受力口訣:

  地球周圍受重力繞物一周找彈力

  考慮有無摩擦力其他外力細分析

  合力分力不重復只畫受力拋施力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19

  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與位移、時間間隔相對應)

  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v是物體的位移s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其方向與物體的位移方向相同。單位是m/s。

  v=s/t

  瞬時速度(與位置時刻相對應)

  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時刻前后無窮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體在運動軌跡上過該點的切線方向。瞬時速率(簡稱速率)即瞬時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20

  1、電子與電荷

  電子是物質中的一種基本粒子,它帶負電。電荷是人們對電的一種傳統的認識。在古代,因人們對電的本質缺乏認識,認為電是附著在物體表面上的,因而把電稱為電荷。物體“帶電”和“帶了電荷”是同一個意思。現在大家所說的電荷,一般是指帶電的物質微粒,如帶電的原子核、質子、電子及正、負離子等。顯然電荷這一概念的范圍要比電子大。

  2、自由電子與自由電荷

  自由電子是指脫離了原子核束縛的電子,而自由電荷既可以是自由電子,也可以是正、負離子。金屬導體中的自由電荷是自由電子,酸、堿、鹽的水溶液中的自由電荷則主要是正、負離子。

  3、帶電與導電

  帶電是指物體失去電子或得到多余的電子,從而使物體對外顯電性。導電則是指導體中有電流,其實質是導體中有大量的自由電荷作定向移動。

  4、導體與絕緣體

  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絕緣體。導體容易導電是因為導體內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而絕緣體不容易導電是因為絕緣體內幾乎沒有自由電荷。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并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兩者可相互轉化。如在常溫下玻璃是一種非常好的`絕緣體,但在加熱到紅熾狀態時,它就變成了導體。

  5、導體與導線

  導體是指容易導電的物體。而導線則是指用導電性能較好的金屬制成的電線,它一般用來連接電路元件使之組成電路,一般導線的電阻很小,常常可以忽略不計。

  6、電中性與電中和

  電中性是指一種狀態,即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與核外電子總共帶的負電電量相等,整個原子對外不顯電性。電中和是指一種過程,當兩個帶等量異種電荷的物體相互接觸時,帶負電的物體上多余的電子轉移到帶正電的物體上,從而使兩個物體都恢復成不帶電的狀態。

  7、電源與電壓

  電源是指能夠提供持續電流的裝置,或定義為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的裝置。電源的作用是在電源的內部不斷地使正極聚集正電荷,負極聚集負電荷,以持續為電路兩端提供電壓。電壓是使電荷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因為電路兩端的電壓是由電源提供的,所以電路中必須有電源才能有電壓,然后才能得到持續存在的電流。

  8、電量與電流

  電荷的多少叫做電量,電量的單位是庫侖。一個電子所帶的電量為1.6×10-19庫侖,人們把它稱為元電荷。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流的大小可用一秒鐘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的多少來表示。

【高一上學期物理第一章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一上冊物理知識點筆記總結08-10

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總結05-24

高一上學期物理工作總結05-16

高一上學期物理工作總結09-28

高一上學期物理期末總結(通用12篇)01-22

物理知識點的總結07-19

物理知識點總結04-25

(精選)物理知識點總結10-13

物理的知識點總結06-09

物理知識點總結05-28